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
童英緊緊地握著細木棍,喉嚨不由自主地悄悄咽著唾沫。
他轉身盯著地圖,不停調整著呼吸,而後聲音有些發顫地闡述著他的想法與見解。
雖然童英的想法略顯粗糙,但他指出了大夫廟防線崩潰之後,冷水灘東岸的九衝嶺官道會很危險,恐怕已經被官兵給奪下了雲雲。
他之所以說‘零陵城危矣’,正是基於這一點,即北麵陸路‘生命線’恐怕已被官兵切斷,零陵城會遭到四麵圍城,更讓人擔憂的是,如此一來第三批援軍騎兵又該如何來援?
其實除了童英,不少將領也發現了這一點,畢竟他們在前些日子才經由九衝嶺而來,且遭遇了小股狼兵的伏擊,隻是多數將領並未將這九衝嶺與大夫廟防線聯係起來。
有的將領也想到了這一點,但卻因為不知該如何措辭,倒是錯過了這麽個在唐老夫子麵前表現的機會。
童英還提到,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在這丘陵與河流遍布之地,對於騎兵而言並無優勢,更是沒法進行大規模的騎戰。
他建議,若是以‘旗’和‘隊’的形式拆分成諸多小股騎兵,相互策應,交替偵伺、防禦或進攻,以他們這些常年在馬背上征戰的騎兵而言,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個提議得到了一眾將領的認可。
至於接下去的仗該如何打,童英自然不敢亂說,畢竟他來到這畫眉鋪也隻幾天而已,對於實際情況也算不得太了解。
但唐世勳已經對童英的表現頗為滿意,特別是童英提出的拆分成小股騎兵之法,與唐世勳的想法是不謀而合。
有兩下子嘛!唐世績默默地看著走回原位坐下的童英,沒想到這小子隻是聽了二哥世勳的一番講述,竟然會有如此多的見解和想法。
午時。
會議接近尾聲。
所有將領都起來發了言。
有了童英的‘另類’發言開頭,後麵的副旗總、隊總和副隊們倒是少了些緊張,其中有幾人還真提了些頗為不錯的建議。
如有人提出,九衝嶺的官兵極可能攻打楚江圩,一旦楚江圩失守,官兵無論由黑山嶺還是高關嶺而來,都會經過畫眉鋪營地,咱們這畫眉鋪營地如此多的傷兵,是否要先運往零陵城?
又有人提出,是否集結開赴楚江圩,與汪副將和龔副將的兩支隊伍會合,一同防守楚江圩?
還有人提議,幹脆把隊伍開往九衝嶺,與官兵硬幹一場,以接應第三批援軍?
無論眾人的提議是否切合實際,但唐世勳都仔細地聆聽。
唐世勳等最後一個副隊總發言完畢之後,方才拄著拐杖走到了地圖前,他環視眾將一眼,沉聲道:“諸位,老夫召開這個會議的主因,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這整支騎兵隊伍的未來!”
說到這,他語重心長地問道:“諸君可曾想過,爾等征戰數載甚至十餘載,究竟是為何而戰?為了推翻朝廷?為了功名利祿?又或是被官府和官兵所迫,活不下去了才跟隨張大帥?”
他重重地頓了頓拐杖,神色嚴肅地說道:“無論是何種理由,在老夫看來,爾等都應當明白每一次打生打死究竟是為何!哪怕戰死也當明明白白,而不是做個冤死鬼!這,才是老夫召集諸位來開會之原因……”
眾將領神色各異地看著唐老夫子。
袁副把總和陶副把總並未對唐老夫子的話有太深的感觸,他倆隱約感到這老頭兒似乎是在收買人心?不過兩人也說不清楚,隻是有這樣的感覺。
然而,那八個正副百總們、二十四個正副旗總和七十二個正副隊總當中,卻有大半被唐老夫子的話給深深感動了。
這同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們感到這位睿智和藹的老者是在真心為他們著想。
唐世勳並未過多地說煽情之語,對於這些隻接觸了數日的騎兵老賊,他知道自己不能太過急切,隻能徐徐圖之。
而後他仔細地給眾將分析了當前的總體局勢,接著便開始分配任務。
他麾下如今有四個局,這四個局各有一百一十六人,並被他由一到四局命名。
其中,一局除了正副百總之外,由袁副把總領隊,吃過午飯後即刻啟程趕赴黑山嶺。
他們隻需做好一件事,即重新封堵住黑山嶺的各處險要之所。
隻有封死黑山嶺的山道,才能逼著有可能來由北邊攻來的官兵,隻能走觀音山至高關嶺那條道。
至於破壞山道的方法,唐世勳讓袁副把總和一局的正副百總等人自己去考慮,若是需要火藥,則需等他從零陵城回來以後才能分配。
二局由擅長偵察的陶副把總領隊,由高關嶺、觀音山這一路趕赴楚江圩,與汪副將和龔大旺取得聯絡,並查探楚江圩那邊的具體情況,若是汪副將已經趕去了黃楊堡聯絡第三批援軍,立刻回報與唐世勳。
當然,還要查明觀音山與高關嶺等地的各處險要。
而唐世勳的親兵隊長於猛和隊副李大柱,三日前就已趕赴黑山嶺和高關嶺,正好可以與這兩局交接。
三局由唐世績領隊,負責轉移重傷的傷員。
但唐世勳並不是讓唐世績將重傷者轉回零陵城去,因傷員人數太多,全部轉去零陵城費時費力,是以他讓唐世績將傷員轉去東邊的小塘鋪一帶。
小塘鋪位於巋山腳下,距離畫眉鋪不遠,由於其地理位置不在主道上,且營地外有不少百姓就是那邊的村民,可以暫且將重傷者就近送去小塘鋪一帶安頓。
這也多虧了唐世勳從三日前就已立下規矩,不得隨意毆打辱罵那上千的百姓。
且唐世勳雖然沒有給百姓太多吃的,但那熬製的大鍋馬骨湯,卻是所有人每頓飯時都有份喝上一碗。
百姓們自然不可能吃上肉,但是將粗麵糙米等泡在那骨湯裏邊吃,對他們來說同樣已經是人間美味。
因此,百姓們不僅賣力幹活,對唐老夫子的善舉也是感恩戴德。
有了這等關係在,請百姓們幫忙運送重傷員去巋山腳下的小塘鋪,自然不成問題。
四局則由唐世勳親領,這四局的百總姓霍,童英也隸屬於四局。
唐世勳讓霍百總這一局吃過午飯後隨他一同入城,之後他再給霍百總安排新的任務。
“報!”
就在這時,翟老八衝入主帳內,單膝跪地道:“稟夫子,汪副將的親兵已至營門之外!”
“哦?”
唐世勳心頭一喜,忙大聲道:“快,快傳!”
隨即他對一眾將領說散會,若無其他情況,各局吃過午飯後就準備出發。
眾將一同起身恭聲應是,而後轉身陸陸續續離開了主帳。
不多時,翟老八帶著一個手臂受傷的親兵走進了主帳內。
唐世勳眉頭微皺,怎的隻回來了一人?而且還是這副模樣?莫非,汪副將那邊也出了甚意外?
“夫子!”
汪副將的親兵單膝跪地抱拳道:“汪副將命小的將此封密信交給夫子!”
說罷,親兵吃力地從懷中掏出一個有三根拇指粗細、手掌一般長度的竹筒,這竹筒兩頭都以紅色蜜蠟封口。
翟老八從親兵手中接過這竹筒後不禁心頭一跳,他以前跟隨翟將軍時也見過這樣的竹筒,這可是極為重要的密信!
唐世勳將這竹筒密信拿在手中端詳著,隻見竹筒上刻著‘翟將軍親啟’,落款處刻著大帥府,時間是十日前。
這是張獻忠的大帥府發給翟將軍的密信!唐世勳心頭狂跳,右手止不住地有些微顫抖。
童英緊緊地握著細木棍,喉嚨不由自主地悄悄咽著唾沫。
他轉身盯著地圖,不停調整著呼吸,而後聲音有些發顫地闡述著他的想法與見解。
雖然童英的想法略顯粗糙,但他指出了大夫廟防線崩潰之後,冷水灘東岸的九衝嶺官道會很危險,恐怕已經被官兵給奪下了雲雲。
他之所以說‘零陵城危矣’,正是基於這一點,即北麵陸路‘生命線’恐怕已被官兵切斷,零陵城會遭到四麵圍城,更讓人擔憂的是,如此一來第三批援軍騎兵又該如何來援?
其實除了童英,不少將領也發現了這一點,畢竟他們在前些日子才經由九衝嶺而來,且遭遇了小股狼兵的伏擊,隻是多數將領並未將這九衝嶺與大夫廟防線聯係起來。
有的將領也想到了這一點,但卻因為不知該如何措辭,倒是錯過了這麽個在唐老夫子麵前表現的機會。
童英還提到,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在這丘陵與河流遍布之地,對於騎兵而言並無優勢,更是沒法進行大規模的騎戰。
他建議,若是以‘旗’和‘隊’的形式拆分成諸多小股騎兵,相互策應,交替偵伺、防禦或進攻,以他們這些常年在馬背上征戰的騎兵而言,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個提議得到了一眾將領的認可。
至於接下去的仗該如何打,童英自然不敢亂說,畢竟他來到這畫眉鋪也隻幾天而已,對於實際情況也算不得太了解。
但唐世勳已經對童英的表現頗為滿意,特別是童英提出的拆分成小股騎兵之法,與唐世勳的想法是不謀而合。
有兩下子嘛!唐世績默默地看著走回原位坐下的童英,沒想到這小子隻是聽了二哥世勳的一番講述,竟然會有如此多的見解和想法。
午時。
會議接近尾聲。
所有將領都起來發了言。
有了童英的‘另類’發言開頭,後麵的副旗總、隊總和副隊們倒是少了些緊張,其中有幾人還真提了些頗為不錯的建議。
如有人提出,九衝嶺的官兵極可能攻打楚江圩,一旦楚江圩失守,官兵無論由黑山嶺還是高關嶺而來,都會經過畫眉鋪營地,咱們這畫眉鋪營地如此多的傷兵,是否要先運往零陵城?
又有人提出,是否集結開赴楚江圩,與汪副將和龔副將的兩支隊伍會合,一同防守楚江圩?
還有人提議,幹脆把隊伍開往九衝嶺,與官兵硬幹一場,以接應第三批援軍?
無論眾人的提議是否切合實際,但唐世勳都仔細地聆聽。
唐世勳等最後一個副隊總發言完畢之後,方才拄著拐杖走到了地圖前,他環視眾將一眼,沉聲道:“諸位,老夫召開這個會議的主因,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這整支騎兵隊伍的未來!”
說到這,他語重心長地問道:“諸君可曾想過,爾等征戰數載甚至十餘載,究竟是為何而戰?為了推翻朝廷?為了功名利祿?又或是被官府和官兵所迫,活不下去了才跟隨張大帥?”
他重重地頓了頓拐杖,神色嚴肅地說道:“無論是何種理由,在老夫看來,爾等都應當明白每一次打生打死究竟是為何!哪怕戰死也當明明白白,而不是做個冤死鬼!這,才是老夫召集諸位來開會之原因……”
眾將領神色各異地看著唐老夫子。
袁副把總和陶副把總並未對唐老夫子的話有太深的感觸,他倆隱約感到這老頭兒似乎是在收買人心?不過兩人也說不清楚,隻是有這樣的感覺。
然而,那八個正副百總們、二十四個正副旗總和七十二個正副隊總當中,卻有大半被唐老夫子的話給深深感動了。
這同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們感到這位睿智和藹的老者是在真心為他們著想。
唐世勳並未過多地說煽情之語,對於這些隻接觸了數日的騎兵老賊,他知道自己不能太過急切,隻能徐徐圖之。
而後他仔細地給眾將分析了當前的總體局勢,接著便開始分配任務。
他麾下如今有四個局,這四個局各有一百一十六人,並被他由一到四局命名。
其中,一局除了正副百總之外,由袁副把總領隊,吃過午飯後即刻啟程趕赴黑山嶺。
他們隻需做好一件事,即重新封堵住黑山嶺的各處險要之所。
隻有封死黑山嶺的山道,才能逼著有可能來由北邊攻來的官兵,隻能走觀音山至高關嶺那條道。
至於破壞山道的方法,唐世勳讓袁副把總和一局的正副百總等人自己去考慮,若是需要火藥,則需等他從零陵城回來以後才能分配。
二局由擅長偵察的陶副把總領隊,由高關嶺、觀音山這一路趕赴楚江圩,與汪副將和龔大旺取得聯絡,並查探楚江圩那邊的具體情況,若是汪副將已經趕去了黃楊堡聯絡第三批援軍,立刻回報與唐世勳。
當然,還要查明觀音山與高關嶺等地的各處險要。
而唐世勳的親兵隊長於猛和隊副李大柱,三日前就已趕赴黑山嶺和高關嶺,正好可以與這兩局交接。
三局由唐世績領隊,負責轉移重傷的傷員。
但唐世勳並不是讓唐世績將重傷者轉回零陵城去,因傷員人數太多,全部轉去零陵城費時費力,是以他讓唐世績將傷員轉去東邊的小塘鋪一帶。
小塘鋪位於巋山腳下,距離畫眉鋪不遠,由於其地理位置不在主道上,且營地外有不少百姓就是那邊的村民,可以暫且將重傷者就近送去小塘鋪一帶安頓。
這也多虧了唐世勳從三日前就已立下規矩,不得隨意毆打辱罵那上千的百姓。
且唐世勳雖然沒有給百姓太多吃的,但那熬製的大鍋馬骨湯,卻是所有人每頓飯時都有份喝上一碗。
百姓們自然不可能吃上肉,但是將粗麵糙米等泡在那骨湯裏邊吃,對他們來說同樣已經是人間美味。
因此,百姓們不僅賣力幹活,對唐老夫子的善舉也是感恩戴德。
有了這等關係在,請百姓們幫忙運送重傷員去巋山腳下的小塘鋪,自然不成問題。
四局則由唐世勳親領,這四局的百總姓霍,童英也隸屬於四局。
唐世勳讓霍百總這一局吃過午飯後隨他一同入城,之後他再給霍百總安排新的任務。
“報!”
就在這時,翟老八衝入主帳內,單膝跪地道:“稟夫子,汪副將的親兵已至營門之外!”
“哦?”
唐世勳心頭一喜,忙大聲道:“快,快傳!”
隨即他對一眾將領說散會,若無其他情況,各局吃過午飯後就準備出發。
眾將一同起身恭聲應是,而後轉身陸陸續續離開了主帳。
不多時,翟老八帶著一個手臂受傷的親兵走進了主帳內。
唐世勳眉頭微皺,怎的隻回來了一人?而且還是這副模樣?莫非,汪副將那邊也出了甚意外?
“夫子!”
汪副將的親兵單膝跪地抱拳道:“汪副將命小的將此封密信交給夫子!”
說罷,親兵吃力地從懷中掏出一個有三根拇指粗細、手掌一般長度的竹筒,這竹筒兩頭都以紅色蜜蠟封口。
翟老八從親兵手中接過這竹筒後不禁心頭一跳,他以前跟隨翟將軍時也見過這樣的竹筒,這可是極為重要的密信!
唐世勳將這竹筒密信拿在手中端詳著,隻見竹筒上刻著‘翟將軍親啟’,落款處刻著大帥府,時間是十日前。
這是張獻忠的大帥府發給翟將軍的密信!唐世勳心頭狂跳,右手止不住地有些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