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梅和他的哥嫂又集體失了聲,苟小寶繼續說道:我這些海外親屬,沒有把買房子購地交給我叔叔來辦理,這裏麵一定有他們的考量。
當時交給我這項工作的時候,是當著我叔叔的麵進行的,他們也沒有提需要我叔叔在旁協助。
翻蓋這個房子我會打包出去,也就是說包工包料,直至拉席上炕。
所以咱們不需要參與的太多,隻要抓好工程質量以及用料質量就可以了。
你也不用天天往工地跑,這麽多年你怎麽也能認識幾個辦事牢靠的人,如果現在有閑置在家的,可以聘請他在工地進行常駐。
剩下的,媽,你在一旁在進行監管一下,應該就不會出現什麽問題了。
周母也覺得這樣可行,沉思了半晌,突然說:你要找的這種人我還真知道幾位,我最看好的就是我們街道辦已經內退了的老書記。
老書記的名字叫做郝誌全,他是一位建國前的老兵,由於年歲大了文化程度還不高,就轉業回到了地方。
他雖然回到了地方,但仍然保持著在部隊的優良傳統。
在工作中,他始終保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講情麵,對於任何違規行為都絕不姑息。
他每天早上,都是最早來到街道辦事處的。
自從他來到了辦事處,我們早上輪班打掃衛生這件事兒,也被漸漸的取消了。
因為他每天早晨都會主動的把室內外,打掃的幹幹淨淨。
別人還沒有來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會仔細審查每一個文件,確保沒有任何疏漏。
在與居民溝通時,他總是耐心傾聽,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
然而,由於他的嚴格要求和不講情麵,他得罪了不少人。
有些人認為他過於苛刻,不懂得變通,但他並不在意。
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必須對每一個決策負責。
在他的努力下,我們原來的街道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居民的生活也越來越規範起來。
但漸漸的上級領導對他也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因為他抗上。
上級攤派的不合理任務,項目,他會斷然拒絕。上級主管部門想在我們街道報銷點費用,他也會一口回絕。
上級領導對於他的印象越來越壞,覺得他就是一個不識時務的人。
加之每個單位總有那麽三兩個臭魚爛蝦,在底下興風作浪。
原來他得罪過的人,以及不懷好意的人紛紛跳出來進行上告。
他被一次次上告,一次次停職,上級領導找他談話的時候,他又和領導硬杠上了。
由於態度不好他被停了職,但是在他戰友的周旋下,他辦理了內退,並且讓他的大兒子接了班。
周母剛說完,苟小寶便接茬說道:媽,咱就用這個人了。你知道這位老書記他家在哪住嗎?
周母尷尬的笑了笑,老書記家的條件並不好,他雖然內退了,但是現在每天他還幹著活呢?
這兩天你如果要找他的話,你可以去宣武區煤炭公司大門口找他,他買了一個板車天天在煤炭公司等單子,然後去煤廠往各家各戶送蜂窩煤。
周宇舟終於有插嘴的機會了,他說:媽,煤炭公司不是要求送煤員“送煤到戶”嗎?
這些板爺怎麽能夠拿到煤炭公司的單子呢?
周母回答道:咱們民用煤的運輸,一般都是用板車運到院門口,但這還不算完,最後的幾十米或者上百米往往需要人工搬運。
如果遇到院子深,路窄,院子裏的拐彎還很多,這樣的人家正式工人基本上都不願意送。
反正每天的單子都送不完,就把這樣難送的單子壓下了。
可能小寶你不知道,我們老百姓購買蜂窩煤,每個月也是定量供應的,多了根本就不賣。
現在夏天每戶是120塊,到了冬天翻倍會漲到240塊。
像咱們家下個月就得要儲備冬天用的煤了,如果都等著秋季或冬天的時候購買,煤廠幹脆生產不出來。
我之所以知道老書記在那邊幹活,是因為上個月,我到那邊居委會去辦事。
路過辦事單位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坡前圍了很多人,我過去一看,原來就是老書記摔倒了。
後來才得知,那天早上老書記拿了500塊蜂窩煤的配票,每塊蜂窩煤的重量是兩斤半,這一車就1000多斤了。
這個量按說已經超載了,但是老書記想著多掙一點,於是也沒顧上那麽多,就把蜂窩煤拉出了煤場。
剛開始路麵還較為平整,雖然說車上運的煤重,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
後來經過兩個胡同,遇到幾處坑窪的地方,又繞行了不少路。
老書記畢竟已經快要60歲的人了,體力漸漸有些不支。
在上一個小坡的時候,後麵馱的煤太重了,前麵騎車的人又太輕,如果要能一口氣衝到坡上,也就沒有什麽事兒了。
但是騎到一半老書記沒了力氣,車子在半坡上溜車了,1000多斤的貨物他幹脆製止不了。
最後車頭朝天一翹,後麵的蜂窩煤嘩的一聲就全都灑在了地上。
那次還是我和老書記一塊兒收拾的,我覺得他把那些蜂窩煤都賠了的話,他一個月都可能白幹了。
小寶,明天媽和你一塊去吧,老書記真的不容易,能幫一把的話,咱們還是伸伸手吧!
苟小寶爽快的點了點頭說:媽,你明天該上班就上班吧。我自己去就可以,這麽點兒小事兒我覺得我能辦成。
苟小寶和周玉梅在周家吃完飯並沒有過多的逗留,自從吃完飯,妞妞就賴在苟小寶的懷裏不下來,生怕又把她自己留在了周家。
周玉梅去了周母的房間,把妞妞常穿的兩套衣服收拾了一下,裝在一個小布包內,三人乘坐桑塔納回到了新房。
一夜無話並沒有什麽奇怪的事情發生,隻是妞妞好長時間沒有和苟小寶一塊睡了,纏著他講了好多個睡前故事,最後才把妞妞哄睡。
第二天早上依舊是苟小寶做的早飯,和周玉梅吃完已經早上七點鍾了。
他和周玉梅說今天要回學校,但回去之前他想先見一見老書記郝誌全。
當時交給我這項工作的時候,是當著我叔叔的麵進行的,他們也沒有提需要我叔叔在旁協助。
翻蓋這個房子我會打包出去,也就是說包工包料,直至拉席上炕。
所以咱們不需要參與的太多,隻要抓好工程質量以及用料質量就可以了。
你也不用天天往工地跑,這麽多年你怎麽也能認識幾個辦事牢靠的人,如果現在有閑置在家的,可以聘請他在工地進行常駐。
剩下的,媽,你在一旁在進行監管一下,應該就不會出現什麽問題了。
周母也覺得這樣可行,沉思了半晌,突然說:你要找的這種人我還真知道幾位,我最看好的就是我們街道辦已經內退了的老書記。
老書記的名字叫做郝誌全,他是一位建國前的老兵,由於年歲大了文化程度還不高,就轉業回到了地方。
他雖然回到了地方,但仍然保持著在部隊的優良傳統。
在工作中,他始終保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講情麵,對於任何違規行為都絕不姑息。
他每天早上,都是最早來到街道辦事處的。
自從他來到了辦事處,我們早上輪班打掃衛生這件事兒,也被漸漸的取消了。
因為他每天早晨都會主動的把室內外,打掃的幹幹淨淨。
別人還沒有來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會仔細審查每一個文件,確保沒有任何疏漏。
在與居民溝通時,他總是耐心傾聽,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
然而,由於他的嚴格要求和不講情麵,他得罪了不少人。
有些人認為他過於苛刻,不懂得變通,但他並不在意。
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必須對每一個決策負責。
在他的努力下,我們原來的街道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居民的生活也越來越規範起來。
但漸漸的上級領導對他也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因為他抗上。
上級攤派的不合理任務,項目,他會斷然拒絕。上級主管部門想在我們街道報銷點費用,他也會一口回絕。
上級領導對於他的印象越來越壞,覺得他就是一個不識時務的人。
加之每個單位總有那麽三兩個臭魚爛蝦,在底下興風作浪。
原來他得罪過的人,以及不懷好意的人紛紛跳出來進行上告。
他被一次次上告,一次次停職,上級領導找他談話的時候,他又和領導硬杠上了。
由於態度不好他被停了職,但是在他戰友的周旋下,他辦理了內退,並且讓他的大兒子接了班。
周母剛說完,苟小寶便接茬說道:媽,咱就用這個人了。你知道這位老書記他家在哪住嗎?
周母尷尬的笑了笑,老書記家的條件並不好,他雖然內退了,但是現在每天他還幹著活呢?
這兩天你如果要找他的話,你可以去宣武區煤炭公司大門口找他,他買了一個板車天天在煤炭公司等單子,然後去煤廠往各家各戶送蜂窩煤。
周宇舟終於有插嘴的機會了,他說:媽,煤炭公司不是要求送煤員“送煤到戶”嗎?
這些板爺怎麽能夠拿到煤炭公司的單子呢?
周母回答道:咱們民用煤的運輸,一般都是用板車運到院門口,但這還不算完,最後的幾十米或者上百米往往需要人工搬運。
如果遇到院子深,路窄,院子裏的拐彎還很多,這樣的人家正式工人基本上都不願意送。
反正每天的單子都送不完,就把這樣難送的單子壓下了。
可能小寶你不知道,我們老百姓購買蜂窩煤,每個月也是定量供應的,多了根本就不賣。
現在夏天每戶是120塊,到了冬天翻倍會漲到240塊。
像咱們家下個月就得要儲備冬天用的煤了,如果都等著秋季或冬天的時候購買,煤廠幹脆生產不出來。
我之所以知道老書記在那邊幹活,是因為上個月,我到那邊居委會去辦事。
路過辦事單位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坡前圍了很多人,我過去一看,原來就是老書記摔倒了。
後來才得知,那天早上老書記拿了500塊蜂窩煤的配票,每塊蜂窩煤的重量是兩斤半,這一車就1000多斤了。
這個量按說已經超載了,但是老書記想著多掙一點,於是也沒顧上那麽多,就把蜂窩煤拉出了煤場。
剛開始路麵還較為平整,雖然說車上運的煤重,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
後來經過兩個胡同,遇到幾處坑窪的地方,又繞行了不少路。
老書記畢竟已經快要60歲的人了,體力漸漸有些不支。
在上一個小坡的時候,後麵馱的煤太重了,前麵騎車的人又太輕,如果要能一口氣衝到坡上,也就沒有什麽事兒了。
但是騎到一半老書記沒了力氣,車子在半坡上溜車了,1000多斤的貨物他幹脆製止不了。
最後車頭朝天一翹,後麵的蜂窩煤嘩的一聲就全都灑在了地上。
那次還是我和老書記一塊兒收拾的,我覺得他把那些蜂窩煤都賠了的話,他一個月都可能白幹了。
小寶,明天媽和你一塊去吧,老書記真的不容易,能幫一把的話,咱們還是伸伸手吧!
苟小寶爽快的點了點頭說:媽,你明天該上班就上班吧。我自己去就可以,這麽點兒小事兒我覺得我能辦成。
苟小寶和周玉梅在周家吃完飯並沒有過多的逗留,自從吃完飯,妞妞就賴在苟小寶的懷裏不下來,生怕又把她自己留在了周家。
周玉梅去了周母的房間,把妞妞常穿的兩套衣服收拾了一下,裝在一個小布包內,三人乘坐桑塔納回到了新房。
一夜無話並沒有什麽奇怪的事情發生,隻是妞妞好長時間沒有和苟小寶一塊睡了,纏著他講了好多個睡前故事,最後才把妞妞哄睡。
第二天早上依舊是苟小寶做的早飯,和周玉梅吃完已經早上七點鍾了。
他和周玉梅說今天要回學校,但回去之前他想先見一見老書記郝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