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段長城處,守軍早已無比疲憊。
他們因長期戰爭而麻木,恍如行屍走肉。
根本不知道這長城還要守多久,戰爭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更不知道漠北的戰事什麽時候能徹底結束。
因為大慶傳遞捷報,振奮軍心的快馬,跑的都沒秦風的戰車快。
他們已經極度疲憊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迎來新的援軍。
而且。
今日城外敵軍的數量明顯變得更多。
城頭上也有許多猜測,猜測漠北是不是戰事失利了,敵人來了援軍。
“那是我們的援軍!”
“漠北戰事應該不是失利了,而是應該贏了!”
“從漠北來的胡騎,垂頭喪氣的,老子就說是潰軍,你們沒人信!”
城頭上的守軍,在用最後的力氣歡呼著。
更有守軍抽起插在城頭上的紅色旗幟,用力的揮舞起來,仿佛在用這種方式,來給援軍助威。
更有眼尖的守軍高吼。
“我瞧見了,黑底的遼字旗!那是遼兵!”
“遼王的兵馬,竟然打到這來了!”
“那不是遼兵!那是遼王的旗幟!當年老子去遼地,認識遼王的這麵旗!”
“遼王來了?”
“遼王來了!”
“遼王來了!”
一時間,長城上人頭攢動,許多傷兵站在高處,想要看得更加真切。
遼王!
這在大慶,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這是烙印在慶人記憶中的東西。
興許。
有許多年輕的將領不服,覺得遼王有可能是被神話了。
若他的爹是慶皇,也同樣能塑造出天下無敵的名聲!
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了。
可架不住。
絕大部分慶人,都願意相信遼王的戰績。
也有許多跟遼王接觸過的慶兵,都認同遼王的強大。
如今,當年懷疑過遼王的將領,眼睜睜的看著那三百輛戰車,先後半個時辰的時間不到。
就鑿穿了長達十裏的敵營。
戰車離開的地方,混亂一片,而這仍舊沒有阻礙遼兵繼續鑿穿敵營的行為。
“遼王威武。”
有年輕的小將猛地抽自己一嘴巴子。
“我當年不該懷疑遼王殿下的!是我無知!”
再望向那麵黑色的遼王旗幟,年輕小將的眼中已經滿是狂熱。
胡人的營地,在長城外駐紮了長達近百裏!
遼王殿下就這些戰車,如同一塊石頭掉進了湖泊裏。
當真行嗎?
“遼王殿下兵力太少,怕是難以持久!”
“快!快派人去告知嘉峪關,做好開城關迎接遼王殿下入關的準備!”
長城上的許多守軍,此時已經明明沒有力氣了。
可還是忍不住的歡呼著,搖動著旗幟。
嘉峪關的長城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守軍,眼睜睜的看著遼王的旗幟,繼續向西番的營地內鑿穿。
十裏!
十五裏!
二十裏!
三十裏!
遼王的旗幟行進的速度,似乎就沒有變過!
爆炸聲一直從東麵,炸到了西麵!
對於長城守軍來說,這簡直像是過年的爆竹一般的好聽、喜慶!
“西番崽子們!就你們的火炮厲害嗎?讓你們也嚐嚐我大慶的火器!”
有將領高呼,站在城頭大笑。
有的更是興起,跳到了垛子上,撩開了下擺。
“老子賞你們西番崽子們一泡!”
原本死寂、沉默的城頭。
隨著秦風的抵達,再度迸發了希望!
有快馬沿著長城的馬道上一路疾馳,直奔到了嘉峪關內,跪倒在地。
“秦王殿下!要贏了!十日之內果然要贏了!”
秦樉雙眼焦黑,盯著那名將領。
“發生了什麽?”
“遼王來了,正在鑿穿敵營!”
秦樉身體猛地繃直。
“遼王來了?怎麽會這麽快?你休要唬我!”
“殿下前去城頭看一看便知,用不了多久,遼王殿下就能殺到嘉峪關外。”
“這西番胡在遼王殿下的麵前,果然不堪一擊!”
傳訊兵的眼中帶著狂熱。
那是對遼王的瘋狂崇拜。
他們太清楚了,在這種苦苦支撐的狀態下,突然有援軍抵達,而且在鑿穿敵陣,是多麽振奮的一件事兒!
戰爭還得打!
能打很久!
那西番胡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打!
打他個一年!打他個三年五年!
跟他們西番打一輩子!
替那些戰死的弟兄們,報仇!
這一刻,整個帥府都在轟動著。
秦樉披上了鎧甲,與親兵登上了嘉峪關的城頭。
此時已是黃昏之際。
橘紅色的大日正在落向西麵的黃沙中,陽光濺起了滿目的金黃。
那屬於秦風的黑旗,顯得格外的醒目。
“真是老六。”
秦樉鬆了口氣,緊繃著精神終於有了鬆懈,腳下一個恍惚,身體向後栽倒。
“秦王!”
“秦王殿下!”
身邊的親兵即刻將秦樉拉住,一時間城頭混亂一片。
“秦王殿下昏了,快叫大夫!”
“掐人中!掐人中!”
嘉峪關城頭略有混亂。
秦樉勞累過度,此時精神鬆懈,沒有撐住,直接昏迷了過去。
他在這嘉峪關,裝神弄鬼支撐了太久。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撐得住。
好在。
秦風來了。
他最信任的老六來了!
秦樉雖暈,嘉峪關此地一時間找不到了最高統帥。
雖然馮帥仍舊在稱病。
可這麽長時間不見,守軍們也早就清楚,馮帥應該出事兒,戰死了。
隻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遼王來了。
而且在敵營中的勢頭,根本不可能阻擋,距離敵人的中軍營也越來越近。
“遼王殿下這是想一鼓作氣,來個擒賊先擒王嗎?”
“很有可能,唯有如此,才能讓西番胡徹底崩潰。”
“數十萬大軍啊,遼王殿下這才多少人。”
“似乎就三百輛戰車。”
“這氣勢太凶猛了,鑿穿數十裏的敵軍營地,速度竟能絲毫未減。”
“這就是遼王啊!”
一群將領,站在嘉峪關的城頭,無比的感慨。
遼王的無敵,這一次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究竟怎樣敵人,能夠組織如此強大的遼王。
三百輛左右的戰車,竟敢直插敵營!
這是何等的勇武!
彪悍的人生在史冊都足夠列傳。
“我等為遼王殿下,在城頭擂鼓祝威!”
……
他們因長期戰爭而麻木,恍如行屍走肉。
根本不知道這長城還要守多久,戰爭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更不知道漠北的戰事什麽時候能徹底結束。
因為大慶傳遞捷報,振奮軍心的快馬,跑的都沒秦風的戰車快。
他們已經極度疲憊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迎來新的援軍。
而且。
今日城外敵軍的數量明顯變得更多。
城頭上也有許多猜測,猜測漠北是不是戰事失利了,敵人來了援軍。
“那是我們的援軍!”
“漠北戰事應該不是失利了,而是應該贏了!”
“從漠北來的胡騎,垂頭喪氣的,老子就說是潰軍,你們沒人信!”
城頭上的守軍,在用最後的力氣歡呼著。
更有守軍抽起插在城頭上的紅色旗幟,用力的揮舞起來,仿佛在用這種方式,來給援軍助威。
更有眼尖的守軍高吼。
“我瞧見了,黑底的遼字旗!那是遼兵!”
“遼王的兵馬,竟然打到這來了!”
“那不是遼兵!那是遼王的旗幟!當年老子去遼地,認識遼王的這麵旗!”
“遼王來了?”
“遼王來了!”
“遼王來了!”
一時間,長城上人頭攢動,許多傷兵站在高處,想要看得更加真切。
遼王!
這在大慶,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這是烙印在慶人記憶中的東西。
興許。
有許多年輕的將領不服,覺得遼王有可能是被神話了。
若他的爹是慶皇,也同樣能塑造出天下無敵的名聲!
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了。
可架不住。
絕大部分慶人,都願意相信遼王的戰績。
也有許多跟遼王接觸過的慶兵,都認同遼王的強大。
如今,當年懷疑過遼王的將領,眼睜睜的看著那三百輛戰車,先後半個時辰的時間不到。
就鑿穿了長達十裏的敵營。
戰車離開的地方,混亂一片,而這仍舊沒有阻礙遼兵繼續鑿穿敵營的行為。
“遼王威武。”
有年輕的小將猛地抽自己一嘴巴子。
“我當年不該懷疑遼王殿下的!是我無知!”
再望向那麵黑色的遼王旗幟,年輕小將的眼中已經滿是狂熱。
胡人的營地,在長城外駐紮了長達近百裏!
遼王殿下就這些戰車,如同一塊石頭掉進了湖泊裏。
當真行嗎?
“遼王殿下兵力太少,怕是難以持久!”
“快!快派人去告知嘉峪關,做好開城關迎接遼王殿下入關的準備!”
長城上的許多守軍,此時已經明明沒有力氣了。
可還是忍不住的歡呼著,搖動著旗幟。
嘉峪關的長城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守軍,眼睜睜的看著遼王的旗幟,繼續向西番的營地內鑿穿。
十裏!
十五裏!
二十裏!
三十裏!
遼王的旗幟行進的速度,似乎就沒有變過!
爆炸聲一直從東麵,炸到了西麵!
對於長城守軍來說,這簡直像是過年的爆竹一般的好聽、喜慶!
“西番崽子們!就你們的火炮厲害嗎?讓你們也嚐嚐我大慶的火器!”
有將領高呼,站在城頭大笑。
有的更是興起,跳到了垛子上,撩開了下擺。
“老子賞你們西番崽子們一泡!”
原本死寂、沉默的城頭。
隨著秦風的抵達,再度迸發了希望!
有快馬沿著長城的馬道上一路疾馳,直奔到了嘉峪關內,跪倒在地。
“秦王殿下!要贏了!十日之內果然要贏了!”
秦樉雙眼焦黑,盯著那名將領。
“發生了什麽?”
“遼王來了,正在鑿穿敵營!”
秦樉身體猛地繃直。
“遼王來了?怎麽會這麽快?你休要唬我!”
“殿下前去城頭看一看便知,用不了多久,遼王殿下就能殺到嘉峪關外。”
“這西番胡在遼王殿下的麵前,果然不堪一擊!”
傳訊兵的眼中帶著狂熱。
那是對遼王的瘋狂崇拜。
他們太清楚了,在這種苦苦支撐的狀態下,突然有援軍抵達,而且在鑿穿敵陣,是多麽振奮的一件事兒!
戰爭還得打!
能打很久!
那西番胡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打!
打他個一年!打他個三年五年!
跟他們西番打一輩子!
替那些戰死的弟兄們,報仇!
這一刻,整個帥府都在轟動著。
秦樉披上了鎧甲,與親兵登上了嘉峪關的城頭。
此時已是黃昏之際。
橘紅色的大日正在落向西麵的黃沙中,陽光濺起了滿目的金黃。
那屬於秦風的黑旗,顯得格外的醒目。
“真是老六。”
秦樉鬆了口氣,緊繃著精神終於有了鬆懈,腳下一個恍惚,身體向後栽倒。
“秦王!”
“秦王殿下!”
身邊的親兵即刻將秦樉拉住,一時間城頭混亂一片。
“秦王殿下昏了,快叫大夫!”
“掐人中!掐人中!”
嘉峪關城頭略有混亂。
秦樉勞累過度,此時精神鬆懈,沒有撐住,直接昏迷了過去。
他在這嘉峪關,裝神弄鬼支撐了太久。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撐得住。
好在。
秦風來了。
他最信任的老六來了!
秦樉雖暈,嘉峪關此地一時間找不到了最高統帥。
雖然馮帥仍舊在稱病。
可這麽長時間不見,守軍們也早就清楚,馮帥應該出事兒,戰死了。
隻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遼王來了。
而且在敵營中的勢頭,根本不可能阻擋,距離敵人的中軍營也越來越近。
“遼王殿下這是想一鼓作氣,來個擒賊先擒王嗎?”
“很有可能,唯有如此,才能讓西番胡徹底崩潰。”
“數十萬大軍啊,遼王殿下這才多少人。”
“似乎就三百輛戰車。”
“這氣勢太凶猛了,鑿穿數十裏的敵軍營地,速度竟能絲毫未減。”
“這就是遼王啊!”
一群將領,站在嘉峪關的城頭,無比的感慨。
遼王的無敵,這一次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究竟怎樣敵人,能夠組織如此強大的遼王。
三百輛左右的戰車,竟敢直插敵營!
這是何等的勇武!
彪悍的人生在史冊都足夠列傳。
“我等為遼王殿下,在城頭擂鼓祝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