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源的看法,與林楓的不謀而合。
“吐蕃的情況,確實如同楊部所說的,他們隻是試探,不會真的進攻。”
林楓開口道:“他們要等西夏與蒙古的戰況才會做出選擇。但吐蕃的存存,對我朝始終是一個大的影響,總要解決才行。”
林楓環視一遍在朝的文武百官。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可行的方案,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時候順勢把吐蕃拿下來,擴大我國的疆土。”
眾人聽了林楓的話,開始議論起來了。
這時,刑部尚書裴河站起來道:“陛下,我覺得這個時候攻打吐蕃,這是不明智的行為。”
“如果朕非要打呢?”
裴河眉頭輕皺著:“陛下,吐蕃目前準備對天府動兵,現在他們也隻是觀望。可是,一旦我們出兵的話,他們肯定會來一個魚死網破。”
“眼下,西夏對延河虎視眈眈,蒙古躂子是來勢洶洶。我們要做的,還是按兵不動。請陛下三思。”
裴河跪了下來。
其他人見裴河跪下後,也有一些人跟著跪了下來。
“請陛下三思。”
林楓望著滿朝文武官員,又看了一眼兵部尚書楊立源。
“楊部,你可有別的不同想法?”
楊立源想了想道:“陛下,吐蕃也不是不能打。”
“哦。”
林楓來了興趣:“那你說說,如果要打吐蕃的話,我們應該怎麽打?”
“陛下,其實想要打吐蕃的話,並不需要我們出手。”
語頓下,楊立源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假借他人之手來進行這件事。”
“大理?”
“對。”
林楓笑了起來。
楊立源看著林楓,不知道他這笑容是什麽意思。
“楊部,你的想法與朕的一樣,你可以詳細說一說。”
楊立源道:“其實這個並不複雜。大理與我們交好,而此時吐蕃領兵在天府邊境。那麽,我們可以趁機讓大理那邊發兵,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那你覺得大理會答應嗎?”
“他們肯定不會拒絕。”
楊立源道:“大理與我國相鄰,如果吐蕃拿下天府,唇亡齒寒,隨著吐蕃的壯大,大理肯定會吞掉。”
“但楊部可有想過,大理要是同意出兵打吐蕃,隨著我華國拿下吐蕃後,大理同樣會被吞並掉,你覺得他們會同意出兵嗎?”
楊立源想了想道:“其實大理與我國交好,他們早就想到這一點。等我國強大後,他們歸附我國,起碼可以保證眼下的生活。”
“若是被吐蕃吞並,他們無法保證還能否擁有現在的安穩生活。”
林楓點點頭:“那楊部你的意思覺得要打了?”
“對。”
“行,這事交給你處理。你安排合適的人選與大理那邊交涉。可以給予大理那邊一些交易。同時,你也可以跟他們說,隻要他們出兵,華國這邊會派兵支援。”
有一些人想反對,可是他們已經看出,新帝似乎對於出兵吐蕃,主意已定。
因為對於新帝的喜怒愛好,朝中大臣,暫時都沒有摸清。
事實上,一開始,並沒有多人相信新帝能夠徹底穩住這個新的朝綱。
可是,新帝卻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徹底對他進行改觀。
而且,新帝手段雷厲風行。
任何不聽從命令的,不管之前權力大多,哪怕權傾朝野,也直接就滅掉。
還有那些富商,即使富甲天下,說抄家就抄家。
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對這位新帝是認可的。
但在他出兵吐蕃這些事上,還是認為是錯誤的。
可是反對的聲音,這時也沒有了。
“吐蕃這邊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便是西夏的情況。”
林楓再次看了一眼眾人:“不知大家對於西夏的情況怎麽看?雖然就目前西夏肯定不會盡全力,可也防止他們會改變主意。”
兵部尚書許敬站出來道:“陛下,如果我們對吐蕃出兵,又要對付西夏,恐怕抽不出那麽多兵力。”
林風淡聲道:“其實吐蕃那邊的事情,應該交給兵部來處理的。要不這樣吧,許部跟楊部,你們兩人的官職,從現在開始對調一下。”
許敬臉色變了變。
“陛下,我……”
“有意見嗎?”
“臣沒有意見。”
“那就好。”
其他人官員也是有些懵了。
就這樣對調官職,這是不是有點兒戲呢?
林楓看了一眼眾人道:“我知道大家很驚訝,事實上朕也是第一次當皇帝呀。你們雖然是朕挑選上來的,可朕隻是對你們有過片麵的了解。經過這兩個月的觀察過後,所以對你們的崗位進行一次重新的調整。”
林楓清了清嗓子:“作為新帝,朕沒有什麽經驗。朕也是一邊當皇帝,一邊學的。當然,其中還得依靠諸位。”
“其實,對於目前的朝綱,朕覺得需要改觀。不過,這個暫時不急,等解決這一次的外患後,再重新製定一些國律。”
“新朝存在的目的,隻會一心為百姓。凡是能夠提高百姓水平,改善百姓生活的人,朕都會重用。”
“至於那些想混水摸魚,得過且過的,朕給個建議,直接辭官。要不然,等朕親自搞撤掉你們的官職,那就晚了。”
林楓掃視了一眼朝中眾臣,身上的威嚴,瞬間釋放出來。
那種威嚴,讓朝中大臣都能夠感覺得到一種壓迫感。
一個個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你們能夠站在這裏,說明你們的確是有能力的人。但不要以為,站在這裏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林楓沉聲道:“朕需要的一心為百姓付出,為百姓謀劃更多生機的官員。至於那種想躺平的,人喊一,跟著喊一;人喊二,也跟著喊二那種,這種思想可不要有。”
“朕確實沒有什麽經驗,但不要忘了,古往今來,開朝第一皇帝,有哪一個像朕這麽年輕。這說明什麽?朕可不是那種無能之輩。”
“諸位,當朕坐上這個位置後,眼裏隻有百姓。這兩個月來,全國上下改變了多少,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朕希望大家提起精神,發揮你們的才能,與朕一起聯手治理這個國家。朕相信,未來的曆史上,諸位也會占有輝煌的一頁。”
“吐蕃的情況,確實如同楊部所說的,他們隻是試探,不會真的進攻。”
林楓開口道:“他們要等西夏與蒙古的戰況才會做出選擇。但吐蕃的存存,對我朝始終是一個大的影響,總要解決才行。”
林楓環視一遍在朝的文武百官。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可行的方案,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時候順勢把吐蕃拿下來,擴大我國的疆土。”
眾人聽了林楓的話,開始議論起來了。
這時,刑部尚書裴河站起來道:“陛下,我覺得這個時候攻打吐蕃,這是不明智的行為。”
“如果朕非要打呢?”
裴河眉頭輕皺著:“陛下,吐蕃目前準備對天府動兵,現在他們也隻是觀望。可是,一旦我們出兵的話,他們肯定會來一個魚死網破。”
“眼下,西夏對延河虎視眈眈,蒙古躂子是來勢洶洶。我們要做的,還是按兵不動。請陛下三思。”
裴河跪了下來。
其他人見裴河跪下後,也有一些人跟著跪了下來。
“請陛下三思。”
林楓望著滿朝文武官員,又看了一眼兵部尚書楊立源。
“楊部,你可有別的不同想法?”
楊立源想了想道:“陛下,吐蕃也不是不能打。”
“哦。”
林楓來了興趣:“那你說說,如果要打吐蕃的話,我們應該怎麽打?”
“陛下,其實想要打吐蕃的話,並不需要我們出手。”
語頓下,楊立源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假借他人之手來進行這件事。”
“大理?”
“對。”
林楓笑了起來。
楊立源看著林楓,不知道他這笑容是什麽意思。
“楊部,你的想法與朕的一樣,你可以詳細說一說。”
楊立源道:“其實這個並不複雜。大理與我們交好,而此時吐蕃領兵在天府邊境。那麽,我們可以趁機讓大理那邊發兵,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那你覺得大理會答應嗎?”
“他們肯定不會拒絕。”
楊立源道:“大理與我國相鄰,如果吐蕃拿下天府,唇亡齒寒,隨著吐蕃的壯大,大理肯定會吞掉。”
“但楊部可有想過,大理要是同意出兵打吐蕃,隨著我華國拿下吐蕃後,大理同樣會被吞並掉,你覺得他們會同意出兵嗎?”
楊立源想了想道:“其實大理與我國交好,他們早就想到這一點。等我國強大後,他們歸附我國,起碼可以保證眼下的生活。”
“若是被吐蕃吞並,他們無法保證還能否擁有現在的安穩生活。”
林楓點點頭:“那楊部你的意思覺得要打了?”
“對。”
“行,這事交給你處理。你安排合適的人選與大理那邊交涉。可以給予大理那邊一些交易。同時,你也可以跟他們說,隻要他們出兵,華國這邊會派兵支援。”
有一些人想反對,可是他們已經看出,新帝似乎對於出兵吐蕃,主意已定。
因為對於新帝的喜怒愛好,朝中大臣,暫時都沒有摸清。
事實上,一開始,並沒有多人相信新帝能夠徹底穩住這個新的朝綱。
可是,新帝卻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徹底對他進行改觀。
而且,新帝手段雷厲風行。
任何不聽從命令的,不管之前權力大多,哪怕權傾朝野,也直接就滅掉。
還有那些富商,即使富甲天下,說抄家就抄家。
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對這位新帝是認可的。
但在他出兵吐蕃這些事上,還是認為是錯誤的。
可是反對的聲音,這時也沒有了。
“吐蕃這邊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便是西夏的情況。”
林楓再次看了一眼眾人:“不知大家對於西夏的情況怎麽看?雖然就目前西夏肯定不會盡全力,可也防止他們會改變主意。”
兵部尚書許敬站出來道:“陛下,如果我們對吐蕃出兵,又要對付西夏,恐怕抽不出那麽多兵力。”
林風淡聲道:“其實吐蕃那邊的事情,應該交給兵部來處理的。要不這樣吧,許部跟楊部,你們兩人的官職,從現在開始對調一下。”
許敬臉色變了變。
“陛下,我……”
“有意見嗎?”
“臣沒有意見。”
“那就好。”
其他人官員也是有些懵了。
就這樣對調官職,這是不是有點兒戲呢?
林楓看了一眼眾人道:“我知道大家很驚訝,事實上朕也是第一次當皇帝呀。你們雖然是朕挑選上來的,可朕隻是對你們有過片麵的了解。經過這兩個月的觀察過後,所以對你們的崗位進行一次重新的調整。”
林楓清了清嗓子:“作為新帝,朕沒有什麽經驗。朕也是一邊當皇帝,一邊學的。當然,其中還得依靠諸位。”
“其實,對於目前的朝綱,朕覺得需要改觀。不過,這個暫時不急,等解決這一次的外患後,再重新製定一些國律。”
“新朝存在的目的,隻會一心為百姓。凡是能夠提高百姓水平,改善百姓生活的人,朕都會重用。”
“至於那些想混水摸魚,得過且過的,朕給個建議,直接辭官。要不然,等朕親自搞撤掉你們的官職,那就晚了。”
林楓掃視了一眼朝中眾臣,身上的威嚴,瞬間釋放出來。
那種威嚴,讓朝中大臣都能夠感覺得到一種壓迫感。
一個個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你們能夠站在這裏,說明你們的確是有能力的人。但不要以為,站在這裏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林楓沉聲道:“朕需要的一心為百姓付出,為百姓謀劃更多生機的官員。至於那種想躺平的,人喊一,跟著喊一;人喊二,也跟著喊二那種,這種思想可不要有。”
“朕確實沒有什麽經驗,但不要忘了,古往今來,開朝第一皇帝,有哪一個像朕這麽年輕。這說明什麽?朕可不是那種無能之輩。”
“諸位,當朕坐上這個位置後,眼裏隻有百姓。這兩個月來,全國上下改變了多少,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朕希望大家提起精神,發揮你們的才能,與朕一起聯手治理這個國家。朕相信,未來的曆史上,諸位也會占有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