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火車的出現。


    代表著遼地的蒸汽機達到了嶄新的水平。


    興許唯一的遺憾。


    是秦風心心念念的蒸汽戰車,還是沒有搞出來。


    “實驗的蒸汽戰車,原型是造出來了。”


    “可許多問題都很難克服。”


    “一是太大太重了,足足兩間房屋大小,但裏麵隻能乘坐五人。”


    “二是補給困難,在遼地不缺煤炭,行進沒有半點問題。”


    “可到了草原之上,煤炭缺乏,甚至有可能就連淡水也是問題,若是學牧民來燒牛糞來驅動的話,能不能跑得動是兩說。”


    “三是車內太熱,熱得裏麵的戰士們很難呆得住,而且火藥在這種熱度下存放,也很容易發生爆炸。”


    一連三個問題。


    都是最為嚴重的問題。


    戰車的確是遼地的發展方向。


    奈何蒸汽戰車並不是。


    “要麽蒸汽機性能進一步提升。”


    “或者內燃機出現。”


    無論是裝甲坦克,還是說步戰裝甲車。


    其實都是用內燃機驅動的。


    用蒸汽機驅動。


    更像是個大號的工藝品,作戰時限製太多。


    不是不能用。


    是不好用。


    不好用就還不如不用。


    反倒是遼地的戰船,最為適合上蒸汽機。


    秦風對此倒也不太在意。


    就算蒸汽戰車搞不出來。


    遼地大規模生產廂車。


    與遼地的戰車不同。


    廂車重量較為輕便,車輪很高,是北胡人的樣式。


    廂車內,能裝八名火槍手,通過射擊口向外射擊。


    廂車外,則有鐵皮包裹。


    必要時,所有廂車還能連接在一起,形成營地外圍的屏障。


    因為這廂車。


    遼兵也發展出了車營。


    如今已有廂式戰車一千輛。


    訓練出的火槍手,也已達到六千人。


    至於民間獵人用的火槍數,暫時沒有統計。


    估摸著有一萬左右。


    畢竟遼地地廣人稀,野生動物眾多。


    獅子老虎也不少見。


    平日裏有火槍防身狩獵,還是很重要的。


    最為關鍵的。


    是隻要遼地的農夫有了火槍。


    遼地的野獸就不敢隨意糟蹋遼地種植的糧食。


    至於火槍這個叫法,也在遼地徹底普及。


    而非是慶人習慣叫的火銃。


    根源之處。


    就在於火槍的槍頭處,加上了槍刺。


    哪怕火藥用不了。


    火槍依舊能用於戰鬥。


    這興許就是後世一直稱之為槍,而非是銃。


    銃無刃。


    而火槍卻有近戰用的兵刃。


    雖說戰鬥方式興許會有所改變。


    但隻要訓練得當,照樣好用。


    可惜。


    如今遼地的槍械,還處於紙殼彈的階段。


    就是將火藥以及彈丸,全包裹在油紙內。


    需要時,則將紙殼彈從側上方塞入槍膛,再閉鎖死槍膛。


    最終安裝雷帽,扣動擊發。


    發射速度,是明顯要比以往的前裝槍快多了的。


    此時秦風的後方。


    就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槍械。


    自秦風提出槍械概念之後。


    遼地的匠人們,就搞出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火槍。


    秦風從後方取出一杆二十六斤重的長槍。


    “這誰設計的?超大號的左輪?”


    秦風對於手裏的超大號左輪,簡直無力吐槽。


    咋說呢?


    誰見過一米五那麽長,槍口兒臂粗的超大號左輪嗎?


    的確六個彈巢。


    可這重量。


    誰用的動?


    且不說重量。


    就單說這火藥激發的後坐力。


    除了秦風與朱二楞子能扛得住外。


    其他人打一槍怕是都得被頂一個跟頭。


    紅鸞看著這超大號的左輪,臉上露出笑容。


    “王爺,你看這槍身前端有個鎖扣。”


    “這大左輪,是卡死在廂車上發射的。”


    秦風瞬間無話可說。


    想單人發射這種像炮似的超大左輪槍,的確很困難。


    可要將這種槍架在廂車上。


    簡直無敵!


    關鍵的是。


    這種六彈巢的超大左輪,也是能換彈巢的。


    這壓根就不能算槍。


    要是子彈能爆炸,這丫的就是榴彈發射器。


    至於像這種奇奇怪怪的槍械。


    足足八十多種。


    全是遼地匠人們造出來的!


    腦洞之大,簡直就離譜。


    可仔細想想。


    意外的有幾分道理。


    而且秦風也明顯發現個問題。


    遼地匠人所造的槍械。


    都有口徑越來越大的趨勢……


    而且匠人們覺得已經不屑於單人使用。


    而是開始雙人使用,三人配合……


    還造這麽長的槍幹啥?


    幹脆直接造炮得了!


    不過相比於槍械。


    遼人的確還是更擅長鑄造火炮的。


    火炮的數量,明顯比槍械數量多得多的多。


    而且如今已經形成了標準化,甚至還造出兩條火炮生產線。


    一型重炮,廂車運送。


    一型野戰炮。


    單兵就可以背著走。


    至於槍械。


    由於設計出的樣式太多,而各有各的道理,所有匠人們都爭執不下。


    除了秦風最早定下的火繩槍外。


    愣是沒有一條槍械生產線搞出來。


    至於火繩槍,基本遼人都清楚,那肯定是要被淘汰掉的。


    如今還在生產,目的就是為了能讓遼人能先有把槍練著……


    而接下來的幾天。


    秦風也無心觀舞。


    而是帶著親兵,將所有槍械都實驗了一遍。


    好在。


    這亂七八糟的槍械中,有五款按照秦風要求,設計出的栓動滑膛槍。


    而經過三天的實驗。


    秦風終於選出了一把性能最佳,最為穩定的栓動步槍。


    這把槍。


    很像是秦風繪製的稿圖。


    流線型的木質槍托,槍膛,機瞄,栓動機構,刺刀。


    加上刺刀。


    整把槍槍長兩米。


    使用遼地最新式的銅子彈。


    這把槍。


    形狀已經與秦風印象中的栓動步槍相差無幾。


    可能差距最大的。


    就是射距也就三百米。


    而精準度,基本也就能保證一百五十米左右能打準。


    超過這個距離。


    基本就不知道子彈往哪裏飛了。


    紅鸞見秦風定了標準,臉上不免露出了果然的表情。


    “王爺果然選了造價最貴,生產難度最高的這一把。”


    秦風撫摸著這把木質槍托。


    “這就是槍械的未來,即便再難,也要批量化的製造出來。”


    紅鸞聽此,長歎一聲。


    “王爺,這槍的加工上,趕一趕兩年內倒是能搞出個生產線出來。”


    “可這銅子彈,目前隻能靠手工打造。”


    “唯有幾名精湛的老匠人,才能打造出這種基本無太大誤差的子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六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還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還債並收藏無敵六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