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皇的生日,在五月二十一日。
在北伐時,慶皇就有種想法,想要在生日之前,將這北伐戰爭打完。
然後在漠北王庭過生日!
如今,慶皇覺得不單單能過生日。
還有可能宴請天下間諸多附屬國的使者,來這北胡王庭,給他慶壽。
秦風對此自然沒什麽不同意的。
“父皇願意,自然可以。”
慶皇搓了搓手。
“那朕擬一封詔書,召集南洋諸多附屬國北上,隻不過路途遙遠,得用老六你那的蒸汽快船。”
秦風明白慶皇為何要問他了。
“父皇盡管放心,運使者的事兒兒臣派人安排。”
慶皇聽此點頭。
有禦林軍以及遼兵,拉開了大帳的門簾,露出了裏麵的景象。
咋說呢?
自然沒大慶的皇宮好。
“有點簡陋。”
慶皇感慨。
秦風仔細打量著,並不讚同慶皇的話。
“父皇,你看這腳下的地毯十分厚實,花紋樣式應該來自於波斯,相當好的東西。”
慶皇這才注意到腳下。
甚至還有些疑惑。
“如今的波斯地毯,不都是遼地產的嗎?”
“咱覺得這地毯沒老六你送的遼地產的好。”
慶皇說的相當認真。
自從遼地盛行羊毛紡織之後。
波斯地毯這種奢侈品,在京都也開始常見了。
甚至還鬧出過笑話。
京都有老勳貴,兒子買了遼地產的波斯地毯,那老勳貴相當喜歡。
後來有官員聽說老勳貴喜歡波斯地毯,刻意花了大價錢,從海外弄回來一條,送給了老勳貴。
結果那老勳貴破口大罵,聲稱那波斯地毯是假的。
慶皇雖然知曉詳情,但也沒在意這件事兒。
因為在京都人的心目中,遼人賣的波斯地毯,才是正兒八經的波斯貨!
沒看到遼人的海船那麽強大嗎?
去波斯運點地毯回來賣,那不是太正常的事兒嗎?
隻不過這事兒,慶皇倒也沒解釋。
況且……
遼地產的地毯質量,慶皇也覺得比波斯產的好得多。
而且花紋樣式,京都人也更喜歡。
秦風聽慶皇這麽說,忍不住憨笑了聲。
“遼地產的地毯更柔軟,波斯產的地毯更厚實。”
秦風用靴子踩了踩。
京都那邊冬季氣候也算不上太冷。
自然也用不上更厚實的地毯。
故此遼地的波斯地毯,要更加的柔軟,這樣踩起來才更加的舒服。
慶皇想了想,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從波斯千裏迢迢的運送到這漠北王庭,當真是珍貴。”
“隻不過這王帳內,掛的綾羅綢緞啥的,都是江南來的,算不上啥太好的東西。”
“倒是一些隨便擺設的器物,似乎有些講究。”
慶皇看著那些擺設,覺得不錯。
但也僅僅覺得不錯而已,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這很大程度,都是因為慶皇出身太低,有著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若是慶皇帶到北胡的大學士到了,就能看出這些器物的珍貴之處。
然而……
慶皇隻覺得這大帳內大歸大,但有種土裏土氣的感覺。
除了大之外,再無其他的。
再往裏走,則是跪了一地的女子,足足有三十多人,穿著各式衣物,有著各種麵貌。
“這什麽意思?”
慶皇看著這群舞女,看得直皺眉。
毛鴻忙上前。
“陛下,遼王殿下,這是北胡老大汗養的舞女,大多都是從西麵各國收羅來的,你看那還有渾身漆黑的女昆侖奴。”
“還有那個白得跟泡死鬼似的,高鼻深目,眼睛也是藍色的。”
秦風望著那金發碧眼的舞娘。
不得不承認。
北胡老大汗是懂得享受的。
竟然給白夷都抓來了!
不過這個年歲,白夷的地位並不高,甚至西番的奴隸貿易中,白夷跟黑夷,都是奴隸。
甚至因為白夷皮膚太白,容易生病,算不上好奴隸。
在慶人的審美觀中。
這白夷長得不能說不好看。
而是相當的難看!
從慶皇與毛鴻等人嫌棄的樣子來看,秦風就知道慶人對除了慶人之外,究竟是什麽態度。
能被慶人瞧得起的。
也就胡人了。
可如今胡人被大慶基本滅了,也就嘉峪關那邊的戰事兒還沒完。
但等大軍重新集結完畢,前往嘉峪關,嘉峪關的戰事兒完全可定。
北伐打到這裏,已經算是圓滿完成了。
剩下的。
就是清理整個漠北草原。
適合留下的留下。
不適合留下的,統統消滅掉。
這種清理,怕是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
秦風打量著這些舞女,都相當的年輕。
慶皇忍不住望了秦風一眼。
“這怕是給遼王留下的。”
毛鴻憨笑著。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遼人發現這些舞女之後,便留在這了。
目的自然不用言說。
誰都知曉遼王好舞娘。
“這些舞娘,大多都是北胡老大汗尋來,教北胡老大汗跳舞的。”
“據說老大汗練舞數月,精通好幾個國度的舞蹈。”
慶皇聽此,頓時來了興趣。
“那真得好好看一看,等朕六十大壽時,讓老大汗跳一段助助興。”
慶皇對舞女的舞蹈沒有半點興趣。
可要讓老大汗來跳舞助興。
這可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了。
特別當著諸多藩屬國使臣的麵,讓老大汗跳上那麽一段,再說一些賀詞。
那大慶的威名,將達到一個嶄新的地步。
未來的慶人,也將成為這天下間最為尊貴的族群。
實際上。
哪怕大慶的藩屬國,見到西番等,也多有蔑視。
這是對於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
同時這些藩屬國也很清楚,沒有任何比他們宗主國更加強大的存在。
再往帳內走了一段,慶皇也見到了繡著雄鷹的白屏風。
以及擺放在座椅前,各式各樣的印璽。
慶皇幾步上前,便抓起一枚玉璽大寶。
“製誥之寶。”
“這大胡皇朝的玉璽,竟然也都是篆文的。”
慶皇換了幾枚玉璽之後,看的大樂。
他還是第一次,瞧見前朝的玉璽。
“不過該說不說,刻的比朕用的好。”
慶皇摸著下巴。
他的玉璽當年追究簡單,玉用的是不錯,但沒有刻得那麽精美複雜。
畢竟慶皇是標準的實用主義。
“老六你不是愛收藏嗎?要不要選幾個回去把玩?”
……
在北伐時,慶皇就有種想法,想要在生日之前,將這北伐戰爭打完。
然後在漠北王庭過生日!
如今,慶皇覺得不單單能過生日。
還有可能宴請天下間諸多附屬國的使者,來這北胡王庭,給他慶壽。
秦風對此自然沒什麽不同意的。
“父皇願意,自然可以。”
慶皇搓了搓手。
“那朕擬一封詔書,召集南洋諸多附屬國北上,隻不過路途遙遠,得用老六你那的蒸汽快船。”
秦風明白慶皇為何要問他了。
“父皇盡管放心,運使者的事兒兒臣派人安排。”
慶皇聽此點頭。
有禦林軍以及遼兵,拉開了大帳的門簾,露出了裏麵的景象。
咋說呢?
自然沒大慶的皇宮好。
“有點簡陋。”
慶皇感慨。
秦風仔細打量著,並不讚同慶皇的話。
“父皇,你看這腳下的地毯十分厚實,花紋樣式應該來自於波斯,相當好的東西。”
慶皇這才注意到腳下。
甚至還有些疑惑。
“如今的波斯地毯,不都是遼地產的嗎?”
“咱覺得這地毯沒老六你送的遼地產的好。”
慶皇說的相當認真。
自從遼地盛行羊毛紡織之後。
波斯地毯這種奢侈品,在京都也開始常見了。
甚至還鬧出過笑話。
京都有老勳貴,兒子買了遼地產的波斯地毯,那老勳貴相當喜歡。
後來有官員聽說老勳貴喜歡波斯地毯,刻意花了大價錢,從海外弄回來一條,送給了老勳貴。
結果那老勳貴破口大罵,聲稱那波斯地毯是假的。
慶皇雖然知曉詳情,但也沒在意這件事兒。
因為在京都人的心目中,遼人賣的波斯地毯,才是正兒八經的波斯貨!
沒看到遼人的海船那麽強大嗎?
去波斯運點地毯回來賣,那不是太正常的事兒嗎?
隻不過這事兒,慶皇倒也沒解釋。
況且……
遼地產的地毯質量,慶皇也覺得比波斯產的好得多。
而且花紋樣式,京都人也更喜歡。
秦風聽慶皇這麽說,忍不住憨笑了聲。
“遼地產的地毯更柔軟,波斯產的地毯更厚實。”
秦風用靴子踩了踩。
京都那邊冬季氣候也算不上太冷。
自然也用不上更厚實的地毯。
故此遼地的波斯地毯,要更加的柔軟,這樣踩起來才更加的舒服。
慶皇想了想,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從波斯千裏迢迢的運送到這漠北王庭,當真是珍貴。”
“隻不過這王帳內,掛的綾羅綢緞啥的,都是江南來的,算不上啥太好的東西。”
“倒是一些隨便擺設的器物,似乎有些講究。”
慶皇看著那些擺設,覺得不錯。
但也僅僅覺得不錯而已,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這很大程度,都是因為慶皇出身太低,有著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若是慶皇帶到北胡的大學士到了,就能看出這些器物的珍貴之處。
然而……
慶皇隻覺得這大帳內大歸大,但有種土裏土氣的感覺。
除了大之外,再無其他的。
再往裏走,則是跪了一地的女子,足足有三十多人,穿著各式衣物,有著各種麵貌。
“這什麽意思?”
慶皇看著這群舞女,看得直皺眉。
毛鴻忙上前。
“陛下,遼王殿下,這是北胡老大汗養的舞女,大多都是從西麵各國收羅來的,你看那還有渾身漆黑的女昆侖奴。”
“還有那個白得跟泡死鬼似的,高鼻深目,眼睛也是藍色的。”
秦風望著那金發碧眼的舞娘。
不得不承認。
北胡老大汗是懂得享受的。
竟然給白夷都抓來了!
不過這個年歲,白夷的地位並不高,甚至西番的奴隸貿易中,白夷跟黑夷,都是奴隸。
甚至因為白夷皮膚太白,容易生病,算不上好奴隸。
在慶人的審美觀中。
這白夷長得不能說不好看。
而是相當的難看!
從慶皇與毛鴻等人嫌棄的樣子來看,秦風就知道慶人對除了慶人之外,究竟是什麽態度。
能被慶人瞧得起的。
也就胡人了。
可如今胡人被大慶基本滅了,也就嘉峪關那邊的戰事兒還沒完。
但等大軍重新集結完畢,前往嘉峪關,嘉峪關的戰事兒完全可定。
北伐打到這裏,已經算是圓滿完成了。
剩下的。
就是清理整個漠北草原。
適合留下的留下。
不適合留下的,統統消滅掉。
這種清理,怕是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
秦風打量著這些舞女,都相當的年輕。
慶皇忍不住望了秦風一眼。
“這怕是給遼王留下的。”
毛鴻憨笑著。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遼人發現這些舞女之後,便留在這了。
目的自然不用言說。
誰都知曉遼王好舞娘。
“這些舞娘,大多都是北胡老大汗尋來,教北胡老大汗跳舞的。”
“據說老大汗練舞數月,精通好幾個國度的舞蹈。”
慶皇聽此,頓時來了興趣。
“那真得好好看一看,等朕六十大壽時,讓老大汗跳一段助助興。”
慶皇對舞女的舞蹈沒有半點興趣。
可要讓老大汗來跳舞助興。
這可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了。
特別當著諸多藩屬國使臣的麵,讓老大汗跳上那麽一段,再說一些賀詞。
那大慶的威名,將達到一個嶄新的地步。
未來的慶人,也將成為這天下間最為尊貴的族群。
實際上。
哪怕大慶的藩屬國,見到西番等,也多有蔑視。
這是對於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
同時這些藩屬國也很清楚,沒有任何比他們宗主國更加強大的存在。
再往帳內走了一段,慶皇也見到了繡著雄鷹的白屏風。
以及擺放在座椅前,各式各樣的印璽。
慶皇幾步上前,便抓起一枚玉璽大寶。
“製誥之寶。”
“這大胡皇朝的玉璽,竟然也都是篆文的。”
慶皇換了幾枚玉璽之後,看的大樂。
他還是第一次,瞧見前朝的玉璽。
“不過該說不說,刻的比朕用的好。”
慶皇摸著下巴。
他的玉璽當年追究簡單,玉用的是不錯,但沒有刻得那麽精美複雜。
畢竟慶皇是標準的實用主義。
“老六你不是愛收藏嗎?要不要選幾個回去把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