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不給麵子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通小隊穿越到這個時間節點,可以說,龍國的國運占了大半。嘉靖初年的政治鬥爭剛剛結束,嘉靖皇帝剛剛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文官集團暫時被皇權壓製。剩下的庸官占多半,但好在容易處理。
所以,朝廷上的主角是七卿加幾個大學士,什麽給事中那類的,輕易是沒有發言權的,準確地說,沒有發言的膽量。熊浹去年被辭官,那件事裏,幫熊浹說話的兩個給事中都給關進監獄了。
也就是說,羅通他們介入的時間,是嘉靖為數不多能執掌朝堂的時間,也是龍國在大衰退之前的,最後一線生機。
章拯執掌工部,是為數不多留存到現在的三朝老臣,嚴格來講,他並沒有站隊到楊廷和那一派,不然早就跟著一起回家養老去了。但經曆兩朝的官場浸淫,那些習慣,卻已經成了自然,他不能免俗。
簡單說,就是滿口經史子集,一肚子切身利益。他家在浙江蘭溪,一個浙江中西部山區所在地,要說江南士紳吧,他還算不上,當時的江南士紳基本上就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和杭州灣一帶。浙江中南部山區,跟後世的老少邊窮是一個含義。
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新晉的江南士紳,他的子侄輩,已經遷居到杭州、鬆江等地,都是小有名氣的商賈。雖然熊浹並沒有從他嘴裏問出其他的東西,但他自己心裏清楚,一旦自己下台,家族好容易在杭州、鬆江置辦的產業,很容易就會化為烏有。
英宗之後,文官們越發放飛自我,幾十年下來,膽子也越來越大。從最初的成化皇帝怠政,一直到正德皇帝死於非命。可以說,要不是嘉靖皇帝假借大議禮,翦除其黨羽,大明的喪鍾已經敲響了,沒準就會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人性的醜陋與自私,也在這百餘年的時光裏,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章拯,作為江浙士子中被邊緣化的山裏人,跟出身蘇鬆那些世家子弟,尿不到一個壺裏。從弘治年間中了進士開始,他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夾縫中求生存。不站隊,是他幾十年的政治經驗,楊廷和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也沒有貼過去。
大明自宣德年間起,文官就發現了控製皇帝的樂趣,那是幾乎可以呼風喚雨的。在文官們打造的信息繭房裏,皇帝對帝國的了解,隻是文官們給他描述出來的樣子。九邊永遠是荒涼的,饑荒幾乎是連年不斷的,兵變也是隔三差五的。江南,溫飽而已,沒錢,沒錢。
或許是朱元璋的出身給這個朝代下了詛咒,整個大明,貫穿始終就一個字:窮!窮到皇帝也要親自下場與民爭利,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卻窮得左支右絀。文官們各有各的生意,誰都不會告訴皇帝,這個世界應該是個什麽樣子。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大明隻是草台班子裏,最優秀的那一個而已。相對外麵的支離破碎,秦始皇留下的大一統帝國,是大明最後的倔強。
章拯戰戰兢兢,他心底認為像楊廷和那樣不對,可又沒有反對楊廷和。甚至在大議禮期間,他也把自己裝成一個小透明,既不支持皇帝,也不支持楊廷和。他痛恨那些貪腐官員,但自己也同樣扶植著子侄輩成為一方豪強。
和光同塵,和光同塵,大明每年那麽多進士,最後都像那些陽光中的灰塵一樣,混成了一團和諧。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故事,幾乎年年都在上演,甚至有些少年,還真的屠了龍,但他也不過想成為把龍當成坐騎的神仙而已。
章拯從沒想過當那個騎在龍脖子上的人,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數的。他更沒想到,會因為反對皇帝的意見,就被關進西苑,隨後又交給都察院定罪,當然,以現在的形勢看,他不冤。此刻他坐在都察院的房間裏,反複思考,想起去年熊浹被罷免的過程,身上就沁出一身細汗來。
嘉靖皇帝,跟弘治、正德都不一樣,他是真敢下刀的人。
“哎,究竟我還是老了,愚鈍了,何苦做那出頭鳥啊。”章拯最後歎息一聲,倒頭便睡,睡著了,就什麽都不用想了。
文華殿東暖閣,現在這裏已經成了嘉靖皇帝固定的辦公地點,原來的日講官也基本上失業了,嘉靖皇帝最近一係列舉措,忙得不可開交,怎麽有時間聽他們廢話?熊浹匆匆來到文華殿外,黃錦衝他笑了笑:“禦史大人,皇上在裏麵等你,你可以進去了。”
熊浹衝黃錦拱手施禮之後,大步走進文華殿,走到東暖閣外的時候,他停下腳步,躬身叫道:“臣熊浹,覲見皇上。”
“進來吧。”嘉靖皇帝在裏麵應了一聲,熊浹推開門,走進東暖閣。東暖閣裏,坐著三個人,嘉靖皇帝坐在書案後麵,康思俊和韋力豪則坐在下首的錦凳上。
“熊浹,章拯那老兒,有沒有交代?”嘉靖皇帝放下筆,看著熊浹問道。
“啟稟皇上,章拯隻認了失察之責,我查過工部的底檔,六個鑄炮廠給的資料,確實跟章拯說的一樣。”熊浹拱手奏道:“章拯認為,唯一能把六個鑄炮廠所有炮的情況了解到這麽細致的,隻有那些被汪鋐從廣東請到各鑄炮廠指導鑄炮的工匠。”
嘉靖皇帝點了點頭:“這件事,章拯的責任就按失察處置,但章拯當初反對稅製改革,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你要把這個給審出來。至於那些工匠,交給東廠去處理吧。”
熊浹猶豫了一下,還是下定決心拱手奏道:“臣以為不妥,如果東廠的人,仍然跟張福案一樣辦案,隻會放走真凶。”
嘉靖皇帝麵露尷尬之色,盯著熊浹看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朕已經立誓要做個明君,自然不會再亂綱紀,你呀,到現在還是一點麵子都不給我留啊。”
熊浹身體一顫,但還是拱手說道:“張福事小,但這次範家的資料來源,事關國之安危,還望陛下審慎用人。”
所以,朝廷上的主角是七卿加幾個大學士,什麽給事中那類的,輕易是沒有發言權的,準確地說,沒有發言的膽量。熊浹去年被辭官,那件事裏,幫熊浹說話的兩個給事中都給關進監獄了。
也就是說,羅通他們介入的時間,是嘉靖為數不多能執掌朝堂的時間,也是龍國在大衰退之前的,最後一線生機。
章拯執掌工部,是為數不多留存到現在的三朝老臣,嚴格來講,他並沒有站隊到楊廷和那一派,不然早就跟著一起回家養老去了。但經曆兩朝的官場浸淫,那些習慣,卻已經成了自然,他不能免俗。
簡單說,就是滿口經史子集,一肚子切身利益。他家在浙江蘭溪,一個浙江中西部山區所在地,要說江南士紳吧,他還算不上,當時的江南士紳基本上就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和杭州灣一帶。浙江中南部山區,跟後世的老少邊窮是一個含義。
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新晉的江南士紳,他的子侄輩,已經遷居到杭州、鬆江等地,都是小有名氣的商賈。雖然熊浹並沒有從他嘴裏問出其他的東西,但他自己心裏清楚,一旦自己下台,家族好容易在杭州、鬆江置辦的產業,很容易就會化為烏有。
英宗之後,文官們越發放飛自我,幾十年下來,膽子也越來越大。從最初的成化皇帝怠政,一直到正德皇帝死於非命。可以說,要不是嘉靖皇帝假借大議禮,翦除其黨羽,大明的喪鍾已經敲響了,沒準就會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人性的醜陋與自私,也在這百餘年的時光裏,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章拯,作為江浙士子中被邊緣化的山裏人,跟出身蘇鬆那些世家子弟,尿不到一個壺裏。從弘治年間中了進士開始,他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夾縫中求生存。不站隊,是他幾十年的政治經驗,楊廷和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也沒有貼過去。
大明自宣德年間起,文官就發現了控製皇帝的樂趣,那是幾乎可以呼風喚雨的。在文官們打造的信息繭房裏,皇帝對帝國的了解,隻是文官們給他描述出來的樣子。九邊永遠是荒涼的,饑荒幾乎是連年不斷的,兵變也是隔三差五的。江南,溫飽而已,沒錢,沒錢。
或許是朱元璋的出身給這個朝代下了詛咒,整個大明,貫穿始終就一個字:窮!窮到皇帝也要親自下場與民爭利,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卻窮得左支右絀。文官們各有各的生意,誰都不會告訴皇帝,這個世界應該是個什麽樣子。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大明隻是草台班子裏,最優秀的那一個而已。相對外麵的支離破碎,秦始皇留下的大一統帝國,是大明最後的倔強。
章拯戰戰兢兢,他心底認為像楊廷和那樣不對,可又沒有反對楊廷和。甚至在大議禮期間,他也把自己裝成一個小透明,既不支持皇帝,也不支持楊廷和。他痛恨那些貪腐官員,但自己也同樣扶植著子侄輩成為一方豪強。
和光同塵,和光同塵,大明每年那麽多進士,最後都像那些陽光中的灰塵一樣,混成了一團和諧。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故事,幾乎年年都在上演,甚至有些少年,還真的屠了龍,但他也不過想成為把龍當成坐騎的神仙而已。
章拯從沒想過當那個騎在龍脖子上的人,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數的。他更沒想到,會因為反對皇帝的意見,就被關進西苑,隨後又交給都察院定罪,當然,以現在的形勢看,他不冤。此刻他坐在都察院的房間裏,反複思考,想起去年熊浹被罷免的過程,身上就沁出一身細汗來。
嘉靖皇帝,跟弘治、正德都不一樣,他是真敢下刀的人。
“哎,究竟我還是老了,愚鈍了,何苦做那出頭鳥啊。”章拯最後歎息一聲,倒頭便睡,睡著了,就什麽都不用想了。
文華殿東暖閣,現在這裏已經成了嘉靖皇帝固定的辦公地點,原來的日講官也基本上失業了,嘉靖皇帝最近一係列舉措,忙得不可開交,怎麽有時間聽他們廢話?熊浹匆匆來到文華殿外,黃錦衝他笑了笑:“禦史大人,皇上在裏麵等你,你可以進去了。”
熊浹衝黃錦拱手施禮之後,大步走進文華殿,走到東暖閣外的時候,他停下腳步,躬身叫道:“臣熊浹,覲見皇上。”
“進來吧。”嘉靖皇帝在裏麵應了一聲,熊浹推開門,走進東暖閣。東暖閣裏,坐著三個人,嘉靖皇帝坐在書案後麵,康思俊和韋力豪則坐在下首的錦凳上。
“熊浹,章拯那老兒,有沒有交代?”嘉靖皇帝放下筆,看著熊浹問道。
“啟稟皇上,章拯隻認了失察之責,我查過工部的底檔,六個鑄炮廠給的資料,確實跟章拯說的一樣。”熊浹拱手奏道:“章拯認為,唯一能把六個鑄炮廠所有炮的情況了解到這麽細致的,隻有那些被汪鋐從廣東請到各鑄炮廠指導鑄炮的工匠。”
嘉靖皇帝點了點頭:“這件事,章拯的責任就按失察處置,但章拯當初反對稅製改革,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你要把這個給審出來。至於那些工匠,交給東廠去處理吧。”
熊浹猶豫了一下,還是下定決心拱手奏道:“臣以為不妥,如果東廠的人,仍然跟張福案一樣辦案,隻會放走真凶。”
嘉靖皇帝麵露尷尬之色,盯著熊浹看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朕已經立誓要做個明君,自然不會再亂綱紀,你呀,到現在還是一點麵子都不給我留啊。”
熊浹身體一顫,但還是拱手說道:“張福事小,但這次範家的資料來源,事關國之安危,還望陛下審慎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