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
唐善智在江裏氣得嗷嗷大叫。
這後生莫不是瘋了?怎的三番兩次阻我尋死?
但他那瘦弱的身軀,又如何能掙脫?
結果,他又被拖上了江岸。
“公子!”
江尚仁和於青青等人這時也趕了過來,他們紛紛嚇了一跳,不知這公子為何突然衝進江裏救人?
而且,救的還是個老人?
並非他們沒有同情心,隻是,跳江的老人那麽多,如何救得來?
唐善智吹胡子瞪眼地怒喝:“混賬!快放開老夫!”
“四爺爺!”
唐世勳如何肯放?他死死地抱住唐善智,語氣焦急地說道:“孫兒乃是若一啊!”
“若一?”
唐善智渾身巨震,顫聲道:“你是若一?我三哥的孫兒若一?”
“毀譽不動,得喪若一!”
唐世勳神色激動地說道:“四爺爺,孫兒這表字,還是您老給取的!”
他適才聽到唐善智的名字後,腦海裏已是記起了這位老者是誰。
要說他們唐家這一脈,爺爺善字輩有五個親兄弟,並以儒家五常之‘仁義禮智信’做名。
唐世勳的親爺爺排行老三,是為善禮,而這位唐善智正是他的四爺爺,如今已年近六旬。
善智一脈住在寶慶府邵陽縣的城內,善智也有生員功名,但並未執著於科舉之途,曾任縣衙刑房與工房的司吏之職,家底頗為殷實。
而唐世勳的親爺爺善禮這一脈則住在城外東郊,乃是耕讀傳家的地主家族。
由於獻賊入侵寶慶府,百姓皆惶恐逃難,但世勳一家與四爺爺一家並未一同逃難。
誰曾想,竟是在這等時候相見?
唐世勳一開始與唐善智見麵,自然不知這位乃是他的四爺爺。
因為老爺子以前生得很是富態,說話亦是聲若洪鍾。
但這一路逃難而來,饑寒交迫,老爺子的身子早已是瘦骨嶙峋,聲音亦是有氣無力。
“啊!”
唐善智那渾濁的眼中不禁彌漫著霧氣。
他不禁回想起十七年前,那年他去東郊的三哥家吃酒,正巧聽到三哥的次孫世勳在朗誦蘇軾的文章。
那時這臭小子才五歲不是?
興許是後來酒喝高了些,唐善智便揉著小世勳的腦袋,擅自為他取了表字‘若一’。
三哥善禮也是喝得盡興,便同意了下來。
因此,唐世勳,字若一。
古人取表字也這麽草率的嗎?唐世勳想到此事,不禁撇了撇嘴。
拋開心頭思緒,他也知大家該繼續趕路了。
於是他親自背著唐善智,一行人向蘆洪市行去。
唐善智不禁感慨萬分。
他本已是抱定了投江之決心,誰知竟是被這孫兒給救了?
天不亡我啊!唐善智不禁暗自感歎。
路上,他也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唐世勳,雖說逃難之途皆坎坷,但唐善智一家還算幸運,兒孫等至少保全了大半。
再聽得唐世勳說起三房一脈的遭遇,如今世勳身邊竟隻剩一子,唐善智不禁搖首唏噓。
這時,唐善智又看了看同行的眾人一眼,拍了拍世勳的肩膀低聲問道:“若一啊,你,為何要去蘆洪市?”
問罷,老爺子似有所悟,神色頓時一沉:“你莫不是要去從那獻賊?又或是,你乃是山寨裏的山賊?”
“四爺爺。”
唐世勳微微搖首,低聲笑道:“此事說來話長,您老且安心,待到進了蘆洪市,先給您老來一份酥軟的五花肉,屆時孫兒再跟你詳說便是。”
‘咕嚕!’
唐善智的喉嚨不自禁地蠕動著。
興許是老爺子他鄉遇親人後,心情也放鬆了許多,又或是想起之前唐世勳與他的對話?
他麵上故作氣惱地冷哼道:“這會兒想到要孝敬長輩了?適才你個臭小子不還說,明年清明要給老夫燒錢紙來著?哼!若非老夫道出姓名,你個臭小子不得眼睜睜看著老夫投江?”
“哈哈!”
唐世勳連忙輕笑幾聲掩飾尷尬,暗自腹誹,這他娘的當時誰知道您老是我的四爺爺?
適才他一想起這老爺子是誰,就立刻跳下去救人,可不僅僅因為是親戚而已。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唐世勳在與唐善智的對話中,對這位老者的見識與分析頗為欣賞。
當然,有此等見識雖好,但老爺子硬要尋死,他自然不會多費口舌去勸不是?
直到老爺子道出姓名,唐世勳才幾乎是下意識地就跳下去救人。
或許,這源於世勳本來的記憶和自然反應吧?
唐世勳當然不會把這些說出來,他麵上嬉皮笑臉道:“四爺爺,您有所不知,這便是冥冥中注定的緣分,以後您老想吃甚,跟孫兒說便是,嘿嘿!”
唐善智的嘴角掛著一絲古怪的笑容,故作氣惱地低聲笑罵:“油嘴滑舌!”
江尚仁和於青青等人皆在旁饒有興趣地聽著這爺孫倆的對話。
十人一路輕鬆地前行,亥時,終於來到了蘆洪市。
隻見蘆洪市的外圍有一圈低矮的簡易柵欄,並建有幾個望樓,一些手持刀槍的獻賊士兵守在東、西、北三處大門。
蘆洪市內燈火通明,喧鬧聲、笑罵聲不絕於耳。
外邊,不計其數的難民皆神色麻木地躺在各處。
冰火兩重天,正是對這病態繁榮的蘆洪市最好的詮釋。
“喲?這不是薛掌櫃的人嗎?”
西門,一個獻賊小頭目看到江尚仁帶著一行人走來,他自是認得江尚仁,於是好奇地笑問:“這都亥時了,怎的還趕過來呢?”
江尚仁連忙對這賊人拱手一笑,又湊到他跟前將幾兩碎銀塞過去,並笑著解釋了幾句。
這賊人也是通透,他將銀子收好後,大手一揮,放行。
眼見一個腳夫竟還背著個老人,這賊人不禁撇了撇嘴,真是浪費糧食。
唐世勳自然無視這賊人的鄙夷目光,他低垂著眼簾,背著唐善智跟在江尚仁背後,走進了蘆洪市內。
西街不長,隻有一百餘步,但街兩邊的各種雜貨鋪是當真不少,且就如唐善智所言,這些幾乎都是各個山寨開的‘黑店’。
此時已是夜深,東街有青樓賭坊,因此最為熱鬧,而西街和北街幾乎全是各類貨鋪,因此到了夜裏行人頗少。
至於南街則最長,且直通江邊的大渡口。
畢竟是蘆洪江中遊最大的渡口碼頭,此時碼頭上燈火通明,許多江船正在卸貨。
唐世勳默默地觀察著周遭環境。
西街中段,江尚仁停在了一間名為‘薛記雜貨鋪’的店麵前。
此時,店門已經關閉。
“四爺爺,您請稍等。”
唐世勳將背上的唐善智放下,示意一旁的於青青扶著老爺子。
而他則對於青青的丈夫李有茂,還有於老七使了個眼色。
三人皆從懷中掏出匕首利刃,背靠在店門旁。
江尚仁深吸了口後,有節奏地敲了敲門,這是以前薛正告訴他們的敲門暗號。
不一會兒,門縫裏透出了光亮。
‘吱嘎!’
一個精明的結實男子打開了門,他好奇地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江尚仁,疑惑道:“江兄?你怎的這個時候……唔!”
唐世勳不待男子多言,一個閃身率先衝入房內。
他左手捂住男子的嘴,右手將匕首抵住其心窩。
李有茂和於老七也趕緊衝進去。
隨後是江尚仁和另外四個青壯。
“老爺子,請。”
於青青神色淡然地扶著唐善智最後進入薛記雜貨鋪。
唐善智已是嚇得渾身一哆嗦。
他那渾濁的老眼中劃過一絲驚詫,心中暗忖,這孫兒若一究竟是何來路?
唐善智在江裏氣得嗷嗷大叫。
這後生莫不是瘋了?怎的三番兩次阻我尋死?
但他那瘦弱的身軀,又如何能掙脫?
結果,他又被拖上了江岸。
“公子!”
江尚仁和於青青等人這時也趕了過來,他們紛紛嚇了一跳,不知這公子為何突然衝進江裏救人?
而且,救的還是個老人?
並非他們沒有同情心,隻是,跳江的老人那麽多,如何救得來?
唐善智吹胡子瞪眼地怒喝:“混賬!快放開老夫!”
“四爺爺!”
唐世勳如何肯放?他死死地抱住唐善智,語氣焦急地說道:“孫兒乃是若一啊!”
“若一?”
唐善智渾身巨震,顫聲道:“你是若一?我三哥的孫兒若一?”
“毀譽不動,得喪若一!”
唐世勳神色激動地說道:“四爺爺,孫兒這表字,還是您老給取的!”
他適才聽到唐善智的名字後,腦海裏已是記起了這位老者是誰。
要說他們唐家這一脈,爺爺善字輩有五個親兄弟,並以儒家五常之‘仁義禮智信’做名。
唐世勳的親爺爺排行老三,是為善禮,而這位唐善智正是他的四爺爺,如今已年近六旬。
善智一脈住在寶慶府邵陽縣的城內,善智也有生員功名,但並未執著於科舉之途,曾任縣衙刑房與工房的司吏之職,家底頗為殷實。
而唐世勳的親爺爺善禮這一脈則住在城外東郊,乃是耕讀傳家的地主家族。
由於獻賊入侵寶慶府,百姓皆惶恐逃難,但世勳一家與四爺爺一家並未一同逃難。
誰曾想,竟是在這等時候相見?
唐世勳一開始與唐善智見麵,自然不知這位乃是他的四爺爺。
因為老爺子以前生得很是富態,說話亦是聲若洪鍾。
但這一路逃難而來,饑寒交迫,老爺子的身子早已是瘦骨嶙峋,聲音亦是有氣無力。
“啊!”
唐善智那渾濁的眼中不禁彌漫著霧氣。
他不禁回想起十七年前,那年他去東郊的三哥家吃酒,正巧聽到三哥的次孫世勳在朗誦蘇軾的文章。
那時這臭小子才五歲不是?
興許是後來酒喝高了些,唐善智便揉著小世勳的腦袋,擅自為他取了表字‘若一’。
三哥善禮也是喝得盡興,便同意了下來。
因此,唐世勳,字若一。
古人取表字也這麽草率的嗎?唐世勳想到此事,不禁撇了撇嘴。
拋開心頭思緒,他也知大家該繼續趕路了。
於是他親自背著唐善智,一行人向蘆洪市行去。
唐善智不禁感慨萬分。
他本已是抱定了投江之決心,誰知竟是被這孫兒給救了?
天不亡我啊!唐善智不禁暗自感歎。
路上,他也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唐世勳,雖說逃難之途皆坎坷,但唐善智一家還算幸運,兒孫等至少保全了大半。
再聽得唐世勳說起三房一脈的遭遇,如今世勳身邊竟隻剩一子,唐善智不禁搖首唏噓。
這時,唐善智又看了看同行的眾人一眼,拍了拍世勳的肩膀低聲問道:“若一啊,你,為何要去蘆洪市?”
問罷,老爺子似有所悟,神色頓時一沉:“你莫不是要去從那獻賊?又或是,你乃是山寨裏的山賊?”
“四爺爺。”
唐世勳微微搖首,低聲笑道:“此事說來話長,您老且安心,待到進了蘆洪市,先給您老來一份酥軟的五花肉,屆時孫兒再跟你詳說便是。”
‘咕嚕!’
唐善智的喉嚨不自禁地蠕動著。
興許是老爺子他鄉遇親人後,心情也放鬆了許多,又或是想起之前唐世勳與他的對話?
他麵上故作氣惱地冷哼道:“這會兒想到要孝敬長輩了?適才你個臭小子不還說,明年清明要給老夫燒錢紙來著?哼!若非老夫道出姓名,你個臭小子不得眼睜睜看著老夫投江?”
“哈哈!”
唐世勳連忙輕笑幾聲掩飾尷尬,暗自腹誹,這他娘的當時誰知道您老是我的四爺爺?
適才他一想起這老爺子是誰,就立刻跳下去救人,可不僅僅因為是親戚而已。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唐世勳在與唐善智的對話中,對這位老者的見識與分析頗為欣賞。
當然,有此等見識雖好,但老爺子硬要尋死,他自然不會多費口舌去勸不是?
直到老爺子道出姓名,唐世勳才幾乎是下意識地就跳下去救人。
或許,這源於世勳本來的記憶和自然反應吧?
唐世勳當然不會把這些說出來,他麵上嬉皮笑臉道:“四爺爺,您有所不知,這便是冥冥中注定的緣分,以後您老想吃甚,跟孫兒說便是,嘿嘿!”
唐善智的嘴角掛著一絲古怪的笑容,故作氣惱地低聲笑罵:“油嘴滑舌!”
江尚仁和於青青等人皆在旁饒有興趣地聽著這爺孫倆的對話。
十人一路輕鬆地前行,亥時,終於來到了蘆洪市。
隻見蘆洪市的外圍有一圈低矮的簡易柵欄,並建有幾個望樓,一些手持刀槍的獻賊士兵守在東、西、北三處大門。
蘆洪市內燈火通明,喧鬧聲、笑罵聲不絕於耳。
外邊,不計其數的難民皆神色麻木地躺在各處。
冰火兩重天,正是對這病態繁榮的蘆洪市最好的詮釋。
“喲?這不是薛掌櫃的人嗎?”
西門,一個獻賊小頭目看到江尚仁帶著一行人走來,他自是認得江尚仁,於是好奇地笑問:“這都亥時了,怎的還趕過來呢?”
江尚仁連忙對這賊人拱手一笑,又湊到他跟前將幾兩碎銀塞過去,並笑著解釋了幾句。
這賊人也是通透,他將銀子收好後,大手一揮,放行。
眼見一個腳夫竟還背著個老人,這賊人不禁撇了撇嘴,真是浪費糧食。
唐世勳自然無視這賊人的鄙夷目光,他低垂著眼簾,背著唐善智跟在江尚仁背後,走進了蘆洪市內。
西街不長,隻有一百餘步,但街兩邊的各種雜貨鋪是當真不少,且就如唐善智所言,這些幾乎都是各個山寨開的‘黑店’。
此時已是夜深,東街有青樓賭坊,因此最為熱鬧,而西街和北街幾乎全是各類貨鋪,因此到了夜裏行人頗少。
至於南街則最長,且直通江邊的大渡口。
畢竟是蘆洪江中遊最大的渡口碼頭,此時碼頭上燈火通明,許多江船正在卸貨。
唐世勳默默地觀察著周遭環境。
西街中段,江尚仁停在了一間名為‘薛記雜貨鋪’的店麵前。
此時,店門已經關閉。
“四爺爺,您請稍等。”
唐世勳將背上的唐善智放下,示意一旁的於青青扶著老爺子。
而他則對於青青的丈夫李有茂,還有於老七使了個眼色。
三人皆從懷中掏出匕首利刃,背靠在店門旁。
江尚仁深吸了口後,有節奏地敲了敲門,這是以前薛正告訴他們的敲門暗號。
不一會兒,門縫裏透出了光亮。
‘吱嘎!’
一個精明的結實男子打開了門,他好奇地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江尚仁,疑惑道:“江兄?你怎的這個時候……唔!”
唐世勳不待男子多言,一個閃身率先衝入房內。
他左手捂住男子的嘴,右手將匕首抵住其心窩。
李有茂和於老七也趕緊衝進去。
隨後是江尚仁和另外四個青壯。
“老爺子,請。”
於青青神色淡然地扶著唐善智最後進入薛記雜貨鋪。
唐善智已是嚇得渾身一哆嗦。
他那渾濁的老眼中劃過一絲驚詫,心中暗忖,這孫兒若一究竟是何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