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說好矛盾爭吵的,畫風突變!
多子多福?從魚開始,走蛟化龍! 作者:蟲兒不吃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玉自然是知道原本的唐僧是如何做,指責孫悟空沒有半點慈悲之心。
關鍵不隻是說了一遍。
孫悟空受不了唐僧囉嗦,就生氣就駕雲東去了。
最後,唐僧無奈,隻得孤身上路,幸好的觀世音菩薩,壓根就沒有離開,一直都在遠遠的觀望著。
觀音化身成老婦人,主動授他“緊箍兒咒”。
孫悟空這邊也沒有真正離開。
他隻是比較的鬱悶,然後去找東海龍王去了,經過東海龍王指點,返回來保護唐僧。
此時,唐僧由於已經得到了緊箍咒,哄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圈,念起緊箍咒,將孫悟空疼的死去活來。
自此之後,孫悟空死心塌地跟隨唐僧西行。
呂玉也不知道,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怨氣。
可能是對第一個師父菩提祖師的感情,以至於孫悟空哪怕心中有一點點的不滿,也選擇了不在意。
如此情況,在前世也有差不多的境地。
那就是很多父母,由於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常常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在孩子長大了以後,隻能去給自己和解。
呂玉覺得孫悟空對唐僧的態度也差不多,既然已經搭上了那麽一個師父,好像也沒有什麽辦法。
無論如何,那西天取經是要走下去的。
當然,原本的唐僧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可是對孫悟空也是有感情的,就跟那些有些擰巴的父母,是差不多的心態。
呂玉自覺不是曾經的唐僧,有些事情也不能和演戲一樣,做一個和以前一樣的唐僧。
為此,呂玉主要是在想自己要如何做。
呂玉還是很清楚,最好還是讓劇情按照原本的節奏來,那就可以少很多的麻煩。
可有些事情,他真的不願意那麽做。
就比如出現在眼前的那幾個強盜,他天眼一開,也能看出強盜們罪孽深重,身上而不止一道業障了。
他都覺得殺了都殺了,又如何去怪罪孫悟空。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他現在的天眼,看起來也差不多,似乎在意見方麵,真的沒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呂玉已經有點罵不出口了。
既然罵不出口,那肯定沒有矛盾,沒有矛盾,又如何演戲下去?
“師父,你不怪罪我嗎?”
呂玉那邊還在內心糾結,孫悟空那邊反倒是察覺了的小心思,忍不住詢問起來了情況。
或許,呂玉表現得太過沉默了一些。
“你看這幾個人,身上到底有沒有業障?”
呂玉在猶豫了一會後,還是覺得把選擇的權力,交還給的孫悟空罷了。
孫悟空這邊早就看過了妖怪的情況了,為此,他倒是直接說了出來:“他們身上業障比較多,我給他們一棒子,自然也是為了送這些強盜去地府。”
“所以,他們都是該殺是吧?”
“那自然是該殺的!”
“既然是該殺的,又有什麽好議論的呢?”
呂玉和孫悟空說著說著,發現兩個人的身份,幾乎反了過來,明明他應該教訓孫悟空,現在反而孫悟空被誇的有些愧疚了,開始進行了一定的反思。
“師父,我是不是不應該把六個人都殺了,他們雖然是強盜,但也是一個人?”
孫悟空覺得直接把六個人殺死,真的太過浪費了。
隻能說將心比心。
孫悟空其實也考慮到了,自己的師父是一個人,可能對同類有著更多的情感,就好像猴子猴孫一般。
他們就應該和那些奴隸一樣的,給抓起來,提供一定的幫助才是。
呂玉在孫悟空分析的時候,隻是感覺到有一些些怪異,那沒有辦法不感受到怪異。
特麽太奇怪了。
這壓根就不是正常的取經?
所以,呂玉就路上開始和孫悟空閑聊道:“悟空,你認為什麽是同類?”
呂玉覺得自己既然唐僧,被叫了一句師父,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孫悟空的老師。
既然如此,那就以平等一些的身份,來和孫悟空交流。
“同類?”
“那和悟空一樣,身上有毛的,長有一張猴臉的,自然就是同類了。”
“那個和師父一樣人形,沒有毛的自然是一類。”
孫悟空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還好奇師父為什麽要這麽問,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那我再問一個問題,你老師假設有兩個孩子,第一個為親生,繼承了血脈,但從來不相信你說的話。第二個孩子是徒弟,倒是信服和傳播了你的所講所說,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呂玉第二個問題也拋了出來。
這是呂玉在閑來無事的時候,所做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未必需要一個答案,可能就是隨便瞎想。
孫悟空在聽完了這些後,立刻就抓耳撓腮了起來。
孫悟空不是沒有悟性,假設沒有悟性的話,也不會學會七十二變,以及學會大品天仙訣了。
當初,在菩提祖師的一係列弟子中,孫悟空倒也算是悟性最好的一個。
隻是後來孫悟空發現想再多,也不如自己手上的棍子有用,才習慣用手裏的棍子去解決一係列的問題。
現在孫悟空有一種,腦子很久沒有長,又開始長腦子的感覺。
“師父這個太難了,比殺死幾個強盜還要難!”
孫悟空看著呂玉,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他在想了想後,還是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師父是和尚,沒有孩子,那肯定是徒弟更加重要,徒弟和孩子看起來也沒有多大區別。”
“哦,我懂了,師父在說,我和師父是同類,還是說,師父和強盜是同類,不是悟空自誇,師父肯定和我更親近一些。”
孫悟空不愧悟性較高,雖然抓耳撓腮,但還是把呂玉的意思給理解了。
“所以啊,我思故我在,思雖常變,不變為宗,血雖不變,類雖不變,心異必異!”
呂玉在自言自語,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他前世是一個人,如今是一個黑魚修煉成了龍,種族類別對他來說,本來就沒有這麽重要,反倒是思想的傳承容易變,也更容易傳播和傳下去。
血脈不變,但更難傳播,也決定不了思想。
“那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的一個人既有你的思考,又是你的類別,那會不會更加得到你的偏愛啊?”
孫悟空在一段時間的思考後,也逐漸習慣了呂玉討論的氛圍。
這自然是比單單念經要好一點點。
並且,孫悟空也忍不住地想起來了自己的一些經曆,當年還是猴子的時候,就去了斜月山三星洞,和一群弟子一起學習了法術。
哪怕祖師了解到他是一個猢猻,倒也沒有太過在意,在發覺他有悟性以後,教給了他真正的本事。
他在回到花果山後,好像也是如此。
不知不覺中,就把那一些妖怪都聚集了起來,明明大家都是不同的種類,聚集起來的時候,倒也有了幾分人氣。
孫悟空以前隨著本性做這些事情,從來沒有考慮過,為什麽這樣?
如今,卻是逐漸理解了自己為什麽這麽做。
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傳承下來了菩提祖師的思嗎?
呂玉在麵對孫悟空的這麽一個問題,卻是笑了笑道:“既然傳我思著,又如何會為類所困,為類所困者,不得我思。”
那本來就是矛盾的。
他的思考和想法,本來就不會太分類別,隻要有他的思考和想法,那就不會太在乎種族和類別。
當然,那也不是絕對的。
矛盾本身就是一個大道,就好像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你也不可否認,相同的血脈下,相同的種類下,思是最容易傳播出來了。
反倒是異類由於各方麵的差別,很難傳播,否則,佛家的度化也不會如此困難了。
“倒也是如此!”
孫悟空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理解了。
兩個人交流著,一路繼續西行。
與此同時。
觀世音菩薩跟在了後麵,瞧著地上的六個強盜的屍體,以及依舊走在一起的呂玉和孫悟空兩人,稍微有些懵逼。
觀世音菩薩沒有感受到兩個人在交流。
呂玉也不是什麽沒有實力的存在,他也有術法和神通,自然遮蔽了自己和孫悟空聊天的動靜,不讓後麵的人偷聽。
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推測,唐僧和孫悟空應該產生矛盾,然後就會給自己可乘之機。
這也是為唐僧師徒間,埋下一顆不和的種子。
觀世音菩薩甚至可以想象中,自己作為關係的調和人,會在唐僧和孫悟空之間,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
所以,佛門在當中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重要。
你們吵啊!
不要隻走路啊!
觀世音菩薩瞧著還在繼續往前走的唐僧和孫悟空,多少有些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算了!
再看一看。
觀世音菩薩也沒有什麽辦法,隻能再看一看。
其實,觀世音菩薩不知道的是,自己早就被呂玉關注到了,就是關注到了,才會比較放鬆。
他在和孫悟空交流後,反倒是不想給孫悟空戴一個金箍。
那金箍還是佛祖給的。
呂玉要說對誰最不信任,自然是那天上的佛祖和玉帝,兩人占據了這麽大的位置,卻沒有把天庭和自己的地界給治理好。
一個個都管東管西。
特別是靈山的那些禿驢,一個個充滿了算計,還要說為你好。
單單是這樣的話,那似乎也可以忍受。
那最難忍受的地方,就在於越是靠近西天,就會越發現,哪裏的妖怪最多。
大乘佛法也是,看似更好的度化了世人,但卻好像度化不了什麽人。
佛法隻是佛法,人隻是人。
呂玉遠遠的看了那靈山一眼,就感覺到了那種割裂的感覺,又如何會有所謂的好感。
所以,不按照劇本走,倒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請人來過關,那也是過關,不請人來,倒也是過了就過了。
觀世音菩薩自然不知道唐僧已經換人了,很跟在後頭,想著找一個機會,把那金箍給送了出去。
且說,孫悟空本來就是真性靈猴。
他的很多行為,一方麵遵循了本性,一方麵就是旁人的影響了。
呂玉好在前世見多識廣,單單是一個矛盾論,再來一個周期論,實在不行還有所謂的科學。
他單單是這些小手段,就讓孫悟空著道了。
主要是孫悟空本來就是喜歡真本事。
當年在斜月山三星洞,整整幹了七年的雜事,那多少是算有性子的,隻要被他認可。
後麵大鬧天庭,就是覺得真本事反而要被看輕,心中有些不服氣罷了。
呂玉這邊也沒有用強硬的方式,去說服孫悟空。
真正的循循善誘了。
他明明自身的本領,也比較厲害,但現在不適合展示出來,那隻能從另外的方向入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呂玉對孫悟空也越發喜歡了起來。
那倒不是什麽濾鏡。
無論有什麽濾鏡,在穿越了將近兩百年後,那都會很難存在了。
關鍵你是越和對方交流,就越難感受到那種靈性。
他真的會思考,為什麽會是這樣,會是那樣,假設不是在取經的話,肯定是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一個結果。
孫悟空這邊。
他對自己的師父自然是越來敬重,原本那種敬重隻是因為對方是師父。
孫悟空對師父兩個字,還是比較地尊重。
第一個師父就是菩提祖師,對他的幫助真的很大很大,以至於如今菩提祖師不讓他找自己,就把這一份感情也放到了如今的師父上。
可是在交流之後,才感覺到為了,眼前的這一個凡僧,一點都不簡單。
孫悟空不知道為什麽要去西天取經一趟,但是有這麽一個師父,他還是比較願意如此做的。
兩個人一起走就好了。
當然,畫風還是比較怪異了起來,師徒兩人莫名地有一些默契,似乎也沒有這麽多的分歧,多少有些和諧。
呂玉都感覺到了,西天取經會比想象中的快。
以至於天上的仙神,想要分一杯羹,似乎不會這麽容易。
走一步看一步吧!
呂玉和孫悟空閑聊著,開始向著鷹愁澗逐漸靠近了過去。
背後,觀世音菩薩拿著金箍依舊在跟隨。
關鍵不隻是說了一遍。
孫悟空受不了唐僧囉嗦,就生氣就駕雲東去了。
最後,唐僧無奈,隻得孤身上路,幸好的觀世音菩薩,壓根就沒有離開,一直都在遠遠的觀望著。
觀音化身成老婦人,主動授他“緊箍兒咒”。
孫悟空這邊也沒有真正離開。
他隻是比較的鬱悶,然後去找東海龍王去了,經過東海龍王指點,返回來保護唐僧。
此時,唐僧由於已經得到了緊箍咒,哄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圈,念起緊箍咒,將孫悟空疼的死去活來。
自此之後,孫悟空死心塌地跟隨唐僧西行。
呂玉也不知道,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怨氣。
可能是對第一個師父菩提祖師的感情,以至於孫悟空哪怕心中有一點點的不滿,也選擇了不在意。
如此情況,在前世也有差不多的境地。
那就是很多父母,由於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常常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在孩子長大了以後,隻能去給自己和解。
呂玉覺得孫悟空對唐僧的態度也差不多,既然已經搭上了那麽一個師父,好像也沒有什麽辦法。
無論如何,那西天取經是要走下去的。
當然,原本的唐僧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可是對孫悟空也是有感情的,就跟那些有些擰巴的父母,是差不多的心態。
呂玉自覺不是曾經的唐僧,有些事情也不能和演戲一樣,做一個和以前一樣的唐僧。
為此,呂玉主要是在想自己要如何做。
呂玉還是很清楚,最好還是讓劇情按照原本的節奏來,那就可以少很多的麻煩。
可有些事情,他真的不願意那麽做。
就比如出現在眼前的那幾個強盜,他天眼一開,也能看出強盜們罪孽深重,身上而不止一道業障了。
他都覺得殺了都殺了,又如何去怪罪孫悟空。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他現在的天眼,看起來也差不多,似乎在意見方麵,真的沒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呂玉已經有點罵不出口了。
既然罵不出口,那肯定沒有矛盾,沒有矛盾,又如何演戲下去?
“師父,你不怪罪我嗎?”
呂玉那邊還在內心糾結,孫悟空那邊反倒是察覺了的小心思,忍不住詢問起來了情況。
或許,呂玉表現得太過沉默了一些。
“你看這幾個人,身上到底有沒有業障?”
呂玉在猶豫了一會後,還是覺得把選擇的權力,交還給的孫悟空罷了。
孫悟空這邊早就看過了妖怪的情況了,為此,他倒是直接說了出來:“他們身上業障比較多,我給他們一棒子,自然也是為了送這些強盜去地府。”
“所以,他們都是該殺是吧?”
“那自然是該殺的!”
“既然是該殺的,又有什麽好議論的呢?”
呂玉和孫悟空說著說著,發現兩個人的身份,幾乎反了過來,明明他應該教訓孫悟空,現在反而孫悟空被誇的有些愧疚了,開始進行了一定的反思。
“師父,我是不是不應該把六個人都殺了,他們雖然是強盜,但也是一個人?”
孫悟空覺得直接把六個人殺死,真的太過浪費了。
隻能說將心比心。
孫悟空其實也考慮到了,自己的師父是一個人,可能對同類有著更多的情感,就好像猴子猴孫一般。
他們就應該和那些奴隸一樣的,給抓起來,提供一定的幫助才是。
呂玉在孫悟空分析的時候,隻是感覺到有一些些怪異,那沒有辦法不感受到怪異。
特麽太奇怪了。
這壓根就不是正常的取經?
所以,呂玉就路上開始和孫悟空閑聊道:“悟空,你認為什麽是同類?”
呂玉覺得自己既然唐僧,被叫了一句師父,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孫悟空的老師。
既然如此,那就以平等一些的身份,來和孫悟空交流。
“同類?”
“那和悟空一樣,身上有毛的,長有一張猴臉的,自然就是同類了。”
“那個和師父一樣人形,沒有毛的自然是一類。”
孫悟空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還好奇師父為什麽要這麽問,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那我再問一個問題,你老師假設有兩個孩子,第一個為親生,繼承了血脈,但從來不相信你說的話。第二個孩子是徒弟,倒是信服和傳播了你的所講所說,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呂玉第二個問題也拋了出來。
這是呂玉在閑來無事的時候,所做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未必需要一個答案,可能就是隨便瞎想。
孫悟空在聽完了這些後,立刻就抓耳撓腮了起來。
孫悟空不是沒有悟性,假設沒有悟性的話,也不會學會七十二變,以及學會大品天仙訣了。
當初,在菩提祖師的一係列弟子中,孫悟空倒也算是悟性最好的一個。
隻是後來孫悟空發現想再多,也不如自己手上的棍子有用,才習慣用手裏的棍子去解決一係列的問題。
現在孫悟空有一種,腦子很久沒有長,又開始長腦子的感覺。
“師父這個太難了,比殺死幾個強盜還要難!”
孫悟空看著呂玉,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他在想了想後,還是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師父是和尚,沒有孩子,那肯定是徒弟更加重要,徒弟和孩子看起來也沒有多大區別。”
“哦,我懂了,師父在說,我和師父是同類,還是說,師父和強盜是同類,不是悟空自誇,師父肯定和我更親近一些。”
孫悟空不愧悟性較高,雖然抓耳撓腮,但還是把呂玉的意思給理解了。
“所以啊,我思故我在,思雖常變,不變為宗,血雖不變,類雖不變,心異必異!”
呂玉在自言自語,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他前世是一個人,如今是一個黑魚修煉成了龍,種族類別對他來說,本來就沒有這麽重要,反倒是思想的傳承容易變,也更容易傳播和傳下去。
血脈不變,但更難傳播,也決定不了思想。
“那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的一個人既有你的思考,又是你的類別,那會不會更加得到你的偏愛啊?”
孫悟空在一段時間的思考後,也逐漸習慣了呂玉討論的氛圍。
這自然是比單單念經要好一點點。
並且,孫悟空也忍不住地想起來了自己的一些經曆,當年還是猴子的時候,就去了斜月山三星洞,和一群弟子一起學習了法術。
哪怕祖師了解到他是一個猢猻,倒也沒有太過在意,在發覺他有悟性以後,教給了他真正的本事。
他在回到花果山後,好像也是如此。
不知不覺中,就把那一些妖怪都聚集了起來,明明大家都是不同的種類,聚集起來的時候,倒也有了幾分人氣。
孫悟空以前隨著本性做這些事情,從來沒有考慮過,為什麽這樣?
如今,卻是逐漸理解了自己為什麽這麽做。
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傳承下來了菩提祖師的思嗎?
呂玉在麵對孫悟空的這麽一個問題,卻是笑了笑道:“既然傳我思著,又如何會為類所困,為類所困者,不得我思。”
那本來就是矛盾的。
他的思考和想法,本來就不會太分類別,隻要有他的思考和想法,那就不會太在乎種族和類別。
當然,那也不是絕對的。
矛盾本身就是一個大道,就好像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你也不可否認,相同的血脈下,相同的種類下,思是最容易傳播出來了。
反倒是異類由於各方麵的差別,很難傳播,否則,佛家的度化也不會如此困難了。
“倒也是如此!”
孫悟空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理解了。
兩個人交流著,一路繼續西行。
與此同時。
觀世音菩薩跟在了後麵,瞧著地上的六個強盜的屍體,以及依舊走在一起的呂玉和孫悟空兩人,稍微有些懵逼。
觀世音菩薩沒有感受到兩個人在交流。
呂玉也不是什麽沒有實力的存在,他也有術法和神通,自然遮蔽了自己和孫悟空聊天的動靜,不讓後麵的人偷聽。
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推測,唐僧和孫悟空應該產生矛盾,然後就會給自己可乘之機。
這也是為唐僧師徒間,埋下一顆不和的種子。
觀世音菩薩甚至可以想象中,自己作為關係的調和人,會在唐僧和孫悟空之間,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
所以,佛門在當中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重要。
你們吵啊!
不要隻走路啊!
觀世音菩薩瞧著還在繼續往前走的唐僧和孫悟空,多少有些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算了!
再看一看。
觀世音菩薩也沒有什麽辦法,隻能再看一看。
其實,觀世音菩薩不知道的是,自己早就被呂玉關注到了,就是關注到了,才會比較放鬆。
他在和孫悟空交流後,反倒是不想給孫悟空戴一個金箍。
那金箍還是佛祖給的。
呂玉要說對誰最不信任,自然是那天上的佛祖和玉帝,兩人占據了這麽大的位置,卻沒有把天庭和自己的地界給治理好。
一個個都管東管西。
特別是靈山的那些禿驢,一個個充滿了算計,還要說為你好。
單單是這樣的話,那似乎也可以忍受。
那最難忍受的地方,就在於越是靠近西天,就會越發現,哪裏的妖怪最多。
大乘佛法也是,看似更好的度化了世人,但卻好像度化不了什麽人。
佛法隻是佛法,人隻是人。
呂玉遠遠的看了那靈山一眼,就感覺到了那種割裂的感覺,又如何會有所謂的好感。
所以,不按照劇本走,倒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請人來過關,那也是過關,不請人來,倒也是過了就過了。
觀世音菩薩自然不知道唐僧已經換人了,很跟在後頭,想著找一個機會,把那金箍給送了出去。
且說,孫悟空本來就是真性靈猴。
他的很多行為,一方麵遵循了本性,一方麵就是旁人的影響了。
呂玉好在前世見多識廣,單單是一個矛盾論,再來一個周期論,實在不行還有所謂的科學。
他單單是這些小手段,就讓孫悟空著道了。
主要是孫悟空本來就是喜歡真本事。
當年在斜月山三星洞,整整幹了七年的雜事,那多少是算有性子的,隻要被他認可。
後麵大鬧天庭,就是覺得真本事反而要被看輕,心中有些不服氣罷了。
呂玉這邊也沒有用強硬的方式,去說服孫悟空。
真正的循循善誘了。
他明明自身的本領,也比較厲害,但現在不適合展示出來,那隻能從另外的方向入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呂玉對孫悟空也越發喜歡了起來。
那倒不是什麽濾鏡。
無論有什麽濾鏡,在穿越了將近兩百年後,那都會很難存在了。
關鍵你是越和對方交流,就越難感受到那種靈性。
他真的會思考,為什麽會是這樣,會是那樣,假設不是在取經的話,肯定是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一個結果。
孫悟空這邊。
他對自己的師父自然是越來敬重,原本那種敬重隻是因為對方是師父。
孫悟空對師父兩個字,還是比較地尊重。
第一個師父就是菩提祖師,對他的幫助真的很大很大,以至於如今菩提祖師不讓他找自己,就把這一份感情也放到了如今的師父上。
可是在交流之後,才感覺到為了,眼前的這一個凡僧,一點都不簡單。
孫悟空不知道為什麽要去西天取經一趟,但是有這麽一個師父,他還是比較願意如此做的。
兩個人一起走就好了。
當然,畫風還是比較怪異了起來,師徒兩人莫名地有一些默契,似乎也沒有這麽多的分歧,多少有些和諧。
呂玉都感覺到了,西天取經會比想象中的快。
以至於天上的仙神,想要分一杯羹,似乎不會這麽容易。
走一步看一步吧!
呂玉和孫悟空閑聊著,開始向著鷹愁澗逐漸靠近了過去。
背後,觀世音菩薩拿著金箍依舊在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