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水路進京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船走得很快,傍中午的時候,到了臨清地界。有動力的官船,速度遠比運河上的民船快得多,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需要時不時躲避那些速度慢的漁船。但整體上,這段旅程還是愉快的。
康思俊和韋力豪在行船的時候,就跟開船的軍士站在一起閑聊,打發時間。自從大明水師解散之後,能開這種有火輪機的船的人越來越少,整個運河上,這種船都不超過五艘。
臨清這裏有船閘,過船閘的船隻都要排隊,就形成了類似後世堵車的場麵。官船開到這裏,也隻好排在裏麵。
“這到臨清了,也是沒辦法,過了這裏,再往北,就沒有這麽大的船閘了。”開船的軍士對康思俊說道:“每次在這裏,都要耽擱上幾個時辰。”
康思俊走到了望台上,前後看了看,隻見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船,像洄遊的鮭魚一樣,擠滿了整個河道。船上的船工們大多赤著上身,露出一身古銅色的皮膚,臉上布滿滄桑的皺紋,看上去都是窮苦的人。
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前麵的船開始動了起來,但速度一如既往地慢。又開了一個多小時,官船才到了閘口,閘官看到官船之後,把後麵的船都攔了下來,單獨放官船過閘。
過閘的時候,康思俊看到閘北的岸邊停著許多船,而且還有不少受了傷的人,坐在樹蔭下。
“那些都是搶閘的。”軍士看康思俊在看岸邊的人,主動開口解釋道:“每次開閘,能放的船有限,所以,總有些人想搶在別人之前過閘。互相擠撞是常態,跳幫互毆也經常發生。你看樹底下坐著那些人,就是剛剛過閘的時候,搶閘打成那樣的。”
康思俊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但大家都規規矩矩排隊,不是更容易過閘麽?這些人怎麽這麽想不開?”
“嗐,大人,自從有這運河開始,過閘就是這麽過,曆朝曆代都這樣。”軍士笑著說道:“這些人打架也不白打,打出名號了,以後在這運河之上,就能更好地搶閘,要是碰到枯水期,錯過一次開閘,等上幾天也是常態。”
談笑間,官船已經離開臨清,繼續北上。又走了十幾裏,前麵的河道上有兩條船橫在河麵上,把整個運河都給堵起來了。
開船的軍士皺起了眉頭:“這是什麽情況?等我出去看看。”
軍士把船速度減到最低,然後他出去站在甲板上,對前麵的船吼道:“你們在這裏橫著幹什麽,快劃走!”
隻聽到一聲長長的口哨聲,那兩條船上冒出來二十多條大漢,手中都拿著刀棍。為首一個體形壯碩的漢子,拿著一把大刀,用手指著軍士叫罵道:“狗官聽好了,小爺攔在這裏,就一件事,放了我們家範爺!敢說半個不字,今天讓你人頭落地!”
康思俊站到軍士身邊,對前麵的大漢說道:“哎,傻子,你知道你在幹什麽嗎?”
那大漢頓時惱羞成怒:“自打出了娘胎,俺最恨別人叫俺傻子!”說著話,他已經躍上了船幫,縱身跳向官船的甲板。
康思俊正要迎上去,就聽到身後“砰——”的一聲。船上的軍士們出來了十幾個,手裏都拿著鳥銃,剛剛是一個軍士開的槍。
那大漢躍到半空,被鳥銃轟到,一頭栽進了河裏。船上那些漢子頓時慌了,他們手忙腳亂地躲到船幫下麵,唯恐被鳥銃轟到。
開槍的軍士吼道:“立刻把船開走,饒你們不死,否則格殺勿論!”
那些人很快搖動船櫓,把航道讓了出來。官船開足馬力,疾速通過。康思俊拍了拍開槍那人的肩膀:“可以啊,槍法真準,我本來還想放他過來,跟他過過招呢。”
“這些無名鼠輩,豈能讓大人動手?”軍士一拱手:“若我們幾個都護不了大人周全,豈不是墮了唐大人的名聲?”
這就是唐龍會派自己的官船送二人北上的原因,運河這時候,已經成為國內的經濟大動脈,上麵自然是少不了牛鬼蛇神,河盜水匪時常出沒。唐龍十分清楚,如果隻是隨便派船送康思俊他們北上的風險,卻不想,在這意外的意外中,起了作用。
過了臨清之後,河麵上就太平多了,也沒有什麽大的事件發生。隨著船越來越接近通州,岸邊的建築也越來越規整,不再有頹圮之相。
官船在第二天中午到了通州,康思俊本計劃在這裏上岸,走陸路進城。卻早有一隊禁軍等在岸邊,禁軍前麵站著一個胖胖的太監,正是黃錦。
黃錦識得官船,站在岸上對船上喊道:“船上可是康思俊、韋力豪?皇上讓咱家帶你們進城。”
黃錦的聲音不大,穿透力卻極強,船上的軍士連忙靠岸把跳板放下來,正準備讓康思俊和韋力豪下船,黃錦卻帶著禁軍走跳板上了船:“皇上口諭,著官船走通惠河進京,你們速速辦理吧。”
宣完口諭,黃錦走到康思俊和韋力豪麵前,打量了一番,對二人拱手笑道:“兩位有大能舉薦,皇上也是求賢若渴,已經讓咱家在通州等了你們兩天了。”
康思俊和韋力豪隻能拱手說道:“有勞公公。”
黃錦擺了擺手,笑道:“隻要兩位公忠體國,能替皇上分憂解難,咱們就是一家人,以後咱們多親近親近。”
黃錦實際上跟外官一直都謹慎地保持著距離,他不想成為下一個劉瑾。自嘉靖皇帝繼位以來,他一直都秉持著這個原則,但這一次,情況很不一樣。雖然這兩人是唐龍舉薦的,但嘉靖皇帝一直宣稱這兩人是天賜的肱股之臣,從態度上就完全不是一個皇上應該有的態度。
私下裏,嘉靖皇帝跟黃錦說了一嘴,這兩人是仙家派來輔佐他的。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麽這麽篤定,但黃錦心裏也對這未曾謀麵的二人恭敬有加。
官船走通惠河進京,這是很多年都沒有的事了,自從紫禁城建設完畢,通惠河就基本停航了。官船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已經開到了大通橋下。
康思俊和韋力豪在行船的時候,就跟開船的軍士站在一起閑聊,打發時間。自從大明水師解散之後,能開這種有火輪機的船的人越來越少,整個運河上,這種船都不超過五艘。
臨清這裏有船閘,過船閘的船隻都要排隊,就形成了類似後世堵車的場麵。官船開到這裏,也隻好排在裏麵。
“這到臨清了,也是沒辦法,過了這裏,再往北,就沒有這麽大的船閘了。”開船的軍士對康思俊說道:“每次在這裏,都要耽擱上幾個時辰。”
康思俊走到了望台上,前後看了看,隻見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船,像洄遊的鮭魚一樣,擠滿了整個河道。船上的船工們大多赤著上身,露出一身古銅色的皮膚,臉上布滿滄桑的皺紋,看上去都是窮苦的人。
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前麵的船開始動了起來,但速度一如既往地慢。又開了一個多小時,官船才到了閘口,閘官看到官船之後,把後麵的船都攔了下來,單獨放官船過閘。
過閘的時候,康思俊看到閘北的岸邊停著許多船,而且還有不少受了傷的人,坐在樹蔭下。
“那些都是搶閘的。”軍士看康思俊在看岸邊的人,主動開口解釋道:“每次開閘,能放的船有限,所以,總有些人想搶在別人之前過閘。互相擠撞是常態,跳幫互毆也經常發生。你看樹底下坐著那些人,就是剛剛過閘的時候,搶閘打成那樣的。”
康思俊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但大家都規規矩矩排隊,不是更容易過閘麽?這些人怎麽這麽想不開?”
“嗐,大人,自從有這運河開始,過閘就是這麽過,曆朝曆代都這樣。”軍士笑著說道:“這些人打架也不白打,打出名號了,以後在這運河之上,就能更好地搶閘,要是碰到枯水期,錯過一次開閘,等上幾天也是常態。”
談笑間,官船已經離開臨清,繼續北上。又走了十幾裏,前麵的河道上有兩條船橫在河麵上,把整個運河都給堵起來了。
開船的軍士皺起了眉頭:“這是什麽情況?等我出去看看。”
軍士把船速度減到最低,然後他出去站在甲板上,對前麵的船吼道:“你們在這裏橫著幹什麽,快劃走!”
隻聽到一聲長長的口哨聲,那兩條船上冒出來二十多條大漢,手中都拿著刀棍。為首一個體形壯碩的漢子,拿著一把大刀,用手指著軍士叫罵道:“狗官聽好了,小爺攔在這裏,就一件事,放了我們家範爺!敢說半個不字,今天讓你人頭落地!”
康思俊站到軍士身邊,對前麵的大漢說道:“哎,傻子,你知道你在幹什麽嗎?”
那大漢頓時惱羞成怒:“自打出了娘胎,俺最恨別人叫俺傻子!”說著話,他已經躍上了船幫,縱身跳向官船的甲板。
康思俊正要迎上去,就聽到身後“砰——”的一聲。船上的軍士們出來了十幾個,手裏都拿著鳥銃,剛剛是一個軍士開的槍。
那大漢躍到半空,被鳥銃轟到,一頭栽進了河裏。船上那些漢子頓時慌了,他們手忙腳亂地躲到船幫下麵,唯恐被鳥銃轟到。
開槍的軍士吼道:“立刻把船開走,饒你們不死,否則格殺勿論!”
那些人很快搖動船櫓,把航道讓了出來。官船開足馬力,疾速通過。康思俊拍了拍開槍那人的肩膀:“可以啊,槍法真準,我本來還想放他過來,跟他過過招呢。”
“這些無名鼠輩,豈能讓大人動手?”軍士一拱手:“若我們幾個都護不了大人周全,豈不是墮了唐大人的名聲?”
這就是唐龍會派自己的官船送二人北上的原因,運河這時候,已經成為國內的經濟大動脈,上麵自然是少不了牛鬼蛇神,河盜水匪時常出沒。唐龍十分清楚,如果隻是隨便派船送康思俊他們北上的風險,卻不想,在這意外的意外中,起了作用。
過了臨清之後,河麵上就太平多了,也沒有什麽大的事件發生。隨著船越來越接近通州,岸邊的建築也越來越規整,不再有頹圮之相。
官船在第二天中午到了通州,康思俊本計劃在這裏上岸,走陸路進城。卻早有一隊禁軍等在岸邊,禁軍前麵站著一個胖胖的太監,正是黃錦。
黃錦識得官船,站在岸上對船上喊道:“船上可是康思俊、韋力豪?皇上讓咱家帶你們進城。”
黃錦的聲音不大,穿透力卻極強,船上的軍士連忙靠岸把跳板放下來,正準備讓康思俊和韋力豪下船,黃錦卻帶著禁軍走跳板上了船:“皇上口諭,著官船走通惠河進京,你們速速辦理吧。”
宣完口諭,黃錦走到康思俊和韋力豪麵前,打量了一番,對二人拱手笑道:“兩位有大能舉薦,皇上也是求賢若渴,已經讓咱家在通州等了你們兩天了。”
康思俊和韋力豪隻能拱手說道:“有勞公公。”
黃錦擺了擺手,笑道:“隻要兩位公忠體國,能替皇上分憂解難,咱們就是一家人,以後咱們多親近親近。”
黃錦實際上跟外官一直都謹慎地保持著距離,他不想成為下一個劉瑾。自嘉靖皇帝繼位以來,他一直都秉持著這個原則,但這一次,情況很不一樣。雖然這兩人是唐龍舉薦的,但嘉靖皇帝一直宣稱這兩人是天賜的肱股之臣,從態度上就完全不是一個皇上應該有的態度。
私下裏,嘉靖皇帝跟黃錦說了一嘴,這兩人是仙家派來輔佐他的。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麽這麽篤定,但黃錦心裏也對這未曾謀麵的二人恭敬有加。
官船走通惠河進京,這是很多年都沒有的事了,自從紫禁城建設完畢,通惠河就基本停航了。官船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已經開到了大通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