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捕快道:“這應該是做了偽裝。現在重要的是找到譚偲的陰婚書。隻要有陰婚書,就能證明譚智為兒子結鬼親,還不止一個女子,是七名女子。”
段捕快道:“師父,譚智就在衙門做事,這不合乎禮法,要是被發現上報了,差事一下子就沒了。”
根據本朝律法,嚴禁陰婚、鬼親。這不合乎禮法,違背祖製。若是百姓人家被舉報,罰一百兩銀子,若是家中沒有一百兩銀子,可以服役抵錢。
若是走官途的人家和皇親貴族被舉報,除了罰金,還有降職、奪爵、下旨申斥。想往上走,官路已經封死了。不管政績、軍功多大多好,都不可能升官、升爵。
像譚智這樣的小文書,直接捋掉,以後也不能繼續謀衙門職位,這就是汙點。
因此,陰婚之風在民間盛行,卻不敢大肆聲張。一百兩銀子事小,若有人揪著不放,私下威脅,日日不得安生。
大多數人家,會在兒子在世之前,安排衝喜,死後合葬。又或者,定製美人瓶、糊女子的紙人,一起下葬。
沈家出了太守這樣的大官,沈二爺絕對不敢為兒子結陰婚。一旦被發現,沈太守降職算是好的。最怕監察禦史口誅筆伐,影響沈家後代的仕途。
沈二爺雖然已經分出來了,但是一脈同枝,還沒有出五服。
第五子林道:“總有人以為自己做的事,不會被人看到。鬼節那天,譚家的人應該去祭祀過吧?”
段捕快道:“祭祀了,據佃戶說,白天的時候,譚智和夫人帶了肘子、果子、糕點、酒,燒了紙糊的衣服、婢女一大堆,在墳前待了一個時辰才走的。”
第五子林道:“我心中有數了。”
鄧捕快道:“林小郎中,可以詳細講講嗎?”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你不用細問,明天到衙門你就知道了。進了蓮花村,馬車停在佃田外。鄧二哥和段大哥在馬車上等著,不要下馬車,睡覺就在馬車車廂裏睡。等我回來,就可以往回走了。”
鄧捕快道:“行,林小郎中,聽你的,準沒錯。”
段捕快一聽,心裏穩了。
到了蓮花村,馬車動靜有點大,村長喊上鄰居出門查看。
村長一看馬車的車頂,“差爺,大晚上的來辦公事?我家還有空房……”
段捕快道:“村長,你不用招待,我們就在馬車上睡一晚。”
村長道:“好的,差爺隨意。”
馬車到了佃田外的曬壩,停下。再走就進田裏了,馬上就要秋收了,糟蹋了糧食,就算是差爺也走不了,立馬被村長告狀到衙門。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段大哥,你們就在這裏休息,我去去就回。”
第五子林下了馬車,繞著馬車走了一圈,撒了一圈白色的粉末,這可以驅蛇蟲鼠蟻。
段捕快往後一躺,半個身子在車廂。鄧捕快豎著躺下,雙腿微曲,睡下了。
第五子林走在田坎上。
天空中一輪彎月和星星,照亮地麵,還能看清田坎。
段捕快問道:“師父,你說,我們會不會看到女鬼啊?”
鄧捕快回道:“你這小子,這麽想見鬼?”
段捕快道:“師父,我都三十了,兒子都大了,馬上閨女就要生了,怎麽還叫我小子?”
鄧捕快道:“我比你年長,叫你小子有錯嗎?”
段捕快笑道:“沒錯。師父,您說的對。”
自從段捕快帶了徒弟後,就沒有和師父一起出過外勤了。段捕快今天很開心,可以和師父一起出差。
鄧捕快道:“天亮了就回城。這趟差事辦好了,賞錢隻多不少。你家閨女也快生了,要開始給閨女攢嫁妝了。”
段捕快道:“師父,唐大夫隻說九成是閨女,還有一成是兒子。”
鄧捕快道:“你小子,唐大夫說九成就是十成。別看我們臨江縣小,又偏,但是高人可不少呢。你出生到現在,見過臨江縣出大疫嗎?唐大夫出馬,疫病迎刃而解。”
段捕快道:“師父,我又沒說不信唐大夫的醫術。林小郎中也是高人,我就沒見過能通地府的人物。就說那白骨,誰能知道誰是誰?偏偏林小郎中就知道,一查一個準。”
鄧捕快道:“本應該是懸案,要是能夠破案。典史大人嘴上沒說,但是我知道,典史大人心中肯定是高興的。今年十一月又要五年一大評了,典史大人也想再進一步。”
段捕快小聲說道:“師父,州府的閆判官已經滿期了,據說明年就要進京了。這一個空缺,多少人盯著。據傳要從下麵的縣裏選人補缺。”
鄧捕快道:“嘿,你這臭小子,消息還挺靈通。從哪兒聽到的。我都不知道。”
段捕快道:“前段時間,我不是調去州府兩個月幫忙嗎?臨走前,同上級喝酒的時候,上級酒醉後悄悄說的,不能外傳。”
鄧捕快道:“你這小子,夠機靈。沒有回來就傳,嘴風緊啊。”
段捕快道:“現在隻有師父你在,我就隻告訴師父你一個人。師父可不要把我供出去。”
鄧捕快道:“行。我知道了。”
鄧捕快決定悄悄給典史大人透個風,要是典史大人補了缺,以後上邊不就有人了嗎!鄧捕快也沒有大的誌向,就想為兒子找個好門路。自己的這個徒弟不錯。
第五子林不知道這些彎彎繞繞,隻知道捉鬼。
譚偲的墳墓到了。
第五子林踏著禹步,從外圍的桑樹進去了。
禹步,以三步為一個單元。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右足上前,和左足並列,為第一步。右足向前,左足後上,兩足並列,為第二步。再左足向前,右足隨後,兩足並列,為第三步。如此往複,為禹步。
第五子林嘴上念著一句咒語:“道路有阻,禹步開路。”
第五子林和段捕快、蓮花村的村民看到的譚偲墳墓完全不同。
段捕快和村民隻看到一個小山包。
在五子林的眼中,這就是地下宮殿。有十三個宮殿,除了最大的中央宮殿,十二個宮中有女鬼的生辰八字。
段捕快道:“師父,譚智就在衙門做事,這不合乎禮法,要是被發現上報了,差事一下子就沒了。”
根據本朝律法,嚴禁陰婚、鬼親。這不合乎禮法,違背祖製。若是百姓人家被舉報,罰一百兩銀子,若是家中沒有一百兩銀子,可以服役抵錢。
若是走官途的人家和皇親貴族被舉報,除了罰金,還有降職、奪爵、下旨申斥。想往上走,官路已經封死了。不管政績、軍功多大多好,都不可能升官、升爵。
像譚智這樣的小文書,直接捋掉,以後也不能繼續謀衙門職位,這就是汙點。
因此,陰婚之風在民間盛行,卻不敢大肆聲張。一百兩銀子事小,若有人揪著不放,私下威脅,日日不得安生。
大多數人家,會在兒子在世之前,安排衝喜,死後合葬。又或者,定製美人瓶、糊女子的紙人,一起下葬。
沈家出了太守這樣的大官,沈二爺絕對不敢為兒子結陰婚。一旦被發現,沈太守降職算是好的。最怕監察禦史口誅筆伐,影響沈家後代的仕途。
沈二爺雖然已經分出來了,但是一脈同枝,還沒有出五服。
第五子林道:“總有人以為自己做的事,不會被人看到。鬼節那天,譚家的人應該去祭祀過吧?”
段捕快道:“祭祀了,據佃戶說,白天的時候,譚智和夫人帶了肘子、果子、糕點、酒,燒了紙糊的衣服、婢女一大堆,在墳前待了一個時辰才走的。”
第五子林道:“我心中有數了。”
鄧捕快道:“林小郎中,可以詳細講講嗎?”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你不用細問,明天到衙門你就知道了。進了蓮花村,馬車停在佃田外。鄧二哥和段大哥在馬車上等著,不要下馬車,睡覺就在馬車車廂裏睡。等我回來,就可以往回走了。”
鄧捕快道:“行,林小郎中,聽你的,準沒錯。”
段捕快一聽,心裏穩了。
到了蓮花村,馬車動靜有點大,村長喊上鄰居出門查看。
村長一看馬車的車頂,“差爺,大晚上的來辦公事?我家還有空房……”
段捕快道:“村長,你不用招待,我們就在馬車上睡一晚。”
村長道:“好的,差爺隨意。”
馬車到了佃田外的曬壩,停下。再走就進田裏了,馬上就要秋收了,糟蹋了糧食,就算是差爺也走不了,立馬被村長告狀到衙門。
第五子林道:“鄧二哥、段大哥,你們就在這裏休息,我去去就回。”
第五子林下了馬車,繞著馬車走了一圈,撒了一圈白色的粉末,這可以驅蛇蟲鼠蟻。
段捕快往後一躺,半個身子在車廂。鄧捕快豎著躺下,雙腿微曲,睡下了。
第五子林走在田坎上。
天空中一輪彎月和星星,照亮地麵,還能看清田坎。
段捕快問道:“師父,你說,我們會不會看到女鬼啊?”
鄧捕快回道:“你這小子,這麽想見鬼?”
段捕快道:“師父,我都三十了,兒子都大了,馬上閨女就要生了,怎麽還叫我小子?”
鄧捕快道:“我比你年長,叫你小子有錯嗎?”
段捕快笑道:“沒錯。師父,您說的對。”
自從段捕快帶了徒弟後,就沒有和師父一起出過外勤了。段捕快今天很開心,可以和師父一起出差。
鄧捕快道:“天亮了就回城。這趟差事辦好了,賞錢隻多不少。你家閨女也快生了,要開始給閨女攢嫁妝了。”
段捕快道:“師父,唐大夫隻說九成是閨女,還有一成是兒子。”
鄧捕快道:“你小子,唐大夫說九成就是十成。別看我們臨江縣小,又偏,但是高人可不少呢。你出生到現在,見過臨江縣出大疫嗎?唐大夫出馬,疫病迎刃而解。”
段捕快道:“師父,我又沒說不信唐大夫的醫術。林小郎中也是高人,我就沒見過能通地府的人物。就說那白骨,誰能知道誰是誰?偏偏林小郎中就知道,一查一個準。”
鄧捕快道:“本應該是懸案,要是能夠破案。典史大人嘴上沒說,但是我知道,典史大人心中肯定是高興的。今年十一月又要五年一大評了,典史大人也想再進一步。”
段捕快小聲說道:“師父,州府的閆判官已經滿期了,據說明年就要進京了。這一個空缺,多少人盯著。據傳要從下麵的縣裏選人補缺。”
鄧捕快道:“嘿,你這臭小子,消息還挺靈通。從哪兒聽到的。我都不知道。”
段捕快道:“前段時間,我不是調去州府兩個月幫忙嗎?臨走前,同上級喝酒的時候,上級酒醉後悄悄說的,不能外傳。”
鄧捕快道:“你這小子,夠機靈。沒有回來就傳,嘴風緊啊。”
段捕快道:“現在隻有師父你在,我就隻告訴師父你一個人。師父可不要把我供出去。”
鄧捕快道:“行。我知道了。”
鄧捕快決定悄悄給典史大人透個風,要是典史大人補了缺,以後上邊不就有人了嗎!鄧捕快也沒有大的誌向,就想為兒子找個好門路。自己的這個徒弟不錯。
第五子林不知道這些彎彎繞繞,隻知道捉鬼。
譚偲的墳墓到了。
第五子林踏著禹步,從外圍的桑樹進去了。
禹步,以三步為一個單元。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右足上前,和左足並列,為第一步。右足向前,左足後上,兩足並列,為第二步。再左足向前,右足隨後,兩足並列,為第三步。如此往複,為禹步。
第五子林嘴上念著一句咒語:“道路有阻,禹步開路。”
第五子林和段捕快、蓮花村的村民看到的譚偲墳墓完全不同。
段捕快和村民隻看到一個小山包。
在五子林的眼中,這就是地下宮殿。有十三個宮殿,除了最大的中央宮殿,十二個宮中有女鬼的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