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遼王大殿,依舊如故。
遼王大殿實際上並不大,正麵開間五間,深三間房。
按照規製。
也就是十五間房的大小。
隻是朝廷規製中的一間,可比民間的一間房大很多很多。
遼王大殿五間。
新修建的廣寧殿七間。
至於京都的乾清宮,則為九間。
這有大慶的規製在此。
原本的遼王大殿,用的是遼地的鬆木建造。
雖說遼地木材品質極好,然而這終究顯露不出遼王殿下尊貴的身份。
後來秦風去了京都,那座遼王大殿被遼人們果斷的給拆了。
然後從京都那邊運來的大量的金絲楠木,然後按照原本的模樣,又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
隻不過王爺的那個王座,仍舊是那個,算不上什麽太珍貴的木材。
但因為被王爺盤的都快包漿了。
那個王座反而顯得格外珍貴。
來到殿前廊下,就能隱隱聞到金絲楠木那淡淡的香氣。
“唯有如此珍惜的樹木,才能配得上王爺如此尊貴的身份。”
“隻是就用此蓋一座大殿,還是不夠的。”
“聽說南洋以及天竺那邊,也生長著一些金絲楠木,海軍的兄弟但凡懂事兒點,應該能替王爺全弄來。”
薑平不免如此想著,對此倒是不咋擔心。
要是李漁連這都弄不來,幹脆掛在桅杆上自殺算了。
金絲楠木,這是身份的象征。
唯有皇家,才能用如此珍貴的木材!
木村中的皇者。
至於什麽小葉紫檀木,與這金絲楠木相比,都相差甚遠。
在廊下等候了沒多久,便有親衛宣薑平進殿。
一入大殿,李漁便聽到了悠揚的音樂聲。
隱約還有清唱聲。
隻是這聲音很淡,在這空曠的大殿內,就如同背景音樂一般。
少了歌舞,多了份寧靜。
此時的王爺,就坐在王座上,正拿著文書來看。
這看得薑平心裏很不舒服。
但凡他們能力再強點,還用得上王爺如此操勞?
連舞女都沒了。
殊不知……
遼王府內的舞女,如今都跑到王府的後府,給清月小郡主跳舞去了。
別看清月小郡主連路都不會走,話也不會說。
但對於舞蹈的欣賞,那活脫脫的繼承了秦風的優良血脈。
要是跳的好了,小郡主更是毫不吝嗇的鼓掌,興奮的手舞足蹈。
可比王爺更會給舞女們提供情緒價值。
至於秦風不觀舞,純粹是因為遼地事務繁忙,一些事兒都得盯著下。
遼地的運轉體係,已經變得無比複雜,部門眾多。
而這些部門各自運轉,最終所有信息,都匯總到秦風這裏。
秦風不動,各部門就各自運轉。
秦風若動,那麽眾多部門便統一受秦風調度,讓秦風能夠調用遼地的全部力量!
隻不過。
遼地如今的人口太少。
這套架構的運轉體係,用得都有些奢侈。
秦風如今覺得。
自己哪怕統治個幾千萬,上億人口,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廣寧城已經建設快十年了。
秦風如今也算是最為合格的藩王。
沒有之一。
至於父皇跟大哥的那一套,秦風倒也不好多說什麽。
隻能說過於累人,效率太低。
可惜父皇與大哥,基本已經習慣大權在握,很難再去選擇放下權利。
“王爺!”
薑平邁入大殿內,龍行虎步走到最中間,筆直敬禮。
秦風瞥了眼,微微點頭。
薑平這才禮畢。
“說說寧古塔那邊的情況。”
秦風放下了手裏的書,望向了桌案上那份巨大的地圖,找到了寧古塔的位置。
廣寧城連接著寧古塔地,是有一道虛線的。
等倭奴將鐵路鋪設完畢。
這條虛線,便能化為實線。
“回王爺,二十六萬七千六百人,如今皆已安置完畢。”
“如今寧古塔地,共計有三十六萬八千三百四十一人,多為青壯,年長者不到四十。”
“在北胡時,他們如果超過四十歲,便被北胡人認為沒有價值,多會被部族拋棄,或者故意讓他們送死。”
薑平說著寧古塔之地那些安置百姓的過去。
在北胡地。
他們根本無法稱之為人。
秦風點頭。
北胡人對慶人施加的苦難,遠遠不止這些。
“他們可適應寧古塔的氣候?”
寧古塔最大的問題。
就是尋常的慶人,難以適應那裏的寒冷。
“適應的很好,有人說比在北胡好很多。”
“那裏的野獸很多,河裏的魚兒沒有捕撈過,泛濫成災。”
“隻需要在冰麵上打個窟窿,魚兒就會自己跳上來,哪怕廣寧城不送吃喝,他們也能在寧古塔自己活下去。”
“唯一需要的,就是禦寒用的衣物了。”
這片白山黑水地大物博。
隻要有手有腳,活下去很容易的。
也不需要廣寧城過於幫助。
“收攏廣寧城百姓多餘禦寒衣物,送往寧古塔。”
秦風當即下令。
遼地內要加急趕製衣物的話,根本來不及。
不如秦風直接下達一道命令。
廣寧城百姓,基本不會缺禦寒衣物。
甚至有的根本穿不了。
再說如今羊毛紡織出來了,廣寧城人大多會置辦一件羊絨大衣,挺拔透氣且保暖。
比以往的羊皮襖子,可是強上太多了。
遼地的禦寒衣物,也無非就那麽兩種。
一是皮草。
大多以羊皮襖子為主,羊皮縫在內部,外麵則是布匹。
這樣看起來比較好看,還能保護內裏的羊皮。
至於秦風冬季的王服。
外麵就是雲錦的料子,內裏用的是貂皮。
如此一來,分外的暖和。
除此之外。
則是中原地區為主,那種臃腫的棉花襖子了。
中原缺乏皮草,羊皮也不多,用那種棉花襖子取暖為方便。
隻是每年都得重新絮一絮,否則次年就不保暖了。
到了寧古塔那邊,這種棉花襖子,很難受得了那裏的氣候。
倒是廣寧城人,以往穿過的羊皮襖,對與寧古塔地的人來說,反而是最佳的禦寒衣物。
“紅鸞,此事由你負責征集,而後運去寧古塔。”
“是。”
紅鸞當即應下。
秦風則敲著桌子,沉思了許久。
“如今寧古塔的百姓也多了起來,你可有推薦前往寧古塔地坐鎮的合適人選?”
秦風再度望向了薑平。
……
遼王大殿實際上並不大,正麵開間五間,深三間房。
按照規製。
也就是十五間房的大小。
隻是朝廷規製中的一間,可比民間的一間房大很多很多。
遼王大殿五間。
新修建的廣寧殿七間。
至於京都的乾清宮,則為九間。
這有大慶的規製在此。
原本的遼王大殿,用的是遼地的鬆木建造。
雖說遼地木材品質極好,然而這終究顯露不出遼王殿下尊貴的身份。
後來秦風去了京都,那座遼王大殿被遼人們果斷的給拆了。
然後從京都那邊運來的大量的金絲楠木,然後按照原本的模樣,又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
隻不過王爺的那個王座,仍舊是那個,算不上什麽太珍貴的木材。
但因為被王爺盤的都快包漿了。
那個王座反而顯得格外珍貴。
來到殿前廊下,就能隱隱聞到金絲楠木那淡淡的香氣。
“唯有如此珍惜的樹木,才能配得上王爺如此尊貴的身份。”
“隻是就用此蓋一座大殿,還是不夠的。”
“聽說南洋以及天竺那邊,也生長著一些金絲楠木,海軍的兄弟但凡懂事兒點,應該能替王爺全弄來。”
薑平不免如此想著,對此倒是不咋擔心。
要是李漁連這都弄不來,幹脆掛在桅杆上自殺算了。
金絲楠木,這是身份的象征。
唯有皇家,才能用如此珍貴的木材!
木村中的皇者。
至於什麽小葉紫檀木,與這金絲楠木相比,都相差甚遠。
在廊下等候了沒多久,便有親衛宣薑平進殿。
一入大殿,李漁便聽到了悠揚的音樂聲。
隱約還有清唱聲。
隻是這聲音很淡,在這空曠的大殿內,就如同背景音樂一般。
少了歌舞,多了份寧靜。
此時的王爺,就坐在王座上,正拿著文書來看。
這看得薑平心裏很不舒服。
但凡他們能力再強點,還用得上王爺如此操勞?
連舞女都沒了。
殊不知……
遼王府內的舞女,如今都跑到王府的後府,給清月小郡主跳舞去了。
別看清月小郡主連路都不會走,話也不會說。
但對於舞蹈的欣賞,那活脫脫的繼承了秦風的優良血脈。
要是跳的好了,小郡主更是毫不吝嗇的鼓掌,興奮的手舞足蹈。
可比王爺更會給舞女們提供情緒價值。
至於秦風不觀舞,純粹是因為遼地事務繁忙,一些事兒都得盯著下。
遼地的運轉體係,已經變得無比複雜,部門眾多。
而這些部門各自運轉,最終所有信息,都匯總到秦風這裏。
秦風不動,各部門就各自運轉。
秦風若動,那麽眾多部門便統一受秦風調度,讓秦風能夠調用遼地的全部力量!
隻不過。
遼地如今的人口太少。
這套架構的運轉體係,用得都有些奢侈。
秦風如今覺得。
自己哪怕統治個幾千萬,上億人口,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廣寧城已經建設快十年了。
秦風如今也算是最為合格的藩王。
沒有之一。
至於父皇跟大哥的那一套,秦風倒也不好多說什麽。
隻能說過於累人,效率太低。
可惜父皇與大哥,基本已經習慣大權在握,很難再去選擇放下權利。
“王爺!”
薑平邁入大殿內,龍行虎步走到最中間,筆直敬禮。
秦風瞥了眼,微微點頭。
薑平這才禮畢。
“說說寧古塔那邊的情況。”
秦風放下了手裏的書,望向了桌案上那份巨大的地圖,找到了寧古塔的位置。
廣寧城連接著寧古塔地,是有一道虛線的。
等倭奴將鐵路鋪設完畢。
這條虛線,便能化為實線。
“回王爺,二十六萬七千六百人,如今皆已安置完畢。”
“如今寧古塔地,共計有三十六萬八千三百四十一人,多為青壯,年長者不到四十。”
“在北胡時,他們如果超過四十歲,便被北胡人認為沒有價值,多會被部族拋棄,或者故意讓他們送死。”
薑平說著寧古塔之地那些安置百姓的過去。
在北胡地。
他們根本無法稱之為人。
秦風點頭。
北胡人對慶人施加的苦難,遠遠不止這些。
“他們可適應寧古塔的氣候?”
寧古塔最大的問題。
就是尋常的慶人,難以適應那裏的寒冷。
“適應的很好,有人說比在北胡好很多。”
“那裏的野獸很多,河裏的魚兒沒有捕撈過,泛濫成災。”
“隻需要在冰麵上打個窟窿,魚兒就會自己跳上來,哪怕廣寧城不送吃喝,他們也能在寧古塔自己活下去。”
“唯一需要的,就是禦寒用的衣物了。”
這片白山黑水地大物博。
隻要有手有腳,活下去很容易的。
也不需要廣寧城過於幫助。
“收攏廣寧城百姓多餘禦寒衣物,送往寧古塔。”
秦風當即下令。
遼地內要加急趕製衣物的話,根本來不及。
不如秦風直接下達一道命令。
廣寧城百姓,基本不會缺禦寒衣物。
甚至有的根本穿不了。
再說如今羊毛紡織出來了,廣寧城人大多會置辦一件羊絨大衣,挺拔透氣且保暖。
比以往的羊皮襖子,可是強上太多了。
遼地的禦寒衣物,也無非就那麽兩種。
一是皮草。
大多以羊皮襖子為主,羊皮縫在內部,外麵則是布匹。
這樣看起來比較好看,還能保護內裏的羊皮。
至於秦風冬季的王服。
外麵就是雲錦的料子,內裏用的是貂皮。
如此一來,分外的暖和。
除此之外。
則是中原地區為主,那種臃腫的棉花襖子了。
中原缺乏皮草,羊皮也不多,用那種棉花襖子取暖為方便。
隻是每年都得重新絮一絮,否則次年就不保暖了。
到了寧古塔那邊,這種棉花襖子,很難受得了那裏的氣候。
倒是廣寧城人,以往穿過的羊皮襖,對與寧古塔地的人來說,反而是最佳的禦寒衣物。
“紅鸞,此事由你負責征集,而後運去寧古塔。”
“是。”
紅鸞當即應下。
秦風則敲著桌子,沉思了許久。
“如今寧古塔的百姓也多了起來,你可有推薦前往寧古塔地坐鎮的合適人選?”
秦風再度望向了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