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調查鹽政的三人各司其職,配合默契,可惜並沒有多少收獲。
在行宮裏窩了半個多月的藍敏儀,總算是有了些散心的樣子。
她開始時常傳召些江南有名的才女入行宮,聽她們講江南的風土人情、曆史典故解悶兒。
能培養出才女的家庭,那必然是非富即貴的,江南的官員和富商總算是有了與這位公主接觸聯絡的機會。
藍敏儀畢竟也是個十幾歲的少女,正是愛玩的年紀,再加上那些女孩也刻意討好,沒幾次倒真是玩到了一塊兒去。
藍敏儀還跟著那些小姐出了行宮,去城中那些有名的景致遊玩,甚至還屈尊降貴地參加了江陵知府小姐舉辦的品茶宴。
雖然藍敏儀還是裝作腳疾未愈,不能多站,但卻沒有之前那喜怒無常的古怪模樣了。
這讓江南官員鬆了口氣,陸巡撫得到消息後,再三來信囑咐江陵知府一定讓公主玩高興了。
雖然她高興了陛下未必會賞,但若她不高興在陛下麵前告個狀,為了展現自己善待忠烈遺孤,陛下肯定不介意整治幾個官員的。
與藍敏儀的輕鬆快樂不同,榮晟恩很忙,他得忙著安排下邊人查案,還得應付當地官員的示好,接受鹽商們的討好,幾乎天天都要在人前演戲。
當然,逢場作戲還是有收獲的,這些天他已經收到了價值近十萬兩的禮物,還有十幾個琴棋書畫樣樣皆通的美貌女子。
至於榮晟恩最想得到的罪證,那是一點兒都沒有。這些鹽商們世代傳承,無數官員被他們拖下水,又豈是這麽容易輕信他人的。
更何況宸王曾給大鹽商孫家做過暗示,會立孫側妃所出的榮晟通為宸王世子,不過因為榮晟通不是嫡長子,而孫側妃又是商戶女,所以要多些波折,讓他們耐心等待。
孫家為此不遺餘力地支持宸王,結果還不待宸王請旨立世子,榮晟恩入了當今陛下的眼,直接被立為了世子。
孫家多年的期盼一朝成為泡影,豈能甘心?孫家看榮晟恩就跟仇人似的,連帶著與孫家交好的鹽商也對榮晟恩沒好感。
在這種情況下,榮晟恩收些賄賂、收幾個探子就想得到鹽商的信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做些不能被陛下容忍的事做投名狀。
可榮晟恩名義上隻是護送公主來這兒散心的,不需要也沒資格插手江南政務,貪官和鹽商們賄賂討好他隻為結個善緣兒,犯不著立刻逼他下水。
榮晟恩也不可能主動下渾水,表現的太積極了,事出反常必為妖,反而會引起江南眾人的警覺。
三人中唯一有收獲的就是白舒意了,她靠著賣鹽已經快把鹽商惹毛了。
藍敏儀來江南之前,她前前後後已經分幾次賣出了一百萬斤鹽,雖然聽著數量巨大,實則也不過才得了兩萬兩白銀,於鹽商們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鹽商們之前所說的資金短缺、庫房不足不過是推脫之詞罷了,畢竟他們借口官鹽滯銷,每年所交的鹽稅越來越少,如今自然不能大把的花銀子買高價鹽露富。
之前白舒意雖然也強行賣鹽,但態度還算和緩,可藍敏儀到了江南後,白舒意就好似得了靠山,是真真正正的強賣。
先是二十萬斤,不過小打小鬧,鹽商們看她與藍敏儀關係好就痛快買了。然後是三十萬斤、五十萬斤、一百萬斤,越來越多,不買就直接賣給下級中小鹽商。
這次更是直接來了二百萬斤,而且還有繼續下去的趨勢,這下鹽商們真的坐不住了,她哪兒來的這麽多鹽?
哪兒來的?榮韶淩從可靠的省份及鹽場調過來的,甚至其中就有這些人賣出去的私鹽。
這些鹽大部分來自於南方,沒有通過旱路和運河運輸,而是采用了海運。榮韶淩直接傳旨給南方的水軍,讓他們以演習練兵為由秘密攜帶大量鹽北上。
宣朝采取閉關鎖國政策,大段海岸線處於封鎖狀態,找一個合適的海港用來卸貨沒什麽問題,水軍來往幾次,都沒人發現端倪。
白舒意運鹽的隊伍都由正規軍護衛,江南那邊想要打探行蹤卻無計可施,窺探軍隊行蹤是死罪,牽強一點兒扣個意圖謀反的帽子都行。
上火的眾鹽商們齊聚錢正信的鹽運使衙門,打算讓他給想個辦法出點兒貨周轉一下。
“錢大人,她哪兒來的這麽多鹽啊?之前被曹昂折騰的已有三四個月沒有出貨了,如今又被逼著大量進貨,我們的鹽倉都滿了,可家裏的銀庫空了,馬上就要接不開鍋了。”鹽商的領頭人馬老板抱怨道。
這馬老板中等身材,十分富態,身上穿著雲錦的衣服,束發的冠上嵌著遠渡重洋而來、價值千金的極品貓眼石,右手大拇指上一個碧綠的玉扳指,手中還把玩著一個羊脂玉的貔貅手把件兒。
馬老板這一身少說也有萬兩銀子,就這麽一個人,居然說家裏揭不開鍋了,誰信啊?
“這段時間光收鹽了,隻進不出,實在受不了了。
“是啊,大人,再不出貨我們的鹽倉就被撐爆了。”
“大人,隴西和伊犁那邊就快要斷貨了,再不運鹽隻能關門歇業了。”
“北邊也是每天一封信的催著趕緊發貨。”
……
幾個穿著富貴的鹽商焦躁的說著,他們所說的斷貨自然是私鹽要斷貨了,賣不出去的官鹽各地還有不少存貨呢。
“不行!曹昂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你們怎麽就能斷定他已然沒有威脅了?且公主在此,隨行人員眾多,人多眼雜,不是運鹽的好時機。”錢正信斷然拒絕。
“各地斷貨,正好將庫存的官鹽賣出去,江南的鹽稅逐年減少,陛下初登基,你們也該表示一下。
增加兩三成鹽稅,於你們而言不過是皮毛,卻能避免將陛下逼急了,對咱們痛下殺手。”
做為榮韶淩派來查鹽課的官員,錢正信自然知道榮韶淩整頓鹽政的決心。
雖然還是抵不住誘惑被迫下了水,可他還是不想死的,希望能讓鹽商們多出點兒鹽稅,他也算是有了政績,可以交差了。
在行宮裏窩了半個多月的藍敏儀,總算是有了些散心的樣子。
她開始時常傳召些江南有名的才女入行宮,聽她們講江南的風土人情、曆史典故解悶兒。
能培養出才女的家庭,那必然是非富即貴的,江南的官員和富商總算是有了與這位公主接觸聯絡的機會。
藍敏儀畢竟也是個十幾歲的少女,正是愛玩的年紀,再加上那些女孩也刻意討好,沒幾次倒真是玩到了一塊兒去。
藍敏儀還跟著那些小姐出了行宮,去城中那些有名的景致遊玩,甚至還屈尊降貴地參加了江陵知府小姐舉辦的品茶宴。
雖然藍敏儀還是裝作腳疾未愈,不能多站,但卻沒有之前那喜怒無常的古怪模樣了。
這讓江南官員鬆了口氣,陸巡撫得到消息後,再三來信囑咐江陵知府一定讓公主玩高興了。
雖然她高興了陛下未必會賞,但若她不高興在陛下麵前告個狀,為了展現自己善待忠烈遺孤,陛下肯定不介意整治幾個官員的。
與藍敏儀的輕鬆快樂不同,榮晟恩很忙,他得忙著安排下邊人查案,還得應付當地官員的示好,接受鹽商們的討好,幾乎天天都要在人前演戲。
當然,逢場作戲還是有收獲的,這些天他已經收到了價值近十萬兩的禮物,還有十幾個琴棋書畫樣樣皆通的美貌女子。
至於榮晟恩最想得到的罪證,那是一點兒都沒有。這些鹽商們世代傳承,無數官員被他們拖下水,又豈是這麽容易輕信他人的。
更何況宸王曾給大鹽商孫家做過暗示,會立孫側妃所出的榮晟通為宸王世子,不過因為榮晟通不是嫡長子,而孫側妃又是商戶女,所以要多些波折,讓他們耐心等待。
孫家為此不遺餘力地支持宸王,結果還不待宸王請旨立世子,榮晟恩入了當今陛下的眼,直接被立為了世子。
孫家多年的期盼一朝成為泡影,豈能甘心?孫家看榮晟恩就跟仇人似的,連帶著與孫家交好的鹽商也對榮晟恩沒好感。
在這種情況下,榮晟恩收些賄賂、收幾個探子就想得到鹽商的信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做些不能被陛下容忍的事做投名狀。
可榮晟恩名義上隻是護送公主來這兒散心的,不需要也沒資格插手江南政務,貪官和鹽商們賄賂討好他隻為結個善緣兒,犯不著立刻逼他下水。
榮晟恩也不可能主動下渾水,表現的太積極了,事出反常必為妖,反而會引起江南眾人的警覺。
三人中唯一有收獲的就是白舒意了,她靠著賣鹽已經快把鹽商惹毛了。
藍敏儀來江南之前,她前前後後已經分幾次賣出了一百萬斤鹽,雖然聽著數量巨大,實則也不過才得了兩萬兩白銀,於鹽商們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鹽商們之前所說的資金短缺、庫房不足不過是推脫之詞罷了,畢竟他們借口官鹽滯銷,每年所交的鹽稅越來越少,如今自然不能大把的花銀子買高價鹽露富。
之前白舒意雖然也強行賣鹽,但態度還算和緩,可藍敏儀到了江南後,白舒意就好似得了靠山,是真真正正的強賣。
先是二十萬斤,不過小打小鬧,鹽商們看她與藍敏儀關係好就痛快買了。然後是三十萬斤、五十萬斤、一百萬斤,越來越多,不買就直接賣給下級中小鹽商。
這次更是直接來了二百萬斤,而且還有繼續下去的趨勢,這下鹽商們真的坐不住了,她哪兒來的這麽多鹽?
哪兒來的?榮韶淩從可靠的省份及鹽場調過來的,甚至其中就有這些人賣出去的私鹽。
這些鹽大部分來自於南方,沒有通過旱路和運河運輸,而是采用了海運。榮韶淩直接傳旨給南方的水軍,讓他們以演習練兵為由秘密攜帶大量鹽北上。
宣朝采取閉關鎖國政策,大段海岸線處於封鎖狀態,找一個合適的海港用來卸貨沒什麽問題,水軍來往幾次,都沒人發現端倪。
白舒意運鹽的隊伍都由正規軍護衛,江南那邊想要打探行蹤卻無計可施,窺探軍隊行蹤是死罪,牽強一點兒扣個意圖謀反的帽子都行。
上火的眾鹽商們齊聚錢正信的鹽運使衙門,打算讓他給想個辦法出點兒貨周轉一下。
“錢大人,她哪兒來的這麽多鹽啊?之前被曹昂折騰的已有三四個月沒有出貨了,如今又被逼著大量進貨,我們的鹽倉都滿了,可家裏的銀庫空了,馬上就要接不開鍋了。”鹽商的領頭人馬老板抱怨道。
這馬老板中等身材,十分富態,身上穿著雲錦的衣服,束發的冠上嵌著遠渡重洋而來、價值千金的極品貓眼石,右手大拇指上一個碧綠的玉扳指,手中還把玩著一個羊脂玉的貔貅手把件兒。
馬老板這一身少說也有萬兩銀子,就這麽一個人,居然說家裏揭不開鍋了,誰信啊?
“這段時間光收鹽了,隻進不出,實在受不了了。
“是啊,大人,再不出貨我們的鹽倉就被撐爆了。”
“大人,隴西和伊犁那邊就快要斷貨了,再不運鹽隻能關門歇業了。”
“北邊也是每天一封信的催著趕緊發貨。”
……
幾個穿著富貴的鹽商焦躁的說著,他們所說的斷貨自然是私鹽要斷貨了,賣不出去的官鹽各地還有不少存貨呢。
“不行!曹昂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你們怎麽就能斷定他已然沒有威脅了?且公主在此,隨行人員眾多,人多眼雜,不是運鹽的好時機。”錢正信斷然拒絕。
“各地斷貨,正好將庫存的官鹽賣出去,江南的鹽稅逐年減少,陛下初登基,你們也該表示一下。
增加兩三成鹽稅,於你們而言不過是皮毛,卻能避免將陛下逼急了,對咱們痛下殺手。”
做為榮韶淩派來查鹽課的官員,錢正信自然知道榮韶淩整頓鹽政的決心。
雖然還是抵不住誘惑被迫下了水,可他還是不想死的,希望能讓鹽商們多出點兒鹽稅,他也算是有了政績,可以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