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破。
戰事剛起,便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了京都內。
幾日後,慶皇方才收到玉門關破的消息。
玉門關距離京都五千裏,即便星夜馳騁,那裏的戰報也許數日才能抵達京都。
“屹立千年的玉門關,就這麽沒了。”
慶皇萬分感慨。
玉門關,實際上是西麵的一個國門的象征。
漢時的玉門關,與後來的玉門關,實際上是兩處。
隻不過後來的皇朝,想要延續漢家的威名,依舊用了玉門關的名稱。
畢竟對於西域人來說。
玉門關就像北胡人麵對長城一樣。
那不是一座城關。
而是東方那個神秘富足國度的象征。
哪怕慶皇知道,玉門關如今已不適合當下的大慶守備西麵需求,早晚都會被拋棄掉。
然而聽到玉門關被火炮徹底轟塌,也不免唏噓不已。
“帖木兒帝國,竟然也有火器,嘉峪關那邊恐怕難守。”
“到了現在,那邊怕是早已接戰。”
慶皇對於嘉峪關,還是有信心的。
哪怕帖木兒帝國擁有火器,怕是一時半會兒也難以轟破這座雄關。
就算轟破了幾個口子。
帖木兒帝國的騎兵,有膽量沿著口子衝進來嗎?
若他們膽敢衝進來。
那麽等待他們的,將會是第二道城牆。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防禦體係怎麽能隻有一道?
城內套城,基本操作罷了。
就算外城牆倒塌了,敵人衝進來了。
將會麵臨內外城牆兩側絞殺的局麵。
當然。
也可以從轟破城門。
然而就算城門洞開了,帖木兒帝國的騎兵若是敢往城內衝,就會進入甕城。
這個甕城。
就是甕中捉鱉的那個甕!
敵人破了城門,進入到甕城中,那才真正是噩夢的開始。
有些時候,大慶的將領,就喜歡打著信息差,將敵軍騙人到甕城中,再來絞殺!
城池防禦體係,在這片土地上玩了數千年。
慶皇更是靠著高築牆起家的。
如何不清楚嘉峪關的防禦能力?
“怎麽的,也能堅持到冬天。”
“朝廷大軍,也該出動了。”
“朕的檄文,也該昭告天下。”
慶皇當即召集朝廷百官,前往奉天殿議事兒,發討胡檄文!
同時!
慶皇召集了太子,當著文武百官群臣的麵,親自拉著秦標的手,坐在了那個皇位之上。
“朕要去討伐北胡。”
“你們視太子,當如視朕一般。”
慶皇站在皇位前,俯瞰著下方諸臣。
“拜吧。”
慶皇不等諸臣議論,便讓諸臣對著皇位上的太子叩拜。
毫無疑問。
太子坐在皇位之上,接受群臣跪拜。
這將在京都引起不可控的風波!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可如今的大慶,就這麽出現了兩個君。
也有許多京都人很激動。
“陛下這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前去北伐的啊!”
“這是已經做好回不來的準備了。”
“有此陛下,何等幸運啊。”
被看管起來的李世元,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沉默了許久。
“他秦長慶,是真的不怕趙武靈王舊事啊!”
李世元冷笑。
自古以來,皇家便沒有禪位的傳統。
握住皇權的人,但凡敢鬆手,下場便是注定的身死道消,沒人敢這麽玩!
而最開始的。
毫無疑問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毫無疑問是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施行胡服騎射,將陰山以南的土地全部納為趙國所有。
更是修建了趙長城,防禦北方的胡人。
他憑借著個人能力,硬生生的將趙國的實力,提升到了戰國霸主的地位,秦國都隻能退避三舍!
而結果呢?
趙武靈王想專注兵事,將王位傳給了次子。
想要打造次子執政,自己以胡服士大夫的身份,專心為趙國開疆擴土,覆滅秦國!
然而……
他這種軍政分離的製度,引發了他長子的不滿。
最終的結果。
就是他的次子病變,將趙武靈王與長子,全部都困在了沙丘之上,最終活生生的餓死。
一代雄主,提前禪讓王位,尚且都是餓死沙丘的下場!
後世皇帝,自無人敢提前禪讓皇位。
怕的。
就是步了趙武靈王的後塵。
“讀的書,終究是少啊!”
李世元苦笑著搖頭,覺得慶皇做的這個決定簡直愚蠢至極。
皇家之中,哪有什麽親情可言?
他是真的敢信自己的兒子。
這必將成為大慶的隱患。
隻是如今他身困於此,又能做得了什麽。
“折騰吧,折騰吧!”
李世元躺在搖椅上,享受著和煦的陽光。
北伐討胡檄文,隨著這場朝會,昭告了天下人。
次日慶皇親自點將,禦駕親征,率兵向北而行,開始北伐!
實際上。
大同重鎮附近的兵力,基本已經集結完畢。
慶皇所率的,也是最後的精銳騎兵。
慶皇乘坐在那噴塗著黑煙與白霧噴塗的蒸汽戰車中,金色龍旗在黑煙白霧中咧咧作響,金龍翻滾著似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更添神威。
慶皇未至大同。
遼王府內的秦風,便已收到了北伐檄文。
“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原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原。
未聞夷狄居中原而製天下也!”
秦風看到開頭,嘴角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這份聖旨。
標準的八股文開頭啊!
“胡之臣子,不尊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曆以弟鳩兄。
至於弟收兄妻,子承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
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以。”
秦風看到這。
覺得這篇檄文,罵的有些狠!
可實際罵的也對。
自古以來,都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就單說大胡皇朝時,胡人所做的敗壞綱常之事,樁樁件件數不勝數。
胡人不覺得這有什麽。
朝廷如此,下麵百姓自然效仿。
以至於整個天下,都是亂糟糟的一片,毫無倫理道德可言。
前朝那個樣子,也難怪父皇立朝之後,極度重視這些,甚至有種更加保守的傾向。
實在是大胡皇朝時期。
整個天下的風氣,都被胡人給帶壞了!
不得不用重法,來約束天下人,重新走回正軌之中。
“這檄文誰寫的?一個髒字沒有,但罵的真髒。”
……
戰事剛起,便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了京都內。
幾日後,慶皇方才收到玉門關破的消息。
玉門關距離京都五千裏,即便星夜馳騁,那裏的戰報也許數日才能抵達京都。
“屹立千年的玉門關,就這麽沒了。”
慶皇萬分感慨。
玉門關,實際上是西麵的一個國門的象征。
漢時的玉門關,與後來的玉門關,實際上是兩處。
隻不過後來的皇朝,想要延續漢家的威名,依舊用了玉門關的名稱。
畢竟對於西域人來說。
玉門關就像北胡人麵對長城一樣。
那不是一座城關。
而是東方那個神秘富足國度的象征。
哪怕慶皇知道,玉門關如今已不適合當下的大慶守備西麵需求,早晚都會被拋棄掉。
然而聽到玉門關被火炮徹底轟塌,也不免唏噓不已。
“帖木兒帝國,竟然也有火器,嘉峪關那邊恐怕難守。”
“到了現在,那邊怕是早已接戰。”
慶皇對於嘉峪關,還是有信心的。
哪怕帖木兒帝國擁有火器,怕是一時半會兒也難以轟破這座雄關。
就算轟破了幾個口子。
帖木兒帝國的騎兵,有膽量沿著口子衝進來嗎?
若他們膽敢衝進來。
那麽等待他們的,將會是第二道城牆。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防禦體係怎麽能隻有一道?
城內套城,基本操作罷了。
就算外城牆倒塌了,敵人衝進來了。
將會麵臨內外城牆兩側絞殺的局麵。
當然。
也可以從轟破城門。
然而就算城門洞開了,帖木兒帝國的騎兵若是敢往城內衝,就會進入甕城。
這個甕城。
就是甕中捉鱉的那個甕!
敵人破了城門,進入到甕城中,那才真正是噩夢的開始。
有些時候,大慶的將領,就喜歡打著信息差,將敵軍騙人到甕城中,再來絞殺!
城池防禦體係,在這片土地上玩了數千年。
慶皇更是靠著高築牆起家的。
如何不清楚嘉峪關的防禦能力?
“怎麽的,也能堅持到冬天。”
“朝廷大軍,也該出動了。”
“朕的檄文,也該昭告天下。”
慶皇當即召集朝廷百官,前往奉天殿議事兒,發討胡檄文!
同時!
慶皇召集了太子,當著文武百官群臣的麵,親自拉著秦標的手,坐在了那個皇位之上。
“朕要去討伐北胡。”
“你們視太子,當如視朕一般。”
慶皇站在皇位前,俯瞰著下方諸臣。
“拜吧。”
慶皇不等諸臣議論,便讓諸臣對著皇位上的太子叩拜。
毫無疑問。
太子坐在皇位之上,接受群臣跪拜。
這將在京都引起不可控的風波!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可如今的大慶,就這麽出現了兩個君。
也有許多京都人很激動。
“陛下這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前去北伐的啊!”
“這是已經做好回不來的準備了。”
“有此陛下,何等幸運啊。”
被看管起來的李世元,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沉默了許久。
“他秦長慶,是真的不怕趙武靈王舊事啊!”
李世元冷笑。
自古以來,皇家便沒有禪位的傳統。
握住皇權的人,但凡敢鬆手,下場便是注定的身死道消,沒人敢這麽玩!
而最開始的。
毫無疑問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毫無疑問是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施行胡服騎射,將陰山以南的土地全部納為趙國所有。
更是修建了趙長城,防禦北方的胡人。
他憑借著個人能力,硬生生的將趙國的實力,提升到了戰國霸主的地位,秦國都隻能退避三舍!
而結果呢?
趙武靈王想專注兵事,將王位傳給了次子。
想要打造次子執政,自己以胡服士大夫的身份,專心為趙國開疆擴土,覆滅秦國!
然而……
他這種軍政分離的製度,引發了他長子的不滿。
最終的結果。
就是他的次子病變,將趙武靈王與長子,全部都困在了沙丘之上,最終活生生的餓死。
一代雄主,提前禪讓王位,尚且都是餓死沙丘的下場!
後世皇帝,自無人敢提前禪讓皇位。
怕的。
就是步了趙武靈王的後塵。
“讀的書,終究是少啊!”
李世元苦笑著搖頭,覺得慶皇做的這個決定簡直愚蠢至極。
皇家之中,哪有什麽親情可言?
他是真的敢信自己的兒子。
這必將成為大慶的隱患。
隻是如今他身困於此,又能做得了什麽。
“折騰吧,折騰吧!”
李世元躺在搖椅上,享受著和煦的陽光。
北伐討胡檄文,隨著這場朝會,昭告了天下人。
次日慶皇親自點將,禦駕親征,率兵向北而行,開始北伐!
實際上。
大同重鎮附近的兵力,基本已經集結完畢。
慶皇所率的,也是最後的精銳騎兵。
慶皇乘坐在那噴塗著黑煙與白霧噴塗的蒸汽戰車中,金色龍旗在黑煙白霧中咧咧作響,金龍翻滾著似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更添神威。
慶皇未至大同。
遼王府內的秦風,便已收到了北伐檄文。
“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原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原。
未聞夷狄居中原而製天下也!”
秦風看到開頭,嘴角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這份聖旨。
標準的八股文開頭啊!
“胡之臣子,不尊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曆以弟鳩兄。
至於弟收兄妻,子承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
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以。”
秦風看到這。
覺得這篇檄文,罵的有些狠!
可實際罵的也對。
自古以來,都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就單說大胡皇朝時,胡人所做的敗壞綱常之事,樁樁件件數不勝數。
胡人不覺得這有什麽。
朝廷如此,下麵百姓自然效仿。
以至於整個天下,都是亂糟糟的一片,毫無倫理道德可言。
前朝那個樣子,也難怪父皇立朝之後,極度重視這些,甚至有種更加保守的傾向。
實在是大胡皇朝時期。
整個天下的風氣,都被胡人給帶壞了!
不得不用重法,來約束天下人,重新走回正軌之中。
“這檄文誰寫的?一個髒字沒有,但罵的真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