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站在高處,感受著溫煦的太陽。
千年萬年。
無論人間滄海桑田,那輪太陽始終掛在那裏,永恒不變。
帝皇所能獲得的光,也並不比要飯的多上多少。
這光。
才是人世間最大的公平。
隻是有些人,連這人間最起碼的公平,都會給剝奪。
就比如那些關在監牢裏的犯人。
陽光之下,慶皇感念著塞外的事兒,秦標倒是相當放心。
“若論作戰,天下間能勝過老六者不多,父皇大可安心。”
“在自己的地盤上作戰,跟在他人地盤上作戰,是完全不同的。”
慶皇卻是搖頭。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老六此番出兵,不占地利,就算假借著老三的名義出兵,怕是也很難討到好處。”
“草原遼闊,北胡人就算打不過老六,完全能跑,很難有所太大的斬獲。”
慶皇歎息。
許達不夠強嗎?
在中原、邊境上戰鬥,對敵人都是勝利的。
可是唯一一次去草原上作戰,許達最終敗了,敗得一塌糊塗,敗得許達都有了心結。
想要在北胡之地有所大勝。
簡直太難了。
至少慶皇除了動用大軍,舉全國之力去做外。
再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而且慶皇認為,自己帝皇權勢到達了巔峰。
大慶上下皆遵從自己的號令。
他可以調動天下的物資,去征討北胡,打出個萬世太平。
若到了下一代人,就很難有這個威望了。
老大在南方的威望足夠,可兵事上終究還是差著。
老六在北方威望足夠,兵事也行。
可在南方沒有什麽根基,南方也很難信服遠在塞外的老六。
唯有他慶皇。
能夠做到統調南北天下之兵,而不至於出亂子,能去北伐。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凡能按死北胡人,也不至於如此的興師動眾。
就這。
京都調集了諸多將領,進行了一番推演。
最後覺得克製騎兵最好辦法。
就是學當年的成吉思汗。
先去打,再佯敗,將敵人吸引到包圍圈內。
然後再三麵出擊,狠狠啃掉敵人一塊肉來。
雖說。
如此北胡騎兵還會跑掉一些。
但這是極好的戰術。
還有一點,則是想方設法,利用重兵,將敵人主力給圍死了。
然後等待北胡騎兵前來救援。
秦風與秦棣,加起來才出動了六萬兵馬,慶皇覺得就算能斬獲一些,也難以對漠東造成太大的影響。
最好的結果,就是去草原上先熟悉一圈環境。
方便未來用兵。
“從某些方麵來說,老六這去北胡演習,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至少能熟悉漠東的地形,未來真決戰的時候,用兵更加便利。”
慶皇如此說著,秦標隻能聽著。
對兵事上的見解。
慶皇絕對得高山仰止,秦標怕是這輩子都很難達到父皇的高度。
他並不好這個。
從小到大的教育下,家裏一直是有所分工的。
父皇保境安民,一匡天下。
而他從小到大的責任,都隻有一個。
開太平盛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責。
對於兵事,秦標有個大概的了解即可。
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負責大軍後勤之類的事務。
努力讓父皇在前方作戰時,後方太平,不會出現什麽亂子。
對此,秦標還是很有信心的。
甚至對於未來……
如果有未來的話,秦標覺得自己執掌天下,給老六兵權去開疆拓土。
老六打下的地盤,功勞上必然也會算在他的頭上。
基本上也不怕有人膽敢覬覦大慶疆域之類的。
誰敢?
至於如今父皇的傳授,秦標悉數記下,準備到時候寫信跟老六說說。
嗯,還得隻能走海路。
如今他給遼地寫信,迷惑性的信件走的都是驛遞。
就算被劫了也沒事兒,反正上麵都是錯誤信息。
重要的,則都走海路。
京都跟遼地,都不怕被劫。
至於中間的遼闊海域,隻有遼地軍艦劫別人的份,沒有別人能劫遼地戰艦的。
以往大慶沿海之地,總會遭遇海盜、海賊之類的。
可自打老六的海軍搞起來後,大慶沿海就沒出現過什麽亂子了。
也就臨近南洋那邊,海上偶爾會出事兒啥的。
隻不過遼海軍除了對南洋的東星斑,以及鯊魚翅有興趣外。
其他的並沒有怎麽管。
至於南洋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太子覺得暫時不重要。
完全可以等北伐完畢了,以後有空再收拾一下。
反正有老六的艦隊在,震懾南洋諸家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南洋那邊,基本就是士族社會,一個個依附於朝廷的大士族,控製著那裏的所有。
隻不過眼下這些都不重要。
兩人聊了許多,忽見下方毛鴻沿著殿前的道路,匆匆疾馳而來。
謹身殿的地基很高,從下方足足要攀登諸多台階,才能爬上來。
身為皇帝,自然不能每回回來,都要爬這麽多的台階。
為了方便,便專門設了一條禦道,建得相當高。
從謹身殿走到奉天殿,完全是平的,不用考慮那台階的問題。
禦道的兩側,則是大臣們走的道路,也能讓那群上了年紀的大臣,省下一些體力。
至於宮人侍衛。
隻能走下麵。
毛鴻平日裏,走的都是下麵。
他是錦衣衛的指揮使,屬於皇家的私兵!
唯有遇到大事兒的時,為了著急,就會走禦道旁邊的官道。
此時毛鴻在宮中官道上飛奔而來,速度飛快,顯然是有大事兒!
慶皇不免輕皺眉頭,隨後又舒展起來。
“笑著來的,肯定是好事兒。”
慶皇神色輕鬆不少。
秦標眯著眼睛瞅了瞅,沒看清。
“過年這期間朝廷封印,官員們大多放假了,不會有什麽事兒。”
從年前到元宵之後。
朝廷的印綬都封了起來。
基本不會出現什麽大事兒。
毛鴻此番急匆匆的跑來,應該是跟朝廷無關的事兒。
至於現在大慶上下的大事兒。
也就隻有一個了。
那就是遼王帶著寧王,打著寧王的名義,前往北胡第三次演習去了。
隻是。
這件事兒知道的人不多。
朝廷上下,都認為這次是寧王效仿遼王,大過年的去給北胡‘拜年’,時間抓的太好了,寧王也太壞,太損了。
大過年的都不讓人消停。
“莫非是老六大勝了?”
秦標猜測道。
……
千年萬年。
無論人間滄海桑田,那輪太陽始終掛在那裏,永恒不變。
帝皇所能獲得的光,也並不比要飯的多上多少。
這光。
才是人世間最大的公平。
隻是有些人,連這人間最起碼的公平,都會給剝奪。
就比如那些關在監牢裏的犯人。
陽光之下,慶皇感念著塞外的事兒,秦標倒是相當放心。
“若論作戰,天下間能勝過老六者不多,父皇大可安心。”
“在自己的地盤上作戰,跟在他人地盤上作戰,是完全不同的。”
慶皇卻是搖頭。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老六此番出兵,不占地利,就算假借著老三的名義出兵,怕是也很難討到好處。”
“草原遼闊,北胡人就算打不過老六,完全能跑,很難有所太大的斬獲。”
慶皇歎息。
許達不夠強嗎?
在中原、邊境上戰鬥,對敵人都是勝利的。
可是唯一一次去草原上作戰,許達最終敗了,敗得一塌糊塗,敗得許達都有了心結。
想要在北胡之地有所大勝。
簡直太難了。
至少慶皇除了動用大軍,舉全國之力去做外。
再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而且慶皇認為,自己帝皇權勢到達了巔峰。
大慶上下皆遵從自己的號令。
他可以調動天下的物資,去征討北胡,打出個萬世太平。
若到了下一代人,就很難有這個威望了。
老大在南方的威望足夠,可兵事上終究還是差著。
老六在北方威望足夠,兵事也行。
可在南方沒有什麽根基,南方也很難信服遠在塞外的老六。
唯有他慶皇。
能夠做到統調南北天下之兵,而不至於出亂子,能去北伐。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凡能按死北胡人,也不至於如此的興師動眾。
就這。
京都調集了諸多將領,進行了一番推演。
最後覺得克製騎兵最好辦法。
就是學當年的成吉思汗。
先去打,再佯敗,將敵人吸引到包圍圈內。
然後再三麵出擊,狠狠啃掉敵人一塊肉來。
雖說。
如此北胡騎兵還會跑掉一些。
但這是極好的戰術。
還有一點,則是想方設法,利用重兵,將敵人主力給圍死了。
然後等待北胡騎兵前來救援。
秦風與秦棣,加起來才出動了六萬兵馬,慶皇覺得就算能斬獲一些,也難以對漠東造成太大的影響。
最好的結果,就是去草原上先熟悉一圈環境。
方便未來用兵。
“從某些方麵來說,老六這去北胡演習,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至少能熟悉漠東的地形,未來真決戰的時候,用兵更加便利。”
慶皇如此說著,秦標隻能聽著。
對兵事上的見解。
慶皇絕對得高山仰止,秦標怕是這輩子都很難達到父皇的高度。
他並不好這個。
從小到大的教育下,家裏一直是有所分工的。
父皇保境安民,一匡天下。
而他從小到大的責任,都隻有一個。
開太平盛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責。
對於兵事,秦標有個大概的了解即可。
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負責大軍後勤之類的事務。
努力讓父皇在前方作戰時,後方太平,不會出現什麽亂子。
對此,秦標還是很有信心的。
甚至對於未來……
如果有未來的話,秦標覺得自己執掌天下,給老六兵權去開疆拓土。
老六打下的地盤,功勞上必然也會算在他的頭上。
基本上也不怕有人膽敢覬覦大慶疆域之類的。
誰敢?
至於如今父皇的傳授,秦標悉數記下,準備到時候寫信跟老六說說。
嗯,還得隻能走海路。
如今他給遼地寫信,迷惑性的信件走的都是驛遞。
就算被劫了也沒事兒,反正上麵都是錯誤信息。
重要的,則都走海路。
京都跟遼地,都不怕被劫。
至於中間的遼闊海域,隻有遼地軍艦劫別人的份,沒有別人能劫遼地戰艦的。
以往大慶沿海之地,總會遭遇海盜、海賊之類的。
可自打老六的海軍搞起來後,大慶沿海就沒出現過什麽亂子了。
也就臨近南洋那邊,海上偶爾會出事兒啥的。
隻不過遼海軍除了對南洋的東星斑,以及鯊魚翅有興趣外。
其他的並沒有怎麽管。
至於南洋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太子覺得暫時不重要。
完全可以等北伐完畢了,以後有空再收拾一下。
反正有老六的艦隊在,震懾南洋諸家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南洋那邊,基本就是士族社會,一個個依附於朝廷的大士族,控製著那裏的所有。
隻不過眼下這些都不重要。
兩人聊了許多,忽見下方毛鴻沿著殿前的道路,匆匆疾馳而來。
謹身殿的地基很高,從下方足足要攀登諸多台階,才能爬上來。
身為皇帝,自然不能每回回來,都要爬這麽多的台階。
為了方便,便專門設了一條禦道,建得相當高。
從謹身殿走到奉天殿,完全是平的,不用考慮那台階的問題。
禦道的兩側,則是大臣們走的道路,也能讓那群上了年紀的大臣,省下一些體力。
至於宮人侍衛。
隻能走下麵。
毛鴻平日裏,走的都是下麵。
他是錦衣衛的指揮使,屬於皇家的私兵!
唯有遇到大事兒的時,為了著急,就會走禦道旁邊的官道。
此時毛鴻在宮中官道上飛奔而來,速度飛快,顯然是有大事兒!
慶皇不免輕皺眉頭,隨後又舒展起來。
“笑著來的,肯定是好事兒。”
慶皇神色輕鬆不少。
秦標眯著眼睛瞅了瞅,沒看清。
“過年這期間朝廷封印,官員們大多放假了,不會有什麽事兒。”
從年前到元宵之後。
朝廷的印綬都封了起來。
基本不會出現什麽大事兒。
毛鴻此番急匆匆的跑來,應該是跟朝廷無關的事兒。
至於現在大慶上下的大事兒。
也就隻有一個了。
那就是遼王帶著寧王,打著寧王的名義,前往北胡第三次演習去了。
隻是。
這件事兒知道的人不多。
朝廷上下,都認為這次是寧王效仿遼王,大過年的去給北胡‘拜年’,時間抓的太好了,寧王也太壞,太損了。
大過年的都不讓人消停。
“莫非是老六大勝了?”
秦標猜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