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六口棺材
刑啊!你這是短劇,還是凶案錄像 作者:流浪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院子裏麵轉了一圈,仔細檢查了每一個房間的狀況。
房間門全部都是老舊的木門,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木門已經嚴重變形。
僅僅隻是想要打開就要費很大力氣,發出‘吱吱吱’的摩擦聲。
想要關閉房門,同樣不容易。
甚至如果想要恢複房門嚴絲合縫的原狀,都需要用腳踹上幾腳,發出‘咚咚咚’的聲音才行。
這六間房內的布置明顯可以看出來是一大家子人在住。
每一個房間都有獨自的特色。
最裏麵,左手邊的第一間房,裏麵應該是一對夫妻在住。
推開房門踩在青石板的地麵上,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房屋靠北的中間放著一張雙人床,頭頂吊著一盞吊燈,是具有民國風格的大吊燈。
雙人床上的被褥被收了起來,隻鋪著幾張已經泛黃的報紙用來防塵。
頭頂的吊燈也已經看不出來曾經的顏色,都已經被灰塵遮住。
靠南依次放置的是衣櫃、矮桌、梳妝台、洗臉架。
在洗臉架上還放置著一個不知道已經放置了多少年,布滿了灰塵的搪瓷洗臉盆,
依稀還可以辨認出洗臉盆口那一圈的大紅色,和盆底的一朵大紅花。
第二個房間,則應該是一位單身男子的房間。
房間內的裝飾頗為樸素。
屋頂沒有華麗的花燈,僅僅隻是空空如也的屋頂。
房間靠北牆的正中間放著一張單人床,左右兩側,分別放置著衣櫃和床頭櫃。
床頭櫃上放置著一盞,老實的綠色台燈。
南麵的牆邊,放置著一個書架,書架上還擺放著幾本紙張都已經泛黃的舊書,一看就是有不少年頭了。
旁邊則是一張書桌,上麵依舊放置著一盞台燈。
門口也是放置著一個盆架,盆架上空空如也。
左側的第三間房,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孩子在住。
床要比第二間房子更小一些,床頭上還插著風車,地上扔著幾雙虎頭鞋,虎頭帽。
在南側的牆邊放置著一個小型的衣櫃和一張長桌,並沒有放置台燈,應該是讓小孩子讀書用的。
左側的三個房間,全部看完,來到了右側。
右側的第一個房間,放置著一張床和幾口兩人環抱才抱得住的大缸,地麵上扔著幾個鼓鼓囊囊的麻布袋子,一口黑色的鐵鍋,以及幾個黑黝黝的鐵桶。
大缸高度超過一米五,易子琳好奇地走到水缸旁邊:“這麽大的缸是做什麽的啊?”
唐瑩解釋道:“應該是用來存放糧食或者水的。”
“這種大缸的表麵刷了一層釉,表麵極為光滑,並且從底部向上延伸到1米3左右的高度,全部都是向外張口。”
“從大約1米3到1米5的高度才向內開始收縮。”
“這種大缸是用來防老鼠的,由於缸的高度很高,表麵又非常光滑,因此一般的老鼠爬不上去,吃不了糧食。”
陸銘突然插嘴道:“那,二班的呢?”
唐瑩翻了一個白眼: “當然,如果還是怕缸裏的糧食被老鼠吃掉,還可以在缸頂,蓋上一個厚厚的蓋子,無論老鼠怎麽頂,都頂不動的那種。”
“而且,這種大缸,壁厚且光滑,老鼠啃不動,也啃不了缸的外壁,所以十分完全。”
陶定宇十分不理解問道:“為什麽要用這麽大的缸啊,這不怕把糧食放壞了啊。”
唐瑩給出了兩個字的答案:“便宜!”
“這麽一大家子吃飯,每天的消耗小不了,如果儲存的地方小了,那就隻能讓人天天送糧食。”
“每一次都要給送貨的力工一筆錢,消耗太大。”
“可是如果是自己家的人去把糧食背回來,又無法在村民麵前,維持住體麵的生活。”
“因此,需要找到一個相對的平衡。”
眾人查看了一下鼓鼓囊囊的麻袋,發現裏麵放著的都是一些冬天用來燒火的煤塊和炭塊。
來到右手邊的第二個房間,這裏也放著一張單人床,床的對麵放著一排木箱。
好奇的陸銘將箱子打開。
打開一看,裏麵放的都是一些鋸子、斧子、刨子等物品。
陸銘將箱子裏麵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拿出來,好奇地問道:“這是幹什麽用的?”
唐瑩仔細打量著陸銘從箱子裏麵拿出來的東西,然後又看了一眼單人床:“這應該是木匠用的工具,就連那張床也是,估計這家人有一個木匠,或者說這家人做的就是木匠的生意。”
易子琳看著手裏的斧頭:“木匠很有錢嗎?”
唐瑩解釋道:“如果放在一些民國劇經常拍攝的京城、滬州、山城這些地方,木匠的確上不了台麵,但是如果放在小城市裏麵,木匠怎麽也能算是本地的中等收入以上的,畢竟在農耕時期,木質器具誰都要用。”
“而且,這一半這種大家族也不會從事一種行業。”
“有人讀書、有人經商、有人務農、有人從事手工業十分正常。”
“一個大的家族,往往就是分工協作,每個人都會從事不同的行業。”
“或者是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筐裏麵,一行受到了重大打擊,其他行業也可以繼續發展。”
“走吧,我們去最後一間屋子。”
一行人將房門關上,來到最後一間房間。
當六人來到最後一處房間,打開房門,易子琳一瞬之間張大了嘴,不由得向後倒退了一步,眼神裏麵充滿了恐懼的神色。
其他幾個人也是張大了嘴看著房間裏麵的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六口棺材。
房間門全部都是老舊的木門,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木門已經嚴重變形。
僅僅隻是想要打開就要費很大力氣,發出‘吱吱吱’的摩擦聲。
想要關閉房門,同樣不容易。
甚至如果想要恢複房門嚴絲合縫的原狀,都需要用腳踹上幾腳,發出‘咚咚咚’的聲音才行。
這六間房內的布置明顯可以看出來是一大家子人在住。
每一個房間都有獨自的特色。
最裏麵,左手邊的第一間房,裏麵應該是一對夫妻在住。
推開房門踩在青石板的地麵上,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房屋靠北的中間放著一張雙人床,頭頂吊著一盞吊燈,是具有民國風格的大吊燈。
雙人床上的被褥被收了起來,隻鋪著幾張已經泛黃的報紙用來防塵。
頭頂的吊燈也已經看不出來曾經的顏色,都已經被灰塵遮住。
靠南依次放置的是衣櫃、矮桌、梳妝台、洗臉架。
在洗臉架上還放置著一個不知道已經放置了多少年,布滿了灰塵的搪瓷洗臉盆,
依稀還可以辨認出洗臉盆口那一圈的大紅色,和盆底的一朵大紅花。
第二個房間,則應該是一位單身男子的房間。
房間內的裝飾頗為樸素。
屋頂沒有華麗的花燈,僅僅隻是空空如也的屋頂。
房間靠北牆的正中間放著一張單人床,左右兩側,分別放置著衣櫃和床頭櫃。
床頭櫃上放置著一盞,老實的綠色台燈。
南麵的牆邊,放置著一個書架,書架上還擺放著幾本紙張都已經泛黃的舊書,一看就是有不少年頭了。
旁邊則是一張書桌,上麵依舊放置著一盞台燈。
門口也是放置著一個盆架,盆架上空空如也。
左側的第三間房,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孩子在住。
床要比第二間房子更小一些,床頭上還插著風車,地上扔著幾雙虎頭鞋,虎頭帽。
在南側的牆邊放置著一個小型的衣櫃和一張長桌,並沒有放置台燈,應該是讓小孩子讀書用的。
左側的三個房間,全部看完,來到了右側。
右側的第一個房間,放置著一張床和幾口兩人環抱才抱得住的大缸,地麵上扔著幾個鼓鼓囊囊的麻布袋子,一口黑色的鐵鍋,以及幾個黑黝黝的鐵桶。
大缸高度超過一米五,易子琳好奇地走到水缸旁邊:“這麽大的缸是做什麽的啊?”
唐瑩解釋道:“應該是用來存放糧食或者水的。”
“這種大缸的表麵刷了一層釉,表麵極為光滑,並且從底部向上延伸到1米3左右的高度,全部都是向外張口。”
“從大約1米3到1米5的高度才向內開始收縮。”
“這種大缸是用來防老鼠的,由於缸的高度很高,表麵又非常光滑,因此一般的老鼠爬不上去,吃不了糧食。”
陸銘突然插嘴道:“那,二班的呢?”
唐瑩翻了一個白眼: “當然,如果還是怕缸裏的糧食被老鼠吃掉,還可以在缸頂,蓋上一個厚厚的蓋子,無論老鼠怎麽頂,都頂不動的那種。”
“而且,這種大缸,壁厚且光滑,老鼠啃不動,也啃不了缸的外壁,所以十分完全。”
陶定宇十分不理解問道:“為什麽要用這麽大的缸啊,這不怕把糧食放壞了啊。”
唐瑩給出了兩個字的答案:“便宜!”
“這麽一大家子吃飯,每天的消耗小不了,如果儲存的地方小了,那就隻能讓人天天送糧食。”
“每一次都要給送貨的力工一筆錢,消耗太大。”
“可是如果是自己家的人去把糧食背回來,又無法在村民麵前,維持住體麵的生活。”
“因此,需要找到一個相對的平衡。”
眾人查看了一下鼓鼓囊囊的麻袋,發現裏麵放著的都是一些冬天用來燒火的煤塊和炭塊。
來到右手邊的第二個房間,這裏也放著一張單人床,床的對麵放著一排木箱。
好奇的陸銘將箱子打開。
打開一看,裏麵放的都是一些鋸子、斧子、刨子等物品。
陸銘將箱子裏麵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拿出來,好奇地問道:“這是幹什麽用的?”
唐瑩仔細打量著陸銘從箱子裏麵拿出來的東西,然後又看了一眼單人床:“這應該是木匠用的工具,就連那張床也是,估計這家人有一個木匠,或者說這家人做的就是木匠的生意。”
易子琳看著手裏的斧頭:“木匠很有錢嗎?”
唐瑩解釋道:“如果放在一些民國劇經常拍攝的京城、滬州、山城這些地方,木匠的確上不了台麵,但是如果放在小城市裏麵,木匠怎麽也能算是本地的中等收入以上的,畢竟在農耕時期,木質器具誰都要用。”
“而且,這一半這種大家族也不會從事一種行業。”
“有人讀書、有人經商、有人務農、有人從事手工業十分正常。”
“一個大的家族,往往就是分工協作,每個人都會從事不同的行業。”
“或者是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筐裏麵,一行受到了重大打擊,其他行業也可以繼續發展。”
“走吧,我們去最後一間屋子。”
一行人將房門關上,來到最後一間房間。
當六人來到最後一處房間,打開房門,易子琳一瞬之間張大了嘴,不由得向後倒退了一步,眼神裏麵充滿了恐懼的神色。
其他幾個人也是張大了嘴看著房間裏麵的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六口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