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和宸王的封號一出,朝中官員其實沒受多少影響,該支持誰還是支持誰,弘嘉帝的期盼落空了。
弘嘉帝自認為掌握了朝堂,但在真正位高權重的朝臣那兒,他的威信還是不夠,平常處理政事時眾人都哄著他,事關家族未來的抉擇,眾人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對這事反應最大的卻是大皇子,定王榮韶奕,他突然不想爭了。
在皇帝給兩人賜封的當天晚上,定王就喝了不少酒,滿地的酒瓶子,又哭又笑的,把定王妃嚇的夠嗆。
“王爺,你這是怎麽了?”定王妃著急地勸解著。
“你們都下去吧,本王和王妃說說話。”定王醉眼迷離的,擺擺手揮退了下人們。
“王爺想說什麽?”定王妃是個溫柔妥帖的人,他們的婚事也不是單純聯姻,夫妻倆個從小認識,是有些感情的,成婚後更是相互扶持。
定王醉醺醺地說道:“柔兒,我們做清閑富貴的王爺、王妃好不好?再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了。趁著和老二還沒成不死不休的仇敵,盡早抽身,再支持他上位,以他的性子,不會事後清算我們的。
你夫君真的沒有做帝王的本事,拉攏人費勁,拿捏人更是捏不住,咱不去自討苦吃了,隻是嶽父這幾年為我辛苦謀劃,都白費了。”
“王爺想走哪條路都好,臣妾和家人都是支持的,王爺,我們不喝了好不好,明日與我父親交待一下,讓他收手。”定王妃沒什麽意見,甚至有些慶幸。
定王妃的父親,恒義侯孟輝本來就沒什麽野心當國丈,隻是女兒與定王兩情相悅,才結了這門婚事。
女婿有意爭位,他也就幫忙,隻是他曾對女兒說過,他更看好榮韶淩,定王心計城府不夠。
“不,我想喝,我之前就像個笑話,悶頭恨了這麽多年,卻恨錯了人。”定王嘴角掛著嘲諷的笑。
“當年父皇本來許諾我母妃做永王妃的,誰知當時大伯父喪妻,透出風聲,有意續娶徐相嫡女為繼妻,徐相不願,又不能與之正麵衝突,恰好父皇娶正妃,就帶著女兒參加了殿選。
當時父皇和我母妃定情的事許多人都知道,徐相也就是做個樣子為女兒避禍,並不打算真將女兒嫁過來,反正殿選不中的女子絕無再嫁皇子的可能。
誰知我父皇背信棄義,看中了徐家的聲望勢力,有徐家幫襯,他混吃等死的富貴日子會更舒服,徐家嫡女就成了永王妃。
偏我母妃昏了頭,寧願做側妃也要入府,失寵後抑鬱寡歡,沒幾年就去了。
我一直恨皇後,恨她奪了我母妃的正妃之位,也恨榮韶淩,奪走了父皇的寵愛。我之所以爭太子之位,不過是為了爭口氣罷了。
今天這兩個封號一出,我突然想明白了,父皇想寵誰,隨心所欲,從前是我們母子,後來是榮韶淩母子,現在是榮韶光母子,以後還不知是誰呢!
得寵失寵、得意失意,全憑父皇的心情罷了,父皇負心薄情,與別人何幹啊?
這些年是我想左了,其實仔細想想,皇後母子從未害過我們,皇後也是個稱職的嫡母。”
自此後,定王在朝中開始沉寂下來,不再積極發展勢力,還幾次向榮韶淩暗中示好,榮韶淩有些摸不到頭腦,但也接受了,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好,隻是也一直防備著。
榮韶淩大婚過後,夫妻兩個相處的還不錯,榮韶淩從前就仔細打聽過金綰,金綰也特意向皇後和和榮陽公主以及嬤嬤們請教過榮韶淩的喜好。
夫妻兩個都有好好過日子的心,各自投其所好,雖然有些小心翼翼的客氣,但總歸都在努力,假以時日,總會心意相通、鸞鳳和鳴。
等到榮韶光成婚的那天,邊關傳來了急報,樓蘭糾集了十五萬大軍,再次進攻宣朝,而西南方的西夜國,也在調兵遣將積極備戰,有趁火打劫之勢。
弘嘉帝這次沒猶豫,直接下旨命藍晏清為元帥,立刻出征,蕩平賊寇。
弘嘉帝終於明白了一回,藍晏清在不在平西軍常駐,兵權軍心他也已經握牢了,強留他在京城已經沒有意義了。
相反,藍晏清留在京城,反而對榮韶淩幫助更大。
榮韶淩在京城權貴子弟中人緣兒並不好,他板著臉,往哪兒一站都釋放冷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
藍晏清則不然,從小就是個豪爽討喜的,無論長輩、平輩還是小輩,對他印象都不錯,人緣兒特別好。
榮韶淩身邊聚集的那些權貴子弟,有一大半都是通過藍晏清結交的,這其中不乏家族的繼承人和得寵的子弟,基本這個家族就算是站了隊了。
弘嘉帝想明白後,就決定把藍晏清扔出京城,這次戰事平息後,就留在西邊吃沙子吧,每年回來述個職就行。
藍晏清準備出征之時,榮韶淩給他出了個主意,與其等著西夜國趁火打劫,不如主動聯係西夜國,兩國合力將樓蘭這個不安分的彈丸小國徹底滅了。
這樣行事是有風險的,最大的風險來自宣朝內部,多少人等著藍晏清出錯呢,一不小心,藍晏清就會被扣上通敵賣國的帽子,再借題發揮一下,榮韶淩也跑不了。
這就需要一個弘嘉帝十分信任且有能力的人將此事攬下來,求得弘嘉帝密旨,再出使西夜國,林宇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藍晏清出征的前一天,林宇進宮求見,與弘嘉帝說了與西夜國聯合滅亡樓蘭的計劃,並主動請纓做使臣。
弘嘉帝麵帶猶豫,憂慮地說:“林愛卿,樓蘭屢次犯邊,但西夜同樣對我朝包藏禍心,與西夜聯合無異於與虎謀皮,萬一西夜背信棄義,趁我朝對其無防備,在背後捅刀子怎麽辦?”
“陛下多慮了,兩國共同對抗樓蘭,並沒有必要兵合一處,采取分兵進攻的策略,從不同方向對樓蘭發動攻擊,使其首尾不能兼顧,於戰局更有利。”林宇態度恭敬的解釋道。
“那樓蘭滅亡後,國土要如何分配?分給西夜,豈不是壯大了西夜的力量,日後更是我朝勁敵,還不如留著樓蘭,呈三足鼎立之勢,不是更安全嗎?”弘嘉帝隻想消極避戰,一點兒魄力都沒有。
林宇心裏直搖頭,三足鼎立是三方勢力勢均力敵,相互平衡、互相牽製的局麵,泱泱大國,麵對兩個小國都沒有底氣,況且西域那邊小國林立,哪兒來的三足鼎立,西夏、西戎、車池,哪個是安分的。
“陛下,樓蘭屢次犯邊,妄圖打破平衡局麵,三足鼎立之勢已去,我朝就該先下手為強,聯合西夜滅掉樓蘭。
至於樓蘭國土,臣以為不如以朝蘭山脈為界,東部盡歸我朝,西部歸於西夜,如此以來,我朝西境將形成完整的防線,有利於日後戰局。
另外我朝雖隻占了樓蘭三分之一的國土,卻是土地富庶、客商往來密集之地,西部麵積雖廣闊,卻多是戈壁。
再則,樓蘭北麵還有西夏,樓蘭滅亡,西夜國土擴張,可就與西夏接壤了,西夏肯定不願自己的鄰國過於強盛。”林宇耐心地解釋道。
“愛卿真有把握說服西夜出兵?”弘嘉帝心動了,若真能開疆擴土也是他的功績。
“陛下,臣有十成的把握,一定會勸說西夜王做出正確的選擇。”林宇跪下請命。
“既如此,愛卿準備好國書、國禮,盡快出發吧,早日促成此事,也減少我朝將士的犧牲。”弘嘉帝總算下定了決心。
弘嘉帝自認為掌握了朝堂,但在真正位高權重的朝臣那兒,他的威信還是不夠,平常處理政事時眾人都哄著他,事關家族未來的抉擇,眾人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對這事反應最大的卻是大皇子,定王榮韶奕,他突然不想爭了。
在皇帝給兩人賜封的當天晚上,定王就喝了不少酒,滿地的酒瓶子,又哭又笑的,把定王妃嚇的夠嗆。
“王爺,你這是怎麽了?”定王妃著急地勸解著。
“你們都下去吧,本王和王妃說說話。”定王醉眼迷離的,擺擺手揮退了下人們。
“王爺想說什麽?”定王妃是個溫柔妥帖的人,他們的婚事也不是單純聯姻,夫妻倆個從小認識,是有些感情的,成婚後更是相互扶持。
定王醉醺醺地說道:“柔兒,我們做清閑富貴的王爺、王妃好不好?再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了。趁著和老二還沒成不死不休的仇敵,盡早抽身,再支持他上位,以他的性子,不會事後清算我們的。
你夫君真的沒有做帝王的本事,拉攏人費勁,拿捏人更是捏不住,咱不去自討苦吃了,隻是嶽父這幾年為我辛苦謀劃,都白費了。”
“王爺想走哪條路都好,臣妾和家人都是支持的,王爺,我們不喝了好不好,明日與我父親交待一下,讓他收手。”定王妃沒什麽意見,甚至有些慶幸。
定王妃的父親,恒義侯孟輝本來就沒什麽野心當國丈,隻是女兒與定王兩情相悅,才結了這門婚事。
女婿有意爭位,他也就幫忙,隻是他曾對女兒說過,他更看好榮韶淩,定王心計城府不夠。
“不,我想喝,我之前就像個笑話,悶頭恨了這麽多年,卻恨錯了人。”定王嘴角掛著嘲諷的笑。
“當年父皇本來許諾我母妃做永王妃的,誰知當時大伯父喪妻,透出風聲,有意續娶徐相嫡女為繼妻,徐相不願,又不能與之正麵衝突,恰好父皇娶正妃,就帶著女兒參加了殿選。
當時父皇和我母妃定情的事許多人都知道,徐相也就是做個樣子為女兒避禍,並不打算真將女兒嫁過來,反正殿選不中的女子絕無再嫁皇子的可能。
誰知我父皇背信棄義,看中了徐家的聲望勢力,有徐家幫襯,他混吃等死的富貴日子會更舒服,徐家嫡女就成了永王妃。
偏我母妃昏了頭,寧願做側妃也要入府,失寵後抑鬱寡歡,沒幾年就去了。
我一直恨皇後,恨她奪了我母妃的正妃之位,也恨榮韶淩,奪走了父皇的寵愛。我之所以爭太子之位,不過是為了爭口氣罷了。
今天這兩個封號一出,我突然想明白了,父皇想寵誰,隨心所欲,從前是我們母子,後來是榮韶淩母子,現在是榮韶光母子,以後還不知是誰呢!
得寵失寵、得意失意,全憑父皇的心情罷了,父皇負心薄情,與別人何幹啊?
這些年是我想左了,其實仔細想想,皇後母子從未害過我們,皇後也是個稱職的嫡母。”
自此後,定王在朝中開始沉寂下來,不再積極發展勢力,還幾次向榮韶淩暗中示好,榮韶淩有些摸不到頭腦,但也接受了,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好,隻是也一直防備著。
榮韶淩大婚過後,夫妻兩個相處的還不錯,榮韶淩從前就仔細打聽過金綰,金綰也特意向皇後和和榮陽公主以及嬤嬤們請教過榮韶淩的喜好。
夫妻兩個都有好好過日子的心,各自投其所好,雖然有些小心翼翼的客氣,但總歸都在努力,假以時日,總會心意相通、鸞鳳和鳴。
等到榮韶光成婚的那天,邊關傳來了急報,樓蘭糾集了十五萬大軍,再次進攻宣朝,而西南方的西夜國,也在調兵遣將積極備戰,有趁火打劫之勢。
弘嘉帝這次沒猶豫,直接下旨命藍晏清為元帥,立刻出征,蕩平賊寇。
弘嘉帝終於明白了一回,藍晏清在不在平西軍常駐,兵權軍心他也已經握牢了,強留他在京城已經沒有意義了。
相反,藍晏清留在京城,反而對榮韶淩幫助更大。
榮韶淩在京城權貴子弟中人緣兒並不好,他板著臉,往哪兒一站都釋放冷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
藍晏清則不然,從小就是個豪爽討喜的,無論長輩、平輩還是小輩,對他印象都不錯,人緣兒特別好。
榮韶淩身邊聚集的那些權貴子弟,有一大半都是通過藍晏清結交的,這其中不乏家族的繼承人和得寵的子弟,基本這個家族就算是站了隊了。
弘嘉帝想明白後,就決定把藍晏清扔出京城,這次戰事平息後,就留在西邊吃沙子吧,每年回來述個職就行。
藍晏清準備出征之時,榮韶淩給他出了個主意,與其等著西夜國趁火打劫,不如主動聯係西夜國,兩國合力將樓蘭這個不安分的彈丸小國徹底滅了。
這樣行事是有風險的,最大的風險來自宣朝內部,多少人等著藍晏清出錯呢,一不小心,藍晏清就會被扣上通敵賣國的帽子,再借題發揮一下,榮韶淩也跑不了。
這就需要一個弘嘉帝十分信任且有能力的人將此事攬下來,求得弘嘉帝密旨,再出使西夜國,林宇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藍晏清出征的前一天,林宇進宮求見,與弘嘉帝說了與西夜國聯合滅亡樓蘭的計劃,並主動請纓做使臣。
弘嘉帝麵帶猶豫,憂慮地說:“林愛卿,樓蘭屢次犯邊,但西夜同樣對我朝包藏禍心,與西夜聯合無異於與虎謀皮,萬一西夜背信棄義,趁我朝對其無防備,在背後捅刀子怎麽辦?”
“陛下多慮了,兩國共同對抗樓蘭,並沒有必要兵合一處,采取分兵進攻的策略,從不同方向對樓蘭發動攻擊,使其首尾不能兼顧,於戰局更有利。”林宇態度恭敬的解釋道。
“那樓蘭滅亡後,國土要如何分配?分給西夜,豈不是壯大了西夜的力量,日後更是我朝勁敵,還不如留著樓蘭,呈三足鼎立之勢,不是更安全嗎?”弘嘉帝隻想消極避戰,一點兒魄力都沒有。
林宇心裏直搖頭,三足鼎立是三方勢力勢均力敵,相互平衡、互相牽製的局麵,泱泱大國,麵對兩個小國都沒有底氣,況且西域那邊小國林立,哪兒來的三足鼎立,西夏、西戎、車池,哪個是安分的。
“陛下,樓蘭屢次犯邊,妄圖打破平衡局麵,三足鼎立之勢已去,我朝就該先下手為強,聯合西夜滅掉樓蘭。
至於樓蘭國土,臣以為不如以朝蘭山脈為界,東部盡歸我朝,西部歸於西夜,如此以來,我朝西境將形成完整的防線,有利於日後戰局。
另外我朝雖隻占了樓蘭三分之一的國土,卻是土地富庶、客商往來密集之地,西部麵積雖廣闊,卻多是戈壁。
再則,樓蘭北麵還有西夏,樓蘭滅亡,西夜國土擴張,可就與西夏接壤了,西夏肯定不願自己的鄰國過於強盛。”林宇耐心地解釋道。
“愛卿真有把握說服西夜出兵?”弘嘉帝心動了,若真能開疆擴土也是他的功績。
“陛下,臣有十成的把握,一定會勸說西夜王做出正確的選擇。”林宇跪下請命。
“既如此,愛卿準備好國書、國禮,盡快出發吧,早日促成此事,也減少我朝將士的犧牲。”弘嘉帝總算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