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勳和打爺走下回龍塔,沿著西側的石板路向碼頭行去。
當二人經過梁憨頭身旁時,隻見梁憨頭正和一個身形矮壯的男子大笑交談著。
梁憨頭早已得了唐世勳的吩咐,因此故作不相識。
那矮壯男子臉上滿是麻斑,生得粗魯彪悍,但穿著很體麵,活脫脫暴發戶模樣。
唐世勳本不在意,他以為是哪個幫會中的大佬亦或是哪冒出來的土財主,聽這人和梁憨頭的對話,似乎在談生意。
然而,當唐世勳已是往前走了好幾步以後,卻聽梁憨頭稱那麻斑男子為‘邱爺’。
唐世勳心頭一跳,此人叫邱爺?
不過這城裏城外姓邱的不少,因此他隻是將此人的相貌暗暗記在心頭,神色自若地與打爺一同走到碼頭邊上。
那艘普通的江船早已靠岸,從江船上下來的大多是西郊一帶的百姓。
這時,一個衣著普通的瘦高男子走下船來,他雖刻意半垂著眼簾,但那憂鬱的眼神如何能瞞過熟悉他的唐世勳和嶽三水?
不會錯了,是薛正來了。
然而當那船上的乘客全都下來之後,唐世勳和嶽三水不禁眉頭微皺,為何隻有薛正一個人?
薛正也看到了站在碼頭邊上的唐世勳等人,雖然唐世勳和嶽三水都有易容,但薛正隻看二人的身高已是猜到了大概。
何況站在嶽三水旁邊的老高並未刻意化裝,薛正更是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他教過的學員老高。
這時,一個與薛正身高相仿的男子從唐世勳等人身後跑了過去,並徑直走到薛正身旁。
喲!這不是薛正的親弟弟薛剛嗎?
唐世勳和嶽三水已是猜到,看來薛剛該是來迎接薛正的,那麽在浮溪祠外牆壁刻暗號的應當就是薛剛了。
不過,他們看到當真隻有薛正一人,加上薛剛也就二人而已,他們心中皆是一沉。
阿梓呢?板爺和菊香呢?東路的其他細作呢?難道他們都出事了?
薛正此時已走近了唐世勳等人。
但薛正並未與他們打招呼,而是不著痕跡地做了幾個手勢:‘找安全之處詳談’。
唐世勳以手勢問:‘其他人可安好?’
薛正以手勢回答:‘尚算安好。’
唐世勳這才安了心,旋即他對嶽三水使了個眼色。
嶽三水小跑到薛正身旁,一臉諂笑地與薛正和薛剛搭訕,他吹噓著如今這零陵城哪門子生意好做雲雲,市井之徒的狡黠精明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薛家兩兄弟則以鄉下百姓的模樣來應對,二人臉上皆對嶽三水露出嫌棄之色,但眼中卻又隱隱有些意動,這等表現同樣極為貼切。
唐世勳則示意老高去知會梁憨頭等人皆各行其是。
畢竟隻是薛正和薛剛二人而已,要進城也是容易。
而唐世勳與打爺走在三人背後不遠處,緩步向瀟湘門行去。
打爺看著薛正等三人的表演,不禁暗自感歎,這姓唐的手底下當真是人才濟濟。
傍晚。
城北,藥局東巷,一號據點內。
唐世勳、打爺、嶽三水和薛正坐在堂中。
薛剛則有些尷尬地蹲在廚房裏邊燒火做飯。
就在剛才,薛剛被他兄長薛正給臭罵了一頓。
原來,薛剛是昨日入的城,在薛剛先行入城之前,薛正曾告訴薛剛入了城以後,刻下暗號通知唐公子。
要說薛剛吧,腦子是不差,但他沒有參加‘第二期細作培訓’不是?
而這第二期的培訓之中,暗號與手勢等這一塊都由阿梓來教,而阿梓對於唐世勳的想法和心思都理解得最為透徹。
因此阿梓自己想了好幾套不同的暗號方案,並交給唐世勳來定奪如何教授。
唐世勳自然是在其中挑了一套最為簡單的。
當然,這個簡單,隻是對唐世勳和阿梓等人而言。
而薛剛這個半吊子可就慘了,他是在與阿梓等人由東路出發時,才開始接觸阿梓的那套暗號,他當真是看一眼就頭大不已。
話說薛正讓薛剛先行來零陵城之前,他本是要讓薛剛刻暗號:‘薛正,明日,回龍塔。’
結果薛剛忘了他哥的名字代號是啥,因此他就刻了:‘明日,回龍塔’。
而薛剛又不知去哪兒找唐世勳等人,也不知道用其他暗號來表明他已經在城裏了。
其實這貨還有個小心思,他本就不缺銀子,且這裏可是府城,他大哥又不在身邊,怎能不去‘放鬆放鬆’?
結果薛剛這少刻了一字的暗號,含義可就大不相同了。
無論是唐世勳還是嶽三水等人,均以為東路細作的三十人隊伍全來了,那他們自然要考慮如何接應分流以幫助東路安全入城了。
誰知來的隻是薛正一人?
因此,薛正對於弟弟薛剛的失誤,當然要當著唐世勳和打爺之麵臭罵薛剛一頓。
唐世勳作為領導者,自然也要嚴肅地批評薛剛幾句,並讓薛剛好好學那套暗號,下不為例雲雲。
待到薛剛去做飯時,唐世勳轉入了正題,他讓薛正將東路的細作這段時日的經曆說說。
薛正很是無奈地歎了口氣,將他們這一路的情況娓娓道來。
他們東線的三十人細作當中,老台和其手下共十七人,阿梓和她的堂兄弟們共六人,加上板爺和菊香二人,另有薛正、薛剛和三個忠心的漢幫弟兄。
老台的人最多,且他的掌控欲極強,凡事都要自己拿主意。
而阿梓豈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何況她還有顏俊臣等五個堂兄弟和薛正等人不是?
因此老台和阿梓之間著實鬧得很不愉快。
更讓薛正和板爺等無奈的是,在出發之後第三日,老台接到了楊總兵的密令,之後就帶著他的人消失了。
這還罷了,阿梓則帶著顏俊臣等五個堂兄弟,直接潛入了大江口。
結果薛正、薛剛帶著三個漢幫弟兄,再加上板爺和菊香,這七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好好的三十個東路細作,才隻過了三日而已,竟是分成了三路。
薛正等七人都清楚,阿梓等人潛入大江口定是想查探她的父親是否被關押在此。
於是他們七人商議,不如咱們先去石期站?假設阿梓的父親不被關押在大江口,是否會被押解到石期站?
商議已定,薛正等七人先行趕往了石期站。
隻兩日,他們就已潛入了石期站,然而次日就險些被自己人給屠了。
唐世勳、打爺和嶽三水皆是詫異地看向薛正。
薛正等七人在出發後的五日就已抵達石期站,而唐世勳他們在出發後五日,才剛到高溪市而已。
莫非薛正等人到了石期站時,也如他們在高溪市那時一樣,恰好遇到狼兵奇襲?
再有一點也讓唐世勳等人很是好奇,老台等十七個細作全都消失了又是怎麽回事?
當二人經過梁憨頭身旁時,隻見梁憨頭正和一個身形矮壯的男子大笑交談著。
梁憨頭早已得了唐世勳的吩咐,因此故作不相識。
那矮壯男子臉上滿是麻斑,生得粗魯彪悍,但穿著很體麵,活脫脫暴發戶模樣。
唐世勳本不在意,他以為是哪個幫會中的大佬亦或是哪冒出來的土財主,聽這人和梁憨頭的對話,似乎在談生意。
然而,當唐世勳已是往前走了好幾步以後,卻聽梁憨頭稱那麻斑男子為‘邱爺’。
唐世勳心頭一跳,此人叫邱爺?
不過這城裏城外姓邱的不少,因此他隻是將此人的相貌暗暗記在心頭,神色自若地與打爺一同走到碼頭邊上。
那艘普通的江船早已靠岸,從江船上下來的大多是西郊一帶的百姓。
這時,一個衣著普通的瘦高男子走下船來,他雖刻意半垂著眼簾,但那憂鬱的眼神如何能瞞過熟悉他的唐世勳和嶽三水?
不會錯了,是薛正來了。
然而當那船上的乘客全都下來之後,唐世勳和嶽三水不禁眉頭微皺,為何隻有薛正一個人?
薛正也看到了站在碼頭邊上的唐世勳等人,雖然唐世勳和嶽三水都有易容,但薛正隻看二人的身高已是猜到了大概。
何況站在嶽三水旁邊的老高並未刻意化裝,薛正更是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他教過的學員老高。
這時,一個與薛正身高相仿的男子從唐世勳等人身後跑了過去,並徑直走到薛正身旁。
喲!這不是薛正的親弟弟薛剛嗎?
唐世勳和嶽三水已是猜到,看來薛剛該是來迎接薛正的,那麽在浮溪祠外牆壁刻暗號的應當就是薛剛了。
不過,他們看到當真隻有薛正一人,加上薛剛也就二人而已,他們心中皆是一沉。
阿梓呢?板爺和菊香呢?東路的其他細作呢?難道他們都出事了?
薛正此時已走近了唐世勳等人。
但薛正並未與他們打招呼,而是不著痕跡地做了幾個手勢:‘找安全之處詳談’。
唐世勳以手勢問:‘其他人可安好?’
薛正以手勢回答:‘尚算安好。’
唐世勳這才安了心,旋即他對嶽三水使了個眼色。
嶽三水小跑到薛正身旁,一臉諂笑地與薛正和薛剛搭訕,他吹噓著如今這零陵城哪門子生意好做雲雲,市井之徒的狡黠精明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薛家兩兄弟則以鄉下百姓的模樣來應對,二人臉上皆對嶽三水露出嫌棄之色,但眼中卻又隱隱有些意動,這等表現同樣極為貼切。
唐世勳則示意老高去知會梁憨頭等人皆各行其是。
畢竟隻是薛正和薛剛二人而已,要進城也是容易。
而唐世勳與打爺走在三人背後不遠處,緩步向瀟湘門行去。
打爺看著薛正等三人的表演,不禁暗自感歎,這姓唐的手底下當真是人才濟濟。
傍晚。
城北,藥局東巷,一號據點內。
唐世勳、打爺、嶽三水和薛正坐在堂中。
薛剛則有些尷尬地蹲在廚房裏邊燒火做飯。
就在剛才,薛剛被他兄長薛正給臭罵了一頓。
原來,薛剛是昨日入的城,在薛剛先行入城之前,薛正曾告訴薛剛入了城以後,刻下暗號通知唐公子。
要說薛剛吧,腦子是不差,但他沒有參加‘第二期細作培訓’不是?
而這第二期的培訓之中,暗號與手勢等這一塊都由阿梓來教,而阿梓對於唐世勳的想法和心思都理解得最為透徹。
因此阿梓自己想了好幾套不同的暗號方案,並交給唐世勳來定奪如何教授。
唐世勳自然是在其中挑了一套最為簡單的。
當然,這個簡單,隻是對唐世勳和阿梓等人而言。
而薛剛這個半吊子可就慘了,他是在與阿梓等人由東路出發時,才開始接觸阿梓的那套暗號,他當真是看一眼就頭大不已。
話說薛正讓薛剛先行來零陵城之前,他本是要讓薛剛刻暗號:‘薛正,明日,回龍塔。’
結果薛剛忘了他哥的名字代號是啥,因此他就刻了:‘明日,回龍塔’。
而薛剛又不知去哪兒找唐世勳等人,也不知道用其他暗號來表明他已經在城裏了。
其實這貨還有個小心思,他本就不缺銀子,且這裏可是府城,他大哥又不在身邊,怎能不去‘放鬆放鬆’?
結果薛剛這少刻了一字的暗號,含義可就大不相同了。
無論是唐世勳還是嶽三水等人,均以為東路細作的三十人隊伍全來了,那他們自然要考慮如何接應分流以幫助東路安全入城了。
誰知來的隻是薛正一人?
因此,薛正對於弟弟薛剛的失誤,當然要當著唐世勳和打爺之麵臭罵薛剛一頓。
唐世勳作為領導者,自然也要嚴肅地批評薛剛幾句,並讓薛剛好好學那套暗號,下不為例雲雲。
待到薛剛去做飯時,唐世勳轉入了正題,他讓薛正將東路的細作這段時日的經曆說說。
薛正很是無奈地歎了口氣,將他們這一路的情況娓娓道來。
他們東線的三十人細作當中,老台和其手下共十七人,阿梓和她的堂兄弟們共六人,加上板爺和菊香二人,另有薛正、薛剛和三個忠心的漢幫弟兄。
老台的人最多,且他的掌控欲極強,凡事都要自己拿主意。
而阿梓豈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何況她還有顏俊臣等五個堂兄弟和薛正等人不是?
因此老台和阿梓之間著實鬧得很不愉快。
更讓薛正和板爺等無奈的是,在出發之後第三日,老台接到了楊總兵的密令,之後就帶著他的人消失了。
這還罷了,阿梓則帶著顏俊臣等五個堂兄弟,直接潛入了大江口。
結果薛正、薛剛帶著三個漢幫弟兄,再加上板爺和菊香,這七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好好的三十個東路細作,才隻過了三日而已,竟是分成了三路。
薛正等七人都清楚,阿梓等人潛入大江口定是想查探她的父親是否被關押在此。
於是他們七人商議,不如咱們先去石期站?假設阿梓的父親不被關押在大江口,是否會被押解到石期站?
商議已定,薛正等七人先行趕往了石期站。
隻兩日,他們就已潛入了石期站,然而次日就險些被自己人給屠了。
唐世勳、打爺和嶽三水皆是詫異地看向薛正。
薛正等七人在出發後的五日就已抵達石期站,而唐世勳他們在出發後五日,才剛到高溪市而已。
莫非薛正等人到了石期站時,也如他們在高溪市那時一樣,恰好遇到狼兵奇襲?
再有一點也讓唐世勳等人很是好奇,老台等十七個細作全都消失了又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