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間,執行大穿插的遼兵,早就打到了漠北各處。
可能遼兵自己。
都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裏。
他們身上,都帶著關於漠北的地圖,基本碰到北胡兵,打得過就交戰。
若敵人數量太多,就發信號,集結附近有的遼兵作戰單位,再繼續打。
在戰車重火力的覆蓋下,加上栓動步槍的壓製。
胡兵很難取勝。
這種大穿插,將整個漠北的胡人建製都打散了。
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胡兵。
也滿哪都是遼兵。
就連漠北王庭內,都搞不清楚漠北現在的情況。
各種哨騎的消息匯聚,最終的結果是,四麵八方皆是遼兵!
北胡王庭。
被遼兵徹底包圍了。
阿術徹底懵了,搞不清楚狀況。
“這怎麽可能?遼兵隻有十萬人?可這些消息,東西長達千裏的範圍內,怎麽到處都是遼兵?”
“哪裏有那麽多的遼兵?”
“怎麽四麵八方,全都是敗績!”
阿術徹底被搞懵了。
原本漠北草原上,胡騎穩固一片。
也就南方的位置,大慶的主力部隊在穩紮穩打的推進。
雙方各有勝負。
可怎麽突然兩天的時間下來。
帖木兒帝國,以及金帳王庭的騎兵就直接崩潰了,數十萬騎兵沒了約束,在漠北亂竄,竄得滿哪都是!
遼兵也隨著這群亂竄的騎兵,打的滿哪都是。
幾乎一瞬間。
整個漠北草原,東西上千裏的地方,皆是亂糟糟的一片。
實際上。
遼兵一百四十個作戰單位,大穿插了上千裏,甚至穿插到了漠北王庭的西麵。
遼兵都是騎兵,作戰單位有時會分散結合,變化無窮。
加上遼人有著優秀的敵我辨別方式。
這千裏大穿插,穿插的整個漠北都崩潰了。
散亂的金帳騎兵,有時候會跟帖木兒騎兵打起來。
有時候就連北胡騎兵,也會跟自己人射起來。
遼兵數量,並沒有那麽多!
可這千裏大穿插,所造成的數十萬大軍的失控,影響極度惡劣!
甚至就連阿術,一時間都不知道有什麽辦法解決。
事實上。
不單單阿術此時在懵逼。
就連慶皇的中軍,也收到了各種哨兵發現遼兵的蹤跡。
“東麵發現遼兵隊伍,這是正常的。”
“可這西麵也發現了五六支,北麵也發現了十多支!”
“這漠北草原上不是北胡人的王庭嗎?怎麽到處都是老六的兵?”
慶皇得知這些消息後,覺得腦子都不夠用了。
仗原本打的好好的,穩步推進,消滅敵人就好。
怎麽突然間。
這漠北就亂成一鍋粥了?
為此。
慶皇將所有將領,全部召集回來,一起商討。
大慶的精騎,相對穩定,依舊延用著大兵團作戰模式。
說白了,就是五千多騎的一衛方陣。
而一塊地方,至少也有兩個衛聚集。
有的大兵團,甚至多達十幾個衛集合在一起。
就比如慶皇所在的中軍,就是二十個衛列陣,足足十多萬的騎兵大軍,牢牢保護著他們的皇帝。
當然。
前線戰事吃緊,這些衛的兵馬也會進行輪換作戰。
那些征戰勞累的一衛騎兵,則會回到慶皇身邊,進行休息。
到了漠北這種環境下,穩紮穩打當真相當的重要。
可此時,一支支遼兵,攪得漠北天翻地覆,三十萬中軍精騎全都在傻眼。
夜幕降下後。
各將安頓好營寨,才匯聚到慶皇的戰車內。
如今已到了夏季的末尾,換做京都,怕是仍舊熱的不行。
然而在這漠北草原上,已經開始變得涼爽。
這輛蒸汽戰車本就夠大,雖然行進速度算不得快,但足夠的寬敞。
許達等諸帥將,全都聚集在此。
許達更是率先開口。
“陛下,整個漠北全被遼兵給打亂了,三千多胡人重甲騎,被一千遼兵追著攆,直接撞進我軍駐地裏了。”
“害得我軍死了三百多,傷了七八百,好在那三千金帳的重甲騎全都給拿下了,馬的肩膀都比我高了,是真的好!”
許達看似在吐槽。
實則在炫耀。
傷亡了三百多,但白撈了三千重甲騎兵的功勞!
那三千金帳重甲騎,必被遼兵追的沒有力氣了,最後闖到先鋒大軍內,人頭被白撿了。
“遼兵沒找你算賬?”
“遼兵發現我們打起來了後,就繞走了,追另外一支去了。”
許達哈哈大笑,那叫個開心。
他說完後,也有將領開始匯報。
或多或少的,也都碰到了這種狀況。
胡騎被遼兵攆著打,最後慌不擇路,撞到了大軍裏。
然後自然就是白撿人頭。
“出征之前,還怕遼兵太猛,連一點戰功都不給我們留下,沒想到是我們想到了!遼兵弟兄太給力了!”
一群將領很興奮。
覺得遼兵這就是故意送給他們戰功,攆過來後就走,根本不搶戰功,簡直太厚道了!
這天下間。
還能有這麽好的友軍嗎?
實際上。
遼兵也不清楚前麵軍隊是啥情況。
隻是大穿插戰術下,習慣性的見到敵人在打之後,就放棄目標,換下一個目標。
以防止痛擊友軍了。
畢竟草原那麽大,目標那麽多,根本不差這點戰功。
對胡人的繳獲,遼兵基本也很少有能看上的。
相比這些,他們更想報了當年北胡覆滅遼地的仇恨。
不過。
在這慶皇麵前,有將領聽著其他人喜氣洋洋,有名老將哇的一聲就哭了。
“遼兵攆到你們那的隻是數千騎,攆到我這的足足有三萬騎啊!”
“其中還有五千重甲,直接就給三衛兵馬衝散了!”
那名老將差點就哭了。
慶皇聽得也不知該說啥是好。
“你這,是夠倒黴的。”
最後慶皇也隻能如此說。
許達等將頓時不厚道的笑了起來。
老將臉色更難看了。
“行了行了,勝敗兵家常事,此事兒朕不會怪你。”
“至於你向朕來告遼兵,朕也不好斥責遼王,畢竟當下而言,漠北之戰遼兵功績最大。”
“就是,這漠北被搞得太亂了!亂糟糟的一片,來一支隊伍,是敵是友都難以辨清。”
慶皇說出了這最大的難題。
局麵亂糟糟。
大軍主力,反而不知道該打哪了!
……
可能遼兵自己。
都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裏。
他們身上,都帶著關於漠北的地圖,基本碰到北胡兵,打得過就交戰。
若敵人數量太多,就發信號,集結附近有的遼兵作戰單位,再繼續打。
在戰車重火力的覆蓋下,加上栓動步槍的壓製。
胡兵很難取勝。
這種大穿插,將整個漠北的胡人建製都打散了。
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胡兵。
也滿哪都是遼兵。
就連漠北王庭內,都搞不清楚漠北現在的情況。
各種哨騎的消息匯聚,最終的結果是,四麵八方皆是遼兵!
北胡王庭。
被遼兵徹底包圍了。
阿術徹底懵了,搞不清楚狀況。
“這怎麽可能?遼兵隻有十萬人?可這些消息,東西長達千裏的範圍內,怎麽到處都是遼兵?”
“哪裏有那麽多的遼兵?”
“怎麽四麵八方,全都是敗績!”
阿術徹底被搞懵了。
原本漠北草原上,胡騎穩固一片。
也就南方的位置,大慶的主力部隊在穩紮穩打的推進。
雙方各有勝負。
可怎麽突然兩天的時間下來。
帖木兒帝國,以及金帳王庭的騎兵就直接崩潰了,數十萬騎兵沒了約束,在漠北亂竄,竄得滿哪都是!
遼兵也隨著這群亂竄的騎兵,打的滿哪都是。
幾乎一瞬間。
整個漠北草原,東西上千裏的地方,皆是亂糟糟的一片。
實際上。
遼兵一百四十個作戰單位,大穿插了上千裏,甚至穿插到了漠北王庭的西麵。
遼兵都是騎兵,作戰單位有時會分散結合,變化無窮。
加上遼人有著優秀的敵我辨別方式。
這千裏大穿插,穿插的整個漠北都崩潰了。
散亂的金帳騎兵,有時候會跟帖木兒騎兵打起來。
有時候就連北胡騎兵,也會跟自己人射起來。
遼兵數量,並沒有那麽多!
可這千裏大穿插,所造成的數十萬大軍的失控,影響極度惡劣!
甚至就連阿術,一時間都不知道有什麽辦法解決。
事實上。
不單單阿術此時在懵逼。
就連慶皇的中軍,也收到了各種哨兵發現遼兵的蹤跡。
“東麵發現遼兵隊伍,這是正常的。”
“可這西麵也發現了五六支,北麵也發現了十多支!”
“這漠北草原上不是北胡人的王庭嗎?怎麽到處都是老六的兵?”
慶皇得知這些消息後,覺得腦子都不夠用了。
仗原本打的好好的,穩步推進,消滅敵人就好。
怎麽突然間。
這漠北就亂成一鍋粥了?
為此。
慶皇將所有將領,全部召集回來,一起商討。
大慶的精騎,相對穩定,依舊延用著大兵團作戰模式。
說白了,就是五千多騎的一衛方陣。
而一塊地方,至少也有兩個衛聚集。
有的大兵團,甚至多達十幾個衛集合在一起。
就比如慶皇所在的中軍,就是二十個衛列陣,足足十多萬的騎兵大軍,牢牢保護著他們的皇帝。
當然。
前線戰事吃緊,這些衛的兵馬也會進行輪換作戰。
那些征戰勞累的一衛騎兵,則會回到慶皇身邊,進行休息。
到了漠北這種環境下,穩紮穩打當真相當的重要。
可此時,一支支遼兵,攪得漠北天翻地覆,三十萬中軍精騎全都在傻眼。
夜幕降下後。
各將安頓好營寨,才匯聚到慶皇的戰車內。
如今已到了夏季的末尾,換做京都,怕是仍舊熱的不行。
然而在這漠北草原上,已經開始變得涼爽。
這輛蒸汽戰車本就夠大,雖然行進速度算不得快,但足夠的寬敞。
許達等諸帥將,全都聚集在此。
許達更是率先開口。
“陛下,整個漠北全被遼兵給打亂了,三千多胡人重甲騎,被一千遼兵追著攆,直接撞進我軍駐地裏了。”
“害得我軍死了三百多,傷了七八百,好在那三千金帳的重甲騎全都給拿下了,馬的肩膀都比我高了,是真的好!”
許達看似在吐槽。
實則在炫耀。
傷亡了三百多,但白撈了三千重甲騎兵的功勞!
那三千金帳重甲騎,必被遼兵追的沒有力氣了,最後闖到先鋒大軍內,人頭被白撿了。
“遼兵沒找你算賬?”
“遼兵發現我們打起來了後,就繞走了,追另外一支去了。”
許達哈哈大笑,那叫個開心。
他說完後,也有將領開始匯報。
或多或少的,也都碰到了這種狀況。
胡騎被遼兵攆著打,最後慌不擇路,撞到了大軍裏。
然後自然就是白撿人頭。
“出征之前,還怕遼兵太猛,連一點戰功都不給我們留下,沒想到是我們想到了!遼兵弟兄太給力了!”
一群將領很興奮。
覺得遼兵這就是故意送給他們戰功,攆過來後就走,根本不搶戰功,簡直太厚道了!
這天下間。
還能有這麽好的友軍嗎?
實際上。
遼兵也不清楚前麵軍隊是啥情況。
隻是大穿插戰術下,習慣性的見到敵人在打之後,就放棄目標,換下一個目標。
以防止痛擊友軍了。
畢竟草原那麽大,目標那麽多,根本不差這點戰功。
對胡人的繳獲,遼兵基本也很少有能看上的。
相比這些,他們更想報了當年北胡覆滅遼地的仇恨。
不過。
在這慶皇麵前,有將領聽著其他人喜氣洋洋,有名老將哇的一聲就哭了。
“遼兵攆到你們那的隻是數千騎,攆到我這的足足有三萬騎啊!”
“其中還有五千重甲,直接就給三衛兵馬衝散了!”
那名老將差點就哭了。
慶皇聽得也不知該說啥是好。
“你這,是夠倒黴的。”
最後慶皇也隻能如此說。
許達等將頓時不厚道的笑了起來。
老將臉色更難看了。
“行了行了,勝敗兵家常事,此事兒朕不會怪你。”
“至於你向朕來告遼兵,朕也不好斥責遼王,畢竟當下而言,漠北之戰遼兵功績最大。”
“就是,這漠北被搞得太亂了!亂糟糟的一片,來一支隊伍,是敵是友都難以辨清。”
慶皇說出了這最大的難題。
局麵亂糟糟。
大軍主力,反而不知道該打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