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的投降,足足持續了數日,方才徹底結束。
除了投降的胡人外,大慶精騎先後斬殺了三萬餘逃竄胡騎。
這也算得上不錯的戰利品了。
當然。
這其中應當是有俘虜的,隻不過為了震懾,或者說多一些戰績。
許打最終選擇了全部處死,無一俘虜的場麵。
也是為了震懾嘉峪關的胡人俘虜,防止他們逃跑。
如今的嘉峪關上,到處都是胡人俘虜在幹活。
五個胡人串在一起,在清理著長城外的城磚等等。
諸多的胡人俘虜,更是被徹底分散開,以防止鬧事兒。
許達也選擇入了嘉峪關內,聞著嘉峪關內到處都是牛羊粑粑的味道,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這裏的牛羊太多了,青草無比夠用,應當送回大慶一部分,換取更多的糧食。”
許達如此提議著。
“主要也讓大慶的百姓,感受到北伐大勝的好處,讓他們也能跟著吃上一些肉。”
毫無疑問。
許帥這是老成持國之言了。
大勝之後的好處。
不能單單讓西軍將士們全吃了。
而且這也吃不完!
還不如送回去一部分,便宜販賣給大慶的百姓,讓所有大慶人,一起跟著慶祝。
至少北胡的諸多牛羊,多被這麽處理了。
“許帥說的在理。”
“一部分牛羊,的確已經在回去的路上,隻不過發給的不是大慶百姓,而是這些西軍將士的家眷。”
“他們在此地守護邊疆,些許牛羊,不足以慰藉,應當讓他們的家人,也為此感受到榮耀,好處。”
許達聽此,神色有些恍惚,拉過了秦風,來到了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小聲道。
“遼王殿下,你這做的有點越俎代庖了。”
“賞賜將士的事兒,隻能由陛下來做,遼王殿下做了,就等於收買了這群西軍將士的人心,對於這些西軍將士來說,未必是好事兒。”
“未來有一天,他們可能會被打上遼王派的標識,被朝廷的官員惡意排擠,那個時候遼王殿下還能護得住他們嗎?”
秦風目光一瞪。
“誰敢排擠這些與國有功之人?本王犒賞,皆是我軍斬獲,父皇不會多說什麽。”
“陛下是不會多說什麽?可此番北伐,戰功皆為遼王殿下所獲,已有功高震主之嫌。”
許達相當的嚴肅。
阿術用自己的死,坑了秦風一把。
可如今的遼王,並沒有任何收斂,反而生擒了帖木兒,逼得金帳大汗投降。
這北伐的頭功。
除了遼王之外,還有誰了?
若非為了不讓秦風的戰績太惹眼,他都讓部下殺俘虜了!
隻為了讓大慶精騎的戰績看起來好看些,不至於讓秦風的戰績過於的惹眼。
換作以往。
他為何會這麽做?
可許達與秦風之間,屬於翁婿關係。
用一句不客氣的話來說。
遼王若真的出了什麽問題,那他許達也絕對跑不掉。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是從古至今的道理,如今沒了胡人,藩王的地位便不再那麽重要。”
“到時候,藩王反而會成為大慶朝廷上,最為忌憚的敵人。”
許達活了這麽多年,對於這些事兒看得相當明白。
沒有了北胡這個大敵。
長城在這,還去防誰去?
長城的用處都銳減了。
那麽塞外的藩王,還當真有那麽大的用處了嗎?
甚至坐大的藩王,必然會被大慶內部,當做隱患。
興許幾年時間內,秦風的覆滅北胡的威壓還在,不會出現什麽事兒。
可是隻要過些年,隨便找到一個契機。
大慶朝廷的那把刀,很有可能就砍到藩王的頭上。
這把刀,未必會對著秦風。
可一定會對著秦王、寧王等!
毫無疑問。
其中最明智的,其實就是寧王,想要趁著北伐完畢之後,直接去遠征,不在大慶周邊呆著了,相隔萬裏,大慶朝廷的刀,未來必然難以斬到寧王的頭上。
走了。
這一走,就是萬裏。
秦王未來也會走。
反觀秦風,雖然在長城塞外之地,可卻是大慶周邊最為強大的勢力,朝廷百官不忌憚,那是不可能的事兒。
許達覺得,這個時候就該藏拙!
功成身退,還是一名統帥最高的本事。
古往今來,打勝仗的將領並不缺乏,可打完勝仗,還能得到皇帝信任,能夠安穩活到老死的將領,當真是少之又少。
秦風渾不在意。
“嶽父盡管放心,本王心中自有定奪。”
興許再過一些年,等大洋彼岸的情況摸索清楚了。
秦風必然會遠行,踏上另外一片物資豐沛的大陸,為慶人開辟更大的生存空間。
到那個時候。
這整個世界,至少有一半的土地,都能掌握在慶人的後代手上。
這才是秦風願意看到的場麵。
而並非是。
窩裏鬥。
雖說窩裏鬥可是這片土地上延續了無盡歲月的傳統,沒有任何人,能在有規則的前提下,鬥得過這群天天琢磨,日日琢磨的官員們。
除非。
能夠打破這個規則,製定嶄新的規則。
秦風認為,隻要自己穩定的發展工業,大慶內的那些人,應當都會閉嘴。
八百輛戰車興許不夠。
可如今遼地的戰車工廠,早就建起來了。
不可能打完仗,就鳥盡弓藏了,閑置不用了。
那必然得繼續生產!
戰車生產不上,那就生產民用的。
八百輛戰車,朝廷百姓興許會忌憚。
若有八千輛戰車呢?
朝廷百官就會選擇閉嘴。
若有八萬輛戰車?蒸汽鐵甲艦的數量足夠呢?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聲音都將臣服。
以遼地的工業發展水平。
隻要再過一些年。
秦風基本也就沒有了懼怕朝廷百官各種陰謀詭計的力量。
而且。
隻要慶皇還活著,秦風覺得自己就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至於大哥。
想來大哥也仰仗自己,應該知曉自己的目標不在大慶內,而是在海外,必然也樂見兄弟相和的場麵。
許達看出了秦風的想法,幽幽長歎。
“太子當下的確是賢明儲君的樣子,可人這東西,都是會變的。”
“特別是疾病,能把人折磨成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
除了投降的胡人外,大慶精騎先後斬殺了三萬餘逃竄胡騎。
這也算得上不錯的戰利品了。
當然。
這其中應當是有俘虜的,隻不過為了震懾,或者說多一些戰績。
許打最終選擇了全部處死,無一俘虜的場麵。
也是為了震懾嘉峪關的胡人俘虜,防止他們逃跑。
如今的嘉峪關上,到處都是胡人俘虜在幹活。
五個胡人串在一起,在清理著長城外的城磚等等。
諸多的胡人俘虜,更是被徹底分散開,以防止鬧事兒。
許達也選擇入了嘉峪關內,聞著嘉峪關內到處都是牛羊粑粑的味道,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這裏的牛羊太多了,青草無比夠用,應當送回大慶一部分,換取更多的糧食。”
許達如此提議著。
“主要也讓大慶的百姓,感受到北伐大勝的好處,讓他們也能跟著吃上一些肉。”
毫無疑問。
許帥這是老成持國之言了。
大勝之後的好處。
不能單單讓西軍將士們全吃了。
而且這也吃不完!
還不如送回去一部分,便宜販賣給大慶的百姓,讓所有大慶人,一起跟著慶祝。
至少北胡的諸多牛羊,多被這麽處理了。
“許帥說的在理。”
“一部分牛羊,的確已經在回去的路上,隻不過發給的不是大慶百姓,而是這些西軍將士的家眷。”
“他們在此地守護邊疆,些許牛羊,不足以慰藉,應當讓他們的家人,也為此感受到榮耀,好處。”
許達聽此,神色有些恍惚,拉過了秦風,來到了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小聲道。
“遼王殿下,你這做的有點越俎代庖了。”
“賞賜將士的事兒,隻能由陛下來做,遼王殿下做了,就等於收買了這群西軍將士的人心,對於這些西軍將士來說,未必是好事兒。”
“未來有一天,他們可能會被打上遼王派的標識,被朝廷的官員惡意排擠,那個時候遼王殿下還能護得住他們嗎?”
秦風目光一瞪。
“誰敢排擠這些與國有功之人?本王犒賞,皆是我軍斬獲,父皇不會多說什麽。”
“陛下是不會多說什麽?可此番北伐,戰功皆為遼王殿下所獲,已有功高震主之嫌。”
許達相當的嚴肅。
阿術用自己的死,坑了秦風一把。
可如今的遼王,並沒有任何收斂,反而生擒了帖木兒,逼得金帳大汗投降。
這北伐的頭功。
除了遼王之外,還有誰了?
若非為了不讓秦風的戰績太惹眼,他都讓部下殺俘虜了!
隻為了讓大慶精騎的戰績看起來好看些,不至於讓秦風的戰績過於的惹眼。
換作以往。
他為何會這麽做?
可許達與秦風之間,屬於翁婿關係。
用一句不客氣的話來說。
遼王若真的出了什麽問題,那他許達也絕對跑不掉。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是從古至今的道理,如今沒了胡人,藩王的地位便不再那麽重要。”
“到時候,藩王反而會成為大慶朝廷上,最為忌憚的敵人。”
許達活了這麽多年,對於這些事兒看得相當明白。
沒有了北胡這個大敵。
長城在這,還去防誰去?
長城的用處都銳減了。
那麽塞外的藩王,還當真有那麽大的用處了嗎?
甚至坐大的藩王,必然會被大慶內部,當做隱患。
興許幾年時間內,秦風的覆滅北胡的威壓還在,不會出現什麽事兒。
可是隻要過些年,隨便找到一個契機。
大慶朝廷的那把刀,很有可能就砍到藩王的頭上。
這把刀,未必會對著秦風。
可一定會對著秦王、寧王等!
毫無疑問。
其中最明智的,其實就是寧王,想要趁著北伐完畢之後,直接去遠征,不在大慶周邊呆著了,相隔萬裏,大慶朝廷的刀,未來必然難以斬到寧王的頭上。
走了。
這一走,就是萬裏。
秦王未來也會走。
反觀秦風,雖然在長城塞外之地,可卻是大慶周邊最為強大的勢力,朝廷百官不忌憚,那是不可能的事兒。
許達覺得,這個時候就該藏拙!
功成身退,還是一名統帥最高的本事。
古往今來,打勝仗的將領並不缺乏,可打完勝仗,還能得到皇帝信任,能夠安穩活到老死的將領,當真是少之又少。
秦風渾不在意。
“嶽父盡管放心,本王心中自有定奪。”
興許再過一些年,等大洋彼岸的情況摸索清楚了。
秦風必然會遠行,踏上另外一片物資豐沛的大陸,為慶人開辟更大的生存空間。
到那個時候。
這整個世界,至少有一半的土地,都能掌握在慶人的後代手上。
這才是秦風願意看到的場麵。
而並非是。
窩裏鬥。
雖說窩裏鬥可是這片土地上延續了無盡歲月的傳統,沒有任何人,能在有規則的前提下,鬥得過這群天天琢磨,日日琢磨的官員們。
除非。
能夠打破這個規則,製定嶄新的規則。
秦風認為,隻要自己穩定的發展工業,大慶內的那些人,應當都會閉嘴。
八百輛戰車興許不夠。
可如今遼地的戰車工廠,早就建起來了。
不可能打完仗,就鳥盡弓藏了,閑置不用了。
那必然得繼續生產!
戰車生產不上,那就生產民用的。
八百輛戰車,朝廷百姓興許會忌憚。
若有八千輛戰車呢?
朝廷百官就會選擇閉嘴。
若有八萬輛戰車?蒸汽鐵甲艦的數量足夠呢?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聲音都將臣服。
以遼地的工業發展水平。
隻要再過一些年。
秦風基本也就沒有了懼怕朝廷百官各種陰謀詭計的力量。
而且。
隻要慶皇還活著,秦風覺得自己就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至於大哥。
想來大哥也仰仗自己,應該知曉自己的目標不在大慶內,而是在海外,必然也樂見兄弟相和的場麵。
許達看出了秦風的想法,幽幽長歎。
“太子當下的確是賢明儲君的樣子,可人這東西,都是會變的。”
“特別是疾病,能把人折磨成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