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通這一天也是很累了,回到房間倒頭就睡,可他感覺自己沒睡多久,就被車輪聲、馬嘶聲吵醒了。羅通警覺地睜開眼睛,看了下手表,才淩晨四點多點,但外麵已經很熱鬧了,車輪碾過長街發出吱扭吱扭的聲音,還夾雜著互相問候的低語聲。


    羅通揉了揉臉頰,從床上跳了起來,穿好衣服,走到前院。張久征也起來了,披著褂子,正趴在門上往外麵看。


    “張老,出什麽事了嗎?怎麽這麽多車馬?”羅通走到張久征身後,輕聲問道。


    “應該是上早朝的官員的車馬。”張久征回頭對羅通說道:“咱們門口停這幾輛車,都是兵部大員的,他們剛剛在這裏閑聊了好一會兒,才一起走了。車馬就留在這裏等著他們。”


    “這早朝也真夠早的,天不亮就開始了啊。”羅通看了看表:“就算天亮時候開始,這也還要一個時辰呢。”


    “這個我也不清楚了,畢竟咱隻是一個下級軍士。”張久征歎了口氣:“要不是遇見你們幾個,我怕是就老死在波羅河衛了。哪裏能到京師來,感受這天子腳下的朗朗乾坤?”


    喧嘩的人聲漸漸遠去,胡同裏隻剩下馬兒吃草的沙沙聲,趕車的下人們都很規矩,基本上沒有在這裏閑聊的。


    這個時間出去也不合適,羅通跟張久征打個招呼,回房間補覺去了。


    睡了不到一個小時,一陣綿密的鼓聲再次把羅通吵醒,他再也睡不著了。這一通鼓是上朝鼓,鼓響了之後,官員們就得按照官階在東華門外麵排隊。又過了一會兒,鍾樓上的鍾敲響了,東華門打開,官員們魚貫而入,穿過掖門,過金水橋,在丹墀兩側按品秩相向而立,敬候皇帝臨朝。


    昨晚嘉靖睡得很不好,唐龍的密信讓他喜憂參半,而昨晚能讓黃錦出手的,也必定不是什麽夜鷹。做大明的皇帝是個高危職業,這一點嘉靖心裏很清楚,而且皇子的成活率也低得可憐,每每後妃有喜,總會出些意外,他的發妻就這樣沒有了。他從入宮稱帝以來,一直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囚徒,被困在皇城裏,而且做皇帝,並不像他原來想象得那樣隨心所欲。


    嘉靖即位的時候隻有十四歲,但他天資聰穎,早早就感覺到了危險,來自各方勢力的威脅無時無刻不在環繞著他。上一任正德皇帝,死因不明不白,這讓他從進入皇城之後,一直都對那些輔助他的大臣恭敬有加。


    他查閱了從弘治到正德的起居注和兩位皇帝駕崩前的一些奏折,也發現了一些巧合,比如兩位皇帝在駕崩前都過問過軍務,弘治駕崩前問過船廠能否重建,正德駕崩前也問過工部這個問題。所以,嘉靖一直刻意回避相關聯的問題,比如汪鋐去年年底上奏,大讚佛朗機銃,申請造三百門分發各衛,他準了,毫不猶豫地準了。


    裝傻有的時候真的很累,三百門佛朗機銃,分發各衛,少就不說了,問題是,大明的江山都是用火器奪來的,怎麽就現在造個銃都要去蠻荒的佛郎機了?但有弘治、正德兩個皇帝的例子在前麵放著,誰知道這汪鋐是不是在投石問路呢?


    半睡半醒間,黃錦輕輕叩門:“皇上,該上朝了。”


    嘉靖一骨碌爬起來,立刻有太監過來幫他洗漱更衣,一番折騰之後,嘉靖帶著黃錦出了乾清門,繞過三大殿,從皇極門後麵走上去,坐在龍椅上。


    兩個鑾儀衛各執一鞭分立左右,看到皇帝到了,口中喝道:“鳴鞭,聖上臨朝,百官叩拜。”


    說罷,連甩三鞭,文武百官隨著鞭響行完禮,天才將將破曉。


    “諸位愛卿,可有要事啟奏?”嘉靖打起精神,笑對下麵的群臣。


    “臣有本奏。”戶部尚書梁材走到丹墀中間:“臣再叩請聖議,減半閑住武官的俸祿。這些人空有武職,然而卻並不到九邊上任,而年俸又高……”


    “朕上次不是說過了嗎?其他都依你。”嘉靖皇帝朗聲道:“這武職閑住人員,一旦有民變或者外虜入侵,就可以立即披掛上陣,現在減俸,無異於飲鴆止渴。愛卿不如想一想如何開源,節流之法,終非長久之計。”


    “臣遵旨。”梁材抖抖索索地從丹墀上爬起來,回到班列之中。


    “這大明,是朕的大明,也是你們的大明。”嘉靖帝掃視著文武百官:“我很早就說過,大明需要人才。希望你們多多舉薦賢能,但應者寥寥。方獻夫,我有兩個人,你去查訪一下,如有賢德,即刻召入京城。”


    “隻是不知這二人現在何處?”方獻夫出班垂手聽宣。


    “是唐龍在鬆江府尋訪到的兩個青年才俊。”嘉靖看著方獻夫說道:“這本就是你們吏部的職責,現在我替你找到了,罰你一個月俸祿,不冤枉你吧?”


    方獻夫前段時間因為劉永昌彈劾六部長官的案子,平白無故被罰了一個月俸祿。關鍵是他處理得沒有毛病,嘉靖也準了他的折子。問題出在嘉靖身上,嘉靖呆在皇城這個信息繭房裏,需要一些外來的信息,所以他本人是不介意下級官員彈劾上級的。但在方獻夫的眼裏,如果下級可以任意告發上級的話,那勢必誣告增多,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所以,方獻夫畢竟還是年紀大了,沒有領會到嘉靖無法言表的那層意思,白白被罰俸一個月。嘉靖罰了方獻夫,也正愁找不到一個正當的借口呢,這次唐龍舉薦康思俊和韋力豪,剛好能堵上方獻夫的嘴。


    “是老臣昏聵,臣鬥膽請求致仕,告老回鄉。”方獻夫心裏一百八十個不服,舉賢納士這話說了幾年了,也沒見誰舉個賢上來,這是動搖國本的,試想我苦讀三十載,過五關斬六將,才混進官場。你一個被舉薦的,連個功名都沒有,就要跟我平起平坐?憑什麽?


    “這話就不必再說了,愛卿,朕體恤你年老,你也體恤朕的不易。”嘉靖擺手拒絕了方獻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崗山下並收藏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