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初四下午,侯教授他們,終於完成了所有數據的采集。
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起來,紛紛對張一峰表示感謝。
出來半年多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風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身體累,精神上更累,跟家人通話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現在終於完成任務,能回家了,大家自然高興。
尤其是因為張一峰提供直升機的緣故,大大縮短了勘測時間,否則,即便到了十五,也不可能完成。
回到村裏,張一峰說道:“侯教授,這一趟大家都辛苦了,晚上我讓人準備一下,一起慶祝一下,怎麽樣?”
侯教授笑著說道:“這還要多虧你提供的幫助呀,要不然,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完事兒呢。”
又繼續說道:“慶祝就算了,一會兒我們收拾一下就離開,還要麻煩你,幫我們安排一下船。”
張一峰驚訝道:“一會兒就走?怎麽這麽快?有車嗎?”
“有,提前都聯係好了,哈哈,不快不行呀,大家都急著回家呢。”
又保證道:“你放心,正月十七,我就帶人來,答應你的事情,一定做到。”
既然人家都安排好了,張一峰也不再挽留。
點頭道:“行,我這就安排船,準備好了通知你們。”
張一峰叫上一凡,二人開著快艇,將人送到渡口,來接侯教授他們的客車,已經等在大門口了。
回去到將軍穀後,張一凡忍不住問道:“哥,現在人也走了,你就說說唄,你們成天往山裏跑,忙活什麽呢?”
“撿金子,好多好多金子,你去嗎?”
張一凡撇了撇嘴,“不想說就別說,開這種玩笑,有意思嗎?”
“知道我不想說,你還問?”
張一凡滿臉的諂媚,討好的說道:“哥,你就告訴我唄,山裏有啥好東西,我發誓,肯定不跟別人說。”
“說了呀,你不信,我有什麽辦法,行了,別瞎打聽了,該你知道的,遲早會知道,不該你知道的,問了也沒用。”
張一凡氣道:“不說就不說,當誰稀罕呢。”
又問道:“哥,你說將軍峪,除了將軍穀,哪裏適合養黃鱔?”
張一峰驚訝道:“你想讓黃鱔?不直播了?”
“直播呀,雇人養唄,我隔三差五的去轉轉就行,你不是就這麽幹的嗎?”
張一峰想了一下,問道:“黃鱔可不好養,而且風險很高,要隻是心血來潮,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
張一凡嚴肅的說道:“哥,我可不是心血來潮,是真的覺得這是一條好的項目,雖然現在有許多人養殖,但口感跟野生的差了許多。”
“咱將軍峪有的是好山好水,一定能養出好黃鱔,即便不如野生的,也差不了哪去。”
張一峰問道:“你打算在哪養?”
“還沒決定,如果可能得話,想在將軍峪找條適合的河段。”
張一峰皺眉道:“在你家稻田裏養不行嗎?”
“那才多大點地方,如果是這樣,我還用問你嗎?”
真是無知者無畏,還嫌地方小。
張一峰說道:“口氣不小,黃鱔的習性你了解嗎?野外養殖黃鱔的風險,你考慮過嗎?”
“首先,將軍峪的環境是不錯,但適合養殖黃鱔的水域和土質,並不多。”
“其次,黃鱔是一種非常嬌貴的魚類,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稍有不慎,就會大麵積死亡。”
“所以呀,我勸你考慮清楚,即便不在稻田裏養,扣大棚養殖都比在野外養殖強,尤其是你這樣,什麽都不懂的新手,在野外養殖,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張一凡很不服氣,“誰什麽都不懂了,我這段時間,可是了解了許多黃鱔養殖知識。”
張一峰笑問道:“那你說說,你都了解什麽了?”
“黃鱔主要棲息在稻田、河流、池塘、溝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域,沼澤、濕地、淹田等地也適合它們生活,黃鱔喜歡挖洞,洞穴出口總是靠近水麵,方便它們伸頭呼吸......\"
張一峰又問道:“還有呢?”
“它們喜歡夜間活動,在1-32c下都能生存,最適合的溫度是21-28c,最喜歡吃......”
張一峰搖了搖頭,說道:“僅憑這些還不夠,最關鍵的問題,你沒有考慮到。”
“我提示你一下,第一,你考慮過水質汙染嗎,怎麽解決?第二,遇到自然災害怎麽辦?第三,萬一你養的黃鱔生病怎麽辦?第四,野外養殖,你如何防止它們逃跑?第五......”
不等張一峰說完,張一凡便大喊道:“這不公平,為什麽將軍湖裏養魚,大河村養魚,包括你的農場養蝦養大閘蟹,不用考慮水質汙染,我養黃鱔,就水質汙染了?”
張一峰並沒有解釋,而是說道:“從你這話中,我就知道,你從來沒考慮過這些,養殖方式、養殖密度、投喂方式,單位水域麵積的最大自我消化能力......,等等一係列問題,你都需要考慮到。”
“大河村是利用河水養魚,但他們與普通的養殖方式不同,更多的是依賴廣大的河流麵積,靠天吃飯;”
“至於我的農場...,哎,怎麽跟你說呢,有時間自己去找你郭伯伯問問。”
拍了拍堂弟的肩膀,張一峰繼續說道:“你想創業,這是好事兒,但水產養殖這一塊,裏麵的門道多著呢,想要在將軍峪搞養殖,要求更高。”
“如果你真想幹一番事業,十五以後,會有一批專家過來,你跟著他們走一走,看一看,有什麽不明白的,多問一問。”
“包括黃鱔養殖,都可以問,聽聽他們說的,對比一下自己想的,你就會發現,創業,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
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起來,紛紛對張一峰表示感謝。
出來半年多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風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身體累,精神上更累,跟家人通話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現在終於完成任務,能回家了,大家自然高興。
尤其是因為張一峰提供直升機的緣故,大大縮短了勘測時間,否則,即便到了十五,也不可能完成。
回到村裏,張一峰說道:“侯教授,這一趟大家都辛苦了,晚上我讓人準備一下,一起慶祝一下,怎麽樣?”
侯教授笑著說道:“這還要多虧你提供的幫助呀,要不然,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完事兒呢。”
又繼續說道:“慶祝就算了,一會兒我們收拾一下就離開,還要麻煩你,幫我們安排一下船。”
張一峰驚訝道:“一會兒就走?怎麽這麽快?有車嗎?”
“有,提前都聯係好了,哈哈,不快不行呀,大家都急著回家呢。”
又保證道:“你放心,正月十七,我就帶人來,答應你的事情,一定做到。”
既然人家都安排好了,張一峰也不再挽留。
點頭道:“行,我這就安排船,準備好了通知你們。”
張一峰叫上一凡,二人開著快艇,將人送到渡口,來接侯教授他們的客車,已經等在大門口了。
回去到將軍穀後,張一凡忍不住問道:“哥,現在人也走了,你就說說唄,你們成天往山裏跑,忙活什麽呢?”
“撿金子,好多好多金子,你去嗎?”
張一凡撇了撇嘴,“不想說就別說,開這種玩笑,有意思嗎?”
“知道我不想說,你還問?”
張一凡滿臉的諂媚,討好的說道:“哥,你就告訴我唄,山裏有啥好東西,我發誓,肯定不跟別人說。”
“說了呀,你不信,我有什麽辦法,行了,別瞎打聽了,該你知道的,遲早會知道,不該你知道的,問了也沒用。”
張一凡氣道:“不說就不說,當誰稀罕呢。”
又問道:“哥,你說將軍峪,除了將軍穀,哪裏適合養黃鱔?”
張一峰驚訝道:“你想讓黃鱔?不直播了?”
“直播呀,雇人養唄,我隔三差五的去轉轉就行,你不是就這麽幹的嗎?”
張一峰想了一下,問道:“黃鱔可不好養,而且風險很高,要隻是心血來潮,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
張一凡嚴肅的說道:“哥,我可不是心血來潮,是真的覺得這是一條好的項目,雖然現在有許多人養殖,但口感跟野生的差了許多。”
“咱將軍峪有的是好山好水,一定能養出好黃鱔,即便不如野生的,也差不了哪去。”
張一峰問道:“你打算在哪養?”
“還沒決定,如果可能得話,想在將軍峪找條適合的河段。”
張一峰皺眉道:“在你家稻田裏養不行嗎?”
“那才多大點地方,如果是這樣,我還用問你嗎?”
真是無知者無畏,還嫌地方小。
張一峰說道:“口氣不小,黃鱔的習性你了解嗎?野外養殖黃鱔的風險,你考慮過嗎?”
“首先,將軍峪的環境是不錯,但適合養殖黃鱔的水域和土質,並不多。”
“其次,黃鱔是一種非常嬌貴的魚類,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稍有不慎,就會大麵積死亡。”
“所以呀,我勸你考慮清楚,即便不在稻田裏養,扣大棚養殖都比在野外養殖強,尤其是你這樣,什麽都不懂的新手,在野外養殖,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張一凡很不服氣,“誰什麽都不懂了,我這段時間,可是了解了許多黃鱔養殖知識。”
張一峰笑問道:“那你說說,你都了解什麽了?”
“黃鱔主要棲息在稻田、河流、池塘、溝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域,沼澤、濕地、淹田等地也適合它們生活,黃鱔喜歡挖洞,洞穴出口總是靠近水麵,方便它們伸頭呼吸......\"
張一峰又問道:“還有呢?”
“它們喜歡夜間活動,在1-32c下都能生存,最適合的溫度是21-28c,最喜歡吃......”
張一峰搖了搖頭,說道:“僅憑這些還不夠,最關鍵的問題,你沒有考慮到。”
“我提示你一下,第一,你考慮過水質汙染嗎,怎麽解決?第二,遇到自然災害怎麽辦?第三,萬一你養的黃鱔生病怎麽辦?第四,野外養殖,你如何防止它們逃跑?第五......”
不等張一峰說完,張一凡便大喊道:“這不公平,為什麽將軍湖裏養魚,大河村養魚,包括你的農場養蝦養大閘蟹,不用考慮水質汙染,我養黃鱔,就水質汙染了?”
張一峰並沒有解釋,而是說道:“從你這話中,我就知道,你從來沒考慮過這些,養殖方式、養殖密度、投喂方式,單位水域麵積的最大自我消化能力......,等等一係列問題,你都需要考慮到。”
“大河村是利用河水養魚,但他們與普通的養殖方式不同,更多的是依賴廣大的河流麵積,靠天吃飯;”
“至於我的農場...,哎,怎麽跟你說呢,有時間自己去找你郭伯伯問問。”
拍了拍堂弟的肩膀,張一峰繼續說道:“你想創業,這是好事兒,但水產養殖這一塊,裏麵的門道多著呢,想要在將軍峪搞養殖,要求更高。”
“如果你真想幹一番事業,十五以後,會有一批專家過來,你跟著他們走一走,看一看,有什麽不明白的,多問一問。”
“包括黃鱔養殖,都可以問,聽聽他們說的,對比一下自己想的,你就會發現,創業,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