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的夏很短暫。
很快便入了秋。
廣寧城那恐怖的興盛狀態,也逐漸慢了下來。
到了秋。
也是收獲的季節。
許多人,都要放下手裏忙活的活計,去幫助遼王收割稻田。
遼地的土地過於廣袤。
導致收獲的隊伍拉得很長很長。
這也是遼人為數不多放鬆的時候。
每年的收割,基本上到老下到小,基本都會參與勞動。
就連秦風。
也會象征性的割上一畝地的稻。
此時秦風便在廣寧城最近、長勢最好的一處稻田,熟練的割著稻子。
天子尚且親自種地。
更何況秦風這位王。
這個時代,對農桑是極度重視的,秦風也不能例外。
“最開始時,遼地沒啥吃的,那時候幹活是真的幹活,即便當王也沒啥區別。”
“二愣子那個傻子,每次都想跟本王比一比割稻子的速度。”
“就二愣子割出的稻子,一點都不齊,幹的糙得狠,不爽利。”
對於朱烈,秦風禁不住的吐槽。
如今朱烈也在跟著秦風身邊割。
似乎比以往成長了許多。
至少沒跟秦風來比一比。
似乎身邊多了個女人,好了許多。
雖說那個叫做羊兒的姑娘,很明顯還得好好的養一養。
一畝稻田,很快就割完了。
稻田的旁邊,則設有涼棚,此時棚子內正煮著開水。
在開水的旁邊。
則有許多許多的竹簍。
竹簍內,全是附近遼人捉來,最為肥美的稻田蟹。
相比京都澄陽湖的大閘蟹。
秦風偏愛這遼地的稻田蟹。
就是種稻子時,養在稻田內。
等到了秋天,稻子收了,螃蟹也肥美了。
雖說這稻田蟹沒有大閘蟹那麽大。
但遼地的稻田螃蟹,遠比江南的更香。
遼地的螃蟹,普遍在一兩到一兩半之間。
一隻二兩的稻田蟹,那是一頂一的好。
個個膏滿黃肥。
“煮螃蟹,煮螃蟹!”
秦風招呼一聲,便有廚娘將螃蟹入鍋。
有些美味,唯有在相應的時節才能吃到。
就比如這稻田蟹。
最好吃的時候,前後也就二十天左右,不到一個月的樣子。
其他季節吃的螃蟹,根本不好吃。
秦風端著碗,親自倒上了醬油,以及研磨好的山葵。
山葵這種植物,產自西南與西北。
倭國內也有很多。
這些山葵,便是從倭國內運來的。
倭國人還有另外一種無比廉價的替代品,稱之為芥末,又稱辣根。
芥末更嗆。
山葵則口感柔和,微微辛辣感恰到好處,還帶有絲絲甜味與清新的香氣。
秦風喜歡用山葵醬拌上醬油。
然後就是吃稻田蟹最完美的蘸料。
得益於遼兵正在倭國內征戰,秦風倒也滿足了口腹之欲。
更為關鍵的。
是現在的倭國內綠色天然,沒啥汙染。
吃的山貨令人放心。
“別看這螃蟹一隻隻有二兩,這個季節肥得很。”
“一般人吃兩隻就被香得頂到了,吃三隻基本撐了。”
雖然如此說。
對於秦風。
則根本不存在吃飽了這一說。
即便擁有如此地位,秦風也很少有吃飽吃撐的時候。
大多數時候。
都是八分飽。
據說這是最為養生的吃法。
秦風純粹是想要完全吃飽很難。
此時秦風一人吃,身邊六名美人在扒螃蟹。
否則按照秦風扒螃蟹的速度,從中午吃到天黑都很難吃飽。
遼人吃螃蟹,就沒那麽多講究了。
南方人吃螃蟹講究蟹八件。
特意造了八件吃螃蟹的工具。
遼人純靠手。
相對於公的,秦風更喜歡吃母螃蟹,滿滿的黃香死。
吃隻螃蟹。
再來點蘸醬菜。
解膩。
蘸醬菜這種吃法,也唯有關外有。
主要原因是這片黑土冬季更冷,種出的蔬菜普遍更甜。
隻需要洗幹淨蘸點大醬吃,就是無比的美味。
相應的。
到了京都,就不能有這種吃法了。
那裏的氣候,很難找到合適的蔬菜。
每個地方,根據其獨特的氣候,產出獨特的美味。
就如同嶺南那些美味的菌子。
隻是據說東胡人的老林子裏也有。
隻是這片土地的人,基本沒有敢亂吃的。
與王妃側妃,在這稻田地頭從中午吃到了下午。
也將割好的稻子,全部帶回了遼王府。
自己勞動後的成果。
往往吃起來更香。
就連慶皇都喜歡在皇宮裏種地。
隻不過慶皇今年的乾清宮據說翻修了一次,引入了許多新的品種。
坤寧宮也是。
遼王府倒是擴建了菜園果園。
隻是有些珍惜果木,到了遼地水土不服,差點養死。
這要被慶皇知道了,怕是得心疼死。
望著大堆大堆的稻穗被運到廣寧城內。
秦風心情也變得很好。
“未來廣寧城這無比寬闊的街道,就要被晾曬的稻子全部占據了。”
紅鸞臉上笑容很甜。
“王爺當時要將道路修得寬闊無比,沒想到到了秋天就用上了。”
秦風聽此哈哈一笑。
“當時本王可沒想到用來晾曬糧食。”
“不過這樣也不錯,至少又是豐收的一年。”
遼地的糧食產量是極高的。
用自給自足已經不足以形容。
今年的豐收,收獲的糧食至少夠四百萬人吃五年。
廣寧城的糧倉,早就爆滿了。
而要做的。
就是將陳糧全部消耗掉。
然後再將新的糧食送進去。
遼地屯糧,倒是沒有範陽世族們囤積的那麽狠。
也就囤夠吃三年的。
也幸虧遼地來了許多新礦工。
否則這些陳糧,廣寧城人都消耗不掉。
“倭國送來的礦工,有過預估嗎?”
秦風轉頭問了句。
“前後預估在兩三百萬倭人左右,不過這大概得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秦風聽此,不免點頭。
“海軍的運力還是不太夠。”
受限於倭人礦工的,不是倭國戰士們的進攻速度。
而在於遼地的戰艦,根本不夠用。
“蒸汽機的技術基本穩定,新造的艦船基本都配備了蒸汽機。”
“也有鐵軌鋪設到了港口,方便運送煤礦裝船。”
“李漁說必須要在高麗、倭國等地,建立永久補給港口,不能讓戰艦一直總在遼地來裝煤炭,這樣戰艦拉得更少。”
秦風聽此,大為欣慰。
……
很快便入了秋。
廣寧城那恐怖的興盛狀態,也逐漸慢了下來。
到了秋。
也是收獲的季節。
許多人,都要放下手裏忙活的活計,去幫助遼王收割稻田。
遼地的土地過於廣袤。
導致收獲的隊伍拉得很長很長。
這也是遼人為數不多放鬆的時候。
每年的收割,基本上到老下到小,基本都會參與勞動。
就連秦風。
也會象征性的割上一畝地的稻。
此時秦風便在廣寧城最近、長勢最好的一處稻田,熟練的割著稻子。
天子尚且親自種地。
更何況秦風這位王。
這個時代,對農桑是極度重視的,秦風也不能例外。
“最開始時,遼地沒啥吃的,那時候幹活是真的幹活,即便當王也沒啥區別。”
“二愣子那個傻子,每次都想跟本王比一比割稻子的速度。”
“就二愣子割出的稻子,一點都不齊,幹的糙得狠,不爽利。”
對於朱烈,秦風禁不住的吐槽。
如今朱烈也在跟著秦風身邊割。
似乎比以往成長了許多。
至少沒跟秦風來比一比。
似乎身邊多了個女人,好了許多。
雖說那個叫做羊兒的姑娘,很明顯還得好好的養一養。
一畝稻田,很快就割完了。
稻田的旁邊,則設有涼棚,此時棚子內正煮著開水。
在開水的旁邊。
則有許多許多的竹簍。
竹簍內,全是附近遼人捉來,最為肥美的稻田蟹。
相比京都澄陽湖的大閘蟹。
秦風偏愛這遼地的稻田蟹。
就是種稻子時,養在稻田內。
等到了秋天,稻子收了,螃蟹也肥美了。
雖說這稻田蟹沒有大閘蟹那麽大。
但遼地的稻田螃蟹,遠比江南的更香。
遼地的螃蟹,普遍在一兩到一兩半之間。
一隻二兩的稻田蟹,那是一頂一的好。
個個膏滿黃肥。
“煮螃蟹,煮螃蟹!”
秦風招呼一聲,便有廚娘將螃蟹入鍋。
有些美味,唯有在相應的時節才能吃到。
就比如這稻田蟹。
最好吃的時候,前後也就二十天左右,不到一個月的樣子。
其他季節吃的螃蟹,根本不好吃。
秦風端著碗,親自倒上了醬油,以及研磨好的山葵。
山葵這種植物,產自西南與西北。
倭國內也有很多。
這些山葵,便是從倭國內運來的。
倭國人還有另外一種無比廉價的替代品,稱之為芥末,又稱辣根。
芥末更嗆。
山葵則口感柔和,微微辛辣感恰到好處,還帶有絲絲甜味與清新的香氣。
秦風喜歡用山葵醬拌上醬油。
然後就是吃稻田蟹最完美的蘸料。
得益於遼兵正在倭國內征戰,秦風倒也滿足了口腹之欲。
更為關鍵的。
是現在的倭國內綠色天然,沒啥汙染。
吃的山貨令人放心。
“別看這螃蟹一隻隻有二兩,這個季節肥得很。”
“一般人吃兩隻就被香得頂到了,吃三隻基本撐了。”
雖然如此說。
對於秦風。
則根本不存在吃飽了這一說。
即便擁有如此地位,秦風也很少有吃飽吃撐的時候。
大多數時候。
都是八分飽。
據說這是最為養生的吃法。
秦風純粹是想要完全吃飽很難。
此時秦風一人吃,身邊六名美人在扒螃蟹。
否則按照秦風扒螃蟹的速度,從中午吃到天黑都很難吃飽。
遼人吃螃蟹,就沒那麽多講究了。
南方人吃螃蟹講究蟹八件。
特意造了八件吃螃蟹的工具。
遼人純靠手。
相對於公的,秦風更喜歡吃母螃蟹,滿滿的黃香死。
吃隻螃蟹。
再來點蘸醬菜。
解膩。
蘸醬菜這種吃法,也唯有關外有。
主要原因是這片黑土冬季更冷,種出的蔬菜普遍更甜。
隻需要洗幹淨蘸點大醬吃,就是無比的美味。
相應的。
到了京都,就不能有這種吃法了。
那裏的氣候,很難找到合適的蔬菜。
每個地方,根據其獨特的氣候,產出獨特的美味。
就如同嶺南那些美味的菌子。
隻是據說東胡人的老林子裏也有。
隻是這片土地的人,基本沒有敢亂吃的。
與王妃側妃,在這稻田地頭從中午吃到了下午。
也將割好的稻子,全部帶回了遼王府。
自己勞動後的成果。
往往吃起來更香。
就連慶皇都喜歡在皇宮裏種地。
隻不過慶皇今年的乾清宮據說翻修了一次,引入了許多新的品種。
坤寧宮也是。
遼王府倒是擴建了菜園果園。
隻是有些珍惜果木,到了遼地水土不服,差點養死。
這要被慶皇知道了,怕是得心疼死。
望著大堆大堆的稻穗被運到廣寧城內。
秦風心情也變得很好。
“未來廣寧城這無比寬闊的街道,就要被晾曬的稻子全部占據了。”
紅鸞臉上笑容很甜。
“王爺當時要將道路修得寬闊無比,沒想到到了秋天就用上了。”
秦風聽此哈哈一笑。
“當時本王可沒想到用來晾曬糧食。”
“不過這樣也不錯,至少又是豐收的一年。”
遼地的糧食產量是極高的。
用自給自足已經不足以形容。
今年的豐收,收獲的糧食至少夠四百萬人吃五年。
廣寧城的糧倉,早就爆滿了。
而要做的。
就是將陳糧全部消耗掉。
然後再將新的糧食送進去。
遼地屯糧,倒是沒有範陽世族們囤積的那麽狠。
也就囤夠吃三年的。
也幸虧遼地來了許多新礦工。
否則這些陳糧,廣寧城人都消耗不掉。
“倭國送來的礦工,有過預估嗎?”
秦風轉頭問了句。
“前後預估在兩三百萬倭人左右,不過這大概得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秦風聽此,不免點頭。
“海軍的運力還是不太夠。”
受限於倭人礦工的,不是倭國戰士們的進攻速度。
而在於遼地的戰艦,根本不夠用。
“蒸汽機的技術基本穩定,新造的艦船基本都配備了蒸汽機。”
“也有鐵軌鋪設到了港口,方便運送煤礦裝船。”
“李漁說必須要在高麗、倭國等地,建立永久補給港口,不能讓戰艦一直總在遼地來裝煤炭,這樣戰艦拉得更少。”
秦風聽此,大為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