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鴇沒有放棄,花錢買了祛疤的膏藥,但是女子陽奉陰違。女子就這樣成了醜女,臉上一道疤,很長很長。
老鴇見女子的臉好不了,二話不說,讓女子做了最低等的妓女。每日接客。隻要給錢就接。
女子雖然臉不好看,但是脖子以下還是一樣。隻要遮住臉就行。
晚上,女子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白日,女子是春宵館最低等的奴婢,誰都可以踩上一腳。
龜公明目張膽的動手動腳。同為風塵女子的譏諷嘲笑,故意刁難。女子就像行屍走肉般,默默忍受。
直到一晚,女子接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客人。客人包了她一晚。客人是一個春宮圖畫手,要女子搔首弄姿,客人就在一邊作畫。
畫卷幹透,客人收齊畫卷,“你雖然樣貌不堪入目,但是勝在夠浪、夠便宜。正事辦完了,也不能浪費了我的包夜錢。”
客人連續來了三晚。這一晚,客人問女子有什麽想要的。
女子回道:“公子,您畫工出眾,奴家想讓公子畫出春宵館,奴家是畫中最美的女子。”
客人道:“這有何難。我們算是老相好了。”
女子將客人贈送的畫仔細收好。但是,第二日畫就被一個龜公撕掉了。
“你不過是館中最下賤的女子,不配擁有。”
女子拚湊了碎片,用手描摹,傷心不已。
一日,女子去井中打水。打水是苦力活,女子沒有人幫忙,被麻繩卷進了井中,就這樣溺死了。
第五子林旁觀了這個女子悲慘的妓館生活。
女子死後並沒有去黃泉路。
水井中怨鬼不止她一個,她也不是最後一個。
女子成了女鬼,發現那幅畫的碎片竟然隨著自己下了井。女子做了鬼,也逃不過被欺負的命運。
鬼也是有先來後到的。女子在井中是最下等的鬼。
直到一天,女子發現那幅畫的碎片可以拚湊完整,欺負她的鬼可以被收進畫卷中,女子崛起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女子沒有等十年之久,七年後一個鬼節。春宵館照常開門迎客。女子引來了百鬼。春宵館的老鴇、龜公、妓女一個都沒有逃過。
春宵館死去的人,鬼魂被封在畫卷中,不得往生。
親手賣了女子的爹得到了報應,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裏失足落水。
女子報仇雪恨,自己進入了畫卷,繼續折磨春宵館的惡人。
第五子林心道:原來是這樣。女鬼進入畫卷,說明已經金盆洗手,自縛於卷中。是誰要用女鬼為自己作事?
春宵館消失,紅霧散開。
白紗女子再度出現,“第五先生,看的可過癮?”
第五子林道:“你大仇已報,還有什麽心願未了?”
白紗女子:“沒有心願,這世間的惡太多了,我要為民除惡。”
第五子林道:“白少爺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龐小白,不孝子孫。千千迢迢來到連山縣,隻為了謀奪龐家的家財。”
第五子林不解道:“白少爺本就是龐家子孫,是繼承而非謀奪。”
白紗女子:“龐老太爺提前立下遺書,要將家中全部財產分給家中伺候多年的老仆。龐小白一來,就燒了龐老太爺藏在房梁上的遺書,偷龍轉鳳,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五子林繼續問:“那刑七公子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刑七,潑皮無賴、花花公子、梁上君子,是城中的害蟲之首。”
第五子林道:“何安一個女子,又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何安,看著清清白白,實則偷雞摸狗。買東西不給錢,欺負鄉裏,小販敢怒不敢言。還有她的同胞兄弟何捷,也是一丘之貉。”
白紗女子說得義正言辭,廂房中聽的人氣的破口大罵。
龐小白恨不得出去理論一番,但是出不去,“我怎麽就謀奪祖父祖母的家財了?這不本來就是我家的嗎?那封遺書是假的,胡編亂造……”
邢穎也氣急敗壞,“我怎麽就是害蟲之首了?我害過人嗎?她聽誰說的!有本事我們對簿公堂,說個明明白白,這個汙名我不背鍋……”
何捷:“一丘之貉!安妹,你什麽時候偷雞摸狗了?你偷吃……”
何安:“捷哥,我沒有偷雞!我買東西什麽時候不給錢了!不要汙蔑我!我跟你沒完……記賬懂不懂,那是不給錢嗎?沒見識的鬼……”
白紗女子一分為四,和四人開始對罵。
罵聲驚醒了彭樂、胡果、李汶凡和李汶辰。
彭樂和胡果附耳仔細聽。
彭樂狐疑道:“老太爺寫過遺書?什麽時候?要將家中全部財產分給家中伺候多年的老仆,我怎麽不知道?”
胡果道:“你問我,我問誰?鬼的話能信嗎?簡直是胡言亂語,亂說一通!”
彭樂點點頭,“確實是鬼話連篇。能在龐家做事,我已經知足了。”
胡果道:“就是就是。”
李汶辰無師自通,戳了一個小洞,“哇塞,這真是太熱鬧了!但是那個女子沒有影子!不是人……”
李汶凡疑惑,刑七怎麽就和潑皮無賴、花花公子、梁上君子、害蟲之首連上了?刑七不是連山四才子之一嗎?難道是我記錯了?
龐小白肺快要氣炸了,“誰!是誰告訴你的?我千裏迢迢,從上郡來到連山縣,帶著妻兒服侍祖父祖母,是行孝道。誰在胡亂造謠,簡直是狗屁不通!”
白紗女子:“龐家老仆親口說的,血書為證。”
龐小白翻了一個大白眼,“血書呢?拿來我看看。我要和他當麵對質。”
白紗女子:“對質個屁!老仆已經被驅逐回老家,死在路上了。”
龐小白不信,“他叫什麽名字?”
白紗女子:“張大誌。”
龐小白道:“張大誌是年紀大了,回家養老去了。六十歲的年紀,難道還要繼續做事?我龐家不是那樣的人。彭伯,你給這個這個……講清楚。”
彭樂高聲道:“是,白少爺。張大誌是回家養老去了,人還活得好好的,上個月還讓兒子送了鄉下的土特產過來。姑娘,你道聽途說,這等信口雌黃的話都能信以為真。”
老鴇見女子的臉好不了,二話不說,讓女子做了最低等的妓女。每日接客。隻要給錢就接。
女子雖然臉不好看,但是脖子以下還是一樣。隻要遮住臉就行。
晚上,女子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白日,女子是春宵館最低等的奴婢,誰都可以踩上一腳。
龜公明目張膽的動手動腳。同為風塵女子的譏諷嘲笑,故意刁難。女子就像行屍走肉般,默默忍受。
直到一晚,女子接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客人。客人包了她一晚。客人是一個春宮圖畫手,要女子搔首弄姿,客人就在一邊作畫。
畫卷幹透,客人收齊畫卷,“你雖然樣貌不堪入目,但是勝在夠浪、夠便宜。正事辦完了,也不能浪費了我的包夜錢。”
客人連續來了三晚。這一晚,客人問女子有什麽想要的。
女子回道:“公子,您畫工出眾,奴家想讓公子畫出春宵館,奴家是畫中最美的女子。”
客人道:“這有何難。我們算是老相好了。”
女子將客人贈送的畫仔細收好。但是,第二日畫就被一個龜公撕掉了。
“你不過是館中最下賤的女子,不配擁有。”
女子拚湊了碎片,用手描摹,傷心不已。
一日,女子去井中打水。打水是苦力活,女子沒有人幫忙,被麻繩卷進了井中,就這樣溺死了。
第五子林旁觀了這個女子悲慘的妓館生活。
女子死後並沒有去黃泉路。
水井中怨鬼不止她一個,她也不是最後一個。
女子成了女鬼,發現那幅畫的碎片竟然隨著自己下了井。女子做了鬼,也逃不過被欺負的命運。
鬼也是有先來後到的。女子在井中是最下等的鬼。
直到一天,女子發現那幅畫的碎片可以拚湊完整,欺負她的鬼可以被收進畫卷中,女子崛起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女子沒有等十年之久,七年後一個鬼節。春宵館照常開門迎客。女子引來了百鬼。春宵館的老鴇、龜公、妓女一個都沒有逃過。
春宵館死去的人,鬼魂被封在畫卷中,不得往生。
親手賣了女子的爹得到了報應,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裏失足落水。
女子報仇雪恨,自己進入了畫卷,繼續折磨春宵館的惡人。
第五子林心道:原來是這樣。女鬼進入畫卷,說明已經金盆洗手,自縛於卷中。是誰要用女鬼為自己作事?
春宵館消失,紅霧散開。
白紗女子再度出現,“第五先生,看的可過癮?”
第五子林道:“你大仇已報,還有什麽心願未了?”
白紗女子:“沒有心願,這世間的惡太多了,我要為民除惡。”
第五子林道:“白少爺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龐小白,不孝子孫。千千迢迢來到連山縣,隻為了謀奪龐家的家財。”
第五子林不解道:“白少爺本就是龐家子孫,是繼承而非謀奪。”
白紗女子:“龐老太爺提前立下遺書,要將家中全部財產分給家中伺候多年的老仆。龐小白一來,就燒了龐老太爺藏在房梁上的遺書,偷龍轉鳳,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五子林繼續問:“那刑七公子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刑七,潑皮無賴、花花公子、梁上君子,是城中的害蟲之首。”
第五子林道:“何安一個女子,又做了什麽惡事?”
白紗女子:“何安,看著清清白白,實則偷雞摸狗。買東西不給錢,欺負鄉裏,小販敢怒不敢言。還有她的同胞兄弟何捷,也是一丘之貉。”
白紗女子說得義正言辭,廂房中聽的人氣的破口大罵。
龐小白恨不得出去理論一番,但是出不去,“我怎麽就謀奪祖父祖母的家財了?這不本來就是我家的嗎?那封遺書是假的,胡編亂造……”
邢穎也氣急敗壞,“我怎麽就是害蟲之首了?我害過人嗎?她聽誰說的!有本事我們對簿公堂,說個明明白白,這個汙名我不背鍋……”
何捷:“一丘之貉!安妹,你什麽時候偷雞摸狗了?你偷吃……”
何安:“捷哥,我沒有偷雞!我買東西什麽時候不給錢了!不要汙蔑我!我跟你沒完……記賬懂不懂,那是不給錢嗎?沒見識的鬼……”
白紗女子一分為四,和四人開始對罵。
罵聲驚醒了彭樂、胡果、李汶凡和李汶辰。
彭樂和胡果附耳仔細聽。
彭樂狐疑道:“老太爺寫過遺書?什麽時候?要將家中全部財產分給家中伺候多年的老仆,我怎麽不知道?”
胡果道:“你問我,我問誰?鬼的話能信嗎?簡直是胡言亂語,亂說一通!”
彭樂點點頭,“確實是鬼話連篇。能在龐家做事,我已經知足了。”
胡果道:“就是就是。”
李汶辰無師自通,戳了一個小洞,“哇塞,這真是太熱鬧了!但是那個女子沒有影子!不是人……”
李汶凡疑惑,刑七怎麽就和潑皮無賴、花花公子、梁上君子、害蟲之首連上了?刑七不是連山四才子之一嗎?難道是我記錯了?
龐小白肺快要氣炸了,“誰!是誰告訴你的?我千裏迢迢,從上郡來到連山縣,帶著妻兒服侍祖父祖母,是行孝道。誰在胡亂造謠,簡直是狗屁不通!”
白紗女子:“龐家老仆親口說的,血書為證。”
龐小白翻了一個大白眼,“血書呢?拿來我看看。我要和他當麵對質。”
白紗女子:“對質個屁!老仆已經被驅逐回老家,死在路上了。”
龐小白不信,“他叫什麽名字?”
白紗女子:“張大誌。”
龐小白道:“張大誌是年紀大了,回家養老去了。六十歲的年紀,難道還要繼續做事?我龐家不是那樣的人。彭伯,你給這個這個……講清楚。”
彭樂高聲道:“是,白少爺。張大誌是回家養老去了,人還活得好好的,上個月還讓兒子送了鄉下的土特產過來。姑娘,你道聽途說,這等信口雌黃的話都能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