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村民分完年貨,張慶林好像開朗了不少,不再是滿臉的嚴肅,每日與董老一起不是陪著村裏的老人,就是到農場幫忙。
而張一峰呢,依然每天與糖糖排練節目,神神秘秘的還不讓人看。
將軍穀的其它村民亦是如此,每天忙著準備節目。
往日平靜的山村,不時傳出樂器的聲響。
就因為練習節目,還鬧出了不小的笑話。
村裏的李明東,他的兒子和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家裏隻有他和老伴兒老兩口,為了爭取到民宿加分的機會,也報了個節目。
李明東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幹農活,隻會吹個嗩呐,所以,誰家辦白事都會找他做吹手,價格還公道,而李明東呢,也可以賺個零花錢。
表演節目,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嗩呐了。
看著熟悉嗩呐,李明東打算先找找感覺,由於年齡的關係,已經好多年沒吹了。
根本無須過多考慮,嘴巴接觸嗩呐那一刻,一曲《哭別曲》自然而然的吹了出來。
高亢而又憂傷的嗩呐聲,從家裏慢慢傳遍整個山村......
此時,有的村民正在農場幹活,有的在工地幹活,還有的在家裏準備節目,陡然聽到喪曲,所有人都是一愣。
沒聽說村裏有誰快不行了啊?
又仔細辨別一番,確實是哀樂,許多人都放下手頭的工作,循著聲音找了過去。
將軍穀本來就是個大家族,有人過世,這麽大的事情,肯定要前去幫忙。
陳明山也聽到了哀樂,跑出村委會後,見到人就問‘誰過世了?’
可惜,其它村民跟他一樣,一無所知。
陳明山帶著村民,一路找到李明東的家裏,正好趕上一曲終了。
李明東看著手裏的嗩呐,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這個味道,雖然好多年沒吹了,但手藝還沒丟。”
突然,看到陳明山領著一堆人來到家裏,還不等他發問,陳明山搶先問道:“你家誰沒了?”
李明東還沒反應過來,疑惑的問道:“什麽誰沒了?”
“我問誰死了?”
李明東有些生氣,懟道:“陳明山,你會說人話嗎,我們兩口子好好的,你沒看到啊?”
“沒死?沒死你吹什麽哀樂?”
李明東這時也明白過來,為什麽突然這麽多人來到家裏,尷尬的說道:“我這不是練節目嘛,許久沒吹了,找找感覺。”
“你說你,練節目就練節目,吹什麽哀樂啊,怎麽的,想把村裏的人都送走?”
跟隨來的村民,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吹什麽不行,偏要吹哀樂。”
“眼看就要過年了,多喪氣。”
“明東叔,你不會打算那天就吹這個吧?”
“節目還沒準備好?要不名額讓給我得了。”
雖然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但李明東聽說有人要自己表演節目的名額,頓時急了。
“去去,誰說我沒準備好的,剛才隻是找找感覺,節目早就想好了,《六字開門》知道嗎,算了,說了你們也不懂,趕緊走,別耽誤我聯係節目。”
看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李明東更加不好意思了,推搡著就要把人往外趕。
當大家得知,並不是誰過世了,而是李明東在練習節目,都有些哭笑不得。
見人都走了,李明東的老伴兒埋怨道:“你說你,那麽多曲兒,你吹什麽哀樂呀?”
李明東也是滿臉的尷尬,“這不是順嘴了嗎,做了那麽年的吹手,最熟悉的就是這首曲子了。”
“熟不熟悉也別吹這個了,怪滲人的。”
眨眼間,時間就來到臘月二十四。
來旅遊的遊客都走光了,工地也停工了,隻剩下將軍穀的村民,即便這樣,這天上午,村裏的廣場上,滿是村民。
有的人洗菜,有的人切菜,還有殺豬的,當然,豬也是張一峰讚助的,但不是二代野豬,而是平時喂動物的家豬。
除了豬外,其它絕大部分食材,都是各家村民自己帶來的,有的是自己種的,有的是從外麵買回來的。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誰帶什麽東西、帶多少,但全村人吃飯,為了自家臉麵,都準備的十分豐盛。
即便是村裏唯一的混子李瘸子,也買了五十斤牛肉,五十斤羊肉,為此,還到處跟村民炫耀。
以前在村裏偷雞摸狗,那是實在沒什麽賺錢的營生,如今,沾了張一峰和村裏的光,他家也裝修了三間民宿,這一年也賺了點錢。
大家在談論今年收入的同時,更多的是在議論下午的節目。
這麽熱鬧的場麵,怎麽能少了糖糖,小家夥從保護站領出來了一大群動物,村裏的小朋友都跟在身後,到處亂竄。
比起那些毛孩子,顯然動物更受歡迎,它們無論走到哪,村民都願意給些吃的。
待炊煙嫋嫋升起,整個廣場上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張一凡拿著手機,這個菜嚐一口,那個菜試吃一下,還不時的點評幾句,仿若品菜員一般。
網友見了紛紛嘲諷起來。
“小二,你不好好端菜,到處惹禍,不怕挨揍啊?”
“糖糖都沒到處找吃的額,你這麽大個人,好意思嗎?”
“這麽好玩的事情,你們將軍穀居然關起門來自己玩。”
“老二,聽說今天有節目表演,你可千萬要直播啊。”
張一凡得意的說道:“表演節目算什麽,我跟你們說,為了今天的活動,我哥讚助了四萬,其中的三萬會用來抽獎,可惜,村長到現在都沒告訴我們獎品有什麽。”
眼看著午飯準備的差不多了,桌椅板凳陸續擺放好,而陳明山呢,也找來村民將買回來的獎品搬到台上。
村民見狀紛紛圍了上去。
“哇,真有電視機,我家正好卻個電視機。”
“怎麽是冰箱,我家少的是冰櫃。”
“還有手機。”
“這大箱子裏是什麽,紀念獎嗎,每個人都有?”
無論是電視機,還是冰箱、手機,能中獎的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人,能拿到的隻是紀念獎,或者說是安慰獎。
打開箱子一看,原來都是水杯,上麵還寫著‘將軍穀首屆年會專用杯’。
而張一峰呢,依然每天與糖糖排練節目,神神秘秘的還不讓人看。
將軍穀的其它村民亦是如此,每天忙著準備節目。
往日平靜的山村,不時傳出樂器的聲響。
就因為練習節目,還鬧出了不小的笑話。
村裏的李明東,他的兒子和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家裏隻有他和老伴兒老兩口,為了爭取到民宿加分的機會,也報了個節目。
李明東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幹農活,隻會吹個嗩呐,所以,誰家辦白事都會找他做吹手,價格還公道,而李明東呢,也可以賺個零花錢。
表演節目,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嗩呐了。
看著熟悉嗩呐,李明東打算先找找感覺,由於年齡的關係,已經好多年沒吹了。
根本無須過多考慮,嘴巴接觸嗩呐那一刻,一曲《哭別曲》自然而然的吹了出來。
高亢而又憂傷的嗩呐聲,從家裏慢慢傳遍整個山村......
此時,有的村民正在農場幹活,有的在工地幹活,還有的在家裏準備節目,陡然聽到喪曲,所有人都是一愣。
沒聽說村裏有誰快不行了啊?
又仔細辨別一番,確實是哀樂,許多人都放下手頭的工作,循著聲音找了過去。
將軍穀本來就是個大家族,有人過世,這麽大的事情,肯定要前去幫忙。
陳明山也聽到了哀樂,跑出村委會後,見到人就問‘誰過世了?’
可惜,其它村民跟他一樣,一無所知。
陳明山帶著村民,一路找到李明東的家裏,正好趕上一曲終了。
李明東看著手裏的嗩呐,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這個味道,雖然好多年沒吹了,但手藝還沒丟。”
突然,看到陳明山領著一堆人來到家裏,還不等他發問,陳明山搶先問道:“你家誰沒了?”
李明東還沒反應過來,疑惑的問道:“什麽誰沒了?”
“我問誰死了?”
李明東有些生氣,懟道:“陳明山,你會說人話嗎,我們兩口子好好的,你沒看到啊?”
“沒死?沒死你吹什麽哀樂?”
李明東這時也明白過來,為什麽突然這麽多人來到家裏,尷尬的說道:“我這不是練節目嘛,許久沒吹了,找找感覺。”
“你說你,練節目就練節目,吹什麽哀樂啊,怎麽的,想把村裏的人都送走?”
跟隨來的村民,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吹什麽不行,偏要吹哀樂。”
“眼看就要過年了,多喪氣。”
“明東叔,你不會打算那天就吹這個吧?”
“節目還沒準備好?要不名額讓給我得了。”
雖然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但李明東聽說有人要自己表演節目的名額,頓時急了。
“去去,誰說我沒準備好的,剛才隻是找找感覺,節目早就想好了,《六字開門》知道嗎,算了,說了你們也不懂,趕緊走,別耽誤我聯係節目。”
看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李明東更加不好意思了,推搡著就要把人往外趕。
當大家得知,並不是誰過世了,而是李明東在練習節目,都有些哭笑不得。
見人都走了,李明東的老伴兒埋怨道:“你說你,那麽多曲兒,你吹什麽哀樂呀?”
李明東也是滿臉的尷尬,“這不是順嘴了嗎,做了那麽年的吹手,最熟悉的就是這首曲子了。”
“熟不熟悉也別吹這個了,怪滲人的。”
眨眼間,時間就來到臘月二十四。
來旅遊的遊客都走光了,工地也停工了,隻剩下將軍穀的村民,即便這樣,這天上午,村裏的廣場上,滿是村民。
有的人洗菜,有的人切菜,還有殺豬的,當然,豬也是張一峰讚助的,但不是二代野豬,而是平時喂動物的家豬。
除了豬外,其它絕大部分食材,都是各家村民自己帶來的,有的是自己種的,有的是從外麵買回來的。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誰帶什麽東西、帶多少,但全村人吃飯,為了自家臉麵,都準備的十分豐盛。
即便是村裏唯一的混子李瘸子,也買了五十斤牛肉,五十斤羊肉,為此,還到處跟村民炫耀。
以前在村裏偷雞摸狗,那是實在沒什麽賺錢的營生,如今,沾了張一峰和村裏的光,他家也裝修了三間民宿,這一年也賺了點錢。
大家在談論今年收入的同時,更多的是在議論下午的節目。
這麽熱鬧的場麵,怎麽能少了糖糖,小家夥從保護站領出來了一大群動物,村裏的小朋友都跟在身後,到處亂竄。
比起那些毛孩子,顯然動物更受歡迎,它們無論走到哪,村民都願意給些吃的。
待炊煙嫋嫋升起,整個廣場上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張一凡拿著手機,這個菜嚐一口,那個菜試吃一下,還不時的點評幾句,仿若品菜員一般。
網友見了紛紛嘲諷起來。
“小二,你不好好端菜,到處惹禍,不怕挨揍啊?”
“糖糖都沒到處找吃的額,你這麽大個人,好意思嗎?”
“這麽好玩的事情,你們將軍穀居然關起門來自己玩。”
“老二,聽說今天有節目表演,你可千萬要直播啊。”
張一凡得意的說道:“表演節目算什麽,我跟你們說,為了今天的活動,我哥讚助了四萬,其中的三萬會用來抽獎,可惜,村長到現在都沒告訴我們獎品有什麽。”
眼看著午飯準備的差不多了,桌椅板凳陸續擺放好,而陳明山呢,也找來村民將買回來的獎品搬到台上。
村民見狀紛紛圍了上去。
“哇,真有電視機,我家正好卻個電視機。”
“怎麽是冰箱,我家少的是冰櫃。”
“還有手機。”
“這大箱子裏是什麽,紀念獎嗎,每個人都有?”
無論是電視機,還是冰箱、手機,能中獎的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人,能拿到的隻是紀念獎,或者說是安慰獎。
打開箱子一看,原來都是水杯,上麵還寫著‘將軍穀首屆年會專用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