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雞怎麽賣?能幫著處理後包裝嗎?”
“這黃鱔,是穀主賣的那黃鱔嗎?怎麽賣?”
“這竹筍怎麽賣?”
“你們還有天麻嗎?我想買點天麻。”
“天麻酒有嗎?”
“這蘑菇怎麽賣?”
......
一大群人來打聽土特產,僅靠張一凡一家三口,根本忙不過來,直到把張一峰、尚曉雅、陳明山和李茂堂叫來後,情況才有所緩解。
“土雞120元\/隻,可以幫你們宰殺,收拾幹淨。”
“黃鱔,就是張一峰賣的那個,120元\/斤,可以幫忙打包裝。”
“竹筍8元\/斤,可以打真空包裝。”
“天麻沒有了,天麻酒也沒有。”
“蘑菇30一斤,都是山裏采的野蘑菇。”
見大家雖然感興趣,但購買的主要是土雞、竹筍和蘑菇,而黃鱔買的卻極少,這價格比自己賣的還便宜30元呢。
張一峰好奇的問道:“東西跟我賣的一樣,甚至黃鱔,價格比我賣的還低一些,你們為什麽不買啊?”
“穀主,黃鱔是便宜,但它不好帶啊,萬一回家死了怎麽辦,等你直播間賣,雖然貴一些,但省事啊,而且收到死黃鱔,你還包賠,哈哈。”
一旁看熱鬧的村民,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人寧可多花錢也不願意買便宜的。
有些不死心的問道:“包裝都是一樣的,都是添水、打氧氣,隻要你們路上小心點,黃鱔不會死的。”
而遊客回答的也非常直接。
“我們這些人,雖隻是釣魚愛好者,但簡單的辨別眼光還是有的,這些黃鱔是鮮活的不假,但沒有我們從直播間買的有精神頭。”
說完,又補充道:“最主要的是,黃鱔吃的就是鮮活,萬一我們帶回去死了,這錢就白花了,還不如等穀主直播賣的時候再買呢。”
張一峰聽後也是一愣,雖然他在發黃鱔的時候,加入了靈水,但他也沒想到,經過運輸之後,活力還那麽足。
網友說的兩個問題,活力和包賠,村民確實保證不了,但又不甘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這時,有村民出聲問道:“一峰,你是怎麽做到黃鱔郵寄過去後,還精神頭十足的?”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頓時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張一峰佯裝疑惑的說道:“我沒做什麽啊,黃鱔都是從你們手裏收上來的,打包的時候,也是雇的大家幫忙,跟這些黃鱔沒有什麽區別啊!”
這個解釋,別說村民不信,在場的網友也不信。
還有村民不甘心的說道:“一峰,你有什麽方法就說唄,大不了,我們掏錢買還不行嗎?”
這時,張一峰也沒了笑臉,“我都說了,我什麽都沒做,你們不相信,我也沒辦法。”
看到李茂根還想說,一旁的村民急忙拉住了他,輕聲在他耳邊說道:“這麽多遊客在呢,有什麽事也要等他們走了再說。”
遊客見沒熱鬧可看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便準備離開。
這時,有遊客突然問道:“穀主,你不說留著天麻泡天麻酒嗎,泡好了嗎?”
“好是好了,可我還沒分裝呢,都是整缸的,你們帶著也不方便啊。”
大家一聽,天麻酒泡好了,頓時高興起來。
“穀主,你不夠意思啊,都好了也不跟我們說,藏著能下崽嗎?”
“就是,我們都等這麽久了,你一直不說,我們以為還沒泡好呢。”
“沒分裝?沒事,用飲料瓶裝,我們當散白買了,不過你可要便宜點啊。”
“哈哈,這個辦法好。”
......
看到大家寧願用飲料瓶裝也要買,張一峰隻好說道:“那好吧,一會兒你們買完東西去我家吧,我回去準備一下。”
見張一峰答應,遊客們頓時對著張一凡喊道:“一凡,給我拿一箱礦泉水。”
“一凡,也給我來一箱,我可是穀主的老粉絲了。”
“我不用一箱,給我來十瓶就行。”
“我要五瓶。”
見這麽多人要買礦泉水,張一凡心都在滴血,原因很簡單,礦泉水加起來還不夠兩箱呢,平時在村裏,誰喝這個啊......
“我也想賣你們,可我這裏也沒有那麽多啊,總共還不到兩箱。”
“沒礦泉水,飲料也行啊,但我要大瓶的。”
“對,飲料也行。”
......
沒過多久,店裏的所有飲料和礦泉水都賣光了,但還有許多人沒買到,急忙追著大夥去了張一峰家,打算讓張一峰想辦法吧。
村民見短時間內,所有的遊客都跑去張一峰家了,頓時有人不樂意了。
“張一峰他什麽意思啊,明明有讓黃鱔鮮活的辦法卻不說,我們又不是不給錢。”
“就是,他收我們的黃鱔才90,聽說,他都賣150呢。”
“還有這情況?漲價,必須漲價,不漲價我就不賣他了。”
“說的是幫我們提升收入,結果卻自己賺錢。”
......
見村民在自家門口說堂哥的不是,張一凡頓時不樂意了。
“我哥賣150,那是他的本事,鎮上收黃鱔小的75,大的也才80,我哥90收你們的,還有天麻也是高價,可你們不僅不感恩,還在這埋怨他,良心被狗吃了啊?”
說完,又懟道:“你們以為我哥願意收你們的黃鱔啊,他家那麽大片的水田、河溝,都抓不過來,有收你們黃鱔的時間,還不如他關起門來自己賺錢呢。”
“他不想收,我們還不想賣了呢,以後我抓的黃鱔就不賣他了。”
“我們把黃鱔集合起來,自己去賣,我就不信了,離了他,我們就賣不出去了?”
“對,我也不賣他了,我們不賣150,賣140也行啊,還比賣他多賺50呢。”
聽了李茂根和李茂才兄弟的話,很多人都心動了,但也有不少理智的村民沒有跟著參和。
剛才遊客的情況他們也見了,明顯人家更信任張一峰,他的東西都搶著買,賣150,那是人家的本事。
90一斤雖然看似少賺了不少,但這也比賣給鎮上的販子強多了。
尚曉雅和陳明山見李家兄弟在這攪合,一句話也沒說,雖然擔心村民跟著他們賠錢,但也希望,借這事,讓他們長長記性。
等村民也離開後,李茂堂急忙追著李家兄弟走了。
張家興對一凡說道:“你瞎說什麽,萬一把你哥的生意攪黃了怎麽辦?”
“爸,你就放心吧,我哥才不稀罕賺他們那三瓜倆棗呢,要不是為了幫大夥賺錢,我哥都懶得收黃鱔,他幹啥不比這個賺的多啊。”
說完,又對陳明山埋怨道:“村長,你也是的,剛才怎麽不幫我哥說話啊。”
見張一凡居然埋怨起自己來了,陳明山沒好氣的說道:“我不開口,這是你哥的意思,你別跟著瞎參合。”
見幾人不明白,他也懶得解釋,與尚曉雅一起,轉身離開了。
“這黃鱔,是穀主賣的那黃鱔嗎?怎麽賣?”
“這竹筍怎麽賣?”
“你們還有天麻嗎?我想買點天麻。”
“天麻酒有嗎?”
“這蘑菇怎麽賣?”
......
一大群人來打聽土特產,僅靠張一凡一家三口,根本忙不過來,直到把張一峰、尚曉雅、陳明山和李茂堂叫來後,情況才有所緩解。
“土雞120元\/隻,可以幫你們宰殺,收拾幹淨。”
“黃鱔,就是張一峰賣的那個,120元\/斤,可以幫忙打包裝。”
“竹筍8元\/斤,可以打真空包裝。”
“天麻沒有了,天麻酒也沒有。”
“蘑菇30一斤,都是山裏采的野蘑菇。”
見大家雖然感興趣,但購買的主要是土雞、竹筍和蘑菇,而黃鱔買的卻極少,這價格比自己賣的還便宜30元呢。
張一峰好奇的問道:“東西跟我賣的一樣,甚至黃鱔,價格比我賣的還低一些,你們為什麽不買啊?”
“穀主,黃鱔是便宜,但它不好帶啊,萬一回家死了怎麽辦,等你直播間賣,雖然貴一些,但省事啊,而且收到死黃鱔,你還包賠,哈哈。”
一旁看熱鬧的村民,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人寧可多花錢也不願意買便宜的。
有些不死心的問道:“包裝都是一樣的,都是添水、打氧氣,隻要你們路上小心點,黃鱔不會死的。”
而遊客回答的也非常直接。
“我們這些人,雖隻是釣魚愛好者,但簡單的辨別眼光還是有的,這些黃鱔是鮮活的不假,但沒有我們從直播間買的有精神頭。”
說完,又補充道:“最主要的是,黃鱔吃的就是鮮活,萬一我們帶回去死了,這錢就白花了,還不如等穀主直播賣的時候再買呢。”
張一峰聽後也是一愣,雖然他在發黃鱔的時候,加入了靈水,但他也沒想到,經過運輸之後,活力還那麽足。
網友說的兩個問題,活力和包賠,村民確實保證不了,但又不甘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這時,有村民出聲問道:“一峰,你是怎麽做到黃鱔郵寄過去後,還精神頭十足的?”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頓時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張一峰佯裝疑惑的說道:“我沒做什麽啊,黃鱔都是從你們手裏收上來的,打包的時候,也是雇的大家幫忙,跟這些黃鱔沒有什麽區別啊!”
這個解釋,別說村民不信,在場的網友也不信。
還有村民不甘心的說道:“一峰,你有什麽方法就說唄,大不了,我們掏錢買還不行嗎?”
這時,張一峰也沒了笑臉,“我都說了,我什麽都沒做,你們不相信,我也沒辦法。”
看到李茂根還想說,一旁的村民急忙拉住了他,輕聲在他耳邊說道:“這麽多遊客在呢,有什麽事也要等他們走了再說。”
遊客見沒熱鬧可看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便準備離開。
這時,有遊客突然問道:“穀主,你不說留著天麻泡天麻酒嗎,泡好了嗎?”
“好是好了,可我還沒分裝呢,都是整缸的,你們帶著也不方便啊。”
大家一聽,天麻酒泡好了,頓時高興起來。
“穀主,你不夠意思啊,都好了也不跟我們說,藏著能下崽嗎?”
“就是,我們都等這麽久了,你一直不說,我們以為還沒泡好呢。”
“沒分裝?沒事,用飲料瓶裝,我們當散白買了,不過你可要便宜點啊。”
“哈哈,這個辦法好。”
......
看到大家寧願用飲料瓶裝也要買,張一峰隻好說道:“那好吧,一會兒你們買完東西去我家吧,我回去準備一下。”
見張一峰答應,遊客們頓時對著張一凡喊道:“一凡,給我拿一箱礦泉水。”
“一凡,也給我來一箱,我可是穀主的老粉絲了。”
“我不用一箱,給我來十瓶就行。”
“我要五瓶。”
見這麽多人要買礦泉水,張一凡心都在滴血,原因很簡單,礦泉水加起來還不夠兩箱呢,平時在村裏,誰喝這個啊......
“我也想賣你們,可我這裏也沒有那麽多啊,總共還不到兩箱。”
“沒礦泉水,飲料也行啊,但我要大瓶的。”
“對,飲料也行。”
......
沒過多久,店裏的所有飲料和礦泉水都賣光了,但還有許多人沒買到,急忙追著大夥去了張一峰家,打算讓張一峰想辦法吧。
村民見短時間內,所有的遊客都跑去張一峰家了,頓時有人不樂意了。
“張一峰他什麽意思啊,明明有讓黃鱔鮮活的辦法卻不說,我們又不是不給錢。”
“就是,他收我們的黃鱔才90,聽說,他都賣150呢。”
“還有這情況?漲價,必須漲價,不漲價我就不賣他了。”
“說的是幫我們提升收入,結果卻自己賺錢。”
......
見村民在自家門口說堂哥的不是,張一凡頓時不樂意了。
“我哥賣150,那是他的本事,鎮上收黃鱔小的75,大的也才80,我哥90收你們的,還有天麻也是高價,可你們不僅不感恩,還在這埋怨他,良心被狗吃了啊?”
說完,又懟道:“你們以為我哥願意收你們的黃鱔啊,他家那麽大片的水田、河溝,都抓不過來,有收你們黃鱔的時間,還不如他關起門來自己賺錢呢。”
“他不想收,我們還不想賣了呢,以後我抓的黃鱔就不賣他了。”
“我們把黃鱔集合起來,自己去賣,我就不信了,離了他,我們就賣不出去了?”
“對,我也不賣他了,我們不賣150,賣140也行啊,還比賣他多賺50呢。”
聽了李茂根和李茂才兄弟的話,很多人都心動了,但也有不少理智的村民沒有跟著參和。
剛才遊客的情況他們也見了,明顯人家更信任張一峰,他的東西都搶著買,賣150,那是人家的本事。
90一斤雖然看似少賺了不少,但這也比賣給鎮上的販子強多了。
尚曉雅和陳明山見李家兄弟在這攪合,一句話也沒說,雖然擔心村民跟著他們賠錢,但也希望,借這事,讓他們長長記性。
等村民也離開後,李茂堂急忙追著李家兄弟走了。
張家興對一凡說道:“你瞎說什麽,萬一把你哥的生意攪黃了怎麽辦?”
“爸,你就放心吧,我哥才不稀罕賺他們那三瓜倆棗呢,要不是為了幫大夥賺錢,我哥都懶得收黃鱔,他幹啥不比這個賺的多啊。”
說完,又對陳明山埋怨道:“村長,你也是的,剛才怎麽不幫我哥說話啊。”
見張一凡居然埋怨起自己來了,陳明山沒好氣的說道:“我不開口,這是你哥的意思,你別跟著瞎參合。”
見幾人不明白,他也懶得解釋,與尚曉雅一起,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