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是被抬回元帥府的。
秦樉飛奔趕到時,年近六十的他已經昏迷了過去。
“到底怎麽回事兒?”
秦樉抓住馮勝身邊的親兵怒吼!
此時馮勝的半邊身子,都染著鮮血。
胡須上的鮮血被擦掉一半,但也擦不幹淨。
親兵有些恍惚,六神無主。
大軍在外,主帥突然昏迷。
這很有可能會導致軍心大亂!
西軍之中,無人能代替馮勝的地位。
別看秦樉身份尤在宋國公之上,然他根本沒有統帥太多大軍的能力。
西軍的諸多將領,也未必信服秦樉的話,未必聽他的。
在西軍中,也沒有另外一位將領,能夠接替馮勝的地位。
“怎麽會傷得這麽嚴重?你們怎麽保護的馮帥!”
秦樉抓住馮勝的親兵狂吼!
那親兵隻是低著頭,不說話。
還是有馮勝身邊的老兵將秦樉拉住。
“秦王息怒。”
“馮帥前往關城視察,這陣本來沒有敵人攻城的,屬於安全的時間。”
“可誰想到,視察了一半,敵人突然向城頭炮擊,擊垮了城門樓,垮塌的磚石將老師給砸了!”
“有不少親兵已經永遠留在了城門樓下。”
秦樉沉默。
城門樓才修建成不久,這麽多次火炮雖然砸中了,卻也沒有大事兒。
可這次,敵人恰巧三輪炮擊,是想打擾守軍休息,讓守軍精神緊張,以此疲敝慶軍。
卻沒想到恰巧飛到了城門樓上。
坍塌的速度也有些快,一下子就塌了下來,哪怕親兵已有所反應,卻也來不及了。
“大夫呢?必須將馮帥救起來!”
“必須救起來!”
秦樉怒目圓瞪的狂吼。
這時也恰巧有老大夫匆匆趕來,沒有理會秦樉。
號脈的號脈,扒眼睛的扒眼睛。
更有老大夫剪開了馮勝的衣服,最終長歎一口氣。
老大夫欲言又止,沒敢說話。
秦樉立刻揮手。
“都給本王出去!”
屋子內隻是剩下幾人後,那老大夫方才開口。
“王爺,馮帥的骨頭斷了,怕是戳了心髒,活不成了。”
“我們最多也就隻能吊住一天的命。”
秦樉的臉色異常難看。
現在屋子內的所有人都清楚。
若是主帥出事兒,那對西軍會是怎樣的打擊!
人心渙散下,嘉峪關還能守得住嗎?
這很難講。
就在這時,床上的馮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秦樉急忙走到床頭。
“秦……秦王……”
馮勝扭過腦袋,忍受著身體上的痛苦,伸手指著秦樉。
“老夫愧對……愧對陛下……”
一行老淚從馮勝的眼角流下。
秦樉曾多次勸他,不要輕易到城頭前線,以免發生閃失。
可馮勝從來都沒有聽過。
當年他是跟著慶皇身邊衝鋒陷陣的。
打仗的時候,都衝在最前頭。
怎麽到了現在,成了元帥,就好害怕,縮頭縮尾的躲在後麵了?
那不就成了烏龜了?
“老夫這一輩子,都足夠的硬,就算打碎了老夫的骨頭,也從不低頭。”
“也靠著這股倔勁兒,走到了今天。”
“你父皇,我那老哥哥總是罵我驢脾氣,我早晚栽倒在這驢脾氣上。”
“如今,算是應了陛下的話。”
馮勝雙手撐住桌板起身,哪怕渾身劇痛,額頭冒汗,仍舊一聲不吭,生生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秦王,你聽好了。”
“我死的消息,千萬不能散出去,以免軍心不穩。”
“用老夫的親兵,每日往我的屋內送食物、藥物,裝成老夫隻是受傷的樣子。”
“這西軍中多將領,卻無人能當主帥,你身份最高,可代表你的父皇,暫代主帥之職。”
秦樉聽著馮勝的話,身體都在顫抖。
馮勝臉上帶著笑容。
“不用怕,你年輕時隨我學習軍法,該懂的你都懂,隻是從來沒用過,也不自信。”
“隻需要按部就班的防守,打呆仗,這帖木兒帝國撐死了都打不進來!”
“你是老秦家的種,錯不了。”
秦樉的眼中有些迷茫。
他年輕時,是學過軍法,也帶過兵,打過幾場順風仗。
可他後來當了秦王,沉迷享樂,荒廢了這一切。
到了後來。
秦樉更是不指望了,覺得上有父皇大哥,下有老六,用不上他支棱起來。
可眼下……
二十萬西軍,再加上將要來的十萬軍隊,隻有他有足夠的身份地位,能夠來統籌這一切!
若嘉峪關失了,帖木兒以及北胡騎兵席卷到了河西走廊上。
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興許年輕時,秦樉曾想象過無數次帶領大軍,建立比父皇更大的功績。
可如今。
當這個擔子真的壓在他的身上,他反而變得有些恍惚。
恍惚自己能否承擔得起。
馮勝哈哈一笑,用盡全力指著了指秦樉的懷裏。
“別忘了,你還有那製勝法寶。”
秦樉摸著懷中的信,竟當真心平氣和了許多。
“還有幾事,請馮帥教我!”
……
馮勝挺到了後半年,到後麵完全是在說胡話了。
他似乎是在回憶,有時候很激動,有時候很低沉。
直到快天亮時,他的雙目猛然迸發恢複了神采。
“我馮勝,十六了。”
他糊裏糊塗的盯著天花板,那裏似乎有著什麽東西。
“跟著你秦長慶,能吃飽飯嗎?”
此話說完,呼吸聲便越發的微弱,最後徹底不見。
秦樉痛苦的坐在屋內。
這嘉峪關的焦灼戰事,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忍不住按著胸膛中的那封信。
但最終還是放下了手。
“不到山窮水盡最後一刻,絕不讓老六來救!”
秦樉緩緩站起。
“派兩人將消息秘密送到朝堂,送到父皇那裏。”
“是!”
秦樉的親衛騎上戰馬,沿著漫長的河西走廊飛奔。
最後又化為兩股。
一股奔赴京都朝堂。
一股北上,前往陰山以北,將嘉峪關的戰事匯報給慶皇!
當這道消息送到草原上,已經是十日之後。
此時慶皇的行轅已到了漠北,身邊全是大慶精騎!
收到嘉峪關的信後,讓慶皇有些意外。
“老二怎麽給朕寫密信了?告馮勝那驢脾氣的惡狀?”
隻是看到信上內容後,慶皇徹底沉默。
……
秦樉飛奔趕到時,年近六十的他已經昏迷了過去。
“到底怎麽回事兒?”
秦樉抓住馮勝身邊的親兵怒吼!
此時馮勝的半邊身子,都染著鮮血。
胡須上的鮮血被擦掉一半,但也擦不幹淨。
親兵有些恍惚,六神無主。
大軍在外,主帥突然昏迷。
這很有可能會導致軍心大亂!
西軍之中,無人能代替馮勝的地位。
別看秦樉身份尤在宋國公之上,然他根本沒有統帥太多大軍的能力。
西軍的諸多將領,也未必信服秦樉的話,未必聽他的。
在西軍中,也沒有另外一位將領,能夠接替馮勝的地位。
“怎麽會傷得這麽嚴重?你們怎麽保護的馮帥!”
秦樉抓住馮勝的親兵狂吼!
那親兵隻是低著頭,不說話。
還是有馮勝身邊的老兵將秦樉拉住。
“秦王息怒。”
“馮帥前往關城視察,這陣本來沒有敵人攻城的,屬於安全的時間。”
“可誰想到,視察了一半,敵人突然向城頭炮擊,擊垮了城門樓,垮塌的磚石將老師給砸了!”
“有不少親兵已經永遠留在了城門樓下。”
秦樉沉默。
城門樓才修建成不久,這麽多次火炮雖然砸中了,卻也沒有大事兒。
可這次,敵人恰巧三輪炮擊,是想打擾守軍休息,讓守軍精神緊張,以此疲敝慶軍。
卻沒想到恰巧飛到了城門樓上。
坍塌的速度也有些快,一下子就塌了下來,哪怕親兵已有所反應,卻也來不及了。
“大夫呢?必須將馮帥救起來!”
“必須救起來!”
秦樉怒目圓瞪的狂吼。
這時也恰巧有老大夫匆匆趕來,沒有理會秦樉。
號脈的號脈,扒眼睛的扒眼睛。
更有老大夫剪開了馮勝的衣服,最終長歎一口氣。
老大夫欲言又止,沒敢說話。
秦樉立刻揮手。
“都給本王出去!”
屋子內隻是剩下幾人後,那老大夫方才開口。
“王爺,馮帥的骨頭斷了,怕是戳了心髒,活不成了。”
“我們最多也就隻能吊住一天的命。”
秦樉的臉色異常難看。
現在屋子內的所有人都清楚。
若是主帥出事兒,那對西軍會是怎樣的打擊!
人心渙散下,嘉峪關還能守得住嗎?
這很難講。
就在這時,床上的馮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秦樉急忙走到床頭。
“秦……秦王……”
馮勝扭過腦袋,忍受著身體上的痛苦,伸手指著秦樉。
“老夫愧對……愧對陛下……”
一行老淚從馮勝的眼角流下。
秦樉曾多次勸他,不要輕易到城頭前線,以免發生閃失。
可馮勝從來都沒有聽過。
當年他是跟著慶皇身邊衝鋒陷陣的。
打仗的時候,都衝在最前頭。
怎麽到了現在,成了元帥,就好害怕,縮頭縮尾的躲在後麵了?
那不就成了烏龜了?
“老夫這一輩子,都足夠的硬,就算打碎了老夫的骨頭,也從不低頭。”
“也靠著這股倔勁兒,走到了今天。”
“你父皇,我那老哥哥總是罵我驢脾氣,我早晚栽倒在這驢脾氣上。”
“如今,算是應了陛下的話。”
馮勝雙手撐住桌板起身,哪怕渾身劇痛,額頭冒汗,仍舊一聲不吭,生生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秦王,你聽好了。”
“我死的消息,千萬不能散出去,以免軍心不穩。”
“用老夫的親兵,每日往我的屋內送食物、藥物,裝成老夫隻是受傷的樣子。”
“這西軍中多將領,卻無人能當主帥,你身份最高,可代表你的父皇,暫代主帥之職。”
秦樉聽著馮勝的話,身體都在顫抖。
馮勝臉上帶著笑容。
“不用怕,你年輕時隨我學習軍法,該懂的你都懂,隻是從來沒用過,也不自信。”
“隻需要按部就班的防守,打呆仗,這帖木兒帝國撐死了都打不進來!”
“你是老秦家的種,錯不了。”
秦樉的眼中有些迷茫。
他年輕時,是學過軍法,也帶過兵,打過幾場順風仗。
可他後來當了秦王,沉迷享樂,荒廢了這一切。
到了後來。
秦樉更是不指望了,覺得上有父皇大哥,下有老六,用不上他支棱起來。
可眼下……
二十萬西軍,再加上將要來的十萬軍隊,隻有他有足夠的身份地位,能夠來統籌這一切!
若嘉峪關失了,帖木兒以及北胡騎兵席卷到了河西走廊上。
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興許年輕時,秦樉曾想象過無數次帶領大軍,建立比父皇更大的功績。
可如今。
當這個擔子真的壓在他的身上,他反而變得有些恍惚。
恍惚自己能否承擔得起。
馮勝哈哈一笑,用盡全力指著了指秦樉的懷裏。
“別忘了,你還有那製勝法寶。”
秦樉摸著懷中的信,竟當真心平氣和了許多。
“還有幾事,請馮帥教我!”
……
馮勝挺到了後半年,到後麵完全是在說胡話了。
他似乎是在回憶,有時候很激動,有時候很低沉。
直到快天亮時,他的雙目猛然迸發恢複了神采。
“我馮勝,十六了。”
他糊裏糊塗的盯著天花板,那裏似乎有著什麽東西。
“跟著你秦長慶,能吃飽飯嗎?”
此話說完,呼吸聲便越發的微弱,最後徹底不見。
秦樉痛苦的坐在屋內。
這嘉峪關的焦灼戰事,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忍不住按著胸膛中的那封信。
但最終還是放下了手。
“不到山窮水盡最後一刻,絕不讓老六來救!”
秦樉緩緩站起。
“派兩人將消息秘密送到朝堂,送到父皇那裏。”
“是!”
秦樉的親衛騎上戰馬,沿著漫長的河西走廊飛奔。
最後又化為兩股。
一股奔赴京都朝堂。
一股北上,前往陰山以北,將嘉峪關的戰事匯報給慶皇!
當這道消息送到草原上,已經是十日之後。
此時慶皇的行轅已到了漠北,身邊全是大慶精騎!
收到嘉峪關的信後,讓慶皇有些意外。
“老二怎麽給朕寫密信了?告馮勝那驢脾氣的惡狀?”
隻是看到信上內容後,慶皇徹底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