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可怕的劉家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劉家既然能做出如此大事來,在朝廷裏必然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力。”羅通指了指躺在甲板上的三個俘虜:“這三個是從那邊的沙船上擒回來的,一個船長,一個舵手,還有一個在海圖室裏鬼鬼祟祟的洋人。”
“海圖室?”張久征的眉頭擰在了一起:“你確定那洋人在海圖室裏?”
“千真萬確,我衝進去的時候,那洋人躲在桌子下麵,被我直接給綁了。”許亞軒一邊動手把三個人的下巴裝回去,一邊對張久征說道;“我衝進去看他們都抱著頭蹲在地上,就沒打死他們。”
被裝上下巴的船長睜開驚恐萬狀的眼睛,連連求饒:“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隻是個替東家開船的,我什麽都不知道。”
張久征幾步踱到那船長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你的年紀也不小了,你一直替他們開這條沙船?”
“是是是。”船長連連點頭:“小人替劉家跑這條沙船,已經三十多年了……”
“放肆!”張久征勃然大怒,雙眼似乎都能噴出火來:“三十年前,哪裏有私船出海?抄家滅門的大罪,也是你這膽子能幹的?我不瞞你說,今天劉家在江戶的所有人,已經全部被我們一網打盡,你老實交代,或可以免受極刑。倘再有半句不實,休怪我張久征心狠手辣!”
“小的不敢欺瞞大人,自從弘治十年,這條沙船在江陰船廠下水,小人就一直跟著這條船,最初確實是隸屬於大明水師東瀛宣慰司,弘治十六年裁撤水師的時候,蘇州劉家接管了大多數的軍船,雖然是軍籍轉了民籍,但待遇比起做軍戶時要好很多,所以,小人就一直跑船到現在,除了不是大明水師,其他一切如舊。”船長說著說著,似乎看到了希望,突然跪倒在張久征麵前:“這位將軍,看在咱們同僚一場,不要為難我了。”
“同僚?嗬嗬!”張久征一聲冷笑:“你這同僚,我張某可高攀不起。說說吧,這蘇州劉家是什麽來頭?”
“回大人,小人隻知道,這劉家是蘇州數一數二的巨賈,在朝廷中有高官庇佑。”船長猶自抱著張久征的大腿不撒手:“奈何小人身處底層,隻聞其名,卻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劉家的人。”
“說謊!”羅通上前一步,一腳踢翻了船長:“你們船上下去支援萬寶閣的武夫,叫劉勝!萬寶閣的掌櫃,叫劉勤!這不都是劉家的人麽?你怎麽敢說自己沒有見過?”
“嗨,他們兩個,都是劉家的遠親,甚至劉勝隻是同姓的舟山水匪,有沒有親戚關係都兩說。”船長提起劉勤劉勝的時候,臉色明顯帶著一絲不屑:“我雖然在劉家隻是千萬個船長中的一個,但論起職級,比劉勝那個蠢材還是要高上幾級的。”
“倒也是,放在船上,武夫最多是個管營。”張久征打量了一下船長:“你說千萬個船長,這劉家的船有那麽多?”
“上萬條不敢說,幾千條肯定是有的。”船長頓了頓:“要知道,大明水師的南洋、西洋兩大部,絕大多數都落在了劉家手裏。其餘的,都拉回船廠銷毀了。”
“銷毀?”張久征也發懵了:“你說這好端端的船,拉回船廠銷毀?”
“對,我們宣慰司當時有幾條船,不肯加入劉家的船隊,最終都難逃船毀人散的命運。”船長歎息著:“都是一念之間,那福船、樓船營造何等不易?隻是大勢如此,我們又能怎麽樣呢?”
“朝廷要裁撤水師,總要有個說法的吧?”張久征疑惑地問道:“這水師上下幾十萬人,總不可能一句話就直接全回家種地,都沒有人反對嗎?”
“哎,咱們不同意,又有什麽用?”船長長歎一聲,仿佛陷入了對過去日子的回憶:“弘治十六年,朝廷說水師花費甚巨,勞民傷財,有違聖人之道。所以,決定裁撤水師,大概就是這麽個說法。東瀛宣慰司招討使姚克用,副使皇甫順,都曾入朝反對裁撤水師,結果是雙雙下獄,至今音訊全無。”
“啊?!”張久征明顯吃了一驚:“姚大人和皇甫大人都是水師中的大才,就因為反對裁撤水師,就下獄了?皇上不知道嗎?”
“咱做臣子的,不好說皇上的不是,但弘治爺最後三年確實不太理會朝政了。”船長搖了搖頭,感歎道:“倘若姚大人、皇甫大人有一人在宣慰司,我們也不會在高壓之下,帶船投靠劉家。裁撤水師的時候,劉家放出話來,跟著劉家,可以繼續出海,一切如舊,留在水師,就等著朝廷遣回原籍,現在想想,當年如此選擇,也隻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那現在還有原來的市舶司麽?”張久征問道:“水師可不止是那些船和船員啊。”
“那些市舶司倒是還在,隻是已經不再是大明朝廷常設的機構。”船長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就比如這江戶市舶司,現在就是你們見到的萬寶閣。而京都那邊的東瀛宣慰司,現在是劉家商行。呂宋、渤泥等地也是這樣。”
“也就是說,這市舶司現在都成了劉家的私產?”張久征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劉家如此損公肥私,朝廷就一點都不知道嗎?”
“朝廷?嗬嗬。”船長麵露譏諷之色:“這麽說吧,朝廷裏管事的,都是劉家的靠山,皇帝能看見的,都是大臣們想讓他看見的。咱就說這嘉靖帝好了,連繼位都是大臣們推舉上去的,誰讓正德帝沒兒子呢?據說正德十年的時候,皇帝想重建大明水師來著,交給大臣們一商議,就沒結果了。”
“奸臣誤國!”張久征恨恨地罵了一句,眼睛的餘光突然掃到了地上的那個洋人,他一把揪住船長的脖子:“大明水師嚴令,番夷不準上船,尤其海圖,不得展示給番夷,你卻讓這洋人藏在海圖室內,是何居心?”
“海圖室?”張久征的眉頭擰在了一起:“你確定那洋人在海圖室裏?”
“千真萬確,我衝進去的時候,那洋人躲在桌子下麵,被我直接給綁了。”許亞軒一邊動手把三個人的下巴裝回去,一邊對張久征說道;“我衝進去看他們都抱著頭蹲在地上,就沒打死他們。”
被裝上下巴的船長睜開驚恐萬狀的眼睛,連連求饒:“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隻是個替東家開船的,我什麽都不知道。”
張久征幾步踱到那船長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你的年紀也不小了,你一直替他們開這條沙船?”
“是是是。”船長連連點頭:“小人替劉家跑這條沙船,已經三十多年了……”
“放肆!”張久征勃然大怒,雙眼似乎都能噴出火來:“三十年前,哪裏有私船出海?抄家滅門的大罪,也是你這膽子能幹的?我不瞞你說,今天劉家在江戶的所有人,已經全部被我們一網打盡,你老實交代,或可以免受極刑。倘再有半句不實,休怪我張久征心狠手辣!”
“小的不敢欺瞞大人,自從弘治十年,這條沙船在江陰船廠下水,小人就一直跟著這條船,最初確實是隸屬於大明水師東瀛宣慰司,弘治十六年裁撤水師的時候,蘇州劉家接管了大多數的軍船,雖然是軍籍轉了民籍,但待遇比起做軍戶時要好很多,所以,小人就一直跑船到現在,除了不是大明水師,其他一切如舊。”船長說著說著,似乎看到了希望,突然跪倒在張久征麵前:“這位將軍,看在咱們同僚一場,不要為難我了。”
“同僚?嗬嗬!”張久征一聲冷笑:“你這同僚,我張某可高攀不起。說說吧,這蘇州劉家是什麽來頭?”
“回大人,小人隻知道,這劉家是蘇州數一數二的巨賈,在朝廷中有高官庇佑。”船長猶自抱著張久征的大腿不撒手:“奈何小人身處底層,隻聞其名,卻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劉家的人。”
“說謊!”羅通上前一步,一腳踢翻了船長:“你們船上下去支援萬寶閣的武夫,叫劉勝!萬寶閣的掌櫃,叫劉勤!這不都是劉家的人麽?你怎麽敢說自己沒有見過?”
“嗨,他們兩個,都是劉家的遠親,甚至劉勝隻是同姓的舟山水匪,有沒有親戚關係都兩說。”船長提起劉勤劉勝的時候,臉色明顯帶著一絲不屑:“我雖然在劉家隻是千萬個船長中的一個,但論起職級,比劉勝那個蠢材還是要高上幾級的。”
“倒也是,放在船上,武夫最多是個管營。”張久征打量了一下船長:“你說千萬個船長,這劉家的船有那麽多?”
“上萬條不敢說,幾千條肯定是有的。”船長頓了頓:“要知道,大明水師的南洋、西洋兩大部,絕大多數都落在了劉家手裏。其餘的,都拉回船廠銷毀了。”
“銷毀?”張久征也發懵了:“你說這好端端的船,拉回船廠銷毀?”
“對,我們宣慰司當時有幾條船,不肯加入劉家的船隊,最終都難逃船毀人散的命運。”船長歎息著:“都是一念之間,那福船、樓船營造何等不易?隻是大勢如此,我們又能怎麽樣呢?”
“朝廷要裁撤水師,總要有個說法的吧?”張久征疑惑地問道:“這水師上下幾十萬人,總不可能一句話就直接全回家種地,都沒有人反對嗎?”
“哎,咱們不同意,又有什麽用?”船長長歎一聲,仿佛陷入了對過去日子的回憶:“弘治十六年,朝廷說水師花費甚巨,勞民傷財,有違聖人之道。所以,決定裁撤水師,大概就是這麽個說法。東瀛宣慰司招討使姚克用,副使皇甫順,都曾入朝反對裁撤水師,結果是雙雙下獄,至今音訊全無。”
“啊?!”張久征明顯吃了一驚:“姚大人和皇甫大人都是水師中的大才,就因為反對裁撤水師,就下獄了?皇上不知道嗎?”
“咱做臣子的,不好說皇上的不是,但弘治爺最後三年確實不太理會朝政了。”船長搖了搖頭,感歎道:“倘若姚大人、皇甫大人有一人在宣慰司,我們也不會在高壓之下,帶船投靠劉家。裁撤水師的時候,劉家放出話來,跟著劉家,可以繼續出海,一切如舊,留在水師,就等著朝廷遣回原籍,現在想想,當年如此選擇,也隻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那現在還有原來的市舶司麽?”張久征問道:“水師可不止是那些船和船員啊。”
“那些市舶司倒是還在,隻是已經不再是大明朝廷常設的機構。”船長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就比如這江戶市舶司,現在就是你們見到的萬寶閣。而京都那邊的東瀛宣慰司,現在是劉家商行。呂宋、渤泥等地也是這樣。”
“也就是說,這市舶司現在都成了劉家的私產?”張久征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劉家如此損公肥私,朝廷就一點都不知道嗎?”
“朝廷?嗬嗬。”船長麵露譏諷之色:“這麽說吧,朝廷裏管事的,都是劉家的靠山,皇帝能看見的,都是大臣們想讓他看見的。咱就說這嘉靖帝好了,連繼位都是大臣們推舉上去的,誰讓正德帝沒兒子呢?據說正德十年的時候,皇帝想重建大明水師來著,交給大臣們一商議,就沒結果了。”
“奸臣誤國!”張久征恨恨地罵了一句,眼睛的餘光突然掃到了地上的那個洋人,他一把揪住船長的脖子:“大明水師嚴令,番夷不準上船,尤其海圖,不得展示給番夷,你卻讓這洋人藏在海圖室內,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