“各位網友,今天是我們將軍穀餐館開業的日子,廚師雇的是村裏的大師傅,他可是有著幾十年的掌勺經驗,平日十裏八鄉的,有什麽紅白事都會找他。”


    大部分網友對將軍穀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


    “村裏有餐館了?看來遊客不少啊。”


    “祝餐館生意興隆,祝將軍穀越過越好。”


    “真為你們高興,從大家的笑容就能看得出,精神麵貌不錯。”


    “餐館叫什麽名字啊?”


    ......


    張一凡看了網友的評論,高興的說道:“謝謝大家的祝福,至於餐館叫什麽,大家不要著急,一會兒就知道了。”


    看到陳明山要上前講話,張一凡對著網友說道:“村長要講話了,我們一起聽聽。”


    陳明山站在門前,對著鄉親們喊道:“大家安靜一下。”


    看到人群安靜下來後,陳明山繼續說道:“本來應該讓尚書記說兩句,但她不說,隻好我來,但我又不知道說啥,但有句話是要說的,一會兒一定要吃好、喝好,村裏請客。”


    “好,村長說的好。”


    “哈哈,哪裏是不會說話啊,這話大夥都愛聽。”


    “明山叔,不掏份子也能吃嗎?”


    看著鬧哄哄的村民,陳明山也不生氣,笑著回應道:“李良柱,我聽到是你喊的,一會兒你單獨把份子錢給我就行。”


    聽到這,村民們笑的更厲害了,紛紛打趣李良柱。


    但大家笑過之後,又聽陳明山說道。


    “以前村子裏窮,一年也賺不幾個錢,誰還下館子啊,但自從張一峰回來以後,搞了那個什麽直播,包了兩座山頭搞種植、養殖,又帶領大家搞民宿,也有遊客來玩了,前兩天又高價收購了大家手裏的天麻,上級還給我們派來了尚書記......,相信,我們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很多村民也十分的感慨,確實,自從張一峰回來之後,穀裏的人氣高了不少,不再那麽死氣沉沉。


    大家不由自主的鼓起掌來,有對餐館的祝福,也有對未來的期待。


    陳明山看了一下時間,然後說道:“時間也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請尚曉雅書記,還有我們村裏最年長的劉善德老爺子,一起為餐館揭彩。”


    在一陣鞭炮聲中,尚曉雅扶著顫顫巍巍的劉善德老爺子一起走到門口,一人手裏扯住一條紅絲帶,同時向下一拉,紅綢慢慢落下,露出‘一日三餐’的牌匾。


    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有序的走進後院,自家村裏的餐館開業,也沒有那麽多規矩,有的主動去幫忙上菜,有的圍坐在一起聊天。


    直播間的網友非常好奇,餐館起名,有的用吉祥詞,圖個好彩頭,有的圖省事,直接用地名,還有充滿詩情畫意的,引經據典。


    但大家就是沒想到,將軍穀這餐館的名字會這麽特別。


    “我還以為能叫‘將軍穀大飯店’呢。”


    “不是說叫‘穀香閣’嗎?”


    “餐館為什麽叫‘一日三餐’啊?”


    “求科普,這名字有什麽意義?”


    對於網友的疑惑,張一凡十分理解,他本人也是好奇,但他哪知道為什麽叫這個啊。


    來到堂哥身邊,張一凡問道:“哥,餐館為什麽叫‘一日三餐’啊,有什麽講究嗎?”


    “講究自然是有的,但我為什麽要告訴你?”


    “又不是我問的,是直播間的網友,想要知道,它為什麽叫一日三餐。”


    張一峰,看了看鏡頭,然後嚴肅的說道:“為什麽叫一日三餐,這裏頭確實有它的意義,但我現在還不能說,日後你們就知道了。”


    “哈哈。”


    說完,張一峰自己先笑了起來。


    本來網友還聚精會神的聽著,想要聽聽其中有什麽隱藏的含義,但沒想到張一峰居然一本正經的逗大家玩。


    直播間頓時刷起一片中指表情包。


    張一凡也沒了再問的興致,帶著網友簡單參觀了下大堂後,又跑去後廚,看看今天中午都準備了什麽好吃的。


    鐵板洋芋13元\/盤,油淋幹巴30元\/盤,鐵板牛肉30元\/盤,傳統酥肉25元\/盤,傳統白砍雞45元\/隻,酸菜魚40元\/份,牛蒸蒸......


    看到每盤菜的菜量,再對比牆上掛的價格,網友們也對將軍穀的消費,有了直觀的認識,完全配的上物美價廉的評價。


    中午的飯菜,雖然沒有多精致,但勝在量大、味道好,都是地方的一些特色菜肴,村民吃的舒坦,遊客吃著新鮮,大家都十分滿意。


    飯後,大家都把沒吃完的,分了打包回家。


    這一下午,除了幹活,張一峰就聽母親的嘮叨了。


    “好好的營生,怎麽就讓村裏弄去了呢?”


    “你說,村裏開這餐館,咱家要少賺多少錢啊!”


    “還不如咱自己開,錢自己賺呢。”


    ......


    張一峰知道母親心疼錢,愣是一句都沒敢回,倒是父親回了幾句,母親才不提這事。


    “趕緊幹活吧,你能忙的過來啊,你天天做那麽多人的飯,我還要照看種植園和養雞場,過陣子還要養野豬,石娃也有他自己的事,糖糖誰照看?”


    晚上回到家後,張一峰才發現,傍晚的時候,檢測公司就將檢測結果發到了他的郵箱,隻是自己當時隻顧著幹活沒有注意到。


    結果,如同與他預料的一樣,將軍穀的天麻,不僅水分和總灰分含量低,天麻素的含量更是遠高於市麵普通天麻的含量。


    第二天,陳明山和張一凡繼續去挖天麻,陳芸找了幾個婦女在家清理天麻,好在下午張一峰的叔叔和嬸嬸們,挖完他們自家的天麻後,過來幫忙,否則明天也挖不完。


    張一峰盤點了一下,這幾天一共收購天麻12.6萬公斤,花費了將近380萬,這還是特等品少,否則支出還要多一些。


    看到花了這麽多錢,張家振和陳芸擔心的要命,生怕這些天麻砸手裏,但無論張一峰怎麽安慰,二老都聽不進去。


    張一峰也沒有辦法,隻能等直播帶貨後再說,否則,即使說的再漂亮,沒看到回頭錢,二老也不會信他。


    回到房間後,他又聯係了一下快遞公司,談了下價格,考慮到運輸時間,最終還是選了sf快遞。


    次日一早,張家振帶著人去修豬舍,陳芸帶著找來的婦女清理天麻,張一峰帶著張一凡準備直播帶貨。


    成敗就在此一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穀主不一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方妖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方妖叔並收藏這個穀主不一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