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壞了,這個‘一天電子’大約在半年前有一個向下的跳空缺口,這可是一道強壓力位啊。”


    剛才在粗略的篩選股票時,劉磊坤並沒有縮小日線圖,所以沒有看到。


    既然現在注意到了這一點,那顯然他對這隻股票的印象分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過他並沒有因為這一點就把這隻股票剔除自選。


    因為他清楚莊家在股價的底部區間內做出各種形態的震蕩,目的就是做給其他主力或者是其它大資金看的,意思就是表明這隻股票已經有人在做了,你們其他人不要進來瞎攪和,敢來我就要讓你們留下點什麽。


    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即使莊家畫出了一些特定的形態,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嚇退那些非要前來湊熱鬧的人。


    一旦被莊家察覺到這個盤子裏還有其他主力,那麽他肯定是千方百計的想盡各種辦法把這些人給洗出去。


    像融資借來的錢都是有時間成本的,所以這些主力通常也不會跟莊家死磕。


    那些躺在這個盤子裏裝死不動的人,他們的資金基本上都是自有資金,不存在到期還本付息的這一說,所以就出現了兩種人很難被莊家洗出去,第一種人就是被套了,不回本堅決不出。第二種人,他們的目標很堅定,不到某個價位堅決不出。


    如果是有備而來的,準備一點一點潛伏進去的人,並且沒有引起莊家的關注,那麽等莊家把股價拉升到至關重要的情緒位(類似於壓力位)時,這些搗亂的人至少不會輕易的就讓莊家成功突破這個價位,所以他有很大概率要經曆被砸盤導致出現拉升失敗的風險。


    所以有時候,在臨近關鍵的位置時,股價突然被一筆或幾筆大單砸了下來,還真不一定是莊家不願意拉升,而是有其他的主力在搗亂。


    劉磊坤自然不會做這種拉仇恨的事,他隻是想每天像個散戶一樣在低位買進一些籌碼,等獲利的時候出掉,賺一些價差,覆蓋掉融資產生的利息費用這個成本就夠了。


    既然決定買入了,那麽接下來就是製定倉位標準。


    “唔……八千多萬的流通股,這個盤子其實還是挺小的,籌碼吃進的多了就容易被莊家注意到。”


    劉磊坤沉思了一會兒後,最終決定分批次共計買入二十萬股,耗費的資金大致在四百六十萬到五百萬之間。如果股價能上漲百分之十,自己不僅能覆蓋掉利息費用,而且還有得賺。


    想到這裏劉磊坤不禁就一陣頭大,炒個股就得顧及這顧及那的,而且風險也不小……


    想賺大錢就得靠龍頭,可當下也沒有龍頭啊,總之就是有種憋屈的感覺……


    又神遊了一陣子後,劉磊坤把注意力投入到了那隻次新股“吳賽科技”上麵。


    雖然這隻股票在近一年的表現中沒有出現過一次漲停,但從它的曆史走勢中可以看到,它漲起來那還真就是‘不漲停但漲不停’的那種。


    所以它在日線圖上就與“一天電子”的表現截然相反,它在半年前出現了一個向上的跳空缺口。


    自從出現這個向上的跳空缺口後,股價即便是出現回落,股價也僅僅是接近這個缺口,並沒有進行回補,也就說明這個缺口是一個有效的看漲缺口。


    劉磊坤眯著眼睛看了一分鍾後,他果斷把日線圖縮到最小。


    果然,這是一個頭肩底的形態。用了半年之久才畫出的這個圖形,可以想象後續應當是有一波不錯的行情。


    “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公司……新能源車的概念……而且有業績支撐,一季度淨利潤增長了39%……”


    “流通股好少啊,才兩千多萬股,嗯……參與進來博弈一把短中線行情吧。”


    這隻股票那就分批次建倉10萬股吧,預計花費的資金在三百萬到四百萬之間。


    分批次建倉有點像定投,隻不過劉磊坤這個“定投”的頻率更快一些,買入的股數也更隨機一些。


    最後再看一下“掘金者”這隻股票。


    近半年內沒有向上或向下的跳空缺口……從日線級別和周線級別上麵可以清楚看到三重底這個形態……從籌碼分布上來看,獲利比例隻有20%,說明套牢盤有些多,不過根據這個日線圖的走勢和籌碼峰的密集分布來推測,這裏被套的籌碼很有可能是莊家在前期吸籌時產生的虧損。


    如果這個推斷正確的話,換句話說就是莊家往上拉升一定的漲幅,脫離自身成本區域後,並不會湧出太多的獲利盤,成交量的量柱較前期相比即便呈放量態勢應當不會放大的特別多。


    到時候就要重點關注股價突破情緒位時的成交量是否小於前麵的那一根長上影線的k線的成交量,如果小於那天的成交量,那就足以證明劉磊坤的判斷沒有錯誤,同時也能證明前麵的那根上影線的k線就是莊家在試盤。


    又看了一會兒這隻股票的其它數據後,劉磊坤決定抱著試錯的心態買入一些。


    它的股價是三十一塊多,“吳賽科技”的股價是三十二塊多,既然相差不大,那就和“吳賽科技”的操作策略一樣也買入十萬股吧。


    既然當下不參與題材炒作,小倉位買三隻股票是沒有問題的,以自己目前的精力來看,足夠了。


    等到參與劉曦嫣的項目時,再一心一意的專攻那隻股票就好了。


    想到這,劉磊坤不禁想到量化了,一些建倉什麽的事情,交給量化來做,自己就更省心了。


    於是他拿起手機給劉曦嫣發去了消息,“嫣姐,你們團隊那邊有沒有什麽量化策略啊?”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回了消息,“目前是沒有的,不過我也認識到了這個東西的便利,所以我準備在新項目的時候引進試試。”


    “好的。到時候需要用到我的時候,我直接去公司,這樣更方便交流,順便也讓我試試你引進的那個量化策略。”


    “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韭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頓並收藏韭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