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開朝稱製的皇帝。


    無不有包藏宇宙之計,吞吐天地之誌。


    輾轉反側間隻會覺得疆土太小,難展手腳。


    能阻礙他們開疆拓土的。


    唯有現實。


    阻礙著阻礙著,治下百姓也就漸漸成了天下最富最強的了。


    而後就瞧不上周邊那些窮苦地方。


    一個皇朝在開朝五代皇帝之內,基本就是這個皇朝疆域最大的時候。


    而往往疆土最盛,是三代之內。


    因為第三代人,往往繼承了開國皇帝的誌向,又累積到了足夠的底蘊,擁有了開疆拓土的條件。


    過了五代。


    後來的皇帝,就會陷入到朝堂之間無限的鬥爭下,最終致使皇朝逐步走向衰亡。


    至於跟開朝三代皇帝朝堂鬥爭?


    敢大聲叫喚一聲試試。


    就看砍不砍你九族!


    故而開朝之初,麵臨最多的,就是陰謀。


    臣子們有目的,也隻能暗戳戳的捅咕,一旦讓帝皇感覺到不快,撕破了臉皮,那遭殃的肯定不會是掌握著殺伐大權的皇帝。


    大慶。


    亦是如此。


    慶皇是想開疆拓土,給其餘兒子足夠的資本,讓他們自己折騰。


    誰不希望後代能強過自己的?


    慶皇的雄心與期盼。


    最終落在秦風身上。


    他在等秦風的回答。


    隻是馬後控製不住眼含淚水。


    “老六。”


    遼地已經足夠遠了。


    若真打下更大的國土,成為了一個新國家的帝皇,那得多遠啊!


    還有機會來見他們嗎?


    可馬後又清楚。


    做母親的,永遠不能將孩子束縛在自己的身邊。


    真正的雄鷹,就要展翅飛翔在天空。


    真正的巨龍,就該盤臥在山海之上。


    老六。


    會成為真正的龍。


    會完成慶皇對兒子的期盼。


    也能讓大慶,走出與之前大一統皇朝外,與眾不同的一條道路。


    就算有一日。


    大慶真的出現南北兩個國度。


    也要比昔日的南北兩朝,變得更大,彼此之間更具有競爭!相互攜手達到新的頂峰。


    甚至可以背靠背的針對周邊外敵。


    秦風震撼於慶皇的布局,又清楚這其中蘊含著諸多的難度。


    若真能達到慶皇心中設想,


    的確是中原皇朝從未有過的新局麵。


    可究竟是好是壞,也很難評價。


    “父皇所言,也不是不行。”


    在慶皇的目光之下,秦風終於緩緩開口。


    “隻是遼地的條件,還不夠。”


    慶皇攥住秦風的手掌,忍不住仰頭大笑,笑得眼裏流出眼淚。


    這條路一旦走了。


    就沒有了回頭路。


    慶皇隻能相信,秦風在強大了之後,不會惦記中原皇朝。


    就算惦記了,其實也沒什麽關係。


    隻是讓老秦家未來傳承,變得不那麽好聽了。


    但終究還是老秦家的天下。


    至於秦風所說的條件。


    無非就一點。


    人口。


    對此,慶皇早有計算。


    “天下承平之後,出生的孩子自然而然變多。”


    “可土地,卻根本不夠給這些孩子分的。”


    “二三十年後,大慶的土地,絕對無法承載住這麽多的人口。”


    慶皇對此,早有謀算。


    古往今來,限製大一統皇朝發展的。


    就是資源。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糧食。


    四萬萬人,是中原皇朝供養的極限,這還是調用了周邊南洋藩屬國的諸多糧食,才養活得起這麽多的人。


    還要得益於南朝時,攻破了三季水稻技術。


    讓糧食產量暴增。


    可一旦出現天災,或者人口過度增長。


    糧食以及資源就會不足,大慶內部爭議問題也就會隨之變大。


    內部鬥爭之下。


    勢必就會逐漸走向沒落。


    也就是所謂的盛極必衰。


    可若是有另外一個大慶,將大慶多餘的人口遷移過去。


    這樣不就能完美解決糧食等資源不夠的問題了嗎?


    當然。


    如果有第三個大慶,第四個大慶,那就更好了。


    大慶多生的孩子,都可以自己選擇去哪一個大慶。


    隻要土地夠多,每個大慶內部都能吃到飽飯,擁有足夠的土地。


    就沒有人會想著造反。


    這樣或許能讓大慶,避免三百年的皇朝終結宿命。


    而且慶人的人口數量,更是能增加到一個更加恐怖的地步,占據這個世界上更多的生存空間。


    這。


    有益於千秋萬世!


    開國皇帝,他們的視野往往要布局幾百上千年,有益於整個民族平穩向前的發展。


    也正是有這一代代英明的帝皇。


    才有了今日大慶這片廣袤的江山。


    慶皇清楚秦風需要人口。


    也願意幫忙。


    但橫在這之間的,有一個無比嚴肅的問題。


    “如何吸納大慶更多的人口,需要老六你更努力。”


    “慶人多願南遷,讓北方越來越地廣人稀,這樣繼續下去,遲早會出大問題。”


    “若老六你能讓慶人北上,也算是為朕解決了最大的難題。”


    慶皇很嚴肅的跟秦風說著。


    甚至也看向了秦棣。


    “老三你也是。”


    秦風與秦棣。


    是最能完成慶皇設想中的大慶。


    甚至可以的話,雖然不能如大胡帝國般孕育了四大汗國。


    但有了仨。


    似乎也沒差太多。


    萬一今後子孫再努努力,別說四個五個。


    搞不好整個世界,都是大慶的藩屬國。


    所有的王。


    都是他秦長慶的後代。


    那樣慶皇哪怕到了地下。


    都能笑死。


    但慶皇也清楚,這很難。


    不過沒關係。


    隻要他的後代,將所有適合生存的地方,全都占據就好了。


    其餘地方。


    讓其他小國艱難生存,也就行了。


    這才是慶皇分封藩王真正的謀劃。


    而不是讓不斷裂變的秦家後代,最終成為大慶的毒瘤。


    “當然,你們也可以讓老大登基後,遷都北上,大量的人口也會隨之北上。”


    “可這樣的話,你們需要人都得問過老大。”


    慶皇在與兄弟們。


    訴說著家話。


    是家話。


    也涉及到了整個對整個天下的構想與謀劃。


    一個有利於秦家,有利於天下慶人的大布局。


    也是趁著今日。


    在於家裏的幾個嫡子,真正的交交心。


    秦風卻問出了最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父皇說的,大哥會同意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六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還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還債並收藏無敵六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