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高歌猛進,欣欣向榮。
似乎除了遼地之外,各有各的哀愁。
烏恩的憂愁,在於他的野心太大太大。
阿術汗的憂愁,則要抵擋住大慶的北伐。
以往都是北胡人進攻大慶。
如今終究是攻守易勢,北胡人得靠龐大的戰略縱深,想要跟慶人在草原上玩捉迷藏。
“慶人的進攻,並不會太持久。”
“我們隻要向北遷移、向西遷移,便能無限的消耗掉慶人的糧草,讓他們的補給後繼無力!”
北胡人跟大慶打了這麽多年了。
對大慶最為了解。
更是想借著北胡龐大的戰略縱深,將大慶的補給線生生的拖死!
北胡騎兵跑得快,補給也能隨著走。
可慶人的補給,卻都要靠馬車牛車在後麵運送。
除了遼王之外。
阿術汗對於大慶的兵馬,並沒有太多的畏懼。
如果沒有遼王,怎麽也打個五五開。
可惜沒有如果。
“北方過於苦寒,而且北海之地已出現遼人的影子。”
“萬一打仗時,真的往北海退,遼王恰好在那個方向留了一支伏兵,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阿術聽此,不免點頭。
“這兩年,探明西進的通道,一定要把控住。”
“等開戰之後,萬萬不能讓慶人在西麵給後路抄了。”
慶皇在準備北伐。
阿術也在準備西退。
主打個你要打過來。
我就跑。
等你攆不動了,我再跟你打。
至於遼王,阿術想的辦法也很簡單。
絕對避開遼王主力!
不要想不開去跟遼人硬碰硬,那沒有任何的好處。
阿術的哀愁,在於如何抵禦未來大慶的攻勢。
慶皇的哀愁,則是政務繁忙的要命。
即便跟太子共理政務,也積壓了許多許多。
“咱是不是得再招募一批官員了?否則一國之務,能將朕徹底累死!”
慶皇不免抱怨。
大慶上下,事無巨細,如今慶皇的確全都知曉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此時至少做到知己了。
可政務的繁忙,讓慶皇簡直抽身乏術。
就連太子,最近也變得異常虛弱,全靠著人參硬撐著。
“是該重新選拔一批骨幹官吏了。”
太子向後靠著,覺得腦子都是昏沉的。
處理不完。
根本處理不完。
如今跟父皇兩人共同處理政務,尚且如此。
太子都不敢想以後萬一自己登基了。
這麽多政務全壓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簡直太可怕了。
可惜雄英暫時還太小。
否則就能爺孫三代人,一同處理政務了。
秦標不免搖頭。
“再選一些人吧。”
權力從來都不會產生真空。
慶皇跟太子無法管到的地方,肯定會有新的人去攝取這部分權利。
隻不過。
如今的朝堂太空了。
開朝曾取過一批進士。
一科共錄取了三百多人,或留在朝堂,或下放到地方為官。
去年慶皇那波大開殺戒之後。
那一科還留在任上的,如今隻剩下了五人。
如此便可見去年那一波殺的有多狠。
慶皇突然看向了秦標。
“朕是打算換一批人,隻不過外人朕不太放心。”
太子何其聰慧。
瞬間就明白了慶皇的意思。
“兒臣也覺得,自家人用起來最為放心。”
慶皇點頭。
自己的兒子,好歹全聽自己的話。
雖說老二老五能力差一點,辦事兒興許會出現紕漏。
但出現紕漏後,至少不會糊弄他。
直接會讓他跟老大給擦屁股。
雖然也很煩,但至少比那群陽奉陰違的官員好太多了。
至於老三跟老六。
那就更不用說了。
“老大覺得該如何用為好?”
慶皇還是想聽聽兒子的意見。
太子治國已久,自有方案。
“秦地、晉地、遼地,這三地唯一所缺的,無非就是人口罷了。”
“父皇可再遷一大批人口,充實邊境,等真到了北伐時,後方人員補給也更方便。”
慶皇聽此點頭。
“老三的確也說寧地缺人的事兒。”
對於寧地的情況,慶皇還是挺清楚的。
老三辛辛苦苦給人口搞上去了。
結果架不住百姓長著腿,全跑到老六那去了。
得知這消息後,慶皇差點沒笑死。
雖說大慶抑製人口流動。
但實際上抑製的相當困難。
關內尚且如此。
關外更是難管。
好在遼地、寧地兩地,慶皇相對的還是很省心的。
“老大既打算遷都洛陽,朕打算將老二召回京都來,另做他用。”
慶皇很清楚。
老大未來定都洛陽。
秦王的長安,也必然要掌握在老大的手上。
既如此,不如將老二抽回來,另做他用。
幾個嫡子中,就老五最廢物。
可老五在慶皇身邊,用起來卻是極度順手的。
主要是足夠的聽話。
慶皇也有個發現。
老二老五這兩個兒子,在自己身邊,自己時時能叮囑到,能力反而有所體現。
而且也不會犯什麽大錯誤。
但一到了地方上,各種毛病似乎就全來了!
就如同現在的老二。
竟然派兵跑到天竺搜刮去了!
秦地,到天竺!
那是多遠的距離!
可這小子,愣是派出去了三千秦兵,從蜀地到雲南,最後一路硬是在邊境上的宣撫司借了兵。
最後硬生生的搞了一萬多兵馬,去天竺的寺廟搶錢搶女人回來……
這是一個當藩王能幹的事兒?
你要打西域,將西域重新從北胡手裏奪回來,那也就算了。
可你愣是繞開了,從南邊與天竺接壤的地方,入了天竺的境!
最後搶了一堆東西回來!
沒有比這更離譜的。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
老二禍害的是天竺人,至少不像以往那樣,禍害自己人了。
就是天竺的使者,整日在京都裏哭訴。
挺煩的。
不過給老二喊回來,再讓老二見一見那天竺使者。
應該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至於老三、老六,老大你覺得如何安排妥當?”
“老三文武皆具,然寧地是關隘之地,很難再讓老三加加擔子。”
“不若給老三幾衛兵馬,到時讓老三單獨率一軍出征。”
秦標清楚。
老三的誌向,就是橫掃漠北。
了結北胡人與大慶上百年的恩怨。
相比治理,老三應當更喜歡親率十萬兵馬,橫刀漠北。
卻不想慶皇點了點頭。
“可以。”
“朕打算讓老三統帥兵馬十萬,調關內兵馬入寧,由老三統領。”
慶皇又望向了秦標。
“老六呢?”
……
似乎除了遼地之外,各有各的哀愁。
烏恩的憂愁,在於他的野心太大太大。
阿術汗的憂愁,則要抵擋住大慶的北伐。
以往都是北胡人進攻大慶。
如今終究是攻守易勢,北胡人得靠龐大的戰略縱深,想要跟慶人在草原上玩捉迷藏。
“慶人的進攻,並不會太持久。”
“我們隻要向北遷移、向西遷移,便能無限的消耗掉慶人的糧草,讓他們的補給後繼無力!”
北胡人跟大慶打了這麽多年了。
對大慶最為了解。
更是想借著北胡龐大的戰略縱深,將大慶的補給線生生的拖死!
北胡騎兵跑得快,補給也能隨著走。
可慶人的補給,卻都要靠馬車牛車在後麵運送。
除了遼王之外。
阿術汗對於大慶的兵馬,並沒有太多的畏懼。
如果沒有遼王,怎麽也打個五五開。
可惜沒有如果。
“北方過於苦寒,而且北海之地已出現遼人的影子。”
“萬一打仗時,真的往北海退,遼王恰好在那個方向留了一支伏兵,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阿術聽此,不免點頭。
“這兩年,探明西進的通道,一定要把控住。”
“等開戰之後,萬萬不能讓慶人在西麵給後路抄了。”
慶皇在準備北伐。
阿術也在準備西退。
主打個你要打過來。
我就跑。
等你攆不動了,我再跟你打。
至於遼王,阿術想的辦法也很簡單。
絕對避開遼王主力!
不要想不開去跟遼人硬碰硬,那沒有任何的好處。
阿術的哀愁,在於如何抵禦未來大慶的攻勢。
慶皇的哀愁,則是政務繁忙的要命。
即便跟太子共理政務,也積壓了許多許多。
“咱是不是得再招募一批官員了?否則一國之務,能將朕徹底累死!”
慶皇不免抱怨。
大慶上下,事無巨細,如今慶皇的確全都知曉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此時至少做到知己了。
可政務的繁忙,讓慶皇簡直抽身乏術。
就連太子,最近也變得異常虛弱,全靠著人參硬撐著。
“是該重新選拔一批骨幹官吏了。”
太子向後靠著,覺得腦子都是昏沉的。
處理不完。
根本處理不完。
如今跟父皇兩人共同處理政務,尚且如此。
太子都不敢想以後萬一自己登基了。
這麽多政務全壓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簡直太可怕了。
可惜雄英暫時還太小。
否則就能爺孫三代人,一同處理政務了。
秦標不免搖頭。
“再選一些人吧。”
權力從來都不會產生真空。
慶皇跟太子無法管到的地方,肯定會有新的人去攝取這部分權利。
隻不過。
如今的朝堂太空了。
開朝曾取過一批進士。
一科共錄取了三百多人,或留在朝堂,或下放到地方為官。
去年慶皇那波大開殺戒之後。
那一科還留在任上的,如今隻剩下了五人。
如此便可見去年那一波殺的有多狠。
慶皇突然看向了秦標。
“朕是打算換一批人,隻不過外人朕不太放心。”
太子何其聰慧。
瞬間就明白了慶皇的意思。
“兒臣也覺得,自家人用起來最為放心。”
慶皇點頭。
自己的兒子,好歹全聽自己的話。
雖說老二老五能力差一點,辦事兒興許會出現紕漏。
但出現紕漏後,至少不會糊弄他。
直接會讓他跟老大給擦屁股。
雖然也很煩,但至少比那群陽奉陰違的官員好太多了。
至於老三跟老六。
那就更不用說了。
“老大覺得該如何用為好?”
慶皇還是想聽聽兒子的意見。
太子治國已久,自有方案。
“秦地、晉地、遼地,這三地唯一所缺的,無非就是人口罷了。”
“父皇可再遷一大批人口,充實邊境,等真到了北伐時,後方人員補給也更方便。”
慶皇聽此點頭。
“老三的確也說寧地缺人的事兒。”
對於寧地的情況,慶皇還是挺清楚的。
老三辛辛苦苦給人口搞上去了。
結果架不住百姓長著腿,全跑到老六那去了。
得知這消息後,慶皇差點沒笑死。
雖說大慶抑製人口流動。
但實際上抑製的相當困難。
關內尚且如此。
關外更是難管。
好在遼地、寧地兩地,慶皇相對的還是很省心的。
“老大既打算遷都洛陽,朕打算將老二召回京都來,另做他用。”
慶皇很清楚。
老大未來定都洛陽。
秦王的長安,也必然要掌握在老大的手上。
既如此,不如將老二抽回來,另做他用。
幾個嫡子中,就老五最廢物。
可老五在慶皇身邊,用起來卻是極度順手的。
主要是足夠的聽話。
慶皇也有個發現。
老二老五這兩個兒子,在自己身邊,自己時時能叮囑到,能力反而有所體現。
而且也不會犯什麽大錯誤。
但一到了地方上,各種毛病似乎就全來了!
就如同現在的老二。
竟然派兵跑到天竺搜刮去了!
秦地,到天竺!
那是多遠的距離!
可這小子,愣是派出去了三千秦兵,從蜀地到雲南,最後一路硬是在邊境上的宣撫司借了兵。
最後硬生生的搞了一萬多兵馬,去天竺的寺廟搶錢搶女人回來……
這是一個當藩王能幹的事兒?
你要打西域,將西域重新從北胡手裏奪回來,那也就算了。
可你愣是繞開了,從南邊與天竺接壤的地方,入了天竺的境!
最後搶了一堆東西回來!
沒有比這更離譜的。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
老二禍害的是天竺人,至少不像以往那樣,禍害自己人了。
就是天竺的使者,整日在京都裏哭訴。
挺煩的。
不過給老二喊回來,再讓老二見一見那天竺使者。
應該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至於老三、老六,老大你覺得如何安排妥當?”
“老三文武皆具,然寧地是關隘之地,很難再讓老三加加擔子。”
“不若給老三幾衛兵馬,到時讓老三單獨率一軍出征。”
秦標清楚。
老三的誌向,就是橫掃漠北。
了結北胡人與大慶上百年的恩怨。
相比治理,老三應當更喜歡親率十萬兵馬,橫刀漠北。
卻不想慶皇點了點頭。
“可以。”
“朕打算讓老三統帥兵馬十萬,調關內兵馬入寧,由老三統領。”
慶皇又望向了秦標。
“老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