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大海撈針,馬捕快和鄧捕快隻希望第五子林早日得到地府傳上來的消息。這樣就不用費力的翻名冊了。
黃泉接引使沒有讓第五子林白燒香。一回去就找勾魂使詢問了。
因為已經是幾年前的事,隔得比較久,勾魂使也記不清了,還要回去翻找。
黃泉接引使還有任務,就先去執行任務了。
過了兩天,第五子林收到托夢了。
早上一醒,第五子林吃了早飯就去了衙門。
馬捕快和鄧捕快兩人眼袋又大又黑,打著哈欠,喝著濃茶。
第五子林道:“馬大哥、鄧二哥,昨夜沒有回家睡覺?”
馬捕快道:“林小郎中,你終於來了。這案子催的急,典史大人都沒有回家,我們哪敢啊!這兩日吃住都在衙門。”
鄧捕快道:“林小郎中,快坐。筆紙都在這裏。”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馬上就寫好。”
第五子林執筆寫字,馬捕快和鄧捕快一左一右守著。
馬捕快一字一頓,“小河村,廖娟,女,年十三。小河村,秦蘭,女,年十五。大河村,何芬,女,年十四。下河村,冉玉容,女,年十四……”
鄧捕快感覺有兩個名字見過,就在沈家的名冊裏麵。
鄧捕快循著記憶,找到一本冊子,翻了起來。最後幾頁,鄧捕快看到了。
鄧捕快道:“老馬,冉玉容,家住下河村,在沈府當後廚的廚娘,三年前月休回村,據說路上遇到狼群,拖入深山屍骨無存。家人隻在山下找到鞋子,掉落在林下的路引。”
馬捕快一聽,不得了,看來是早有預謀。
第五子林寫完最後一筆,“馬大哥、鄧二哥,寫好了。等墨水幹了貼在牆上,你們好對著名字找人。”
馬捕快高興道:“好,林小郎中,辛苦你多跑一趟。來,喝口茶水。”
鄧捕快和其他人開始又翻名冊了。這次有準確的姓名、年齡、村莊名,可以說是踏著石頭過河,眼睛看著就行。
第五子林喝了茶後,出了衙門。
下午。
馬捕快和鄧捕快已經確定,七個女子都是沈府雇傭的婢女,隻簽了五年的契約。一到十五歲,就要回家嫁人。到沈府做工,就是為了掙錢。
七個女子失蹤的時間不同,但是根據石碑的碑文,都是同一天死的。這說明,在此之前,應該全部被人藏在某處。
馬捕快和鄧捕快分別帶人去村裏,找女子的娘家詢問具體細節。若是能辨認出來,也能重新下葬,入土為安。按照名冊上寫的,應該隻立了衣冠塚。
沈府。
沈二爺收到馬捕快的傳信後,找左管家問話。
沈二爺道:“左管家,你在沈府做事,應該有二十年了吧?”
左管家回道:“二爺,今年是第二十八年了。老家發大水,討飯到此地,沈老太爺心慈,收了我一家三口,賞口熱飯吃。大恩大德,我一直銘感五內,兢兢業業做事,報沈府恩德。”
沈二爺道:“沈家在臨江縣立足多年,仁善之家。左管家,你在外行事,一向謹言慎行,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沈府。但,總有小人看不慣,心思陰暗。有哪些人家與沈府不對付?”
左管家早有準備,從容說道:“回二爺,我左思右想,有三戶人家。”
沈二爺道:“細細道來。”
左管家道:“第一家是巷尾的陳家。陳老爺經營了三家糧鋪。與沈府的糧鋪,門對著門,是競爭對手。三年前,大爺吩咐我,開一間書鋪,本意是想供家貧的讀書人看書抄書,看中了一個店麵,搶先陳老爺一步,買了下來。
第二家是城西的譚家。四年前,譚家長子譚智,和大爺同場公府考試,大爺鯉魚躍龍門,譚智失利,找門路在衙門補了一個文書的缺。據小道消息,譚智經常在自家房裏罵大爺,指名點姓的那種,隔壁鄰居好幾次夜裏,起夜時聽到了。
第三家是斜對麵的肖家。肖家與沈府有定過娃娃親,訂婚的是肖家的長女和大爺的長子,大少爺。大爺赴任吳郡太守時,大少爺跟著去了,不想相中了吳郡的女子。三年前,回來退親,肖家……”
沈二爺道:“這事我……我知道。守業確實是,行事不妥。”
沈家大爺的長子,名沈成,字守業。
左管家道:“二爺,我已經派人去找最先傳謠言的人了。據小廝回報,是順風耳李榮。”
沈二爺道:“李榮,這個人一向無利不起早,肯定是有人花錢買通,讓他在茶館、酒肆傳話的,目的就是要置沈府於不忠不義。若是官府一直查不出真相,唾沫星子都能噴死沈府。”
左管家道:“二爺說的極是。這背後的小人卑鄙無恥,若是查不出女子的身份,怕是官府也無可奈何。幸好,有林小郎中在。”
沈二爺歎了一口氣,“是啊,幸好有林小郎中。那七個女子都是回家的時候遇害,說明有人預謀已久。就是存心嫁禍沈府。其心可誅!”
左管家道:“就是這樣。我還記得,那幾個月,臨江縣人心惶惶,進城、回村的村民都要結伴而行。衙門還組織了獵戶、壯丁,在官道兩邊的山中布置陷阱、機關。每日,還有官兵巡邏、驛館值班。”
沈二爺也想起來了,“我還記得那段時間,出城路上都是成群結隊的。”
左管家道:“二爺沒記錯。七月,獵戶組隊進山獵到了幾頭狼,這事才算過了。”
沈二爺喝一口茶,眼珠子定在碗蓋上,“左管家,你再查一查,這三家有沒有兒子英年早逝的?官府在查案,我們也要查,要是能幫助官府早日結案,我也能早日安心。”
左管家道:“二爺,已經查過了。隻有陳家和譚家有。”
左管家遞上一個信封,信紙上詳細寫了情況。
沈二爺道:“左管家,做得好。老太爺那裏,讓下人嘴嚴實些,不準多嘴、談論此事。若是老太爺氣血上湧、心急出了事,我雖心善,也不是吃素的。”
黃泉接引使沒有讓第五子林白燒香。一回去就找勾魂使詢問了。
因為已經是幾年前的事,隔得比較久,勾魂使也記不清了,還要回去翻找。
黃泉接引使還有任務,就先去執行任務了。
過了兩天,第五子林收到托夢了。
早上一醒,第五子林吃了早飯就去了衙門。
馬捕快和鄧捕快兩人眼袋又大又黑,打著哈欠,喝著濃茶。
第五子林道:“馬大哥、鄧二哥,昨夜沒有回家睡覺?”
馬捕快道:“林小郎中,你終於來了。這案子催的急,典史大人都沒有回家,我們哪敢啊!這兩日吃住都在衙門。”
鄧捕快道:“林小郎中,快坐。筆紙都在這裏。”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馬上就寫好。”
第五子林執筆寫字,馬捕快和鄧捕快一左一右守著。
馬捕快一字一頓,“小河村,廖娟,女,年十三。小河村,秦蘭,女,年十五。大河村,何芬,女,年十四。下河村,冉玉容,女,年十四……”
鄧捕快感覺有兩個名字見過,就在沈家的名冊裏麵。
鄧捕快循著記憶,找到一本冊子,翻了起來。最後幾頁,鄧捕快看到了。
鄧捕快道:“老馬,冉玉容,家住下河村,在沈府當後廚的廚娘,三年前月休回村,據說路上遇到狼群,拖入深山屍骨無存。家人隻在山下找到鞋子,掉落在林下的路引。”
馬捕快一聽,不得了,看來是早有預謀。
第五子林寫完最後一筆,“馬大哥、鄧二哥,寫好了。等墨水幹了貼在牆上,你們好對著名字找人。”
馬捕快高興道:“好,林小郎中,辛苦你多跑一趟。來,喝口茶水。”
鄧捕快和其他人開始又翻名冊了。這次有準確的姓名、年齡、村莊名,可以說是踏著石頭過河,眼睛看著就行。
第五子林喝了茶後,出了衙門。
下午。
馬捕快和鄧捕快已經確定,七個女子都是沈府雇傭的婢女,隻簽了五年的契約。一到十五歲,就要回家嫁人。到沈府做工,就是為了掙錢。
七個女子失蹤的時間不同,但是根據石碑的碑文,都是同一天死的。這說明,在此之前,應該全部被人藏在某處。
馬捕快和鄧捕快分別帶人去村裏,找女子的娘家詢問具體細節。若是能辨認出來,也能重新下葬,入土為安。按照名冊上寫的,應該隻立了衣冠塚。
沈府。
沈二爺收到馬捕快的傳信後,找左管家問話。
沈二爺道:“左管家,你在沈府做事,應該有二十年了吧?”
左管家回道:“二爺,今年是第二十八年了。老家發大水,討飯到此地,沈老太爺心慈,收了我一家三口,賞口熱飯吃。大恩大德,我一直銘感五內,兢兢業業做事,報沈府恩德。”
沈二爺道:“沈家在臨江縣立足多年,仁善之家。左管家,你在外行事,一向謹言慎行,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沈府。但,總有小人看不慣,心思陰暗。有哪些人家與沈府不對付?”
左管家早有準備,從容說道:“回二爺,我左思右想,有三戶人家。”
沈二爺道:“細細道來。”
左管家道:“第一家是巷尾的陳家。陳老爺經營了三家糧鋪。與沈府的糧鋪,門對著門,是競爭對手。三年前,大爺吩咐我,開一間書鋪,本意是想供家貧的讀書人看書抄書,看中了一個店麵,搶先陳老爺一步,買了下來。
第二家是城西的譚家。四年前,譚家長子譚智,和大爺同場公府考試,大爺鯉魚躍龍門,譚智失利,找門路在衙門補了一個文書的缺。據小道消息,譚智經常在自家房裏罵大爺,指名點姓的那種,隔壁鄰居好幾次夜裏,起夜時聽到了。
第三家是斜對麵的肖家。肖家與沈府有定過娃娃親,訂婚的是肖家的長女和大爺的長子,大少爺。大爺赴任吳郡太守時,大少爺跟著去了,不想相中了吳郡的女子。三年前,回來退親,肖家……”
沈二爺道:“這事我……我知道。守業確實是,行事不妥。”
沈家大爺的長子,名沈成,字守業。
左管家道:“二爺,我已經派人去找最先傳謠言的人了。據小廝回報,是順風耳李榮。”
沈二爺道:“李榮,這個人一向無利不起早,肯定是有人花錢買通,讓他在茶館、酒肆傳話的,目的就是要置沈府於不忠不義。若是官府一直查不出真相,唾沫星子都能噴死沈府。”
左管家道:“二爺說的極是。這背後的小人卑鄙無恥,若是查不出女子的身份,怕是官府也無可奈何。幸好,有林小郎中在。”
沈二爺歎了一口氣,“是啊,幸好有林小郎中。那七個女子都是回家的時候遇害,說明有人預謀已久。就是存心嫁禍沈府。其心可誅!”
左管家道:“就是這樣。我還記得,那幾個月,臨江縣人心惶惶,進城、回村的村民都要結伴而行。衙門還組織了獵戶、壯丁,在官道兩邊的山中布置陷阱、機關。每日,還有官兵巡邏、驛館值班。”
沈二爺也想起來了,“我還記得那段時間,出城路上都是成群結隊的。”
左管家道:“二爺沒記錯。七月,獵戶組隊進山獵到了幾頭狼,這事才算過了。”
沈二爺喝一口茶,眼珠子定在碗蓋上,“左管家,你再查一查,這三家有沒有兒子英年早逝的?官府在查案,我們也要查,要是能幫助官府早日結案,我也能早日安心。”
左管家道:“二爺,已經查過了。隻有陳家和譚家有。”
左管家遞上一個信封,信紙上詳細寫了情況。
沈二爺道:“左管家,做得好。老太爺那裏,讓下人嘴嚴實些,不準多嘴、談論此事。若是老太爺氣血上湧、心急出了事,我雖心善,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