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李子晉什麽時候開車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呢?
刑啊!你這是短劇,還是凶案錄像 作者:流浪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陸銘看見李子晉汽車進氣格柵上麵卡住的木片時,陸銘已經明白了李子賦是如何殺死李子晉的。
陸銘將李子晉進氣格柵上的木片放回原位,起身說道:“告訴一下孫警官,我已經有了破案的思路了。”
夢知憶眨眨眼睛:“破案思路?剛才汽車進氣格柵上的木片?”
陸銘笑著認真說道:“對,剛才進氣格柵上的木片!走吧,我們去見一下孫警官。”
孫警官看著剛剛離開的陸銘和夢知憶二人居然又回來了,一時之間有些疑惑:“夢警官、陸銘同學你們還有什麽事情嗎?”
陸銘表情認真地說道:“孫警官,我想我已經找到李子賦是如何犯案的方法了。”
孫警官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
現在才僅僅一天,很多證據和檢驗結果還沒有出來,而陸銘居然已經知道凶手是如何犯案的了。
不過,鑒於陸銘這走到哪都能遇到凶殺案的豐富經驗,孫警官認為陸銘說不定真的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孫警官急忙問道:“陸銘同學,你有什麽想法說說看。”
陸銘用手指了指門外:“還請孫警官跟我來一趟,證據有點大我拿不動。”
說到這裏陸銘還補充了一句:“對了,讓負責痕跡檢驗的同誌一起來吧,這樣我們可以直接取證。”
不多時,孫警官和幾位警員,跟著陸銘來到了李子晉的汽車旁邊。
孫警官詢問道:“陸銘同學,李子晉的車有什麽問題嗎?”
陸銘俯下身子,用手指了指李子晉車頭部分的損傷:“孫警官你注意到李子晉車頭上刮擦的痕跡了嗎?”
孫警官皺起眉頭順著陸銘的手指看過去:“這點我們倒是注意到了,隻不過研判和案件本身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應該是冬季地麵濕滑,李子晉的車應該是地麵打滑撞到了哪裏,這在冬季很常見。”
陸銘打了一個響指:“對!孫警官你說得沒錯,冬季地麵濕滑,李子晉的車應該是地麵打滑撞到哪裏了,這很常見。”
“但是,撞擊的時間和地點對於這起案件很重要。”
孫警官驚詫莫名地打量著陸銘:“陸銘同學,什麽意思?什麽叫做撞擊的時間和地點很重要。”
陸銘翹起嘴角:“等一下,我在解釋,現在讓痕跡檢驗的同誌把汽車進氣格柵裏麵的碎片取出來,孫警官自然就明白了。”
孫警官揮揮手,讓痕跡檢驗的同誌,開始清理進氣格柵上的碎片。
痕跡檢驗的同誌們,先對車頭進行了仔細的拍照,然後由負責收集證物的警員將汽車進氣格柵裏麵的木質碎片一一取出來。
痕跡檢驗的同誌將所有木片一一放進透明的證物袋當中。
孫警官拿起證物袋認真觀察,很快就在一塊破碎的木片上發現了‘市路政’三個字。
孫警官皺起眉頭:“市路政?這是路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的碎片。”
“這輛車撞到了木質圍欄上。”
陸銘勾勒起嘴角:“對,這輛車撞到了木質圍欄上。”
“我今天早上從酒店前往滑雪場的時候,看見路政的工人在修理逆向車道上的圍欄。”
“我當時還沒有注意,可是當我發現李子晉的車,車頭前的進氣格柵裏麵有綠化帶木質圍欄的時候,一個大膽的推測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當中。”
孫警官反問道:“什麽推測?”
陸銘伸出了一根手指:“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綠化帶的木質圍欄是什麽時候壞的。”
“現在是新年期間,各個政府部門24小時待命是很正常的事情。”
“路政的外勤人員通常也要八九點才能回家。”
“那麽,也就是說隻要在昨天晚上八九點之前綠化帶的木質圍欄被撞壞了,那麽維修就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昨天。”
“也就是說,李子晉的車是在昨天晚上八九點之後,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撞壞的。”
“當然,我們可以將這個時間擴大,就按照路政是晚上六點準時下班。”
“那麽,我們設想一下,李子晉的車子是在什麽時候撞到木質圍欄。”
“首先被排除的,是三點多釣魚回來的路上。”
“下午三點,路政還沒有下班,如果是在三點鍾撞得車,那麽路政肯定就在昨天下班之前修好了。”
“並且,三點多是整個垂釣俱樂部的成員一起回來。”
“垂釣俱樂部的成員肯定都看得見,想隱瞞也隱瞞不住的。”
“也就是說,在三點左右李子晉和垂釣俱樂部的成員一起回來的時候,車並沒有被碰撞。”
“從三點到之後的六點之間,李子晉的車都停在停車場裏麵,並沒有和綠化帶木質圍欄碰撞的機會。”
“第二個,被排除的就是,晚上六點,李子晉開車和高景林、張江安兩人去冰釣的路上撞車發生的事故。”
“我們回憶一下昨天發生的事情。”
“李子晉和垂釣俱樂部的所有人回來之後大家一起稱冰釣魚的重量,進行比賽。”
“釣魚比賽本來是垂釣俱樂部的一個傳統娛樂項目。”
“然而,這一次李子晉卻因為自己冰釣上來的魚比李子賦釣上來的魚少了兩斤,而負氣在晚上六點多,叫上高景林和張江安,再去冰河上進行冰釣。”
“如果,李子晉在晚上六點前往冰河的時候,路上撞了綠化帶的木質圍欄的話,高景林和張江安肯定會說出來,這件事屬於記憶會很深,但是不太重要的事情。”
“如果覺得是高景林和張江安忘記的話,可以現在去問一下。”
“結果肯定是,李子晉晚上六點多在前往冰河垂釣的時候,並沒有撞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
“並且,如果是李子晉晚上六點多在前往冰河垂釣的時候,撞上了綠化帶的木質圍欄,那麽撞上對向車道的木質圍欄,也不應該是右側車頭的進氣格柵裏都是木質圍欄碎屑,而是左側車頭的進氣格柵裏麵木質圍欄碎屑更多一些才對。”
“現在,很明顯,李子晉的車既不是在下午三點和垂釣俱樂部所有成員一起回來時候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
“又不是晚上六點負氣出去釣魚的路上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
“那麽是李子晉什麽時候開車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呢?”
陸銘將李子晉進氣格柵上的木片放回原位,起身說道:“告訴一下孫警官,我已經有了破案的思路了。”
夢知憶眨眨眼睛:“破案思路?剛才汽車進氣格柵上的木片?”
陸銘笑著認真說道:“對,剛才進氣格柵上的木片!走吧,我們去見一下孫警官。”
孫警官看著剛剛離開的陸銘和夢知憶二人居然又回來了,一時之間有些疑惑:“夢警官、陸銘同學你們還有什麽事情嗎?”
陸銘表情認真地說道:“孫警官,我想我已經找到李子賦是如何犯案的方法了。”
孫警官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
現在才僅僅一天,很多證據和檢驗結果還沒有出來,而陸銘居然已經知道凶手是如何犯案的了。
不過,鑒於陸銘這走到哪都能遇到凶殺案的豐富經驗,孫警官認為陸銘說不定真的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孫警官急忙問道:“陸銘同學,你有什麽想法說說看。”
陸銘用手指了指門外:“還請孫警官跟我來一趟,證據有點大我拿不動。”
說到這裏陸銘還補充了一句:“對了,讓負責痕跡檢驗的同誌一起來吧,這樣我們可以直接取證。”
不多時,孫警官和幾位警員,跟著陸銘來到了李子晉的汽車旁邊。
孫警官詢問道:“陸銘同學,李子晉的車有什麽問題嗎?”
陸銘俯下身子,用手指了指李子晉車頭部分的損傷:“孫警官你注意到李子晉車頭上刮擦的痕跡了嗎?”
孫警官皺起眉頭順著陸銘的手指看過去:“這點我們倒是注意到了,隻不過研判和案件本身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應該是冬季地麵濕滑,李子晉的車應該是地麵打滑撞到了哪裏,這在冬季很常見。”
陸銘打了一個響指:“對!孫警官你說得沒錯,冬季地麵濕滑,李子晉的車應該是地麵打滑撞到哪裏了,這很常見。”
“但是,撞擊的時間和地點對於這起案件很重要。”
孫警官驚詫莫名地打量著陸銘:“陸銘同學,什麽意思?什麽叫做撞擊的時間和地點很重要。”
陸銘翹起嘴角:“等一下,我在解釋,現在讓痕跡檢驗的同誌把汽車進氣格柵裏麵的碎片取出來,孫警官自然就明白了。”
孫警官揮揮手,讓痕跡檢驗的同誌,開始清理進氣格柵上的碎片。
痕跡檢驗的同誌們,先對車頭進行了仔細的拍照,然後由負責收集證物的警員將汽車進氣格柵裏麵的木質碎片一一取出來。
痕跡檢驗的同誌將所有木片一一放進透明的證物袋當中。
孫警官拿起證物袋認真觀察,很快就在一塊破碎的木片上發現了‘市路政’三個字。
孫警官皺起眉頭:“市路政?這是路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的碎片。”
“這輛車撞到了木質圍欄上。”
陸銘勾勒起嘴角:“對,這輛車撞到了木質圍欄上。”
“我今天早上從酒店前往滑雪場的時候,看見路政的工人在修理逆向車道上的圍欄。”
“我當時還沒有注意,可是當我發現李子晉的車,車頭前的進氣格柵裏麵有綠化帶木質圍欄的時候,一個大膽的推測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當中。”
孫警官反問道:“什麽推測?”
陸銘伸出了一根手指:“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綠化帶的木質圍欄是什麽時候壞的。”
“現在是新年期間,各個政府部門24小時待命是很正常的事情。”
“路政的外勤人員通常也要八九點才能回家。”
“那麽,也就是說隻要在昨天晚上八九點之前綠化帶的木質圍欄被撞壞了,那麽維修就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昨天。”
“也就是說,李子晉的車是在昨天晚上八九點之後,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撞壞的。”
“當然,我們可以將這個時間擴大,就按照路政是晚上六點準時下班。”
“那麽,我們設想一下,李子晉的車子是在什麽時候撞到木質圍欄。”
“首先被排除的,是三點多釣魚回來的路上。”
“下午三點,路政還沒有下班,如果是在三點鍾撞得車,那麽路政肯定就在昨天下班之前修好了。”
“並且,三點多是整個垂釣俱樂部的成員一起回來。”
“垂釣俱樂部的成員肯定都看得見,想隱瞞也隱瞞不住的。”
“也就是說,在三點左右李子晉和垂釣俱樂部的成員一起回來的時候,車並沒有被碰撞。”
“從三點到之後的六點之間,李子晉的車都停在停車場裏麵,並沒有和綠化帶木質圍欄碰撞的機會。”
“第二個,被排除的就是,晚上六點,李子晉開車和高景林、張江安兩人去冰釣的路上撞車發生的事故。”
“我們回憶一下昨天發生的事情。”
“李子晉和垂釣俱樂部的所有人回來之後大家一起稱冰釣魚的重量,進行比賽。”
“釣魚比賽本來是垂釣俱樂部的一個傳統娛樂項目。”
“然而,這一次李子晉卻因為自己冰釣上來的魚比李子賦釣上來的魚少了兩斤,而負氣在晚上六點多,叫上高景林和張江安,再去冰河上進行冰釣。”
“如果,李子晉在晚上六點前往冰河的時候,路上撞了綠化帶的木質圍欄的話,高景林和張江安肯定會說出來,這件事屬於記憶會很深,但是不太重要的事情。”
“如果覺得是高景林和張江安忘記的話,可以現在去問一下。”
“結果肯定是,李子晉晚上六點多在前往冰河垂釣的時候,並沒有撞上綠化帶的木質圍欄。”
“並且,如果是李子晉晚上六點多在前往冰河垂釣的時候,撞上了綠化帶的木質圍欄,那麽撞上對向車道的木質圍欄,也不應該是右側車頭的進氣格柵裏都是木質圍欄碎屑,而是左側車頭的進氣格柵裏麵木質圍欄碎屑更多一些才對。”
“現在,很明顯,李子晉的車既不是在下午三點和垂釣俱樂部所有成員一起回來時候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
“又不是晚上六點負氣出去釣魚的路上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
“那麽是李子晉什麽時候開車撞到的綠化帶木質圍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