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審問章拯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熊浹沉默了一會兒,舉起手來拍了兩下,門外立刻進來了兩名書記官,在旁邊的桌子前坐下,拿出筆墨,準備記錄。
“章大人,現在在場三人,兩個書記官分別記錄,我們的每一句對話,都會呈給皇上禦覽。”熊浹走到主審官的位置上坐下,對其中一個書記官一揚手:“給章大人拿把椅子來,他現在仍然是工部尚書,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書記官拿了一把椅子過來,章拯冷哼一聲,坐了下來:“我且看你如何冤枉我章拯!”
“去年,皇上敕令工部,仿製三百門佛朗機銃,分發九邊。這件事,是交給章大人督辦的吧?”熊浹開口問道。
“正是在下!”章拯昂首答道:“這批佛朗機銃已經按時按量交付九邊,老夫已經圓滿完成這項任務。”
“那麽就是說,這些佛朗機銃,出了任何事情,都可以向章大人問責了?”熊浹盯著章拯的眼睛問道。
“那是自然,但有一點,那佛朗機銃產自佛朗機,其選材、形製,都與我朝之火銃大相徑庭。工部隻是仿製,並沒有保證,其性能一定能達到佛朗機銃的水平。”章拯也不是傻瓜,說話中間,已經開始給自己找補。
“前幾天,蒙古韃子佯攻陽和口,陽和口千戶邊盛用佛朗機銃禦敵,佛朗機銃炸膛,邊盛殉職,另有十數人受傷。”熊浹慢慢地說道:“這是自去年佛朗機銃分發九邊之後,第一次放炮,就炸膛了。”
章拯身上出了一絲細汗,他遲疑了一下,說道:“工部奉旨製造的佛朗機銃,每一門皆有記錄,完全可以追查到營造匠人。當然,老夫願承擔失察之錯。”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等我下一個問題問出來,你就沒有自首的情節了。”熊浹看著章拯的眼睛說道:“章大人,我給你一刻鍾時間,你好好想想,事情我暫時問到這裏,要不要坦白,就看你自己了。”
章拯一臉的無辜:“熊大人,章拯有失察之責,但真不知道大人還想知道什麽,章拯可以保證,在整個製造佛朗機銃的過程中,我絕沒有貪墨一分一毫。”
“章大人,熊某那是那句話,熊某查案,一向重實證,如果沒有十足的證據,哪怕是皇上讓我構陷你,我也不會答應。”熊浹轉身對章拯說道:“章大人官場沉浮半生,才得以位極人臣,不要自誤。”
章拯眨巴眨巴眼睛,頹然坐回椅子上:“老夫還是那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已經到了這裏了,就全聽憑熊大人處置了,老夫沒有話說了。”
熊浹坐在椅子上,信手拿起一本《元史》,翻看著,最後長歎一聲:“章拯,非是我熊浹不肯救你,是你一再自誤,這本書,你可看過?”
章拯慘然一笑:“前朝故紙,有什麽好看的?熊大人總不會說章某看過《元史》就私通韃子吧?”
熊浹把《元史》展開,推到章拯麵前:“章大人睜眼看好了,這裏記載的,可要比你們工部的底檔詳細多了。”
章拯湊過去一看,頓時也不淡定了:“這是何人構陷本官?這純屬子虛烏有嘛。三百門佛朗機銃,並非一處炮廠所鑄,不可能有人拿到如此詳細的文件的,而且,這裏所述的瑕疵,純屬憑空臆斷,怎麽可能有人提前知道這些佛朗機銃的瑕疵呢?”
熊浹一字一頓地盯著章拯的眼睛說道:“就在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的同一天,這本小冊子,在大同範家被查抄出來,你看看清楚下麵寫的那八個字‘廢銃重鑄,擺樣勿放’,章大人,莫非那範家商賈通了神,能提前預知遠在陽和口的佛朗機銃的瑕疵?”
章拯的額頭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一邊擦拭著汗水,一邊委屈地說道:“熊大人哎,這種事,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麽可能會有人有這麽詳細的記錄嘛。”
“事到如此,章大人,您還是決定跟我這裏這樣拉扯下去嗎?”熊浹對章拯搖了搖頭:“大家畢竟同僚一場,你老實交代,或許還能免去些罪責,悅之實在是不願看到大人重蹈方孝孺的覆轍。那方孝孺雖然被誅十族,起碼還受世人讚揚,您這事要是大白於天下,怕是章家的祖墳都會被刨了。”
“熊悅之,我章拯真的沒說謊啊,這本冊子從何而來,我是一點都不知道啊。”章拯撲通一聲跪倒在熊浹麵前,抱著熊浹的大腿不放:“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章拯身為工部尚書,有督造之責,這個我絕不回避。但這小冊子上所寫這些,章拯真的一絲一毫都不知道啊。”
“章拯,悅之念及同僚之情,對你可以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熊浹皺著眉頭說道:“鑄炮之瑕疵,一般來說,隻有造炮的工匠自己知道,當初三百門佛朗機銃,工部也是分發到遷安、蔚州、綏德、平涼、臨洮、涼州六個鑄炮廠分別鑄造。唯一能取得六個鑄炮廠所有底檔的,隻有工部。那範家再有天大的本事,總不會把六個鑄炮廠都跑一遍,拿到所有炮的瑕疵吧?”
“這,這也僅是他一家之言,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或者是個巧合呢?”章拯說話都開始結巴了:“反正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他這裏所寫都是真的。”
“皇上已經通傳九邊,按照這書中所列瑕疵,逐一排查,倘若真的冤枉了你,我一定還你個公道。”熊浹歎了一口氣:“盡管現在我這裏隻有京師附近各衛所的回執,章大人,你覺得這書中能言中多少?”
“三成,最多三成。”章拯嘶吼著:“他們不可能知道那麽詳細的。”
“現在我手裏的有二十七個口、台返回的數字。”熊浹盯著章拯,一字一頓地說道:“二十七台,全中!山海關四門,瑕疵全中!義院口兩門,全中!界嶺口兩門,全中!冷口一門,全中!喜峰口兩門,全中!馬蘭峪兩門,全中!……”
“章大人,現在在場三人,兩個書記官分別記錄,我們的每一句對話,都會呈給皇上禦覽。”熊浹走到主審官的位置上坐下,對其中一個書記官一揚手:“給章大人拿把椅子來,他現在仍然是工部尚書,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書記官拿了一把椅子過來,章拯冷哼一聲,坐了下來:“我且看你如何冤枉我章拯!”
“去年,皇上敕令工部,仿製三百門佛朗機銃,分發九邊。這件事,是交給章大人督辦的吧?”熊浹開口問道。
“正是在下!”章拯昂首答道:“這批佛朗機銃已經按時按量交付九邊,老夫已經圓滿完成這項任務。”
“那麽就是說,這些佛朗機銃,出了任何事情,都可以向章大人問責了?”熊浹盯著章拯的眼睛問道。
“那是自然,但有一點,那佛朗機銃產自佛朗機,其選材、形製,都與我朝之火銃大相徑庭。工部隻是仿製,並沒有保證,其性能一定能達到佛朗機銃的水平。”章拯也不是傻瓜,說話中間,已經開始給自己找補。
“前幾天,蒙古韃子佯攻陽和口,陽和口千戶邊盛用佛朗機銃禦敵,佛朗機銃炸膛,邊盛殉職,另有十數人受傷。”熊浹慢慢地說道:“這是自去年佛朗機銃分發九邊之後,第一次放炮,就炸膛了。”
章拯身上出了一絲細汗,他遲疑了一下,說道:“工部奉旨製造的佛朗機銃,每一門皆有記錄,完全可以追查到營造匠人。當然,老夫願承擔失察之錯。”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等我下一個問題問出來,你就沒有自首的情節了。”熊浹看著章拯的眼睛說道:“章大人,我給你一刻鍾時間,你好好想想,事情我暫時問到這裏,要不要坦白,就看你自己了。”
章拯一臉的無辜:“熊大人,章拯有失察之責,但真不知道大人還想知道什麽,章拯可以保證,在整個製造佛朗機銃的過程中,我絕沒有貪墨一分一毫。”
“章大人,熊某那是那句話,熊某查案,一向重實證,如果沒有十足的證據,哪怕是皇上讓我構陷你,我也不會答應。”熊浹轉身對章拯說道:“章大人官場沉浮半生,才得以位極人臣,不要自誤。”
章拯眨巴眨巴眼睛,頹然坐回椅子上:“老夫還是那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已經到了這裏了,就全聽憑熊大人處置了,老夫沒有話說了。”
熊浹坐在椅子上,信手拿起一本《元史》,翻看著,最後長歎一聲:“章拯,非是我熊浹不肯救你,是你一再自誤,這本書,你可看過?”
章拯慘然一笑:“前朝故紙,有什麽好看的?熊大人總不會說章某看過《元史》就私通韃子吧?”
熊浹把《元史》展開,推到章拯麵前:“章大人睜眼看好了,這裏記載的,可要比你們工部的底檔詳細多了。”
章拯湊過去一看,頓時也不淡定了:“這是何人構陷本官?這純屬子虛烏有嘛。三百門佛朗機銃,並非一處炮廠所鑄,不可能有人拿到如此詳細的文件的,而且,這裏所述的瑕疵,純屬憑空臆斷,怎麽可能有人提前知道這些佛朗機銃的瑕疵呢?”
熊浹一字一頓地盯著章拯的眼睛說道:“就在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的同一天,這本小冊子,在大同範家被查抄出來,你看看清楚下麵寫的那八個字‘廢銃重鑄,擺樣勿放’,章大人,莫非那範家商賈通了神,能提前預知遠在陽和口的佛朗機銃的瑕疵?”
章拯的額頭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一邊擦拭著汗水,一邊委屈地說道:“熊大人哎,這種事,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麽可能會有人有這麽詳細的記錄嘛。”
“事到如此,章大人,您還是決定跟我這裏這樣拉扯下去嗎?”熊浹對章拯搖了搖頭:“大家畢竟同僚一場,你老實交代,或許還能免去些罪責,悅之實在是不願看到大人重蹈方孝孺的覆轍。那方孝孺雖然被誅十族,起碼還受世人讚揚,您這事要是大白於天下,怕是章家的祖墳都會被刨了。”
“熊悅之,我章拯真的沒說謊啊,這本冊子從何而來,我是一點都不知道啊。”章拯撲通一聲跪倒在熊浹麵前,抱著熊浹的大腿不放:“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章拯身為工部尚書,有督造之責,這個我絕不回避。但這小冊子上所寫這些,章拯真的一絲一毫都不知道啊。”
“章拯,悅之念及同僚之情,對你可以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熊浹皺著眉頭說道:“鑄炮之瑕疵,一般來說,隻有造炮的工匠自己知道,當初三百門佛朗機銃,工部也是分發到遷安、蔚州、綏德、平涼、臨洮、涼州六個鑄炮廠分別鑄造。唯一能取得六個鑄炮廠所有底檔的,隻有工部。那範家再有天大的本事,總不會把六個鑄炮廠都跑一遍,拿到所有炮的瑕疵吧?”
“這,這也僅是他一家之言,陽和口佛朗機銃炸膛或者是個巧合呢?”章拯說話都開始結巴了:“反正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他這裏所寫都是真的。”
“皇上已經通傳九邊,按照這書中所列瑕疵,逐一排查,倘若真的冤枉了你,我一定還你個公道。”熊浹歎了一口氣:“盡管現在我這裏隻有京師附近各衛所的回執,章大人,你覺得這書中能言中多少?”
“三成,最多三成。”章拯嘶吼著:“他們不可能知道那麽詳細的。”
“現在我手裏的有二十七個口、台返回的數字。”熊浹盯著章拯,一字一頓地說道:“二十七台,全中!山海關四門,瑕疵全中!義院口兩門,全中!界嶺口兩門,全中!冷口一門,全中!喜峰口兩門,全中!馬蘭峪兩門,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