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活了!”
烏恩率領著部落,驅趕著牛羊,一路向北方逃竄,神色恍惚。
不是他們不想打。
是真的打不過!
“漠北王庭那,是去不了了,找機會跑到西方去吧。”
“誰挨著遼王誰遭罪!”
“到了西方,我們又是縱橫天下的好漢!”
烏恩看著自己手下的十萬部下。
絕大部分,都是被遼人驅逐的東胡人,大多青壯。
剩下的,也有少部分草原吸納的部族。
還有一些女人以及孩子。
大薩滿歎息一聲。
“我們逃到極北之地,遼人應該不會追來。”
“若是追來,我們隻能將女人與小孩全部拋棄,帶著青壯向西而去!”
烏恩沉默良久。
“若拋棄妻子,這些人還願意跟本汗走嗎?”
“烏恩汗不用擔心!遼人固強大,但終究是文明人,不會殺戮女人跟孩子,他們在遼人那,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大薩滿相當肯定道。
遼地內,願意尊奉遼王的東胡部落,如今生活很不錯的。
特別那些東胡孩童,如今已基本與遼人無異,再用幾代人,基本與遼人沒有什麽區分了。
再加上那些東胡部落,為遼王征倭也付出了不少,讓他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比當年跟著東胡王,有前途多了!
可惜他們當年得罪了遼人,再投降未必會接納,逃跑才是最好的結果。
反複無常的他們。
投降了也害怕被清算!
更不用說,當初遼王給過烏恩機會,將其吸收到大慶的統治之下,建立了奴兒幹都司,是烏恩他們自己跑了。
這種逃跑,與背叛有何區別?
“至於這些青壯,烏恩汗就更不用懼怕。”
“到了西方,烏恩汗能給他們找到三個五個十個妻子!”
“不比在這草原上隻有一個強多了?”
烏恩聽此,不免心動。
“大薩滿說得很有道理,哪個男人會嫌棄女人多呢?”
對於胡人來說,家庭興許必不可少,但在活命的麵前,似乎也不是那麽的重要。
東胡人興許比北胡人強些。
北胡的女人,比不上北胡人坐下的馬。
東胡的女人,僅次於東胡人自己的性命。
至於像慶人一般,丈夫情願為妻子去死的,興許也有,但終究隻是少數。
畢竟胡人不太習慣中原人那套禮儀教化。
“希望遼人不會追來吧!”
烏恩隻能祈禱。
若是不用拋棄,自然還是不拋棄的為好。
因為拋棄了那些女人跟小孩,也就代表著要拋棄掉很大一部分的牛羊。
漠東城內,除了少許的屋舍之外,大多都是倉庫。
堆積如山的倉庫以及屋子。
這座城內,也為秦風修建了一座院落,不大,也就三進的規模。
這群人在這草原上,能有時間為秦風修建院落,可見他們真的沒有多大壓力。
“烏恩部向北逃了,逃得相當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哨兵倒是能通過痕跡,追蹤到烏恩部,王爺是否要追擊?”
屬下人向秦風匯報著漠東的情況。
除了北胡王庭少量的斥候之外。
隨著秦風的到來,整片漠東除了野獸之外,基本全空了,沒有啥人了。
白瞎了這麽好的牧場。
搞得秦風都想弄點牛羊過來,來這裏放牧了。
當然。
自然不能從遼地牽牛羊過來,北胡王庭那裏,必然有很多牛羊,秦風覺得有必要得幫北胡王庭那解決解決牧草不足的問題。
“烏恩部不必追了。”
“本王出兵演習幾次,烏恩部就逃跑演習幾次,很難追得上。”
“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們一門心思想跑,本王也懶得追擊他們,專心對付北胡王庭即可。”
秦風根本不怕烏恩部跑了。
也知道烏恩部的想法。
在大慶,他們是異族。
在北胡,他們同樣是異族。
總是要受到歧視,除了逃跑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
至於未來會逃到哪裏去?
秦風覺得都沒事兒,烏恩部的內部動向,秦風基本還是了解的。
那個由東胡人組成的部落,在秦風這裏基本跟透明的似的。
如秦風願意,烏恩一天天都幹了啥,他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隻不過沒有這個必要。
“那個烏恩,還想跟本王較量一番,還好他沒有嚐試。”
秦風笑著搖頭。
較量不是不可以較量。
隻不過烏恩騎的是戰馬,就算是汗血寶馬,在秦風‘坐騎’麵前,恐怕也根本不夠看的。
逃了。
對烏恩來說,反而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烏恩部的逃走,也毫無疑問能減輕北胡王庭的實力。
秦風估摸著,現在的北胡王庭,可能也就有五十萬騎兵左右。
頂多再加上一些送死的奴隸炮灰部隊,這人數注定不會太多。
“先在此地紮營,等寧軍抵達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如今正是盛夏。
加上父皇還沒有率大軍抵達大同,秦風也不打算先動手。
省得將北胡人打散了,最後逼的大慶滿草原的‘抓豬’!
那這趟北伐,就等於白花軍費了。
最好的,就是慶軍壓縮北胡騎兵的活動空間。
封死北胡人的一些通道。
遼軍再入場將其殲滅。
這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能最大可能的去減少,野火燒不盡、吹風吹又生的問題。
一連在漠東城等了十日,遼軍都開始下網撈魚了。
寧王的大軍,方才風塵仆仆的,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抵達至此。
寧王下了馬,疲憊的坐到秦風的戰車內,接過了一杯茶。
“還是老六你跑得最快。”
“我這有些兵訓練的時間尚短,行進過程中還下了兩天的雨,慢了。”
秦棣說著這些事兒,吩咐將領安排寧兵安營。
“寧兵的營地基本都準備好了,後勤當守備此地,負責跟著遼兵調度物資。”
這段時間內,遼兵無事,自然為寧兵準備好了營地。
帳篷一放,就能紮營了。
這對遼兵來說,沒有多大的困難。
至於寧兵大多步兵,最大的作用,基本就是守住補給,以及配合遼兵運送物資。
或者駐紮一些關鍵的戰略節點。
然而在草原上,四通八達,重要的戰略節點有限。
……
烏恩率領著部落,驅趕著牛羊,一路向北方逃竄,神色恍惚。
不是他們不想打。
是真的打不過!
“漠北王庭那,是去不了了,找機會跑到西方去吧。”
“誰挨著遼王誰遭罪!”
“到了西方,我們又是縱橫天下的好漢!”
烏恩看著自己手下的十萬部下。
絕大部分,都是被遼人驅逐的東胡人,大多青壯。
剩下的,也有少部分草原吸納的部族。
還有一些女人以及孩子。
大薩滿歎息一聲。
“我們逃到極北之地,遼人應該不會追來。”
“若是追來,我們隻能將女人與小孩全部拋棄,帶著青壯向西而去!”
烏恩沉默良久。
“若拋棄妻子,這些人還願意跟本汗走嗎?”
“烏恩汗不用擔心!遼人固強大,但終究是文明人,不會殺戮女人跟孩子,他們在遼人那,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大薩滿相當肯定道。
遼地內,願意尊奉遼王的東胡部落,如今生活很不錯的。
特別那些東胡孩童,如今已基本與遼人無異,再用幾代人,基本與遼人沒有什麽區分了。
再加上那些東胡部落,為遼王征倭也付出了不少,讓他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比當年跟著東胡王,有前途多了!
可惜他們當年得罪了遼人,再投降未必會接納,逃跑才是最好的結果。
反複無常的他們。
投降了也害怕被清算!
更不用說,當初遼王給過烏恩機會,將其吸收到大慶的統治之下,建立了奴兒幹都司,是烏恩他們自己跑了。
這種逃跑,與背叛有何區別?
“至於這些青壯,烏恩汗就更不用懼怕。”
“到了西方,烏恩汗能給他們找到三個五個十個妻子!”
“不比在這草原上隻有一個強多了?”
烏恩聽此,不免心動。
“大薩滿說得很有道理,哪個男人會嫌棄女人多呢?”
對於胡人來說,家庭興許必不可少,但在活命的麵前,似乎也不是那麽的重要。
東胡人興許比北胡人強些。
北胡的女人,比不上北胡人坐下的馬。
東胡的女人,僅次於東胡人自己的性命。
至於像慶人一般,丈夫情願為妻子去死的,興許也有,但終究隻是少數。
畢竟胡人不太習慣中原人那套禮儀教化。
“希望遼人不會追來吧!”
烏恩隻能祈禱。
若是不用拋棄,自然還是不拋棄的為好。
因為拋棄了那些女人跟小孩,也就代表著要拋棄掉很大一部分的牛羊。
漠東城內,除了少許的屋舍之外,大多都是倉庫。
堆積如山的倉庫以及屋子。
這座城內,也為秦風修建了一座院落,不大,也就三進的規模。
這群人在這草原上,能有時間為秦風修建院落,可見他們真的沒有多大壓力。
“烏恩部向北逃了,逃得相當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哨兵倒是能通過痕跡,追蹤到烏恩部,王爺是否要追擊?”
屬下人向秦風匯報著漠東的情況。
除了北胡王庭少量的斥候之外。
隨著秦風的到來,整片漠東除了野獸之外,基本全空了,沒有啥人了。
白瞎了這麽好的牧場。
搞得秦風都想弄點牛羊過來,來這裏放牧了。
當然。
自然不能從遼地牽牛羊過來,北胡王庭那裏,必然有很多牛羊,秦風覺得有必要得幫北胡王庭那解決解決牧草不足的問題。
“烏恩部不必追了。”
“本王出兵演習幾次,烏恩部就逃跑演習幾次,很難追得上。”
“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們一門心思想跑,本王也懶得追擊他們,專心對付北胡王庭即可。”
秦風根本不怕烏恩部跑了。
也知道烏恩部的想法。
在大慶,他們是異族。
在北胡,他們同樣是異族。
總是要受到歧視,除了逃跑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
至於未來會逃到哪裏去?
秦風覺得都沒事兒,烏恩部的內部動向,秦風基本還是了解的。
那個由東胡人組成的部落,在秦風這裏基本跟透明的似的。
如秦風願意,烏恩一天天都幹了啥,他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隻不過沒有這個必要。
“那個烏恩,還想跟本王較量一番,還好他沒有嚐試。”
秦風笑著搖頭。
較量不是不可以較量。
隻不過烏恩騎的是戰馬,就算是汗血寶馬,在秦風‘坐騎’麵前,恐怕也根本不夠看的。
逃了。
對烏恩來說,反而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烏恩部的逃走,也毫無疑問能減輕北胡王庭的實力。
秦風估摸著,現在的北胡王庭,可能也就有五十萬騎兵左右。
頂多再加上一些送死的奴隸炮灰部隊,這人數注定不會太多。
“先在此地紮營,等寧軍抵達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如今正是盛夏。
加上父皇還沒有率大軍抵達大同,秦風也不打算先動手。
省得將北胡人打散了,最後逼的大慶滿草原的‘抓豬’!
那這趟北伐,就等於白花軍費了。
最好的,就是慶軍壓縮北胡騎兵的活動空間。
封死北胡人的一些通道。
遼軍再入場將其殲滅。
這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能最大可能的去減少,野火燒不盡、吹風吹又生的問題。
一連在漠東城等了十日,遼軍都開始下網撈魚了。
寧王的大軍,方才風塵仆仆的,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抵達至此。
寧王下了馬,疲憊的坐到秦風的戰車內,接過了一杯茶。
“還是老六你跑得最快。”
“我這有些兵訓練的時間尚短,行進過程中還下了兩天的雨,慢了。”
秦棣說著這些事兒,吩咐將領安排寧兵安營。
“寧兵的營地基本都準備好了,後勤當守備此地,負責跟著遼兵調度物資。”
這段時間內,遼兵無事,自然為寧兵準備好了營地。
帳篷一放,就能紮營了。
這對遼兵來說,沒有多大的困難。
至於寧兵大多步兵,最大的作用,基本就是守住補給,以及配合遼兵運送物資。
或者駐紮一些關鍵的戰略節點。
然而在草原上,四通八達,重要的戰略節點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