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剛離開謹身殿。
慶皇就釋放了一批官員。
錦衣衛指揮使毛鴻,更是連夜前往大牢,將一批官員釋放了出來。
望著黑黢黢、冷颼颼的夜晚,一群官員都懵了。
“這個時候放我們出來,究竟是放我們,還是想殺我們?”
“皇城早就宵禁了,出去了再被抓到另外一個牢裏去嗎?”
雖說京都晚上不宵禁。
但那並不包含皇城。
皇城與宮城,都是執行宵禁製度的。
畢竟這個地方,安全第一位。
要麽怎麽能被稱之為紫禁城呢?
晚上放掉他們,都懷疑錦衣衛們是故意的!
“走又走不出去,夜深了更冷,這擺明了是想將我們凍死在這!”
“怎麽?劊子手的刀砍鈍了嗎?讓我們換個死法?”
官員也是文人。
那張嘴損得厲害。
京都冬天的晚上的確冷。
但這麽一群官員,找個屋簷下擠吧擠吧。
也不至於會被凍死。
頂多遭一遭罪罷了。
隻是有官員憤怒,也有老實的,提前找好了避風的地方,準備湊合一宿。
等明天天一亮,皇城也便能走了。
也有人準備去外麵的街上走走,然後再被巡城的五城兵馬司抓住。
從錦衣衛的大牢。
再被抓到五城兵馬司的大牢。
雖說有可能再被關幾天。
但至少住的地方解決了,不至於在外麵挨凍。
就在眾多官員焦急之時。
東宮的管事太監姍姍來遲。
出示了太子令牌,錦衣衛的官員自當放行。
錦衣衛畢竟是皇家專門監督百官的人。
皇帝的話要聽。
太子的話也得聽。
據說北方的錦衣衛,遼王的話也得聽。
都是他們的君。
隻不過據說遼王很少親自指揮錦衣衛。
並非遼王刻意避嫌。
而是錦衣衛沒有遼王的親衛好用。
可在京都,自有京都的規矩,錯綜複雜的。
“太子剛要睡下,就得知諸位大人被連夜釋放。”
“也讓雜家給諸位大人準備了院子,先做休息。”
“等過些日子,太子殿下必將諸位大人被查封的家,重新給要回來。”
東宮太監一來,瞬間就籠絡住了這些大臣們的心。
至少在這死冷寒天的冬夜。
太子能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就已經讓他們相當感動。
不用多說。
他們未來必然效忠太子殿下!
當然。
被放的這一批,也都是有賢能的人。
以往也做過不少事兒,能力不差,隻可惜犯下了小錯誤。
甚至有的幹脆就是被牽連的。
若非如此。
慶皇也不能將他們給放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遞到了胡相府內。
最近的胡庸,顯得很憔悴。
奏疏太多了!
即便在相府內,依舊有官員拜見。
有些事兒適合在朝堂上說,在奏疏上稟告。
可在私下裏。
大多都會提前通氣兒,確定下來。
此時胡庸也剛送走官員不久,下人便告知了剛發生的消息。
“太子殿下拜見陛下,一批官全被放出來了?”
“太子殿下的病?這是好了?”
胡庸瞪大了眼睛。
原本的謀劃中。
太子染病,必然衰亡。
可這才多久?
太子就能去謹身殿拜見慶皇?甚至重新開始參與政務了?
雖說隻是釋放一批官員。
但這是一個無比明確的信號。
“聽說太子最近都在用遼王送的老山參泡水,喝的藥湯也都是遼地藥材做的,遼地藥材的藥力普遍有些足!”
胡庸瞪大了眼睛。
“老山參!”
“送啥子好山參啊!”
“這不是壞了大事兒嗎!”
胡庸氣的直掐大腿,掐得自己臉都紫了。
但這些事兒。
又不能說。
“本相暗中行事,為的是啥?”
“為的不就是你遼王能夠上位嗎?”
“遼王殿下您就不能全當看不見,等太子病逝之後,遼王殿下不就有機會當儲君了嗎?”
“非要摻和一手,送勞什子的千年老山參做啥!”
胡庸簡直要氣瘋了。
好好的謀算,暗中動用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
甚至連秦地,如今都搞的疫情四起。
最終還是他這個宰相,得向秦地調配一些物資,將那裏的情況穩定下去。
但凡秦風裝作不知道,太子這下必然都挺不過去。
而現在。
秦風似乎給太子續了一波命。
“此事兒過後,太子一直在京都,怕是再也沒了謀算的機會。”
胡庸覺得今天晚上。
可能要睡不著覺了。
甚至有可能會連續失眠幾個晚上。
他在算著執行計劃的那批人裏,自己要動用怎樣的手段,才能將那些人全部一個不剩的抹除掉。
就算錦衣衛查了。
隻要線索斷了。
錦衣衛也不可能最終查到他胡庸的頭上。
“當初的一念之差,讓我在這條路上,不得不一直走下去啊!”
“一旦事發,必亡。”
哪怕相府內的屋子內暖烘烘的。
胡庸也覺得渾身冰涼。
後悔嗎?
肯定是後悔的。
可身居高位,後悔又有什麽用的?
事情既已走到了這一步。
即便出現了錯誤。
也絕對沒有退路可言!
胡庸捏緊了拳頭。
此刻的胡相。
已更像是個賭徒。
以往的他為了權勢地位拚盡一切。
而如今為的。
卻是自己的命。
還有他全族的命!
接下來的日子。
太子的確開始重新接手政務。
雖說效率變慢了許多。
但許多官員都覺得,以往太快了反而不好。
太子處理的太快,他們反而跟不上太子的進度,搞得他們都沒幹活一樣。
如今雖然慢了。
卻也剛剛好。
接下來的幾日大朝會,最終也將犯官家眷的流放地,徹底定了下來。
“犯官家眷,男子遷往倭國種地。”
“今後膽敢有觸犯朝廷製度者,皆流放倭國!”
這項製度。
被定為了國策。
也算慶皇對百官們,一個有效的震懾。
你們犯錯,朕不單單要殺了你。
而且後代流放倭國。
一旦流放,基本永世再無回大慶的半點可能性。
更別提回大慶做官。
而倭國嗎。
海嘯地震不斷,一個不好,也有滅族之禍。
甚至更令百官懼怕的是。
未來朝廷流放倭國,恐怕流放的不單單是犯官的家屬。
恐怕還有些罪不至死的罪犯!
那必然會讓倭國內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
慶皇就釋放了一批官員。
錦衣衛指揮使毛鴻,更是連夜前往大牢,將一批官員釋放了出來。
望著黑黢黢、冷颼颼的夜晚,一群官員都懵了。
“這個時候放我們出來,究竟是放我們,還是想殺我們?”
“皇城早就宵禁了,出去了再被抓到另外一個牢裏去嗎?”
雖說京都晚上不宵禁。
但那並不包含皇城。
皇城與宮城,都是執行宵禁製度的。
畢竟這個地方,安全第一位。
要麽怎麽能被稱之為紫禁城呢?
晚上放掉他們,都懷疑錦衣衛們是故意的!
“走又走不出去,夜深了更冷,這擺明了是想將我們凍死在這!”
“怎麽?劊子手的刀砍鈍了嗎?讓我們換個死法?”
官員也是文人。
那張嘴損得厲害。
京都冬天的晚上的確冷。
但這麽一群官員,找個屋簷下擠吧擠吧。
也不至於會被凍死。
頂多遭一遭罪罷了。
隻是有官員憤怒,也有老實的,提前找好了避風的地方,準備湊合一宿。
等明天天一亮,皇城也便能走了。
也有人準備去外麵的街上走走,然後再被巡城的五城兵馬司抓住。
從錦衣衛的大牢。
再被抓到五城兵馬司的大牢。
雖說有可能再被關幾天。
但至少住的地方解決了,不至於在外麵挨凍。
就在眾多官員焦急之時。
東宮的管事太監姍姍來遲。
出示了太子令牌,錦衣衛的官員自當放行。
錦衣衛畢竟是皇家專門監督百官的人。
皇帝的話要聽。
太子的話也得聽。
據說北方的錦衣衛,遼王的話也得聽。
都是他們的君。
隻不過據說遼王很少親自指揮錦衣衛。
並非遼王刻意避嫌。
而是錦衣衛沒有遼王的親衛好用。
可在京都,自有京都的規矩,錯綜複雜的。
“太子剛要睡下,就得知諸位大人被連夜釋放。”
“也讓雜家給諸位大人準備了院子,先做休息。”
“等過些日子,太子殿下必將諸位大人被查封的家,重新給要回來。”
東宮太監一來,瞬間就籠絡住了這些大臣們的心。
至少在這死冷寒天的冬夜。
太子能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就已經讓他們相當感動。
不用多說。
他們未來必然效忠太子殿下!
當然。
被放的這一批,也都是有賢能的人。
以往也做過不少事兒,能力不差,隻可惜犯下了小錯誤。
甚至有的幹脆就是被牽連的。
若非如此。
慶皇也不能將他們給放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遞到了胡相府內。
最近的胡庸,顯得很憔悴。
奏疏太多了!
即便在相府內,依舊有官員拜見。
有些事兒適合在朝堂上說,在奏疏上稟告。
可在私下裏。
大多都會提前通氣兒,確定下來。
此時胡庸也剛送走官員不久,下人便告知了剛發生的消息。
“太子殿下拜見陛下,一批官全被放出來了?”
“太子殿下的病?這是好了?”
胡庸瞪大了眼睛。
原本的謀劃中。
太子染病,必然衰亡。
可這才多久?
太子就能去謹身殿拜見慶皇?甚至重新開始參與政務了?
雖說隻是釋放一批官員。
但這是一個無比明確的信號。
“聽說太子最近都在用遼王送的老山參泡水,喝的藥湯也都是遼地藥材做的,遼地藥材的藥力普遍有些足!”
胡庸瞪大了眼睛。
“老山參!”
“送啥子好山參啊!”
“這不是壞了大事兒嗎!”
胡庸氣的直掐大腿,掐得自己臉都紫了。
但這些事兒。
又不能說。
“本相暗中行事,為的是啥?”
“為的不就是你遼王能夠上位嗎?”
“遼王殿下您就不能全當看不見,等太子病逝之後,遼王殿下不就有機會當儲君了嗎?”
“非要摻和一手,送勞什子的千年老山參做啥!”
胡庸簡直要氣瘋了。
好好的謀算,暗中動用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
甚至連秦地,如今都搞的疫情四起。
最終還是他這個宰相,得向秦地調配一些物資,將那裏的情況穩定下去。
但凡秦風裝作不知道,太子這下必然都挺不過去。
而現在。
秦風似乎給太子續了一波命。
“此事兒過後,太子一直在京都,怕是再也沒了謀算的機會。”
胡庸覺得今天晚上。
可能要睡不著覺了。
甚至有可能會連續失眠幾個晚上。
他在算著執行計劃的那批人裏,自己要動用怎樣的手段,才能將那些人全部一個不剩的抹除掉。
就算錦衣衛查了。
隻要線索斷了。
錦衣衛也不可能最終查到他胡庸的頭上。
“當初的一念之差,讓我在這條路上,不得不一直走下去啊!”
“一旦事發,必亡。”
哪怕相府內的屋子內暖烘烘的。
胡庸也覺得渾身冰涼。
後悔嗎?
肯定是後悔的。
可身居高位,後悔又有什麽用的?
事情既已走到了這一步。
即便出現了錯誤。
也絕對沒有退路可言!
胡庸捏緊了拳頭。
此刻的胡相。
已更像是個賭徒。
以往的他為了權勢地位拚盡一切。
而如今為的。
卻是自己的命。
還有他全族的命!
接下來的日子。
太子的確開始重新接手政務。
雖說效率變慢了許多。
但許多官員都覺得,以往太快了反而不好。
太子處理的太快,他們反而跟不上太子的進度,搞得他們都沒幹活一樣。
如今雖然慢了。
卻也剛剛好。
接下來的幾日大朝會,最終也將犯官家眷的流放地,徹底定了下來。
“犯官家眷,男子遷往倭國種地。”
“今後膽敢有觸犯朝廷製度者,皆流放倭國!”
這項製度。
被定為了國策。
也算慶皇對百官們,一個有效的震懾。
你們犯錯,朕不單單要殺了你。
而且後代流放倭國。
一旦流放,基本永世再無回大慶的半點可能性。
更別提回大慶做官。
而倭國嗎。
海嘯地震不斷,一個不好,也有滅族之禍。
甚至更令百官懼怕的是。
未來朝廷流放倭國,恐怕流放的不單單是犯官的家屬。
恐怕還有些罪不至死的罪犯!
那必然會讓倭國內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