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登陸華亭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跟龍興一號分開之後,龍興二號基本上是向西南方向航行,穿過黃海。論航程,從對馬海峽到上海比到天津還要近,但一個是走近海,另一個是橫穿黃海,橫穿黃海遇到的風浪要大得多。
範大成控製著船,幾乎沿著最短路線過了黃海,在快到鬆江府的時候,他猶豫起來,把被暈船折騰得嘔吐不止的康思俊和韋力豪叫到了船台。
“康將軍、韋將軍,大約兩個時辰之後,我們就會進入長江。”範大成遲疑著說道:“我們開的是劉家的船,到那邊被認出來會惹出大麻煩,你們看,我們去哪裏更合適?”
康思俊回頭進了海圖室,把裏麵的海圖拿了出來,看了一下上麵的標注,長江入海口最末端是鬆江府,鬆江府西北方向是太倉府,西麵是蘇州府。蘇州府有婁江向東匯聚到瀏河,在太倉劉家港進入長江。其中劉家港做了個大大的標記,那裏曾是大明水師的基地。
很顯然,隻要進入長江口,就進入了劉家的勢力範圍,現在周圍的航船已經多了起來,長江口隻會更加繁忙。
“我們走杭州灣,在鬆江府南邊登陸如何?”康思俊不知道這個年代跟後世差別有多大,不敢行差踏錯。
“可以試試,但不管長江那邊還是杭州灣那邊,沿岸多是灘塗,能登陸的地方極少。”範大成對長江一帶並不熟悉,他們當年是從威海出發的艦隊,平時操練多在渤海一帶,隻是在訓練的時候,來自江陰的將官給他們講述過長江流域的水文情況。
其實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情況都差不多,會有大片軟爛的灘塗,綿延數十裏,這種地方如果沒有建設好的港口設施,船隻是無法靠岸的。
範大成略微修改了航向,改為向杭州灣方向行船,重新規劃航路,避開長江口。這個決定讓總的航程又增加了一天的時間。
長江入海口航道特別繁忙,時時刻刻周圍都有大大小小的船隻經過,範大成除了中間跟舵手輪替著休息了幾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守在船台上,總算有驚無險地繞過了南匯咀,轉入杭州灣。
康思俊和韋力豪一早也來到船台,江岸近在咫尺,但很多地方都是杳無人煙,黃褐色的灘塗一望無際。
“天啊,這怎麽上岸啊?”康思俊的老家離這裏不遠,他也來過上海,但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海岸,後世的海岸要麽是陽光沙灘,要麽修建了防波堤,像這樣的灘塗,他還從來沒有見過。
“叼了,不要告訴我,我們到了江南,卻上不了岸。”韋力豪看著大片大片的灘塗,原來心裏那些輕鬆的想法都不見了。他本以為到了江浙沿海,隨便找個地方都能上岸,卻沒想到沿海的灘塗如此廣闊,甚至都沒有居民在這裏居住。
“兩位不急,再往上遊走一走,水陽總有地方會堅實的。”範大成安慰兩人道:“如果我的經驗沒錯的話,最多再行半日,江岸就會堅實起來。”
龍興二號滿帆全速溯江而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岸邊出現了成片的民居,還有一些了望台之類的高台。
“這裏應該是青村中前所。”範大成查看過地圖,跟康思俊說道:“過了這裏之後,我們就可以擇機登陸了。既然這裏能建房子,說明地麵堅實,隻要找一處適合登陸之地即可。”
話雖這樣說,但隻見岸邊要麽雜木叢生,沒法停靠,要麽又是怪石淩空,沒法靠近。足足又前進了兩個小時,才看到一處漁村,有幾條舢板停在淺灘上,範大成大喜:“這裏可以靠岸了。”
這片沙灘有四五裏寬,範大成駕船小心地靠泊過去,還好,這片小水灣就像給沙船量身定做一般,剛好適合龍興二號靠岸。
大概這裏少有大船停泊,漁民們紛紛跑出來圍觀這條沙船:“個麽開船的腦子瓦塌了,怎麽搞到這裏來了?”
“關儂啥事體?阿拉窺一窺,一定是官軍的船,想停哪裏就停哪裏好不啦?”
……
漁民們隻是在遠處議論,並不敢靠過來察看。很快,沙船前麵的跳板放開,康思俊和韋力豪、範大成三人坐在馬車上,直接趕著馬車下了船。馬車接地的瞬間,車輪下陷,但並沒有陷很深,兩匹馬嘶鳴著向前掙紮兩下,就把馬車拖到了更堅實的岸上。
範大成跳下馬車,回到船上跟船工們交代了一下,讓他們暫時把船開到舟山藏匿,明年五月份,再到這裏來等他們。這裏不比羅通那邊的情況,船太多了,被人發現的幾率大大增加。
交代好了之後,範大成下了船,沙船起錨,升帆,無聲無息地倒出這片水灣,舵工花了點時間在海圖上標記這個地方,隨後船隻向東南駛去,很快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裏。
等船走遠了,範大成走到一個老漁民麵前,拱手問道:“老丈,請問這邊是什麽地界?我們的船壞了,不得已上了岸,要去蘇州府。”
漁民一臉懵逼地看著範大成,明顯是沒聽懂他說話,康思俊見狀,走過去用自己的塑料上海話問道:“阿拉要去蘇州府,儂曉不曉得怎麽走伐?”
老漁民臉上露出了笑容:“儂早好這樣問,從阿拉這裏往北,順著官道走,就到華亭縣啦。”
好歹暗號對上了,康思俊轉頭對範大成說:“範叔,他們村子後麵有向北的官道,是去華亭的,咱們先到華亭縣,再找能聽懂咱們說話的人打聽打聽路。”
範大成點了點頭:“我還以為咱龍國人說話都差不多呢,沒想到這邊人說話我一個字都聽不懂,還幸虧你在。”
康思俊轉頭對老漁民一抱拳:“蝦蝦儂。”
然後三人跳上馬車,從鬆散的民居中間穿了過去,後麵有個木頭釘的牌坊,上麵寫著柘林兩個字。牌坊下麵有條小路出去,不遠就是寬闊的大路。康思俊甩動韁繩,兩匹馬一起發力,馬車歡快地向大路跑去。
範大成控製著船,幾乎沿著最短路線過了黃海,在快到鬆江府的時候,他猶豫起來,把被暈船折騰得嘔吐不止的康思俊和韋力豪叫到了船台。
“康將軍、韋將軍,大約兩個時辰之後,我們就會進入長江。”範大成遲疑著說道:“我們開的是劉家的船,到那邊被認出來會惹出大麻煩,你們看,我們去哪裏更合適?”
康思俊回頭進了海圖室,把裏麵的海圖拿了出來,看了一下上麵的標注,長江入海口最末端是鬆江府,鬆江府西北方向是太倉府,西麵是蘇州府。蘇州府有婁江向東匯聚到瀏河,在太倉劉家港進入長江。其中劉家港做了個大大的標記,那裏曾是大明水師的基地。
很顯然,隻要進入長江口,就進入了劉家的勢力範圍,現在周圍的航船已經多了起來,長江口隻會更加繁忙。
“我們走杭州灣,在鬆江府南邊登陸如何?”康思俊不知道這個年代跟後世差別有多大,不敢行差踏錯。
“可以試試,但不管長江那邊還是杭州灣那邊,沿岸多是灘塗,能登陸的地方極少。”範大成對長江一帶並不熟悉,他們當年是從威海出發的艦隊,平時操練多在渤海一帶,隻是在訓練的時候,來自江陰的將官給他們講述過長江流域的水文情況。
其實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情況都差不多,會有大片軟爛的灘塗,綿延數十裏,這種地方如果沒有建設好的港口設施,船隻是無法靠岸的。
範大成略微修改了航向,改為向杭州灣方向行船,重新規劃航路,避開長江口。這個決定讓總的航程又增加了一天的時間。
長江入海口航道特別繁忙,時時刻刻周圍都有大大小小的船隻經過,範大成除了中間跟舵手輪替著休息了幾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守在船台上,總算有驚無險地繞過了南匯咀,轉入杭州灣。
康思俊和韋力豪一早也來到船台,江岸近在咫尺,但很多地方都是杳無人煙,黃褐色的灘塗一望無際。
“天啊,這怎麽上岸啊?”康思俊的老家離這裏不遠,他也來過上海,但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海岸,後世的海岸要麽是陽光沙灘,要麽修建了防波堤,像這樣的灘塗,他還從來沒有見過。
“叼了,不要告訴我,我們到了江南,卻上不了岸。”韋力豪看著大片大片的灘塗,原來心裏那些輕鬆的想法都不見了。他本以為到了江浙沿海,隨便找個地方都能上岸,卻沒想到沿海的灘塗如此廣闊,甚至都沒有居民在這裏居住。
“兩位不急,再往上遊走一走,水陽總有地方會堅實的。”範大成安慰兩人道:“如果我的經驗沒錯的話,最多再行半日,江岸就會堅實起來。”
龍興二號滿帆全速溯江而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岸邊出現了成片的民居,還有一些了望台之類的高台。
“這裏應該是青村中前所。”範大成查看過地圖,跟康思俊說道:“過了這裏之後,我們就可以擇機登陸了。既然這裏能建房子,說明地麵堅實,隻要找一處適合登陸之地即可。”
話雖這樣說,但隻見岸邊要麽雜木叢生,沒法停靠,要麽又是怪石淩空,沒法靠近。足足又前進了兩個小時,才看到一處漁村,有幾條舢板停在淺灘上,範大成大喜:“這裏可以靠岸了。”
這片沙灘有四五裏寬,範大成駕船小心地靠泊過去,還好,這片小水灣就像給沙船量身定做一般,剛好適合龍興二號靠岸。
大概這裏少有大船停泊,漁民們紛紛跑出來圍觀這條沙船:“個麽開船的腦子瓦塌了,怎麽搞到這裏來了?”
“關儂啥事體?阿拉窺一窺,一定是官軍的船,想停哪裏就停哪裏好不啦?”
……
漁民們隻是在遠處議論,並不敢靠過來察看。很快,沙船前麵的跳板放開,康思俊和韋力豪、範大成三人坐在馬車上,直接趕著馬車下了船。馬車接地的瞬間,車輪下陷,但並沒有陷很深,兩匹馬嘶鳴著向前掙紮兩下,就把馬車拖到了更堅實的岸上。
範大成跳下馬車,回到船上跟船工們交代了一下,讓他們暫時把船開到舟山藏匿,明年五月份,再到這裏來等他們。這裏不比羅通那邊的情況,船太多了,被人發現的幾率大大增加。
交代好了之後,範大成下了船,沙船起錨,升帆,無聲無息地倒出這片水灣,舵工花了點時間在海圖上標記這個地方,隨後船隻向東南駛去,很快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裏。
等船走遠了,範大成走到一個老漁民麵前,拱手問道:“老丈,請問這邊是什麽地界?我們的船壞了,不得已上了岸,要去蘇州府。”
漁民一臉懵逼地看著範大成,明顯是沒聽懂他說話,康思俊見狀,走過去用自己的塑料上海話問道:“阿拉要去蘇州府,儂曉不曉得怎麽走伐?”
老漁民臉上露出了笑容:“儂早好這樣問,從阿拉這裏往北,順著官道走,就到華亭縣啦。”
好歹暗號對上了,康思俊轉頭對範大成說:“範叔,他們村子後麵有向北的官道,是去華亭的,咱們先到華亭縣,再找能聽懂咱們說話的人打聽打聽路。”
範大成點了點頭:“我還以為咱龍國人說話都差不多呢,沒想到這邊人說話我一個字都聽不懂,還幸虧你在。”
康思俊轉頭對老漁民一抱拳:“蝦蝦儂。”
然後三人跳上馬車,從鬆散的民居中間穿了過去,後麵有個木頭釘的牌坊,上麵寫著柘林兩個字。牌坊下麵有條小路出去,不遠就是寬闊的大路。康思俊甩動韁繩,兩匹馬一起發力,馬車歡快地向大路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