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時。


    當邱爺和景文公子等人離開城隍廟的偏殿後,唐世勳與韓夫人終於見麵了。


    之前唐世勳隱約看到偏殿東側屋簷下有一道黑影,正是韓夫人。


    此時兩人已躲在了偏殿外的避風角落裏。


    唐世勳體貼地為韓夫人整了整衫襖與披風,歉聲道:“亥時那會兒有些急事,夫人久等了。”


    “臭小子!”


    韓夫人故作不快地擰了擰他的臂膀,旋即柔聲道:“看在你還算有良心,知道這夜裏寒涼給奴家備了衣裳,奴家便不跟你計較了。”


    說罷,她摩挲著唐世勳那不算厚實的衣裳,便欲脫下披風給他。


    唐世勳止住了韓夫人的動作,並將她抱著懷中打趣道:“有夫人為在下取暖,足矣。”


    “壞小子!”


    韓夫人一臉嬌羞地摟住唐世勳的後腰,轉入正題道:“你聽到他們二人的談話了?”


    “聽的不多,在下來了不到半個時辰而已。”


    唐世勳搖了搖頭,好奇地問道:“這景文公子究竟是何人?莫非是吳敬祖?他這夜裏與邱爺密會,不會是你授意的吧?”


    他之所以有這等疑問,可不是胡亂猜測。


    那景文公子最後跟邱爺說,茲事體大,還需向韓夫人稟報。


    若景文公子不是得了韓夫人的授意,又豈會在重要的事上請示之?


    韓夫人幽幽一歎,柔聲解釋道,兩日前她和唐世勳在梅姑廟的閣樓裏,被那邱爺給察覺,正是景文公子示警使二人逃走。


    但她當真不知道景文公子和邱爺之間有這等暗地裏的聯係。


    昨日她與景文公子單獨交談了很久,而景文公子已是坦誠相告,他絕不是要出賣韓夫人。


    最初他跟秦家和邱爺暗地裏聯係,隻是為了救他的親弟弟趙載,誰知卻越陷越深。


    “親弟弟?”


    唐世勳聞言一愣,奇道:“莫非這景文公子乃是那萬壽街縣學宮的訓導趙豐?”


    韓夫人螓首微點:“嗯,趙豐,字景文。”


    “原來如此。”


    唐世勳恍然,他不禁笑道:“據坊間傳聞,這趙豐是個十足的書呆子,整日裏以研究學術為樂,沒想到都是裝的啊?”


    “倒也不全是。”


    韓夫人麵有遺憾之色地笑道:“高溪市的趙員外有三個兒子,長子在獻賊入高溪市時慘遭殺害,次子趙豐與三子趙載則常年待在零陵城中,就如趙載喜歡研究火器,這趙豐則博覽群書,說是書呆子也不為過。哎!若非時局如此,以趙豐之博學,去年的舉人試或許真能中舉。”


    唐世勳微微頷首,問:“這景文公子也是你的手下?”


    韓夫人螓首微搖:“原本他與奴家,嗯,算是知己吧,直到昨日奴家與他談開了以後,他與奴家有了私下的協議,這聯絡邱爺之事,他會繼續幫奴家。”


    “你的知己可真多!”


    唐世勳頓時有些吃味了,揶揄道:“那他為何如此清楚你的胭脂水粉是何味道?莫非他也跟邱爺一樣鼻子靈敏?”


    兩日前他倆在梅姑廟的閣樓,景文公子之所以會示警,是因邱爺在閣樓內聞到了佛手柑加廣藿香等製成的胭脂味兒。


    要說邱爺這鼻子靈,且能分辨胭脂水粉的味道,恐怕與他從出生起就一直在青樓裏的經曆有關。


    但景文公子為何一聽邱爺提到這佛手柑加廣藿香的胭脂水粉,便沉默不語?之後更是想阻撓邱爺登上二樓?


    唐世勳猜想,定是韓夫人所用的胭脂有些特別,且景文公子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這還隻是知己而已?


    他不禁湊到韓夫人的玉頸處仔細地聞了聞,咦?今晚她怎的換別的香料了?


    “呀!”


    韓夫人被唐世勳突如其來的‘襲擊’給激得一顫,嬌嗔道:“你個壞蛋作死啊?”


    唐世勳嗬嗬一笑,隨即話鋒一轉:“邱爺提議的合作,你打算如何?”


    “還能如何?”


    韓夫人不禁白了他一眼,語氣平靜地答道:“此事對奴家百利而無一害,自然是答應咯!怎的?莫非你對此事還有別的看法?”


    唐世勳沉吟片刻後,給韓夫人做了一番分析。


    以如今的形勢來看,永州府的獻賊將領們陷於一種頗為複雜的心理狀態當中。


    要知道獻賊入侵永州府以來,一路打的都是順風仗,所有州縣與據點皆被奪下,且獻賊還在各處皆設置了官吏。


    這可不是流寇行徑,而是有了長期占據的打算。


    或許各地的豪門望族也是察覺到這一點,因此頗為配合。


    但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獻賊卻在占領整個永州府後,意欲南侵廣西。


    將近兩個月前的‘小雪’那日,獻賊大營在全州的黃沙河關之下發起了第二次大型攻關戰。


    就在守關戰的危急關頭,廣西的楊總兵帶著嫡係先鋒軍和近千狼兵趕至了黃沙河關,並親自率軍出關迎擊獻賊,獻賊退回大營。


    這無疑是一個轉折點。


    此後,獻賊大營被不斷集結的廣西兵給死死地牽製,而黑土嶺的陳副總兵則因救命糧道被獻賊截斷,發起了攻打東安城的戰役。


    當東安城‘陷落’於官兵之手之後,黃沙河關之外的獻賊大營立刻反撲東安城,但卻被黑土嶺的官兵給險之又險地守住了。


    在那時,獻賊大營為防腹背受敵,隻能向東撤至淥埠頭。


    這永州府的獻賊內部又豈是一團和氣?


    獻賊大營的兩萬兵馬,分屬翟將軍和莫將軍麾下,其中大部分隸屬翟將軍。


    當他們退至淥埠頭,眼見廣西兵越來越多,他們這兩萬兵馬如何還打得過?


    畢竟他們這兩萬兵馬當中,真正的老賊連兩成都不到。


    眼見奪回東安城無望,翟將軍與莫將軍之間的矛盾自是愈發激烈。


    莫將軍乃是零陵城主將孫將軍的嫡係,而孫將軍與翟將軍的交惡盡人皆知。


    之後翟將軍又被那莫將軍給坑了一手,在大江口再遭慘敗。


    石期站的獻賊守軍也是翟將軍的嫡係,也已被官兵打得打敗而逃。


    雖說翟將軍如今退至湘口關,但他手中之精銳著實已不多。


    其實他手中還有兩支兵馬,但一支遠在道州,另一支則在淥埠頭成了甕中之鱉。


    反觀孫將軍一係,其本部嫡係全駐防於零陵城和零陵縣境內各處,其中湘口關無疑乃是重中之重。


    而孫係的得力臂膀莫將軍則負責石期站的反擊戰。


    又有祁陽縣的倪將軍,亦是孫將軍的嫡係。


    因此,連通衡州府的祁陽縣,再到高溪市,直至湘口關和零陵城,這條永州府獻賊的‘生命線’,其實都把持在孫係將領手中。


    在這等背景之下,對於連遭敗仗的翟將軍,孫係賊將們如何不想趁他病時要他命?


    唐世勳對韓夫人總結,如今翟將軍身邊連一百精銳都沒有,卻住在湘口關。


    而湘口關又全是孫將軍的嫡係,這等情況明眼人如何不清楚孫將軍想做甚?


    一旦翟將軍的兩個兒子在東安城投降官兵,甚至連淥埠頭的魯將軍也帶著萬餘賊兵投降,那翟將軍豈非必死無疑?


    唐世勳接著拋出一個疑問,若是永州府的獻賊鐵板一塊,對於官兵而言,真是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