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宣朝的禮製,兒子及未嫁女為父母守孝三年,孫子及未嫁的孫女為祖父母守孝一年,但若是父親先去世,承重孫要替父親為祖父母守孝三年。
藍晏清去世,藍敏懷、藍敏行也去世了,藍敏儀這個接了家主位的孫女,和承重孫也差不多了,所以她為王太妃守孝三年。
直到弘嘉二十九年,二月初三,王太妃的三周年祭日,宣和郡主藍敏儀才算守孝期滿,正式脫孝。
這脫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宮謝恩。三年前藍家接了不少聖旨,但藍敏儀重孝在身,進不得宮門,謝恩的事自然也就得延後了。
第一個該謝的自然是弘嘉帝,榮韶淩親自領著她去的養心殿,害怕父皇把對自己的不滿發泄在女兒身上,這段時間母後和兒子可都吃了瓜落兒。
這三年來榮韶淩可沒閑著,弘嘉帝已經基本被他架空了,無力奪回權力又拿兒子沒辦法的弘嘉帝隻能罵兩句出出氣。
榮韶淩在時,弘嘉帝罵榮韶淩,榮韶淩不在時,那些與榮韶淩親近的人,他看見誰罵誰。
兩人到時,弘嘉帝正在對著桌案上的奏折生氣,可憐巴巴的幾十份奏折,還大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當小太監進來通報時,弘嘉帝沒好氣地讓兩人進來。
榮韶淩和藍敏儀都是按品級著裝的,嚴肅規整,行禮動作十分標準,挑不出一絲一毫的錯誤。
弘嘉帝免禮平身後,兩人站起身來,藍敏儀複又滿臉嚴肅地跪下謝恩。
謝恩也都是有固定套話的,藍敏儀撿了最簡單的一套,應付過去也就完了:“藍氏女敏儀,蒙陛下厚愛,受封宣和郡主,叩謝陛下隆恩,宣和必將竭盡所能為國效力!”說完俯身叩拜。
“平身吧,希望你能繼承家族意誌,不負祖先盛名。”弘嘉帝不喜不怒,神情平淡,想得也是走個過場。
“宣和謹記陛下教誨,”藍敏儀說完,維持著嚴肅的表情,起身站好,接著再次跪下。
“宣和代父王藍晏清、代堂叔父藍晏城、代堂叔父藍晏星、代嫡兄藍敏行、代長兄藍敏懷,叩謝陛下隆恩。
藍氏眾人一生為國盡忠,雖死猶榮,在天之靈深感陛下之厚愛,唯願陛下國泰民安,江山永固!”藍敏儀保持著嚴肅的神情,聲音卻帶了點兒酸澀的沙啞。
聽藍敏儀念的這一串兒人名,想到拚死護駕的藍家父子,弘嘉帝自然不好意思為難藍敏儀,神色都肉眼可見的軟化了。
弘嘉帝隨口誇了藍敏儀兩句,想到之前藍敏儀的事跡,特意賞了一套文房四寶和一匹寶馬、一柄劍,而不是用來賞尋常貴女的首飾布料,他能有這個心,已是十分難得了。
父女倆個十分順利地離了養心殿,向後宮而去,王太妃和孫夏微的身後事是皇後下的懿旨,藍敏儀還得去正陽宮謝恩。
宮裏人多眼雜,所以父女兩人也沒怎麽說話,沉默地走在宮道上。
藍敏儀看似十分平靜地走在榮韶淩身後,實則內心翻江倒海,對於弘嘉帝,她是痛恨的,甚至於向他謝恩都心有不甘。
不過這次進宮也算有意外收獲,想到不經意間抬頭看到的弘嘉帝,藍敏儀心中痛快了些,看來傳言不錯,他已是風燭殘年了。
與三年前相比,事務繁多、心情壓抑又放棄了雲嵐養生方法的弘嘉帝,肉眼可見地蒼老了許多,彎腰駝背、滿臉皺紋斑點、頭發花白,眼球混濁。
這三年弘嘉帝過得相當不如意。當年他回到京城時,政權已有大半落在了榮韶淩手中,他大病一場痊愈後,為了奪權,特意讓榮韶淩操辦藍晏清的喪事。
對此,榮韶淩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十分痛快地暫時退出朝堂,全力操辦好友喪事,為好友操勞,他心甘情願,至於朝政,有兩位丞相在,他沒什麽不放心的。
按禮製,親王的葬禮共七七四十九天,等到他送友人入土為安,回去交旨時,弘嘉帝又病的起不來床了。
弘嘉帝的病剛好就急吼吼地奪權,卻忽視了當時朝廷的情況,北境、西境同時開戰,各地的天災尚未完全結束,國庫空虛,民心動蕩,可以說是一個十分讓人焦頭爛額的狀態。
弘嘉帝一頭紮進了政事裏,每天堆成小山的奏折批得他頭昏腦脹,有心讓成年的兒子們來幫忙吧,又生了一肚子氣。
定王倒是還好,辦事中規中矩、勤勤懇懇。而宸王和秦王兩人就不行了,他們在朝中多年,其實沒正兒八經地做過多少實事,而且這兩人私心重,父皇一放權,他們就開始暗中辦自己的事兒了。
不止如此,邊關的戰報三天兩頭的送來,北胡和西夜都不是善茬兒,宣朝軍隊人少、後勤還不足,所以這戰報自然不會太好看。
弘嘉帝每次看到傷亡人數,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浴血的戰場及滿地的屍體,就連晚上做夢都是這些,每天隻能靠著皇後送來的安神香才能睡個安穩覺。
再派人找皇後要了兩次,皇後就不給了,說是安神香裏麵有藥材,隻可偶爾一用,不可過於頻繁,恐傷了陛下龍體。本就心煩意亂的弘嘉帝大怒。
可皇後主動來了養心殿請罪,表現出一副特別關心龍體健康的模樣,十分溫婉賢惠地柔聲勸解撫慰,把弘嘉帝哄得很舒服,沒拿到安神香的鬱氣也就散了。
隻是弘嘉帝從此就過上了白天累死晚上嚇死的糟心日子,才一個多月就又病了,榮韶淩成功拿回了交出的權力。
自那以後,弘嘉帝病愈就掌權,用不了多久就又病了,然後政權再次回到榮韶淩手中,等著弘嘉帝再次病愈,這權力就在父子二人間交替。
好在兩位丞相靠得住,又早已投靠榮韶淩,所以雖然父子二人瞎折騰,可朝廷並沒出什麽亂子。
折騰了近兩年後,弘嘉帝才發現,這朝堂已經成了榮韶淩的天下,有些時候他看似拿回了政權,實則朝廷大事還是按著榮韶淩的意願來辦理的。
弘嘉帝對此憤怒、憂慮卻無奈,他有心打起精神來與兒子爭一爭,可看看自己這垂垂老矣的模樣,再看看榮韶淩年富力強的樣子,他就灰了心。
有心扶持其他兒子與榮韶淩鬥吧,定王裝作看不懂,宸王和秦王倒是踴躍,可惜這兩人本身不怎麽靠譜,身上又全是把柄。
榮韶淩對這兩個弟弟毫不留情,輕鬆地剪除了兩人羽翼,再無人能與之爭鋒,弘嘉帝更氣了。
藍晏清去世,藍敏懷、藍敏行也去世了,藍敏儀這個接了家主位的孫女,和承重孫也差不多了,所以她為王太妃守孝三年。
直到弘嘉二十九年,二月初三,王太妃的三周年祭日,宣和郡主藍敏儀才算守孝期滿,正式脫孝。
這脫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宮謝恩。三年前藍家接了不少聖旨,但藍敏儀重孝在身,進不得宮門,謝恩的事自然也就得延後了。
第一個該謝的自然是弘嘉帝,榮韶淩親自領著她去的養心殿,害怕父皇把對自己的不滿發泄在女兒身上,這段時間母後和兒子可都吃了瓜落兒。
這三年來榮韶淩可沒閑著,弘嘉帝已經基本被他架空了,無力奪回權力又拿兒子沒辦法的弘嘉帝隻能罵兩句出出氣。
榮韶淩在時,弘嘉帝罵榮韶淩,榮韶淩不在時,那些與榮韶淩親近的人,他看見誰罵誰。
兩人到時,弘嘉帝正在對著桌案上的奏折生氣,可憐巴巴的幾十份奏折,還大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當小太監進來通報時,弘嘉帝沒好氣地讓兩人進來。
榮韶淩和藍敏儀都是按品級著裝的,嚴肅規整,行禮動作十分標準,挑不出一絲一毫的錯誤。
弘嘉帝免禮平身後,兩人站起身來,藍敏儀複又滿臉嚴肅地跪下謝恩。
謝恩也都是有固定套話的,藍敏儀撿了最簡單的一套,應付過去也就完了:“藍氏女敏儀,蒙陛下厚愛,受封宣和郡主,叩謝陛下隆恩,宣和必將竭盡所能為國效力!”說完俯身叩拜。
“平身吧,希望你能繼承家族意誌,不負祖先盛名。”弘嘉帝不喜不怒,神情平淡,想得也是走個過場。
“宣和謹記陛下教誨,”藍敏儀說完,維持著嚴肅的表情,起身站好,接著再次跪下。
“宣和代父王藍晏清、代堂叔父藍晏城、代堂叔父藍晏星、代嫡兄藍敏行、代長兄藍敏懷,叩謝陛下隆恩。
藍氏眾人一生為國盡忠,雖死猶榮,在天之靈深感陛下之厚愛,唯願陛下國泰民安,江山永固!”藍敏儀保持著嚴肅的神情,聲音卻帶了點兒酸澀的沙啞。
聽藍敏儀念的這一串兒人名,想到拚死護駕的藍家父子,弘嘉帝自然不好意思為難藍敏儀,神色都肉眼可見的軟化了。
弘嘉帝隨口誇了藍敏儀兩句,想到之前藍敏儀的事跡,特意賞了一套文房四寶和一匹寶馬、一柄劍,而不是用來賞尋常貴女的首飾布料,他能有這個心,已是十分難得了。
父女倆個十分順利地離了養心殿,向後宮而去,王太妃和孫夏微的身後事是皇後下的懿旨,藍敏儀還得去正陽宮謝恩。
宮裏人多眼雜,所以父女兩人也沒怎麽說話,沉默地走在宮道上。
藍敏儀看似十分平靜地走在榮韶淩身後,實則內心翻江倒海,對於弘嘉帝,她是痛恨的,甚至於向他謝恩都心有不甘。
不過這次進宮也算有意外收獲,想到不經意間抬頭看到的弘嘉帝,藍敏儀心中痛快了些,看來傳言不錯,他已是風燭殘年了。
與三年前相比,事務繁多、心情壓抑又放棄了雲嵐養生方法的弘嘉帝,肉眼可見地蒼老了許多,彎腰駝背、滿臉皺紋斑點、頭發花白,眼球混濁。
這三年弘嘉帝過得相當不如意。當年他回到京城時,政權已有大半落在了榮韶淩手中,他大病一場痊愈後,為了奪權,特意讓榮韶淩操辦藍晏清的喪事。
對此,榮韶淩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十分痛快地暫時退出朝堂,全力操辦好友喪事,為好友操勞,他心甘情願,至於朝政,有兩位丞相在,他沒什麽不放心的。
按禮製,親王的葬禮共七七四十九天,等到他送友人入土為安,回去交旨時,弘嘉帝又病的起不來床了。
弘嘉帝的病剛好就急吼吼地奪權,卻忽視了當時朝廷的情況,北境、西境同時開戰,各地的天災尚未完全結束,國庫空虛,民心動蕩,可以說是一個十分讓人焦頭爛額的狀態。
弘嘉帝一頭紮進了政事裏,每天堆成小山的奏折批得他頭昏腦脹,有心讓成年的兒子們來幫忙吧,又生了一肚子氣。
定王倒是還好,辦事中規中矩、勤勤懇懇。而宸王和秦王兩人就不行了,他們在朝中多年,其實沒正兒八經地做過多少實事,而且這兩人私心重,父皇一放權,他們就開始暗中辦自己的事兒了。
不止如此,邊關的戰報三天兩頭的送來,北胡和西夜都不是善茬兒,宣朝軍隊人少、後勤還不足,所以這戰報自然不會太好看。
弘嘉帝每次看到傷亡人數,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浴血的戰場及滿地的屍體,就連晚上做夢都是這些,每天隻能靠著皇後送來的安神香才能睡個安穩覺。
再派人找皇後要了兩次,皇後就不給了,說是安神香裏麵有藥材,隻可偶爾一用,不可過於頻繁,恐傷了陛下龍體。本就心煩意亂的弘嘉帝大怒。
可皇後主動來了養心殿請罪,表現出一副特別關心龍體健康的模樣,十分溫婉賢惠地柔聲勸解撫慰,把弘嘉帝哄得很舒服,沒拿到安神香的鬱氣也就散了。
隻是弘嘉帝從此就過上了白天累死晚上嚇死的糟心日子,才一個多月就又病了,榮韶淩成功拿回了交出的權力。
自那以後,弘嘉帝病愈就掌權,用不了多久就又病了,然後政權再次回到榮韶淩手中,等著弘嘉帝再次病愈,這權力就在父子二人間交替。
好在兩位丞相靠得住,又早已投靠榮韶淩,所以雖然父子二人瞎折騰,可朝廷並沒出什麽亂子。
折騰了近兩年後,弘嘉帝才發現,這朝堂已經成了榮韶淩的天下,有些時候他看似拿回了政權,實則朝廷大事還是按著榮韶淩的意願來辦理的。
弘嘉帝對此憤怒、憂慮卻無奈,他有心打起精神來與兒子爭一爭,可看看自己這垂垂老矣的模樣,再看看榮韶淩年富力強的樣子,他就灰了心。
有心扶持其他兒子與榮韶淩鬥吧,定王裝作看不懂,宸王和秦王倒是踴躍,可惜這兩人本身不怎麽靠譜,身上又全是把柄。
榮韶淩對這兩個弟弟毫不留情,輕鬆地剪除了兩人羽翼,再無人能與之爭鋒,弘嘉帝更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