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凶手的目的不可能是殺死奈溫
刑啊!你這是短劇,還是凶案錄像 作者:流浪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眠藥類藥物檢測在國內屬於屍檢的常規檢測之一,因此在緬甸這邊也很成熟。
不久,寧隊長手持一份數據報告走來,報告中明確指出:“琴萊體內確實檢測出了微量的安眠藥成分。”
“現在還不確定這些安眠藥是用來做什麽的。”
陸銘此時已經明白凶手大致上運用了什麽詭計,騙取琴萊喝下注入烏頭堿的雞尾酒。
陸銘將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安眠藥的作用,我想來大概是用來讓被害者犯困的。”
“琴萊犯困之後,可以通過引導告訴被害者,她是暈車,喝點什麽東西緩解一下。”
“這樣,就可以順水推舟地,將那些已經加入了烏頭堿的罐裝雞尾酒送給被害者,讓她喝下去。”
寧隊長表情變得愈發嚴肅:“按照你的說法,這次的凶手是奈溫?”
“不,不對,的確是奈溫將新品的雞尾酒送給被害者的,但是奈溫並沒有給被害者下安眠藥的能力!”
“也就是說,凶手有可能是巴萊和奈溫兩個人聯手殺死的被害者?”
“這倒是也說得過去,可是……。”
“那寄來的帶有烏頭堿的雞尾酒,可是並沒有在奈溫手裏多逗留啊。”
“是被害者看著帶有烏頭堿成分的雞尾酒被送進來的。”
“被害者,總不能看著奈溫往雞尾酒裏麵加什麽東西不製止吧。”
陸銘用手指敲擊著桌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奈溫或者巴萊幹的。”
“很大可能是奈溫,他收到了飲料廠要寄來新產品的消息之後,立刻想到了毒殺的主意。”
“而不是,在飲料廠的新品被寄來之後,才想到毒殺的方法。”
寧隊長靠在辦公桌前麵:“你就這麽確定是奈溫、巴萊兩人是凶手殺死了琴萊?”
“現在緬甸警方的調查方向,可還是奈溫的那些情人為了殺死奈溫,調包了從飲料廠裏麵寄來的灌裝雞尾酒。”
“將原本的灌裝雞尾酒,換成了有毒的烏頭堿藥酒。”
“為的目的是毒死奈溫。”
“飲料廠說這批新罐裝雞尾酒的試喝品,在上周就已經寄出來了。”
“而,今天才被寄到奈溫手裏,中間一定是有人拿走了!”
“緬甸警方,現在深度懷疑這和飛機場裏麵奈溫的秘書,以及其他人員有關,現在正在審訊呢。”
陸銘並沒有立刻反駁寧隊長的話。
緬甸警方的邏輯,倒也沒有明顯的錯誤。
將飲品包裹郵寄到被害者手中,被害者飲用之後中毒。
可是,其他飲用者既沒有出事,飲品公司也沒有犯錯。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飲品在郵寄的過程當中被人下毒了。
排除無差別殺人的變態之外,那麽凶手就隻有可能性是和被害者有仇的人。
在緬甸警方看來,明麵上的被害者是琴萊。
可是實際上,卻應該是奈溫,因為奈溫出於好意將沒有拆封的罐裝雞尾酒直接給了琴萊。
這本來是應該給奈溫的,陰差陽錯之下,琴萊成為替死鬼。
聽到寧隊長講述緬甸警方的推測後,陸銘揮了揮手:“緬甸警方的推測當中,有一點是說不通的。”
寧隊長有些疑惑地詢問:“推理哪裏有問題。”
陸銘拿起桌麵上的水杯:“凶手殺人的動機和目的!”
寧隊長更加不理解陸銘的意思:“動機和目的?什麽意思?”
陸銘進行解釋:“首先,我們做一個假設!”
“假設緬甸警方的推理是正確的,在飛機場內部有一位員工要報複他們的經理。”
“這位員工,又將飲料廠裏麵郵寄過來的新品換成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毒藥。”
“如此,大費周折地如此周密準備,肯定是想要直接將經理毒死。”
“毒殺,或者說是暗殺、複仇之類的事情,永遠是第一次最為簡單。”
“出其不意,才能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凶手必然會保證暗殺的成功。”
“如果,凶手就是飛機場裏麵的人員。”
“那麽,從有毒的罐裝雞尾酒被送入奈溫的辦公室裏麵,他就會死死地盯著。”
“直到確保,奈溫真的會把有毒的罐裝雞尾酒喝下去。”
“要是凶手看見有其他人,將加了毒藥的罐裝雞尾酒拿了出來,那麽必然會出手製止的。”
“這倒不是因為凶手他善,而是如果有人喝下加了毒藥的罐裝雞尾酒被毒死。”
“那麽奈溫肯定會警惕郵給他的東西是否有危險。”
“再給他投毒這件事可就不好用了!”
“並且,可不僅僅是投毒這一項,之後不管做什麽,奈溫都會變得小心翼翼,不會再輕易讓凶手得逞。”
“況且,一旦有人死亡,像是飛機場這種地方,必然會有警方趕來。”
“會不會被警方查出來?被抓走,那以後可就完全沒有毒殺的機會了。”
“綜合以上種種看來,要不然凶手不是飛機場裏麵員工,要不然凶手一開始針對的目標就不是奈溫。”
陸銘表情嚴肅:“凶手的目標,如果真的是奈溫。”
“那麽凶手看見有人從奈溫的辦公室裏麵將那四罐有毒的雞尾酒拿出來,肯定會出手製止,以某種理由調換一下。”
“無論如何,是不能讓人發現四罐雞尾酒裏麵是有毒的!”
“所以,凶手是飛機場內部的人,並且是為了對奈溫進行報仇,並不成立。”
寧隊長低頭思考了片刻,然後才重新看向陸銘:“就是因為這些理由,因此你才認為凶手並不是為了報複奈溫的人,目標也不是奈溫。”
“而是案件的真相是,奈溫和巴萊,想要殺死琴萊?”
陸銘十分自信:“對!”
寧隊長再次提問:“你有什麽證據。”
陸銘摸索著下巴:“安眠藥僅僅隻能算是,間接證據,並不是直接證據。”
“我們要做的工作有兩個。”
“一個是暗中調查一下琴萊的死,能不能讓奈溫和巴萊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得利益。”
“另一個則是,調查一下奈溫或者巴萊這兩天的行蹤。”
“這兩點如果得到確認之後,我想證據大概就已經成型了!”
“不僅,可以確定凶手是誰?還能知道他究竟做了什麽!”
“隻不過,這裏是緬甸,我也無法親自去調查這些事情,隻好再去麻煩一下,緬甸警方了!”
寧隊長起身:“反正緬甸警方這邊都還沒有一點頭緒,現在仍舊在逐一排查。”
“我想他們現在很樂意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對於調查方麵,我去和他們溝通一下。”
不久,寧隊長手持一份數據報告走來,報告中明確指出:“琴萊體內確實檢測出了微量的安眠藥成分。”
“現在還不確定這些安眠藥是用來做什麽的。”
陸銘此時已經明白凶手大致上運用了什麽詭計,騙取琴萊喝下注入烏頭堿的雞尾酒。
陸銘將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安眠藥的作用,我想來大概是用來讓被害者犯困的。”
“琴萊犯困之後,可以通過引導告訴被害者,她是暈車,喝點什麽東西緩解一下。”
“這樣,就可以順水推舟地,將那些已經加入了烏頭堿的罐裝雞尾酒送給被害者,讓她喝下去。”
寧隊長表情變得愈發嚴肅:“按照你的說法,這次的凶手是奈溫?”
“不,不對,的確是奈溫將新品的雞尾酒送給被害者的,但是奈溫並沒有給被害者下安眠藥的能力!”
“也就是說,凶手有可能是巴萊和奈溫兩個人聯手殺死的被害者?”
“這倒是也說得過去,可是……。”
“那寄來的帶有烏頭堿的雞尾酒,可是並沒有在奈溫手裏多逗留啊。”
“是被害者看著帶有烏頭堿成分的雞尾酒被送進來的。”
“被害者,總不能看著奈溫往雞尾酒裏麵加什麽東西不製止吧。”
陸銘用手指敲擊著桌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奈溫或者巴萊幹的。”
“很大可能是奈溫,他收到了飲料廠要寄來新產品的消息之後,立刻想到了毒殺的主意。”
“而不是,在飲料廠的新品被寄來之後,才想到毒殺的方法。”
寧隊長靠在辦公桌前麵:“你就這麽確定是奈溫、巴萊兩人是凶手殺死了琴萊?”
“現在緬甸警方的調查方向,可還是奈溫的那些情人為了殺死奈溫,調包了從飲料廠裏麵寄來的灌裝雞尾酒。”
“將原本的灌裝雞尾酒,換成了有毒的烏頭堿藥酒。”
“為的目的是毒死奈溫。”
“飲料廠說這批新罐裝雞尾酒的試喝品,在上周就已經寄出來了。”
“而,今天才被寄到奈溫手裏,中間一定是有人拿走了!”
“緬甸警方,現在深度懷疑這和飛機場裏麵奈溫的秘書,以及其他人員有關,現在正在審訊呢。”
陸銘並沒有立刻反駁寧隊長的話。
緬甸警方的邏輯,倒也沒有明顯的錯誤。
將飲品包裹郵寄到被害者手中,被害者飲用之後中毒。
可是,其他飲用者既沒有出事,飲品公司也沒有犯錯。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飲品在郵寄的過程當中被人下毒了。
排除無差別殺人的變態之外,那麽凶手就隻有可能性是和被害者有仇的人。
在緬甸警方看來,明麵上的被害者是琴萊。
可是實際上,卻應該是奈溫,因為奈溫出於好意將沒有拆封的罐裝雞尾酒直接給了琴萊。
這本來是應該給奈溫的,陰差陽錯之下,琴萊成為替死鬼。
聽到寧隊長講述緬甸警方的推測後,陸銘揮了揮手:“緬甸警方的推測當中,有一點是說不通的。”
寧隊長有些疑惑地詢問:“推理哪裏有問題。”
陸銘拿起桌麵上的水杯:“凶手殺人的動機和目的!”
寧隊長更加不理解陸銘的意思:“動機和目的?什麽意思?”
陸銘進行解釋:“首先,我們做一個假設!”
“假設緬甸警方的推理是正確的,在飛機場內部有一位員工要報複他們的經理。”
“這位員工,又將飲料廠裏麵郵寄過來的新品換成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毒藥。”
“如此,大費周折地如此周密準備,肯定是想要直接將經理毒死。”
“毒殺,或者說是暗殺、複仇之類的事情,永遠是第一次最為簡單。”
“出其不意,才能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凶手必然會保證暗殺的成功。”
“如果,凶手就是飛機場裏麵的人員。”
“那麽,從有毒的罐裝雞尾酒被送入奈溫的辦公室裏麵,他就會死死地盯著。”
“直到確保,奈溫真的會把有毒的罐裝雞尾酒喝下去。”
“要是凶手看見有其他人,將加了毒藥的罐裝雞尾酒拿了出來,那麽必然會出手製止的。”
“這倒不是因為凶手他善,而是如果有人喝下加了毒藥的罐裝雞尾酒被毒死。”
“那麽奈溫肯定會警惕郵給他的東西是否有危險。”
“再給他投毒這件事可就不好用了!”
“並且,可不僅僅是投毒這一項,之後不管做什麽,奈溫都會變得小心翼翼,不會再輕易讓凶手得逞。”
“況且,一旦有人死亡,像是飛機場這種地方,必然會有警方趕來。”
“會不會被警方查出來?被抓走,那以後可就完全沒有毒殺的機會了。”
“綜合以上種種看來,要不然凶手不是飛機場裏麵員工,要不然凶手一開始針對的目標就不是奈溫。”
陸銘表情嚴肅:“凶手的目標,如果真的是奈溫。”
“那麽凶手看見有人從奈溫的辦公室裏麵將那四罐有毒的雞尾酒拿出來,肯定會出手製止,以某種理由調換一下。”
“無論如何,是不能讓人發現四罐雞尾酒裏麵是有毒的!”
“所以,凶手是飛機場內部的人,並且是為了對奈溫進行報仇,並不成立。”
寧隊長低頭思考了片刻,然後才重新看向陸銘:“就是因為這些理由,因此你才認為凶手並不是為了報複奈溫的人,目標也不是奈溫。”
“而是案件的真相是,奈溫和巴萊,想要殺死琴萊?”
陸銘十分自信:“對!”
寧隊長再次提問:“你有什麽證據。”
陸銘摸索著下巴:“安眠藥僅僅隻能算是,間接證據,並不是直接證據。”
“我們要做的工作有兩個。”
“一個是暗中調查一下琴萊的死,能不能讓奈溫和巴萊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得利益。”
“另一個則是,調查一下奈溫或者巴萊這兩天的行蹤。”
“這兩點如果得到確認之後,我想證據大概就已經成型了!”
“不僅,可以確定凶手是誰?還能知道他究竟做了什麽!”
“隻不過,這裏是緬甸,我也無法親自去調查這些事情,隻好再去麻煩一下,緬甸警方了!”
寧隊長起身:“反正緬甸警方這邊都還沒有一點頭緒,現在仍舊在逐一排查。”
“我想他們現在很樂意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對於調查方麵,我去和他們溝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