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手上拿著狼毫筆,在書桌上隨意塗鴉,興奮起來,直接畫在哥哥、弟弟的臉上,嘻嘻哈哈,吵吵鬧鬧。
夏公子的夫人掌管家中大小事,沒空帶孩子。要是兩個孩子劃了賬本,要挨雞毛撣子。所以,兩個孩子不敢在娘親麵前放肆。
下人照看的時候,兩個孩子猴精猴精的,一抓到機會就往書房跑。夏公子忍了又忍,六月一過,就來到孔廟後院借讀。
夏公子沒有讓書童跟著服侍、住在後院。書童每兩日會送筆墨紙硯、換洗衣物、糕點等到孔廟後院。夏夫人每隔幾日,就會帶著兩個幼子出城,看望夫君。
兩日前,夏夫人和兩個幼子來過一次。
熊主持帶著兩個小孩子去前廟,折荷花、摘荷葉。熊主持對待孩子很有耐心。
住在中間房間,莫焱隔壁屋的是武博。武博年紀是三人中最小的,有定了婚約的妻子,明年開春就會成親。
武博性格靦腆,平日裏除了碰麵日常問候,很少與夏公子、莫焱交流,常常獨自在房間看書。
莫焱住在右偏房,房間內的布置都是前人留下的,自己隻帶了衣物、文房四寶。
後院不止這三間客房。隻是熊主持為了方便管理,讓三人住在一起。
次日。
莫焱一醒來,就想和隔壁說昨夜遇到的女鬼。但是,武博的房門緊閉,隻有夏公子的房門開著。
夏公子聽見敲門聲,“請進。”
莫焱進房間,“夏公子,昨夜可有異常?”
夏公子回道:“沒有,一夜好眠。”
莫焱坐在夏公子對麵,“夏公子,昨夜我聽到……”
夏公子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莫焱的講述。
夏公子心道,怎麽就沒來我的房中?
莫焱講完後,心胸開闊了許多,話悶在心裏真是不好受。
夏公子道:“莫兄,昨夜你什麽時候熄燈的?”
莫焱回憶道:“和往常一樣,大約在三更。”
夏公子道:“原來如此,我昨日感覺困乏,早早就歇息了。”
莫焱道:“我回房讀書了,夏公子。”
莫焱轉身離開房間。
這是,夏公子的書童硯台來了,帶著熱乎的糕點來了。
硯台道:“公子,這是今早夫人親手做的糕點,兩位小公子一口都沒吃到,全送來了。”
夏公子喜笑顏開,“還是夫人疼我。那兩個頑皮小子,回家有沒有挨雞毛撣子?”
硯台道:“小公子抱著荷花回了府,夫人還沒有動手。老爺看到,訓了幾句,罰祠堂思過。”
夏公子搖頭道:“爹這是明晃晃的偏袒。祠堂思過,不就是麵壁思過。兩個小子一沒人看著,就偷懶。”
硯台道:“公子說得對。老夫人命婢女送糕點去祠堂,我偷偷去看,兩位小公子坐在蒲團上吃糕點。”
夏公子道:“等明年,我將大兒送去啟蒙,家裏就清淨了。一隻猴子翻不起風浪。”
硯台道:“公子說得對。夫人已經讓管家去找學館了。”
夏公子道:“你回去轉告夫人,不用找學館,就送到族塾啟蒙。”
硯台為難道:“公子,這話我說不合適。夫人說了,小公子年紀太小,在族塾跟不上,族塾過兩年再去讀。”
夏公子道:“行吧,夫人自有自己的用意。”
硯台開始輕手輕腳的整理房間。
武博今日睡到日上三竿都還沒醒。起初左右兩邊是沒有在意。
午飯時,夏公子和莫焱到院中的石桌上吃午飯。
起初,莫焱是不想一起用飯的,畢竟兩人並不相熟。若不是同在後院借讀,可能都不會認識。
但是,夏公子一向喜歡交友。同在後院借讀,這就是緣分。
石桌上。
夏公子道:“今日武兄都沒有出門,很反常啊?”
莫焱道:“確實,我從沒見過武兄睡到這麽晚?”
夏公子道:“硯台,你端著午飯,去敲武兄的房門。”
硯台照做,敲了三次,“武公子,該用午飯了。”
後院的三餐時間是固定的,一旦錯過就隻能自己去廚房熱飯菜,或者吃冷飯菜。飯菜對於夏公子來說,頗為粗鄙。但是,莫焱覺得很不錯。
夏公子有時候會讓硯台送肉過來,改善夥食。
武博終於醒了,昨夜一場春夢,耗費了許多精氣神。
武博開門,一雙黑眼圈嚇了硯台一跳。
硯台穩住手,問道:“武公子,昨夜是整夜沒有睡?”
武博道:“是啊,昨夜突發靈感,寫了一篇賦,斟酌用詞,沒想就到了天亮。”
武博接過午飯,回屋吃飯。
夏公子道:“莫兄,飯後,我們同去看武兄做的賦。”
莫焱道:“夏公子,武兄沒有邀請我們,不請自來,不好吧?”
夏公子道:“哎,莫兄,你這就說錯了。好文章需要有知己欣賞。讀書讀書,埋頭死讀是沒有用的。當朝宰相大人,就是用一篇賦得到了當地太守的賞識,從孝廉到州府官吏,再到京城,一步步升上去的。”
莫焱也聽過,“那好。”
下午。
武博出了房門,和夏公子、莫焱一起品評自己的佳賦。
莫焱道:“月底,孔廟有文會。武兄這幾日好好打磨一番,文會上驚豔全場。”
夏公子道:“武兄,賦中女子可有原型?難道是武兄的未婚妻子?”
武博打哈哈,“書中自有顏如玉,並沒有原型。”
夏公子見狀也沒有多問。
黃昏時分。
武博到前廟的荷花池,摘了一朵盛開的荷花,裝在美人瓶中,放在書桌前。
夜晚子時。
女鬼香兒來了,直奔武博房間。
香兒:“武郎,香兒來了。”
武博低聲道:“香兒,左右房還未熄燈,我們小聲一些。若是夏公子和莫兄聽到,找來熊主持……”
香兒捂住武博的嘴,手指微涼,“武郎,妾身懂得。隻要能和武郎在一起,妾身就開心。”
武博拉過香兒的手,一用力,香兒已經坐在武博的懷中。
武博道:“香兒,你看那一隻荷花,是我挑選了許久,池塘中最美的一朵荷花。我們一起作畫,如何?”
夏公子的夫人掌管家中大小事,沒空帶孩子。要是兩個孩子劃了賬本,要挨雞毛撣子。所以,兩個孩子不敢在娘親麵前放肆。
下人照看的時候,兩個孩子猴精猴精的,一抓到機會就往書房跑。夏公子忍了又忍,六月一過,就來到孔廟後院借讀。
夏公子沒有讓書童跟著服侍、住在後院。書童每兩日會送筆墨紙硯、換洗衣物、糕點等到孔廟後院。夏夫人每隔幾日,就會帶著兩個幼子出城,看望夫君。
兩日前,夏夫人和兩個幼子來過一次。
熊主持帶著兩個小孩子去前廟,折荷花、摘荷葉。熊主持對待孩子很有耐心。
住在中間房間,莫焱隔壁屋的是武博。武博年紀是三人中最小的,有定了婚約的妻子,明年開春就會成親。
武博性格靦腆,平日裏除了碰麵日常問候,很少與夏公子、莫焱交流,常常獨自在房間看書。
莫焱住在右偏房,房間內的布置都是前人留下的,自己隻帶了衣物、文房四寶。
後院不止這三間客房。隻是熊主持為了方便管理,讓三人住在一起。
次日。
莫焱一醒來,就想和隔壁說昨夜遇到的女鬼。但是,武博的房門緊閉,隻有夏公子的房門開著。
夏公子聽見敲門聲,“請進。”
莫焱進房間,“夏公子,昨夜可有異常?”
夏公子回道:“沒有,一夜好眠。”
莫焱坐在夏公子對麵,“夏公子,昨夜我聽到……”
夏公子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莫焱的講述。
夏公子心道,怎麽就沒來我的房中?
莫焱講完後,心胸開闊了許多,話悶在心裏真是不好受。
夏公子道:“莫兄,昨夜你什麽時候熄燈的?”
莫焱回憶道:“和往常一樣,大約在三更。”
夏公子道:“原來如此,我昨日感覺困乏,早早就歇息了。”
莫焱道:“我回房讀書了,夏公子。”
莫焱轉身離開房間。
這是,夏公子的書童硯台來了,帶著熱乎的糕點來了。
硯台道:“公子,這是今早夫人親手做的糕點,兩位小公子一口都沒吃到,全送來了。”
夏公子喜笑顏開,“還是夫人疼我。那兩個頑皮小子,回家有沒有挨雞毛撣子?”
硯台道:“小公子抱著荷花回了府,夫人還沒有動手。老爺看到,訓了幾句,罰祠堂思過。”
夏公子搖頭道:“爹這是明晃晃的偏袒。祠堂思過,不就是麵壁思過。兩個小子一沒人看著,就偷懶。”
硯台道:“公子說得對。老夫人命婢女送糕點去祠堂,我偷偷去看,兩位小公子坐在蒲團上吃糕點。”
夏公子道:“等明年,我將大兒送去啟蒙,家裏就清淨了。一隻猴子翻不起風浪。”
硯台道:“公子說得對。夫人已經讓管家去找學館了。”
夏公子道:“你回去轉告夫人,不用找學館,就送到族塾啟蒙。”
硯台為難道:“公子,這話我說不合適。夫人說了,小公子年紀太小,在族塾跟不上,族塾過兩年再去讀。”
夏公子道:“行吧,夫人自有自己的用意。”
硯台開始輕手輕腳的整理房間。
武博今日睡到日上三竿都還沒醒。起初左右兩邊是沒有在意。
午飯時,夏公子和莫焱到院中的石桌上吃午飯。
起初,莫焱是不想一起用飯的,畢竟兩人並不相熟。若不是同在後院借讀,可能都不會認識。
但是,夏公子一向喜歡交友。同在後院借讀,這就是緣分。
石桌上。
夏公子道:“今日武兄都沒有出門,很反常啊?”
莫焱道:“確實,我從沒見過武兄睡到這麽晚?”
夏公子道:“硯台,你端著午飯,去敲武兄的房門。”
硯台照做,敲了三次,“武公子,該用午飯了。”
後院的三餐時間是固定的,一旦錯過就隻能自己去廚房熱飯菜,或者吃冷飯菜。飯菜對於夏公子來說,頗為粗鄙。但是,莫焱覺得很不錯。
夏公子有時候會讓硯台送肉過來,改善夥食。
武博終於醒了,昨夜一場春夢,耗費了許多精氣神。
武博開門,一雙黑眼圈嚇了硯台一跳。
硯台穩住手,問道:“武公子,昨夜是整夜沒有睡?”
武博道:“是啊,昨夜突發靈感,寫了一篇賦,斟酌用詞,沒想就到了天亮。”
武博接過午飯,回屋吃飯。
夏公子道:“莫兄,飯後,我們同去看武兄做的賦。”
莫焱道:“夏公子,武兄沒有邀請我們,不請自來,不好吧?”
夏公子道:“哎,莫兄,你這就說錯了。好文章需要有知己欣賞。讀書讀書,埋頭死讀是沒有用的。當朝宰相大人,就是用一篇賦得到了當地太守的賞識,從孝廉到州府官吏,再到京城,一步步升上去的。”
莫焱也聽過,“那好。”
下午。
武博出了房門,和夏公子、莫焱一起品評自己的佳賦。
莫焱道:“月底,孔廟有文會。武兄這幾日好好打磨一番,文會上驚豔全場。”
夏公子道:“武兄,賦中女子可有原型?難道是武兄的未婚妻子?”
武博打哈哈,“書中自有顏如玉,並沒有原型。”
夏公子見狀也沒有多問。
黃昏時分。
武博到前廟的荷花池,摘了一朵盛開的荷花,裝在美人瓶中,放在書桌前。
夜晚子時。
女鬼香兒來了,直奔武博房間。
香兒:“武郎,香兒來了。”
武博低聲道:“香兒,左右房還未熄燈,我們小聲一些。若是夏公子和莫兄聽到,找來熊主持……”
香兒捂住武博的嘴,手指微涼,“武郎,妾身懂得。隻要能和武郎在一起,妾身就開心。”
武博拉過香兒的手,一用力,香兒已經坐在武博的懷中。
武博道:“香兒,你看那一隻荷花,是我挑選了許久,池塘中最美的一朵荷花。我們一起作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