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慶皇若在北胡王庭舉辦六十大壽。
秦標難以去參加。
京都這邊,總要有人鎮著,秦標根本抽不了身!
而且不單單秦標去不了。
就連家裏的女眷,都去不了。
這對大慶的太子來說,若是連自己父皇的六十大壽都參加不了。
那當真是莫大的遺憾。
也很容易出現風言風語。
秦標沉默了許久,突然抬起了頭。
“不對,明年是閏五月,父親能過兩次生日。”
“嗯?”
秦博瞬間傻了。
“喚欽天監的官員來。”
秦標當即傳喚。
大慶的曆法,沿用的是傳統的甲子紀年法。
即六十年一個周期。
故此為了調整曆法,會多出一個閏月來。
也就是多出一個月!
通常每十九年,就會多出七個閏月。
很快。
欽天監的幾名老官就來了。
經過太子詢問後,當即回道。
“回殿下,來年的確是閏五月,有兩個五月。”
秦標聽此,臉上不免露出笑容。
“有賞。”
一群欽天監老官也沒明白,怎麽突然被太子問了一句話,就突然被賞賜讓他們退下了。
直到出了謹身殿,還彼此觀望,滿臉的懵
直到不知是誰,突然說了聲。
“陛下誕辰在五月。”
“那豈不是要過兩個生日?”
秦標在大殿內,相當輕鬆愜意。
“來年兩個五月,也就代表著父皇會過兩次大壽。”
秦博瞬間瞪大了眼睛。
“那豈不是父皇能收兩撥壽禮!”
毫無疑問,皇帝六十大壽的重要性,是全天下人都要在意的!
禮物能收到手軟。
而且各地望族,給的必然都是些好東西。
秦標也沒想到秦博會這麽說。
不過也的確有些道理。
“父皇第一場大壽在北胡王庭,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趕回到京都,過第二個生日嗎?”
“老六的戰車,幾天就跑了兩千裏,若是老六護送父皇回來,應該沒問題。”
秦博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在京都過大壽,我們兄弟又能團聚了。”
秦標也笑著點頭。
來年的慶皇,能過兩場六十大壽。
也就能辦兩場。
北胡那場,專門用來震懾天下番邦,讓他們都知曉大慶的武德充沛。
這一場明顯有炫耀大慶武力的成分。
而且看看番邦使者是坐遼地的鐵甲艦來的,然後又要乘坐一段遼地的蒸汽火車。
最後遼人還刻意改了輛蒸汽卡車,加了許多座位。
也成為了遼地第一輛蒸汽客車。
這些人,要被遼人用這種客車,再運送到漠北王庭。
為此。
等來年暖和了之後,廣寧城通往漠北王庭的道路,都要用修路機統統的跑上那麽一遍,確保能足夠的平整。
總之。
北伐完畢的大慶,進入到了嶄新的時代。
也迎來了最喜慶的日子。
秦風與秦樉數日顛簸,也終於重新回到了北胡王庭的城池內。
如今的城池門口,有匠人用紅綢對著城門兩側比劃著。
“怎麽?過年這城門也要貼對聯?”
秦風下了戰車,拉過一名錦衣衛詢問著。
那錦衣衛見了秦風一身袞服,連忙行禮。
“見過遼王殿下。”
能乘坐遼王戰車的,除了遼王殿下當有何人?
再加上秦風身材魁梧,氣度不俗,很容易被辨認出來。
秦風點了點頭。
對方這才答話。
“快過年了,陛下覺得這座城應該喜慶點,毛指揮使覺得,喜慶就該貼對聯。”
“不單單各營營門都要貼。”
“就連這城門也得貼。”
“原本是弄了許多大紅紙的,但很難有完整的這麽長的紅紙,若一個個字分開寫分開貼,也不好看。”
“眾人一合計,索性就用紅綢當紙,這樣也更耐用的一些,如今正在準備剪裁出合適的尺寸。”
秦風看著那紅字,不免比劃了下。
“誰能寫得了這麽大的大字?”
“陛下帶來了幾位大學士,已經連續寫了數日對聯了,希望到了年前,他們能將對聯都寫完吧。”
“就這幾個人寫?”
“就這些大學士寫字好看。”
秦風沉默了。
覺得這群錦衣衛,真的不把大學士當人看啊!
曾幾何時,秦風覺得錦衣衛製衡文臣,應該能掌握平衡。
可如今看來。
這錦衣衛未免也太酷烈了,把人家上了年紀的老頭,完全當做牛馬在用啊!
那麽多的對聯。
得寫多少字?
而且還得寫好看了。
“這群大學士寫完了,怕是這輩子都不想再寫對聯了。”
秦風搖了搖頭,在眾多將士們的迎接下,進入到了北胡王庭的城門。
城內當即有煙花綻放,慶祝秦風凱旋而歸。
秦風感受著這些熱鬧,腦袋側了側,忍不住跟一側的秦樉說道。
“父皇身邊帶的大學士,都是知曉胡人底氣的,有的還通曉胡人文字,算是軍中謀士。”
“可是沒想到啊,出謀劃策倒是沒用上。”
“最後都用在了寫春聯上了。”
“今年過年要寫一次對聯,等來年父皇六十大壽,怕也少不了他們要寫的。”
秦樉聽此,忍不住陰惻惻笑了起來。
“幹得漂亮,我真的越來越喜歡這些錦衣衛了。”
秦王跟這群文臣,天然的敵對,就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聽到這些明顯屬於文臣陣營的大學士們在此飽受折磨。
秦樉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等回頭,本王也向這幾位大學士多討幾幅字,送回到秦王府貼去!”
秦樉生怕這裏的大學士不夠累,明顯想要給再加一些強度。
他此生最願意看到的。
就是這群文臣吃癟。
畢竟當年他身為二子,還加封了秦王,封號快疊滿了,吃足了這群文臣的火力。
各種亂七八糟的屎盆子,都扣在了秦樉的腦袋上。
愣是將秦樉一名好青年,硬生生的逼出了暴虐無比的脾氣。
這口氣,秦樉至今都咽不下。
恨不得多看這群文人吃癟,甚至想方設法的去折磨。
秦風也想到二哥跟那群文人不對付的厲害,最後忍不住勸道。
“二哥還是不要去要的話,本王怕那群大學士會暗中使壞,變了法的罵二哥。”
文人厲害啊!
罵人都不帶髒字的。
就怕給秦樉一副看起來正常的對聯,實際上隱喻隻有文人能看得懂,被不知曉內情的秦樉直接掛到秦王府。
按照秦王的脾性,怕是能掛很多年。
……
秦標難以去參加。
京都這邊,總要有人鎮著,秦標根本抽不了身!
而且不單單秦標去不了。
就連家裏的女眷,都去不了。
這對大慶的太子來說,若是連自己父皇的六十大壽都參加不了。
那當真是莫大的遺憾。
也很容易出現風言風語。
秦標沉默了許久,突然抬起了頭。
“不對,明年是閏五月,父親能過兩次生日。”
“嗯?”
秦博瞬間傻了。
“喚欽天監的官員來。”
秦標當即傳喚。
大慶的曆法,沿用的是傳統的甲子紀年法。
即六十年一個周期。
故此為了調整曆法,會多出一個閏月來。
也就是多出一個月!
通常每十九年,就會多出七個閏月。
很快。
欽天監的幾名老官就來了。
經過太子詢問後,當即回道。
“回殿下,來年的確是閏五月,有兩個五月。”
秦標聽此,臉上不免露出笑容。
“有賞。”
一群欽天監老官也沒明白,怎麽突然被太子問了一句話,就突然被賞賜讓他們退下了。
直到出了謹身殿,還彼此觀望,滿臉的懵
直到不知是誰,突然說了聲。
“陛下誕辰在五月。”
“那豈不是要過兩個生日?”
秦標在大殿內,相當輕鬆愜意。
“來年兩個五月,也就代表著父皇會過兩次大壽。”
秦博瞬間瞪大了眼睛。
“那豈不是父皇能收兩撥壽禮!”
毫無疑問,皇帝六十大壽的重要性,是全天下人都要在意的!
禮物能收到手軟。
而且各地望族,給的必然都是些好東西。
秦標也沒想到秦博會這麽說。
不過也的確有些道理。
“父皇第一場大壽在北胡王庭,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趕回到京都,過第二個生日嗎?”
“老六的戰車,幾天就跑了兩千裏,若是老六護送父皇回來,應該沒問題。”
秦博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在京都過大壽,我們兄弟又能團聚了。”
秦標也笑著點頭。
來年的慶皇,能過兩場六十大壽。
也就能辦兩場。
北胡那場,專門用來震懾天下番邦,讓他們都知曉大慶的武德充沛。
這一場明顯有炫耀大慶武力的成分。
而且看看番邦使者是坐遼地的鐵甲艦來的,然後又要乘坐一段遼地的蒸汽火車。
最後遼人還刻意改了輛蒸汽卡車,加了許多座位。
也成為了遼地第一輛蒸汽客車。
這些人,要被遼人用這種客車,再運送到漠北王庭。
為此。
等來年暖和了之後,廣寧城通往漠北王庭的道路,都要用修路機統統的跑上那麽一遍,確保能足夠的平整。
總之。
北伐完畢的大慶,進入到了嶄新的時代。
也迎來了最喜慶的日子。
秦風與秦樉數日顛簸,也終於重新回到了北胡王庭的城池內。
如今的城池門口,有匠人用紅綢對著城門兩側比劃著。
“怎麽?過年這城門也要貼對聯?”
秦風下了戰車,拉過一名錦衣衛詢問著。
那錦衣衛見了秦風一身袞服,連忙行禮。
“見過遼王殿下。”
能乘坐遼王戰車的,除了遼王殿下當有何人?
再加上秦風身材魁梧,氣度不俗,很容易被辨認出來。
秦風點了點頭。
對方這才答話。
“快過年了,陛下覺得這座城應該喜慶點,毛指揮使覺得,喜慶就該貼對聯。”
“不單單各營營門都要貼。”
“就連這城門也得貼。”
“原本是弄了許多大紅紙的,但很難有完整的這麽長的紅紙,若一個個字分開寫分開貼,也不好看。”
“眾人一合計,索性就用紅綢當紙,這樣也更耐用的一些,如今正在準備剪裁出合適的尺寸。”
秦風看著那紅字,不免比劃了下。
“誰能寫得了這麽大的大字?”
“陛下帶來了幾位大學士,已經連續寫了數日對聯了,希望到了年前,他們能將對聯都寫完吧。”
“就這幾個人寫?”
“就這些大學士寫字好看。”
秦風沉默了。
覺得這群錦衣衛,真的不把大學士當人看啊!
曾幾何時,秦風覺得錦衣衛製衡文臣,應該能掌握平衡。
可如今看來。
這錦衣衛未免也太酷烈了,把人家上了年紀的老頭,完全當做牛馬在用啊!
那麽多的對聯。
得寫多少字?
而且還得寫好看了。
“這群大學士寫完了,怕是這輩子都不想再寫對聯了。”
秦風搖了搖頭,在眾多將士們的迎接下,進入到了北胡王庭的城門。
城內當即有煙花綻放,慶祝秦風凱旋而歸。
秦風感受著這些熱鬧,腦袋側了側,忍不住跟一側的秦樉說道。
“父皇身邊帶的大學士,都是知曉胡人底氣的,有的還通曉胡人文字,算是軍中謀士。”
“可是沒想到啊,出謀劃策倒是沒用上。”
“最後都用在了寫春聯上了。”
“今年過年要寫一次對聯,等來年父皇六十大壽,怕也少不了他們要寫的。”
秦樉聽此,忍不住陰惻惻笑了起來。
“幹得漂亮,我真的越來越喜歡這些錦衣衛了。”
秦王跟這群文臣,天然的敵對,就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聽到這些明顯屬於文臣陣營的大學士們在此飽受折磨。
秦樉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等回頭,本王也向這幾位大學士多討幾幅字,送回到秦王府貼去!”
秦樉生怕這裏的大學士不夠累,明顯想要給再加一些強度。
他此生最願意看到的。
就是這群文臣吃癟。
畢竟當年他身為二子,還加封了秦王,封號快疊滿了,吃足了這群文臣的火力。
各種亂七八糟的屎盆子,都扣在了秦樉的腦袋上。
愣是將秦樉一名好青年,硬生生的逼出了暴虐無比的脾氣。
這口氣,秦樉至今都咽不下。
恨不得多看這群文人吃癟,甚至想方設法的去折磨。
秦風也想到二哥跟那群文人不對付的厲害,最後忍不住勸道。
“二哥還是不要去要的話,本王怕那群大學士會暗中使壞,變了法的罵二哥。”
文人厲害啊!
罵人都不帶髒字的。
就怕給秦樉一副看起來正常的對聯,實際上隱喻隻有文人能看得懂,被不知曉內情的秦樉直接掛到秦王府。
按照秦王的脾性,怕是能掛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