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正房,一位袒胸露乳的風流男子正在給桃子削皮,桌子上,一個個擺盤精美的果盤引人流口水。
風流男子名叫南宮裘,是朝西公主在外麵的知己。
朝西公主進入正房,一開口就抱怨,“明知我食不知味,還要用這些來引誘我。”
南宮裘沒有停下削皮的手,“兮兮,今日不少百姓逃出城,想來過不了幾日,就會有瓜果供奉在城外的碑前。屆時就能嚐到味兒了。”
朝西公主:“希望吧。我做事隻求問心無愧,不求人人記得我的恩情。”
南宮裘:“兮兮,不要關注一群無關的人。我在你麵前,你坐懷不亂的?”
朝西公主:“你已經老了,遠不及今日求畫的小子鮮嫩。”
南宮裘蹙眉撇嘴,“喜新厭舊的兮兮。除了我,誰還能陪你度過漫漫長夜?”
朝西公主見南宮裘生氣了,連忙哄,“不過是路人罷了。”
第五子棟偷聽了許久。朝西公主和南宮裘打情罵俏,渾然不將偷聽的第五子棟當回事兒。
另一頭,第五子林和呂克梁深入城中心,來到攬月閣最上層。
蠍子精和手下的妖精夜裏在城中亂竄,找尋落網之人。白日逃走了一部分,蠍子精十分震怒。
呂克梁在攬月閣四處張望,“哇塞,太高了……手可摘星辰,舉杯對月飲……”
呂克梁聽聞過西索城的攬月閣,但從未上來過。攬月閣三層之上沒有樓梯,普通人隻能從中心的圓柱往上攀爬。偏偏圓柱刷了一層又一層清油,十分滑手。另外,攬月閣在官府內,平日不對外開放。
呂克梁沒有忘記來攬月閣的目的。第五子林用開眼符給呂克梁開了第三隻眼。這樣呂克梁可以看到城中的妖鬼。
呂克梁手拿畫筆,在紙上繪製地圖,記錄看到的妖精數量。呂克梁發現,蜈蚣精和壁虎精之間互不串門,似乎是分了地盤。
這也能解釋,為何東城門隻看到蜈蚣精出現。柳大師等人遇到的壁虎精、蠍子精,聶風在城門口一個都沒看到。
呂克梁忙碌的時候,第五子林進入了畫中仙的世界。
狸花貓帶著第五子林進入了一個昏暗的空間。通過昏黃的光線,第五子林看到了陌生人。
第五子林主動湊到一個老者麵前打招呼,“老爺爺。”
老者道:“你是剛進城的吧。看著不像餓了幾天的樣子。”
第五子林道:“是,我和兩位哥哥路過西索城,夜裏不好趕路,看到城門開著,就進城休息一夜。偶然撿到一幅畫,不知怎的就來了這裏。”
老者道:“你們是幸運的。這裏可以保命。明日辰時,我們就能出去,回到現實世界。”
第五子林道:“這夜裏很危險嗎?我看城內十分熱鬧,總不能有山賊入城吧?”
老者道:“不是山賊,是比山賊更厲害的妖怪。比攬月閣還長的蠍子精,有房子高的蜈蚣精,還有尖嘴長舌的壁虎精……”
老者似乎很久沒有和人聊天了,此刻打開了話匣子。
“我的老伴、兒子全都被妖怪抓走了,我本想去救,和那些妖怪拚了,但是我的孫子孫女還在地窖裏,我要保護孫子孫女。”
“我和你一樣,偶然發現了一幅畫,畫上的狐仙告訴我,隻要躲進畫裏就安全了。我帶著孫子孫女進了畫就分開了。”
“那是我第一次進來,不知道情況,找孫子孫女找了很久,直到第二日出了畫,孫子孫女跟著出來,我才真的相信狐仙的話。”
“我白日裏躲在地窖中,晚上就進入畫中。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地窖中的糧食、廚房的米麵已經見底了。要是糧食吃完了,隻能出門找吃的了。”
第五子林道:“老爺爺,鎮南將軍聶風已經在城外駐紮,白日破了東城門,東城門附近不少人出城了。老爺爺住在哪裏?”
老者激動說道:“真的?有人跑出城了?”
老者拍了大腿兩下,“我住在城西,不知道啊!”
靠坐在角落的一個絡腮胡男子,用低沉的聲音說道:“我白日聽到了敲鑼的聲音,還有打雷的聲音,想來是聶風將軍帶著能人異士來攻城了。”
“隻是可惜,我還未出門,城門已經被五毒蟲封上了。蜈蚣精就趴在城門口。我遠遠看到就回了躲藏處。”
老者斬釘截鐵道:“我明日就挪窩。”
絡腮胡男子道:“老人家,從城西到城東,中間經過好幾個十字路口,妖怪守在十字路口,你一現身就要葬身妖怪肚子裏。對了,還有你的孫子孫女。妖怪最喜歡吃孩子。”
老者鼓起的勇氣瞬間泄完了,“是啊,我怎麽跑得過妖怪。蜈蚣精全身都是腿。希望聶將軍早日除妖。”
絡腮胡男子道:“沒有那麽容易。我親眼看到二十多個大師匆匆逃出城。後麵有蜈蚣精、壁虎精跟在後頭。”
第五子林問:“你在何處看到的?既然你看到大師出城,為何不出來,和大師們一起出城?雖然情勢緊迫,但是若你能跟上,帶你一個人出城,不過舉手之勞而已。”
絡腮胡男子道:“我住在城東的貴賓樓,上三樓,從窗戶就能看到東城門,所以看到。我並非孤身一人,還有我的娘子。我不能丟下她一個人。”
要是絡腮胡男子當機立斷,加快速度,是可以追上大師的腳步。但絡腮胡男子的娘子不想成為負擔,擔心自己拖了後腿。就在這猶豫的瞬間,就失去了最佳時機。
不過幾句話的時間,蜈蚣精、壁虎精就出現了。絡腮胡男子當時心裏鬆了一口氣,要是跑出去肯定就遭了。
城東附近,像絡腮胡男子一樣觀望的人,同時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冒險。
第五子林聽到了鼓聲,出了畫。
呂克梁還在寫小注。
第五子林道:“呂軍師,我們該出城了。雖說入畫可以避險,但是我們還要回營地。”
呂克梁停下筆,小心卷起來,地圖部分的墨水已經幹了。
“子林大師,我們原路返回。”
風流男子名叫南宮裘,是朝西公主在外麵的知己。
朝西公主進入正房,一開口就抱怨,“明知我食不知味,還要用這些來引誘我。”
南宮裘沒有停下削皮的手,“兮兮,今日不少百姓逃出城,想來過不了幾日,就會有瓜果供奉在城外的碑前。屆時就能嚐到味兒了。”
朝西公主:“希望吧。我做事隻求問心無愧,不求人人記得我的恩情。”
南宮裘:“兮兮,不要關注一群無關的人。我在你麵前,你坐懷不亂的?”
朝西公主:“你已經老了,遠不及今日求畫的小子鮮嫩。”
南宮裘蹙眉撇嘴,“喜新厭舊的兮兮。除了我,誰還能陪你度過漫漫長夜?”
朝西公主見南宮裘生氣了,連忙哄,“不過是路人罷了。”
第五子棟偷聽了許久。朝西公主和南宮裘打情罵俏,渾然不將偷聽的第五子棟當回事兒。
另一頭,第五子林和呂克梁深入城中心,來到攬月閣最上層。
蠍子精和手下的妖精夜裏在城中亂竄,找尋落網之人。白日逃走了一部分,蠍子精十分震怒。
呂克梁在攬月閣四處張望,“哇塞,太高了……手可摘星辰,舉杯對月飲……”
呂克梁聽聞過西索城的攬月閣,但從未上來過。攬月閣三層之上沒有樓梯,普通人隻能從中心的圓柱往上攀爬。偏偏圓柱刷了一層又一層清油,十分滑手。另外,攬月閣在官府內,平日不對外開放。
呂克梁沒有忘記來攬月閣的目的。第五子林用開眼符給呂克梁開了第三隻眼。這樣呂克梁可以看到城中的妖鬼。
呂克梁手拿畫筆,在紙上繪製地圖,記錄看到的妖精數量。呂克梁發現,蜈蚣精和壁虎精之間互不串門,似乎是分了地盤。
這也能解釋,為何東城門隻看到蜈蚣精出現。柳大師等人遇到的壁虎精、蠍子精,聶風在城門口一個都沒看到。
呂克梁忙碌的時候,第五子林進入了畫中仙的世界。
狸花貓帶著第五子林進入了一個昏暗的空間。通過昏黃的光線,第五子林看到了陌生人。
第五子林主動湊到一個老者麵前打招呼,“老爺爺。”
老者道:“你是剛進城的吧。看著不像餓了幾天的樣子。”
第五子林道:“是,我和兩位哥哥路過西索城,夜裏不好趕路,看到城門開著,就進城休息一夜。偶然撿到一幅畫,不知怎的就來了這裏。”
老者道:“你們是幸運的。這裏可以保命。明日辰時,我們就能出去,回到現實世界。”
第五子林道:“這夜裏很危險嗎?我看城內十分熱鬧,總不能有山賊入城吧?”
老者道:“不是山賊,是比山賊更厲害的妖怪。比攬月閣還長的蠍子精,有房子高的蜈蚣精,還有尖嘴長舌的壁虎精……”
老者似乎很久沒有和人聊天了,此刻打開了話匣子。
“我的老伴、兒子全都被妖怪抓走了,我本想去救,和那些妖怪拚了,但是我的孫子孫女還在地窖裏,我要保護孫子孫女。”
“我和你一樣,偶然發現了一幅畫,畫上的狐仙告訴我,隻要躲進畫裏就安全了。我帶著孫子孫女進了畫就分開了。”
“那是我第一次進來,不知道情況,找孫子孫女找了很久,直到第二日出了畫,孫子孫女跟著出來,我才真的相信狐仙的話。”
“我白日裏躲在地窖中,晚上就進入畫中。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地窖中的糧食、廚房的米麵已經見底了。要是糧食吃完了,隻能出門找吃的了。”
第五子林道:“老爺爺,鎮南將軍聶風已經在城外駐紮,白日破了東城門,東城門附近不少人出城了。老爺爺住在哪裏?”
老者激動說道:“真的?有人跑出城了?”
老者拍了大腿兩下,“我住在城西,不知道啊!”
靠坐在角落的一個絡腮胡男子,用低沉的聲音說道:“我白日聽到了敲鑼的聲音,還有打雷的聲音,想來是聶風將軍帶著能人異士來攻城了。”
“隻是可惜,我還未出門,城門已經被五毒蟲封上了。蜈蚣精就趴在城門口。我遠遠看到就回了躲藏處。”
老者斬釘截鐵道:“我明日就挪窩。”
絡腮胡男子道:“老人家,從城西到城東,中間經過好幾個十字路口,妖怪守在十字路口,你一現身就要葬身妖怪肚子裏。對了,還有你的孫子孫女。妖怪最喜歡吃孩子。”
老者鼓起的勇氣瞬間泄完了,“是啊,我怎麽跑得過妖怪。蜈蚣精全身都是腿。希望聶將軍早日除妖。”
絡腮胡男子道:“沒有那麽容易。我親眼看到二十多個大師匆匆逃出城。後麵有蜈蚣精、壁虎精跟在後頭。”
第五子林問:“你在何處看到的?既然你看到大師出城,為何不出來,和大師們一起出城?雖然情勢緊迫,但是若你能跟上,帶你一個人出城,不過舉手之勞而已。”
絡腮胡男子道:“我住在城東的貴賓樓,上三樓,從窗戶就能看到東城門,所以看到。我並非孤身一人,還有我的娘子。我不能丟下她一個人。”
要是絡腮胡男子當機立斷,加快速度,是可以追上大師的腳步。但絡腮胡男子的娘子不想成為負擔,擔心自己拖了後腿。就在這猶豫的瞬間,就失去了最佳時機。
不過幾句話的時間,蜈蚣精、壁虎精就出現了。絡腮胡男子當時心裏鬆了一口氣,要是跑出去肯定就遭了。
城東附近,像絡腮胡男子一樣觀望的人,同時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冒險。
第五子林聽到了鼓聲,出了畫。
呂克梁還在寫小注。
第五子林道:“呂軍師,我們該出城了。雖說入畫可以避險,但是我們還要回營地。”
呂克梁停下筆,小心卷起來,地圖部分的墨水已經幹了。
“子林大師,我們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