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尼別突然之間懷疑。
阿術雖然死了,可他本身沒有那麽的簡單。
阿術本身,必也有一統的野心,建立超越先祖的偉業!
這烏恩。
是不是阿術在大戰之前,提前布置下去的後手?
這一刻,紮尼別猶豫不定。
“這東麵簡直太複雜了,人心壞到家了!”
“若我與帖木兒出兵出力,幫助阿術製衡了大慶,結果會是如何?”
“我的兵馬必然元氣大傷,阿術便抄了我的後路,讓我進退不得,最後隻能乖乖的臣服。”
“這個烏恩,曾屬於阿術的八大部,很有可能就是阿術吞並我的後手。”
一時間,紮尼別想了許多。
甚至覺得整個東麵,全都是壞人,心思重得要命!
而且如今最為關鍵的。
是他想回去,怕是都回不去了。
“本汗若帶大軍而歸,這些部族,還願意臣服於本汗嗎?”
這話說到後麵,他連自己都心虛了。
他將各部族的勇士都帶出來了。
然而卻沒有將這些人帶回去!
若帶回去,尚且能用那些勇士,去鎮壓各部族,重新奪回權利。
可那些人,都死在了漠北草原上。
也就等於他對各部族的控製力,進一步的被削弱,回去後,那些部族怕是都不會認他了。
失敗者,素來不配當做統帥。
胡人素來如此。
“那個烏恩,很年輕。”
紮尼別坐在主位之上,思索了許久許久。
“誰知道這個烏恩?”
他向下方詢問著。
好在。
這裏還有許多北胡殘兵,對烏恩有所知曉。
“回大汗,烏恩此人是草原上最年輕的巴圖魯,當年曾在遼王手下活著回到草原上。”
“而後又整合了被遼王打散的東胡人,能挨著遼王存活下來。”
“草原上都覺得,烏恩的實力,可能僅次於遼王。”
話說到這裏,紮尼別的臉色就越發的難看。
“這個烏恩,竟然這麽的強?”
“挨著遼王,還能存續部族,活到現在,旬月間便吞並整個金帳汗國,實力自然恐怖。”
紮尼別忍不住抬頭望著大帳的帳頂。
“當真英雄出少年啊!”
“我老了,當真老了,打不動了。”
紮尼別很頹廢。
遼王的凶殘,他是有目共睹的。
甚至打到現在,胡人中已經沒人敢跟遼王正麵較量了。
那根本就是在找死。
而這個烏恩,能用遼王當對標,實力絕對不會太差了,而且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將整個金帳汗國吞掉,成為統帥。
能力也絕對一等一的。
他就算帶著殘兵回去,怕是也很難奪回他的政權。
如今的紮尼別,回回不去了,家徹底被偷了。
旗鼓難下的感覺,當真困難。
“能剩下的路,就是西歸嗎?”
紮尼別望向了帖木兒的那些部下。
毫無疑問。
西番胡的這些人,全都凶殘的餓狼。
有慶人在,他們願意舉著他當擋箭牌,表麵臣服。
可一旦他要去了帖木兒帝國的地盤上。
這些人怕是會第一時間,就會撕了他。
“大慶好歹是禮儀之邦,我也是能學舞的!”
天黑之時,紮尼別徹底做出了決定。
“投降!”
“向遼王徹底投降!任由遼王處置!”
紮尼別想到了北胡老大汗,想到了帖木兒。
覺得這算是他唯一的生機。
哪怕到了大慶,會被慶人羞辱。
也比被胡人給殺了強。
若是死了,真的就什麽都沒有了!
“立刻,馬上,派人去聯係遼王,我要投降。”
紮尼別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命親信帶著自己的印信,前往了嘉峪關。
當秦風接到消息時,已經完全天黑了。
“紮尼別要投降?”
“是,我父汗難以約束這些軍隊,汗國如今也被烏恩奪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唯有向遼王殿下投降,祈求遼王殿下憐憫,才是最好的出路。”
秦風聽到這話後,臉色變了變。
“你說烏恩,跑到金帳汗國去了?”
仗打到現在,秦風才赫然想起來。
烏恩帶領的東胡人,全都沒了!
如今再得知消息,發現烏跑跑竟然跑到了金帳汗國內,給金帳汗國的家偷了。
不用想。
紮尼別想要回去,必然會被烏恩帶兵給堵死了!
至於紮尼別帶領這些殘兵,是否能打得過烏恩,連秦風都不好說。
隻不過……
“烏恩去了金帳汗國作威作福,本王的三皇兄怎麽辦?”
要知道,金帳汗國那地方。
可是寧王看上的。
如今卻被烏恩先占了。
到時候怕是要跟烏恩打上一場,才能決定究竟是誰占據金帳汗國的土地。
至於紮尼別是否詐降,秦風根本不在意。
用不了多久,秦風戰車的炮彈燃油補給就能到了。
隻要到了,就算胡兵再怎麽詐降,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關外胡人的任何舉動都會顯得無比的幼稚可笑。
“本王準許他投降。”
“若真有誠意,便將甲胄刀劍弓弩,全部投入到成為湖中,來到嘉峪關下。”
“本王隻給兩日機會,若兩日不來,大軍必然合剿。”
戰爭打到現在,勝負早就分了。
這群胡人繼續掙紮,也必然是徒勞無功的事兒。
既如此,還不如當做俘虜,為大慶的西域,修建一條鐵路。
通過這條鐵路。
也能將西域之地,徹底拴在大慶的國土之上。
秦風需要人。
需要很多人來修。
“我代父汗感恩遼王殿下的慷慨!這邊派人回去告知父皇!”
那名金帳的王子,竟直接待在嘉峪關內不走了,心甘情願的充當人質,讓秦風放心。
秦風倒也不在意這個。
至於回去報信的人,則被守軍放了下去。
次日清晨,便有胡兵陸陸續續的靠近湖邊,將手中的刀劍、甲胄、弓箭等,全都投入到了嘉峪關外大湖中。
而後陸續有胡兵,牽著馬匹舉著手,成規模的向嘉峪關長城外的守軍,進行投降。
這一幕,看的嘉峪關守軍所有人都傻了。
“這麽多的俘虜,這得接收到什麽時候去?”
“這就投降了?還沒有跟著遼王殿下打出去呢!”
許多守軍無比遺憾。
就連帖木兒,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徹底懵了。
“這是湊齊了?”
……
阿術雖然死了,可他本身沒有那麽的簡單。
阿術本身,必也有一統的野心,建立超越先祖的偉業!
這烏恩。
是不是阿術在大戰之前,提前布置下去的後手?
這一刻,紮尼別猶豫不定。
“這東麵簡直太複雜了,人心壞到家了!”
“若我與帖木兒出兵出力,幫助阿術製衡了大慶,結果會是如何?”
“我的兵馬必然元氣大傷,阿術便抄了我的後路,讓我進退不得,最後隻能乖乖的臣服。”
“這個烏恩,曾屬於阿術的八大部,很有可能就是阿術吞並我的後手。”
一時間,紮尼別想了許多。
甚至覺得整個東麵,全都是壞人,心思重得要命!
而且如今最為關鍵的。
是他想回去,怕是都回不去了。
“本汗若帶大軍而歸,這些部族,還願意臣服於本汗嗎?”
這話說到後麵,他連自己都心虛了。
他將各部族的勇士都帶出來了。
然而卻沒有將這些人帶回去!
若帶回去,尚且能用那些勇士,去鎮壓各部族,重新奪回權利。
可那些人,都死在了漠北草原上。
也就等於他對各部族的控製力,進一步的被削弱,回去後,那些部族怕是都不會認他了。
失敗者,素來不配當做統帥。
胡人素來如此。
“那個烏恩,很年輕。”
紮尼別坐在主位之上,思索了許久許久。
“誰知道這個烏恩?”
他向下方詢問著。
好在。
這裏還有許多北胡殘兵,對烏恩有所知曉。
“回大汗,烏恩此人是草原上最年輕的巴圖魯,當年曾在遼王手下活著回到草原上。”
“而後又整合了被遼王打散的東胡人,能挨著遼王存活下來。”
“草原上都覺得,烏恩的實力,可能僅次於遼王。”
話說到這裏,紮尼別的臉色就越發的難看。
“這個烏恩,竟然這麽的強?”
“挨著遼王,還能存續部族,活到現在,旬月間便吞並整個金帳汗國,實力自然恐怖。”
紮尼別忍不住抬頭望著大帳的帳頂。
“當真英雄出少年啊!”
“我老了,當真老了,打不動了。”
紮尼別很頹廢。
遼王的凶殘,他是有目共睹的。
甚至打到現在,胡人中已經沒人敢跟遼王正麵較量了。
那根本就是在找死。
而這個烏恩,能用遼王當對標,實力絕對不會太差了,而且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將整個金帳汗國吞掉,成為統帥。
能力也絕對一等一的。
他就算帶著殘兵回去,怕是也很難奪回他的政權。
如今的紮尼別,回回不去了,家徹底被偷了。
旗鼓難下的感覺,當真困難。
“能剩下的路,就是西歸嗎?”
紮尼別望向了帖木兒的那些部下。
毫無疑問。
西番胡的這些人,全都凶殘的餓狼。
有慶人在,他們願意舉著他當擋箭牌,表麵臣服。
可一旦他要去了帖木兒帝國的地盤上。
這些人怕是會第一時間,就會撕了他。
“大慶好歹是禮儀之邦,我也是能學舞的!”
天黑之時,紮尼別徹底做出了決定。
“投降!”
“向遼王徹底投降!任由遼王處置!”
紮尼別想到了北胡老大汗,想到了帖木兒。
覺得這算是他唯一的生機。
哪怕到了大慶,會被慶人羞辱。
也比被胡人給殺了強。
若是死了,真的就什麽都沒有了!
“立刻,馬上,派人去聯係遼王,我要投降。”
紮尼別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命親信帶著自己的印信,前往了嘉峪關。
當秦風接到消息時,已經完全天黑了。
“紮尼別要投降?”
“是,我父汗難以約束這些軍隊,汗國如今也被烏恩奪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唯有向遼王殿下投降,祈求遼王殿下憐憫,才是最好的出路。”
秦風聽到這話後,臉色變了變。
“你說烏恩,跑到金帳汗國去了?”
仗打到現在,秦風才赫然想起來。
烏恩帶領的東胡人,全都沒了!
如今再得知消息,發現烏跑跑竟然跑到了金帳汗國內,給金帳汗國的家偷了。
不用想。
紮尼別想要回去,必然會被烏恩帶兵給堵死了!
至於紮尼別帶領這些殘兵,是否能打得過烏恩,連秦風都不好說。
隻不過……
“烏恩去了金帳汗國作威作福,本王的三皇兄怎麽辦?”
要知道,金帳汗國那地方。
可是寧王看上的。
如今卻被烏恩先占了。
到時候怕是要跟烏恩打上一場,才能決定究竟是誰占據金帳汗國的土地。
至於紮尼別是否詐降,秦風根本不在意。
用不了多久,秦風戰車的炮彈燃油補給就能到了。
隻要到了,就算胡兵再怎麽詐降,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關外胡人的任何舉動都會顯得無比的幼稚可笑。
“本王準許他投降。”
“若真有誠意,便將甲胄刀劍弓弩,全部投入到成為湖中,來到嘉峪關下。”
“本王隻給兩日機會,若兩日不來,大軍必然合剿。”
戰爭打到現在,勝負早就分了。
這群胡人繼續掙紮,也必然是徒勞無功的事兒。
既如此,還不如當做俘虜,為大慶的西域,修建一條鐵路。
通過這條鐵路。
也能將西域之地,徹底拴在大慶的國土之上。
秦風需要人。
需要很多人來修。
“我代父汗感恩遼王殿下的慷慨!這邊派人回去告知父皇!”
那名金帳的王子,竟直接待在嘉峪關內不走了,心甘情願的充當人質,讓秦風放心。
秦風倒也不在意這個。
至於回去報信的人,則被守軍放了下去。
次日清晨,便有胡兵陸陸續續的靠近湖邊,將手中的刀劍、甲胄、弓箭等,全都投入到了嘉峪關外大湖中。
而後陸續有胡兵,牽著馬匹舉著手,成規模的向嘉峪關長城外的守軍,進行投降。
這一幕,看的嘉峪關守軍所有人都傻了。
“這麽多的俘虜,這得接收到什麽時候去?”
“這就投降了?還沒有跟著遼王殿下打出去呢!”
許多守軍無比遺憾。
就連帖木兒,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徹底懵了。
“這是湊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