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家也有雜糧啊?”


    堂屋裏,林驍看著桌子上黑青色的大冷麵,鬆了一口氣。


    這才是正常人家的正常夥食,前幾頓真是把林驍給嚇住了,城裏的領導也不敢這麽吃啊!


    “這是朝鮮大冷麵,蕎麥做的,你嚐嚐可好吃了。”


    楊小小在一旁講解道。


    每次吃到新鮮的美食,小丫頭總是會刨根問底,用什麽做的,怎麽做的都要打聽清楚,這是她對美食的尊重。


    “朝鮮特色嗎?我還真沒吃過。”


    林驍用筷子挑了挑,嗦了一口麵條。


    “嗯,確實很好吃,冰冰涼涼的,口感上比白麵更脆,夏天吃既爽口又降溫。”


    夏天吃涼麵,冬天吃火鍋,沒有人可以拒絕的了。


    吃完午飯以後,大家各自回屋午休,醒了之後楊小小跟著小夥伴們上學去了,剩下三個成年人有些無所事事。


    “要不咱們下會象棋?”


    楊白衣提議道。


    “我不會下象棋,部隊裏可沒時間讓我學這個。


    要不咱們去知青大院吧,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林驍的性格好動不好靜,他認為看書或者下象棋,那都是退休後幹的事情。


    “要去你們去吧,中午忘跟小小說了,我在家等小小放學了,帶她一起去。”


    林宛如在一旁安靜的看著書。


    “那行吧,我帶林驍同誌先過去。”


    楊白衣也看出來了,可能是在部隊過習慣了集體生活,林驍養成了特別喜歡熱鬧的性格。


    頂著炎炎夏日,兩人來到知青大院,此時的知青大院,正是一片繁忙景象。


    大野豬被放在門板上,幾個男知青正圍著門板,吭哧吭哧的給野豬刮著毛。


    楊白衣抬頭一看,他以前住的房間,不出所料的就剩下一個門框。


    平時的時候,門板就是門板,以前桌子沒做好的時候,門板充當飯桌,現在又成了殺豬的案板。


    案板:我就這麽默默承受了一切。


    “白衣同誌,你們來了?這位就是宛如的哥哥林驍同誌吧?”


    一看到楊白衣進來,韓飛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迎了上去。


    “對,我就是林驍,你好,很高興認識你。”


    林驍跟韓飛握了握手。


    楊白衣把每一個知青都介紹給了林驍認識,大家也都很熱情的跟林驍打了招呼。


    “林驍同誌,你就在一邊看著就好,我們這麽多人呢,不用你動手。”


    “是啊,你看這裏圍的人都站不下了,你再過來就更沒活動空間了。”


    林驍挽起袖子就要幫忙,被大家攔了下來。


    “林驍同誌,你要實在閑不住,就跟我們說說洛水市現在的情況吧。”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平日裏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也不覺得有什麽,突然從家鄉來了人,大家都想打聽一下洛水市的消息。


    “這你們算是問對人了,我在北疆服役六年,月初剛回到洛水城。


    回到裸車的家鄉,第一件事就是轉遍了洛水城,尋找一下小時候的味道。


    你們想知道什麽?盡管問,我都告訴你們。”


    林驍在北疆的這六年,也是經常會夢到故鄉和親人,很理解大家的心情。


    “林驍同誌,二中門口的小吃鋪生意還紅火嗎?你有沒有喝過他家的牛肉湯?”


    何瑩瑩就在二中附近住,她的父母都是二中的老師。


    雖然改組以後,二中門口的小吃鋪改名國營飯店,但附近的居民還是習慣叫它小吃鋪。


    “喝了喝了,給料依然很紮實,牛肉湯三毛錢一碗,牛雜碎兩毛錢一碗,稠呼呼的還送一個燒餅。”


    二中門口的牛肉湯館傳承多年,得到了洛水市民的偏愛。


    林驍做夢都在懷念那個味道,回到洛水城以後,當然要第一時間過去嚐嚐。


    “林驍同誌,你有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啊?看電影的人多嗎?”


    董一鳴的父親是電影院的放映員,董一鳴可以說從小在電影院長大,直到上學後才不怎麽去了。


    “看電影的特別多,尤其是到了周末,隊伍能排出二裏地。


    我隻是在門口路過過,部隊駐地有自己的放映廳,戰士們每個月都會發電影票,沒必要去外麵看。”


    “林驍同誌,龍門石窟現在對外開放了嗎?分流的工作人員召回了了嗎?”


    範進的父親原來是龍門石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由於特殊原因,景區被關閉了,他父親也被調去了別的地方工作。


    這一年來,範進往家裏寫信,也沒敢問過這個問題,因為這是父親心中的痛處。


    “暫時還沒有,地方政府對這個還是比較謹慎的,短期之內估計很難重新開放。”


    石窟裏雕的都是佛,開放景區就是宣揚迷信,現在這個世道,沒有哪個領導敢這麽幹。


    “多好的名勝古跡啊!經曆了這麽多浩劫,可惜了。”


    範進歎息一聲,情緒有些低落。


    龍門石窟在魏晉時期和隋唐時期,都是皇家石窟,是皇族祈福供奉的。


    曆經時代更迭,還有倭寇和文物販子的破壞,裏麵的石像早已十不存一。


    有了這幾個人開頭,原本還有些不好意思的眾人,紛紛開口問起了他們家附近的情況,這些都是他們印象最深刻的的地方,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家。


    隻要林驍知道的,絕對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跟他們描述著,盡可能的讓大家一解相思之苦。


    知青們才離家一年,其實家鄉根本就沒什麽變化,跟他們離開時幾乎一樣,但大家都聽得興致勃勃的。


    “好了,豬毛都刮幹淨了,誰來主刀開膛?”


    張輝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由於野豬經常蹭樹,渾身的豬皮就像裝甲一樣結實,豬毛就像一根根的鋼針,處理起來特別困難。


    “我來吧。”


    崔金發自告奮勇。


    楊白衣還在知青大院住的時候,為了自己能夠落個輕省,特意教過崔金發如何扒皮剔骨,崔金發是受過真傳的。


    “下刀不要太深,扇骨會卡到,盡量繞過去。


    再淺一點,野豬的肚皮沒那麽厚,你這麽下刀會傷了野豬的內髒的。”


    楊白衣在一旁做起了技術指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偏愛年代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年代文並收藏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