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峰可不相信母親會這麽‘好心’,他敢肯定,自己前腳去地下室,母親後腳就會讓父親跟上。
“爸、媽,地下室真的隻有一些古董,你們想看就去問爺爺,何必為難我,我是真怕爺爺揍我呀。”
張家振氣道:“你怕挨揍,就不心疼我?讓我去問你爺爺,這跟讓我送上門找揍有什麽區別?”
還是陳芸心疼兒子,拉了拉老伴兒的手,勸道:“算了,不讓看就不看吧,別讓石娃為難了。”
張家振還是不死心,問道:“石娃,你跟我說實話,地下室裏的東西,是不是你爺爺給你的?”
張一峰猶豫道:“算不上給我,隻是讓我幫忙保管。”
張家振又問道:“很多嗎?能值多少錢?”
“這...”
張一峰敷衍道:“還行吧,我不太清楚,沒估算過。”
張家振滿臉的鬱悶,對著陳芸說道:“老爺子太偏心了,再怎麽說,我也是張家的長子,東西不讓我保管也就算了,連有什麽東西都不讓我知道,太過分了。”
陳芸安慰道:“算了,老爺子可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能交給石娃就不錯了。”
緊接著又好奇道:“我就是想不明白,老爺子到底把東西藏哪了,怎麽這麽多年,我們一點都沒發現。”
張家振也好奇,要隻是幾個瓶瓶罐罐,老爺子還不至於避諱自己,現在不讓自己知道,肯定是因為東西有很多,甚至說是值不少錢。
“兒子,地下室我們可以不看,以後也不去打聽,但是,老爺子以前把東西藏在哪,告訴我們沒問題吧?”
張一峰也覺得總這麽瞞著父母不是個事兒,猶豫再三,決定透露一點。
“爸、媽,告訴你們可以,但你們保證,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否則,咱家以後就別想消停了。”
陳芸連忙保證道:“放心,我和你爸又不傻,肯定誰也不說。”
張一峰說道:“這些東西,以前都藏在祠堂的密室裏。”
張家振追問道:“你去過祠堂的密室?”
張一峰點了點頭。
“偏心,老爺子太偏心了。”
張家振滿臉的氣憤,不停的走來走去,對著陳芸說道:“我不僅是張家的長子,還很可能是下一代守祠人,居然不知道,祠堂還有密室。”
陳芸從來沒進過祠堂,好奇道:“祠堂裏有密室?為什麽這麽多年沒人發現?”
張家振白了老伴兒一眼,說道:“別說你了,我經常去祠堂,也不知道裏麵有密室,估計全村隻有他們爺孫倆知道。”
張一峰解釋道:“這是守祠人口口相傳的秘密,我也是爺爺搬出祠堂後才知道的。”
聽到這,張家振算是徹底死心了。
“哎,原本我還想著過些年,就去接替老爺子,讓他回家享幾年清福,現在看來,我連做下一代守祠人的資格都沒有。”
也不怪張家振心灰意冷。
既然是守祠人口口相傳的秘密,父親沒告訴自己,而是告訴了一峰,那就說明,一峰才是老爺子選定的繼承人。
陳芸安慰道:“肯定是規矩變了,老爺子才告訴一峰的,不然,他也不會舍得石娃小小年紀就進祠堂,守祠人肯定還是你的。”
張家振聽了這話,更加鬱悶。
“有你這麽安慰人的嗎?說來說去,在老爺子的心裏,我這個兒子,還是不如孫子。”
擺了擺手,說道:“算了,我也不打聽了,你們爺孫倆...,哎。”
說完,便沒落的朝外走去。
張一峰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對著陳芸說道:“媽,你快去安慰一下我爸。”
陳芸也心疼老伴兒,點了點頭,連忙追了上去。
“你說你,這麽大歲數了,想那麽多幹什麽,老爺子把東西傳給石娃,自然有老爺子的道理,傳給他,總比傳給別人強,而且......”
壯壯見爺爺奶奶不帶自己去玩,養著脖子喊道:“爸爸,出去玩。”
張一峰抱起壯壯,說道:“你先上樓跟媽媽玩,一會兒爸爸再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好,找媽媽玩。”
張一峰上樓將壯壯交給顧言溪後,下樓將門給鎖上,繼續搬東西。
又將這五十件古董拍了照片,發給上次定做古董櫃的廠商,報了尺寸才出了地下室。
他大體估算了一下,除了不允許買賣的青銅器外,其它的古董加在一起,無一不是精品,最難得的是,非常罕見。
比如說,蘇軾的那幅書法作品。
蘇軾在古代文人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極少,這與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天災人禍、多次貶斥流放,再加上他更喜歡散文和詩歌,綜合各種原因,導致現存他的書法作品極少。
還有一幅名為《市井圖》的畫作,讓張一峰有些拿不準。
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名為《千裏江山圖》的畫卷,作者王希孟,是數千年來,唯一一位僅靠一幅畫作,就名垂千古的畫家。
他十八歲完成畫作《千裏江山圖》,但之後便杳無音信,有人說,是因為他完成畫作後不久就去世了。
《千裏江山圖》就成了他唯一的作品。
而現在手中的這幅《市井圖》,作者居然是王希孟,這不得不讓張一峰懷疑其真實性。
所以,他出了地下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皇甫木易打了電話。
簡單說明畫作來曆後,又將拍攝的照片發了過去。
皇甫木易第一個反應就是‘畫是假的’,但看其構圖、技法,又帶有明顯的北宋時期風格,一時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一峰,這幅畫現在在你手裏?”
張一峰說道:“是的,皇甫爺爺,你說這能是真的嗎?”
“不好說,王希孟這個人,公元1113年後,史料中再無任何有關他的記載,有說他惹怒宋徽宗被打入大牢,也有說他創作《千裏江山圖》兩年後,因病去世,但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測,並無依據。”
想了一下,皇甫木易又說道:“這樣,你向阿爾瓦王子打聽一下,這幅畫的來曆,我邀幾名好友,過幾天一起去看看。”
“好的皇甫爺爺。”
“爸、媽,地下室真的隻有一些古董,你們想看就去問爺爺,何必為難我,我是真怕爺爺揍我呀。”
張家振氣道:“你怕挨揍,就不心疼我?讓我去問你爺爺,這跟讓我送上門找揍有什麽區別?”
還是陳芸心疼兒子,拉了拉老伴兒的手,勸道:“算了,不讓看就不看吧,別讓石娃為難了。”
張家振還是不死心,問道:“石娃,你跟我說實話,地下室裏的東西,是不是你爺爺給你的?”
張一峰猶豫道:“算不上給我,隻是讓我幫忙保管。”
張家振又問道:“很多嗎?能值多少錢?”
“這...”
張一峰敷衍道:“還行吧,我不太清楚,沒估算過。”
張家振滿臉的鬱悶,對著陳芸說道:“老爺子太偏心了,再怎麽說,我也是張家的長子,東西不讓我保管也就算了,連有什麽東西都不讓我知道,太過分了。”
陳芸安慰道:“算了,老爺子可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能交給石娃就不錯了。”
緊接著又好奇道:“我就是想不明白,老爺子到底把東西藏哪了,怎麽這麽多年,我們一點都沒發現。”
張家振也好奇,要隻是幾個瓶瓶罐罐,老爺子還不至於避諱自己,現在不讓自己知道,肯定是因為東西有很多,甚至說是值不少錢。
“兒子,地下室我們可以不看,以後也不去打聽,但是,老爺子以前把東西藏在哪,告訴我們沒問題吧?”
張一峰也覺得總這麽瞞著父母不是個事兒,猶豫再三,決定透露一點。
“爸、媽,告訴你們可以,但你們保證,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否則,咱家以後就別想消停了。”
陳芸連忙保證道:“放心,我和你爸又不傻,肯定誰也不說。”
張一峰說道:“這些東西,以前都藏在祠堂的密室裏。”
張家振追問道:“你去過祠堂的密室?”
張一峰點了點頭。
“偏心,老爺子太偏心了。”
張家振滿臉的氣憤,不停的走來走去,對著陳芸說道:“我不僅是張家的長子,還很可能是下一代守祠人,居然不知道,祠堂還有密室。”
陳芸從來沒進過祠堂,好奇道:“祠堂裏有密室?為什麽這麽多年沒人發現?”
張家振白了老伴兒一眼,說道:“別說你了,我經常去祠堂,也不知道裏麵有密室,估計全村隻有他們爺孫倆知道。”
張一峰解釋道:“這是守祠人口口相傳的秘密,我也是爺爺搬出祠堂後才知道的。”
聽到這,張家振算是徹底死心了。
“哎,原本我還想著過些年,就去接替老爺子,讓他回家享幾年清福,現在看來,我連做下一代守祠人的資格都沒有。”
也不怪張家振心灰意冷。
既然是守祠人口口相傳的秘密,父親沒告訴自己,而是告訴了一峰,那就說明,一峰才是老爺子選定的繼承人。
陳芸安慰道:“肯定是規矩變了,老爺子才告訴一峰的,不然,他也不會舍得石娃小小年紀就進祠堂,守祠人肯定還是你的。”
張家振聽了這話,更加鬱悶。
“有你這麽安慰人的嗎?說來說去,在老爺子的心裏,我這個兒子,還是不如孫子。”
擺了擺手,說道:“算了,我也不打聽了,你們爺孫倆...,哎。”
說完,便沒落的朝外走去。
張一峰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對著陳芸說道:“媽,你快去安慰一下我爸。”
陳芸也心疼老伴兒,點了點頭,連忙追了上去。
“你說你,這麽大歲數了,想那麽多幹什麽,老爺子把東西傳給石娃,自然有老爺子的道理,傳給他,總比傳給別人強,而且......”
壯壯見爺爺奶奶不帶自己去玩,養著脖子喊道:“爸爸,出去玩。”
張一峰抱起壯壯,說道:“你先上樓跟媽媽玩,一會兒爸爸再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好,找媽媽玩。”
張一峰上樓將壯壯交給顧言溪後,下樓將門給鎖上,繼續搬東西。
又將這五十件古董拍了照片,發給上次定做古董櫃的廠商,報了尺寸才出了地下室。
他大體估算了一下,除了不允許買賣的青銅器外,其它的古董加在一起,無一不是精品,最難得的是,非常罕見。
比如說,蘇軾的那幅書法作品。
蘇軾在古代文人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極少,這與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天災人禍、多次貶斥流放,再加上他更喜歡散文和詩歌,綜合各種原因,導致現存他的書法作品極少。
還有一幅名為《市井圖》的畫作,讓張一峰有些拿不準。
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名為《千裏江山圖》的畫卷,作者王希孟,是數千年來,唯一一位僅靠一幅畫作,就名垂千古的畫家。
他十八歲完成畫作《千裏江山圖》,但之後便杳無音信,有人說,是因為他完成畫作後不久就去世了。
《千裏江山圖》就成了他唯一的作品。
而現在手中的這幅《市井圖》,作者居然是王希孟,這不得不讓張一峰懷疑其真實性。
所以,他出了地下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皇甫木易打了電話。
簡單說明畫作來曆後,又將拍攝的照片發了過去。
皇甫木易第一個反應就是‘畫是假的’,但看其構圖、技法,又帶有明顯的北宋時期風格,一時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一峰,這幅畫現在在你手裏?”
張一峰說道:“是的,皇甫爺爺,你說這能是真的嗎?”
“不好說,王希孟這個人,公元1113年後,史料中再無任何有關他的記載,有說他惹怒宋徽宗被打入大牢,也有說他創作《千裏江山圖》兩年後,因病去世,但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測,並無依據。”
想了一下,皇甫木易又說道:“這樣,你向阿爾瓦王子打聽一下,這幅畫的來曆,我邀幾名好友,過幾天一起去看看。”
“好的皇甫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