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草原上,曆史最悠久的大部落,納哈部自是爭奪大汗之位最重要的拉攏對象。
無論是北胡大汗,還是阿術,都要得到納哈拙的準信。
然而這種無聊的權利之爭,納哈拙並不想參與。
“納哈部能在草原上延續如此之久,就是因為學了慶人的那一套。”
“不爭。”
“飛在天空中的鳥兒,最容易被注意到,也最容易被射下來。”
“趴在牧草中的狼,則是最難被注意到。”
“記住,隻要納哈部從不參與權利的角逐,隻要胡人不滅,就永遠不會衰亡。”
納哈拙不忘了教育自己的兒子們。
他們未來會成為納哈部各個牧場的可汗。
可以說,納哈部的慶化程度相對較高。
這主要源自他們曾多次臣服於中原皇朝,獲得了中原皇帝大片的牧場賞賜,才發展至今。
而他們也學到了中原世家的那一套東西。
雖然學的不多,但在這草原上卻也足夠用了。
“出兵遼地,為高車王複仇,就能避免爭奪大汗之位的漩渦。”
“無論誰獲得勝利,隻需要臣服就好,那時納哈部的牧場,依舊是納哈部的牧場。”
年邁的納哈拙如同一匹老狼王,望著青色的草原以及那潔白的羊群,傳授著一生的經驗。
一名年齡較小的兒子突然開口。
“可是大汗說過,誰殺了遼王,誰就是下一任大汗。”
“以納哈部能調集近三十萬騎兵的實力,覆滅那一座小小的城池根本不在話下。”
八大部中,也是分強弱的。
作為曆史最悠久的納哈部,加上依附他們的大小可汗,征集三十萬騎兵出征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曾經的大胡皇朝坐擁萬裏山河,將東西方劃分為四大汗國。
擁兵之數,快要比草原上的羊群還要多。
那時整個天下,都是他們的牧場。
目光所見之地,便被胡人征服。
隻是隨著慶皇的崛起,胡人的榮光已然不在。
可即便如此,北胡實力依舊強勁兒,總兵力百餘萬。
光是八大部裝備精良的精兵數量,就有不下三十萬。
至於高車部。
當年不過因為高車汗王為巴圖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部罷了。
真正的戰兵數量,相比真正擁有底蘊的還是相差遠了。
可即便如此,高車汗王死了,這個仇納哈部還是要報的。
這有利草原諸部的團結。
“大汗已讓西南的梁王生事,大慶主力已經回調,遼地已然空虛。”
“六年前遼地被毀過一次,如今也隻剩下一座孤城,防禦勢必更加艱難。”
“就算遼王個人武力極強,也扛不住這三十萬大軍。”
“更何況還調用了東胡與高麗的輔兵。”
納哈拙向兒子們講述著遼地的局勢。
這些兒子,就是他麾下最好的統帥。
也是最放心的。
多生兒子當牧場上的大小可汗,這可是胡人為了方便掌控的一貫做法。
納哈拙覺得當年慶皇分封諸藩,應該就是延續了胡人方式。
隻不過。
慶人的藩王中,除了寧王還不錯外。
其他的都不行。
“高車王未必死於那個小遼王之手。”
“先是晉地作亂,高車汗王趁機入了晉地身死。”
“這說明晉地本身就可能是秦長慶布置下的陷阱那地方本就狹窄,不利於騎兵。”
“而後又是整個大慶都在讚頌遼王天下無敵。”
“小遼王若真天下無敵,當年遼地就不會被我等屠戮的那麽慘。”
“分明就是慶皇拋出的釣餌,等著胡人去遼地複仇,慶皇守在那裏再一口吞下。”
納哈拙嗬嗬笑著,覺得自己已經洞悉了一切。
“狐狸一樣狡猾的大慶皇帝。”
納哈拙的兒子們望向他不由無比佩服。
“父汗當真是草原上第一智者,看出了這裏的陰謀。”
“還用了西南方向作亂,逼的大慶皇帝不得不回去,有機會再滅遼地。”
納哈拙嗬嗬笑著。
“所謂的智者,不過是你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消息罷了。”
他的話中意有所指。
在大慶內。
納哈拙有許多眼睛。
能幫助他洞悉諸多迷霧。
也能讓他在草原上獲得第一智者的名號。
可惜不久前慶皇在北方亂殺一氣,讓他損失掉了許多雙眼睛。
更可惜的是遼地空蕩,就那麽一座二十萬人左右的小城。
其中十萬人還是冬天遷移過去的。
裏麵沒有他的眼睛。
否則要再屠一次遼地,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隻是……
從高麗以及東胡地歸來的納哈奇,卻突然道。
“高麗亂起,出兵隻有三五萬。”
“至於東胡烏恩,隻是露出對我們的敬畏,卻並未願意聽詔隨大軍出征。”
“還有令孩兒迷惑的是,東胡地除了烏恩統帥的部落外,路上孩兒竟然沒瞧見過東胡人身影。”
納哈拙微微皺眉,不久後便舒展開來。
“當年東胡王死於阿術之手,本就將東胡徹底打殘。”
“那烏恩為了統帥東胡諸部,怕也是殺了不少。”
“再加上東胡人懼怕我們,也不排除有刻意隱藏起來的可能。”
納哈拙很快就做出如此判斷。
“至於烏恩,那是個有野心的小家夥,想通過成為東胡王,進而擁有融入北胡的實力。”
“告訴他,若他願意助我出兵,新大汗的八大部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納哈拙敢如此保證。
便是因為作為曆史悠久的大部底氣。
之所以敢保,就是因為無論誰成為北胡大汗,都敢肯定納哈部是絕對不會反抗他的權威的。
納哈部多出智者,從不沾染大汗之位,這是草原上所有人的共識。
這幾百年來,納哈部即便實力再強大,也從未染指過大汗的位子。
最為關鍵的。
是納哈部跟其他部落,都處於友好的狀態。
八大部之間或許都有仇怨在。
唯獨沒有仇視納哈部的。
但凡仇視過納哈部的部落,從已經從草原上徹底消失,甚至不曾留下過半分痕跡。
這種超然的地位,就連曆任北胡大汗都不覺得是威脅。
這才是納哈部最強的地方。
“父汗,我們要在遼地打多久?”
“攻打遼地,隻不過是順路罷了。”
“一個小遼王,還不值得本汗動用三十萬兵馬。”
……
無論是北胡大汗,還是阿術,都要得到納哈拙的準信。
然而這種無聊的權利之爭,納哈拙並不想參與。
“納哈部能在草原上延續如此之久,就是因為學了慶人的那一套。”
“不爭。”
“飛在天空中的鳥兒,最容易被注意到,也最容易被射下來。”
“趴在牧草中的狼,則是最難被注意到。”
“記住,隻要納哈部從不參與權利的角逐,隻要胡人不滅,就永遠不會衰亡。”
納哈拙不忘了教育自己的兒子們。
他們未來會成為納哈部各個牧場的可汗。
可以說,納哈部的慶化程度相對較高。
這主要源自他們曾多次臣服於中原皇朝,獲得了中原皇帝大片的牧場賞賜,才發展至今。
而他們也學到了中原世家的那一套東西。
雖然學的不多,但在這草原上卻也足夠用了。
“出兵遼地,為高車王複仇,就能避免爭奪大汗之位的漩渦。”
“無論誰獲得勝利,隻需要臣服就好,那時納哈部的牧場,依舊是納哈部的牧場。”
年邁的納哈拙如同一匹老狼王,望著青色的草原以及那潔白的羊群,傳授著一生的經驗。
一名年齡較小的兒子突然開口。
“可是大汗說過,誰殺了遼王,誰就是下一任大汗。”
“以納哈部能調集近三十萬騎兵的實力,覆滅那一座小小的城池根本不在話下。”
八大部中,也是分強弱的。
作為曆史最悠久的納哈部,加上依附他們的大小可汗,征集三十萬騎兵出征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曾經的大胡皇朝坐擁萬裏山河,將東西方劃分為四大汗國。
擁兵之數,快要比草原上的羊群還要多。
那時整個天下,都是他們的牧場。
目光所見之地,便被胡人征服。
隻是隨著慶皇的崛起,胡人的榮光已然不在。
可即便如此,北胡實力依舊強勁兒,總兵力百餘萬。
光是八大部裝備精良的精兵數量,就有不下三十萬。
至於高車部。
當年不過因為高車汗王為巴圖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部罷了。
真正的戰兵數量,相比真正擁有底蘊的還是相差遠了。
可即便如此,高車汗王死了,這個仇納哈部還是要報的。
這有利草原諸部的團結。
“大汗已讓西南的梁王生事,大慶主力已經回調,遼地已然空虛。”
“六年前遼地被毀過一次,如今也隻剩下一座孤城,防禦勢必更加艱難。”
“就算遼王個人武力極強,也扛不住這三十萬大軍。”
“更何況還調用了東胡與高麗的輔兵。”
納哈拙向兒子們講述著遼地的局勢。
這些兒子,就是他麾下最好的統帥。
也是最放心的。
多生兒子當牧場上的大小可汗,這可是胡人為了方便掌控的一貫做法。
納哈拙覺得當年慶皇分封諸藩,應該就是延續了胡人方式。
隻不過。
慶人的藩王中,除了寧王還不錯外。
其他的都不行。
“高車王未必死於那個小遼王之手。”
“先是晉地作亂,高車汗王趁機入了晉地身死。”
“這說明晉地本身就可能是秦長慶布置下的陷阱那地方本就狹窄,不利於騎兵。”
“而後又是整個大慶都在讚頌遼王天下無敵。”
“小遼王若真天下無敵,當年遼地就不會被我等屠戮的那麽慘。”
“分明就是慶皇拋出的釣餌,等著胡人去遼地複仇,慶皇守在那裏再一口吞下。”
納哈拙嗬嗬笑著,覺得自己已經洞悉了一切。
“狐狸一樣狡猾的大慶皇帝。”
納哈拙的兒子們望向他不由無比佩服。
“父汗當真是草原上第一智者,看出了這裏的陰謀。”
“還用了西南方向作亂,逼的大慶皇帝不得不回去,有機會再滅遼地。”
納哈拙嗬嗬笑著。
“所謂的智者,不過是你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消息罷了。”
他的話中意有所指。
在大慶內。
納哈拙有許多眼睛。
能幫助他洞悉諸多迷霧。
也能讓他在草原上獲得第一智者的名號。
可惜不久前慶皇在北方亂殺一氣,讓他損失掉了許多雙眼睛。
更可惜的是遼地空蕩,就那麽一座二十萬人左右的小城。
其中十萬人還是冬天遷移過去的。
裏麵沒有他的眼睛。
否則要再屠一次遼地,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隻是……
從高麗以及東胡地歸來的納哈奇,卻突然道。
“高麗亂起,出兵隻有三五萬。”
“至於東胡烏恩,隻是露出對我們的敬畏,卻並未願意聽詔隨大軍出征。”
“還有令孩兒迷惑的是,東胡地除了烏恩統帥的部落外,路上孩兒竟然沒瞧見過東胡人身影。”
納哈拙微微皺眉,不久後便舒展開來。
“當年東胡王死於阿術之手,本就將東胡徹底打殘。”
“那烏恩為了統帥東胡諸部,怕也是殺了不少。”
“再加上東胡人懼怕我們,也不排除有刻意隱藏起來的可能。”
納哈拙很快就做出如此判斷。
“至於烏恩,那是個有野心的小家夥,想通過成為東胡王,進而擁有融入北胡的實力。”
“告訴他,若他願意助我出兵,新大汗的八大部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納哈拙敢如此保證。
便是因為作為曆史悠久的大部底氣。
之所以敢保,就是因為無論誰成為北胡大汗,都敢肯定納哈部是絕對不會反抗他的權威的。
納哈部多出智者,從不沾染大汗之位,這是草原上所有人的共識。
這幾百年來,納哈部即便實力再強大,也從未染指過大汗的位子。
最為關鍵的。
是納哈部跟其他部落,都處於友好的狀態。
八大部之間或許都有仇怨在。
唯獨沒有仇視納哈部的。
但凡仇視過納哈部的部落,從已經從草原上徹底消失,甚至不曾留下過半分痕跡。
這種超然的地位,就連曆任北胡大汗都不覺得是威脅。
這才是納哈部最強的地方。
“父汗,我們要在遼地打多久?”
“攻打遼地,隻不過是順路罷了。”
“一個小遼王,還不值得本汗動用三十萬兵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