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這玉姑大嬸究竟有何能耐背景?居然敢當眾罵唐夫子為老匹夫?
這位老爺子可是手握近萬士兵的軍頭啊!許南瀟和王秀荷皆是不敢置信地看著潑辣的玉姑。
韓夫人亦是詫異地看了阿梓一眼,她對阿梓可是頗為了解,這小妮子往日裏可是既精明又陰險,怎會如此失態地跟唐世勳鬧脾氣?
唐世勳自是不會有甚好臉色,眼見阿梓想要站起身來,他冷聲道:“坐下!先說正事!”
隨即他壓低聲線道:“竟敢如此不懂事,晚些時候老夫定要重重的對你施行家法!”
後麵這句話,隻有坐在他身旁木墩子上的阿梓和韓夫人聽到。
家法?這壞小子居然還有甚家法?韓夫人不禁暗自好奇,而她見阿梓竟然低垂著腦袋乖乖坐下了。
阿梓直感到俏臉到耳根子都滾燙至極,但她心裏卻是甜滋滋的。
其實這所謂的‘家法’還是她當初在東安城時偶然提出的,那時她曾私下出去聯絡她的堂兄顏俊臣等人,但她當時並未將實情告訴唐世勳。
結果這壞蛋竟是狠狠地打了她一頓屁股!更讓她氣惱的是,還被於青青給聽了個清清楚楚。
後來於青青也犯了錯誤,她竟是當街與她的夫君李有茂相認,而當時李有茂已經把於青青的三哥於虎等漢幫弟兄全給坑了,若非阿梓與李有茂虛與委蛇,並伺機將於青青拉走,後果不堪設想。
阿梓後來幸災樂禍地對唐世勳說,於青青犯了這等錯誤,難道不該也施行‘家法’?
於是,‘家法’就成了唐世勳、阿梓和於青青之間的小秘密。
思緒回到當下,阿梓之所以心裏甜滋滋的,並非是她樂於被那壞小子施行家法,而是體會到他對她的在乎,且這也是在給她台階下。
其實阿梓適才突然不管不顧地罵唐世勳為老匹夫,可不僅僅是因為吃醋而已,更是因為她心頭的不忿。
她本是對自己的容貌姿色極有自信,且唐世勳對她那甚為少見的含珠唇很是喜愛。
然而,眼見韓夫人那狐狸精已是以本來麵目示人,更有秦薇兒和這堂中的許南瀟、王秀荷也都沒有易容,偏偏她還得扮作人老珠黃的玉姑!
加之適才她親眼看到許南瀟和王秀荷一左一右伺候唐世勳用餐,她的怒火頓時難以遏製,或許連她自己都沒察覺到,這恐怕是源於她內心深處的危機感?
而她之所以動那麽大的火氣,何嚐不是在賭?她賭唐世勳不會因為她發火就當真拋棄她!
這並非阿梓仗著自己的姿色,也並非仗著她爹是廣西陡軍的副指揮使,而是因為如今被她全麵鋪開的情報網!這,才是她最大的底氣所在。
自從唐世勳有了唐夫子這個明麵上的身份之後,那是既要管軍隊,又與孫將軍、秦家等勾心鬥角,因此他早已將暗地裏的情報體係交給阿梓全權負責。
阿梓本就對情報之事極有天分,自她跟隨唐世勳離開小狼山寨至今,無疑是接受唐世勳所傳授的特工知識最多之人。
當她全麵接手零陵城的情報網之後,如今可是將這張網鋪得越來越大。
若是這壞小子當真拋棄我,我就隨我爹回廣西去,看他如何是好!阿梓之前在氣頭上時便是這等想法。
算了!看在他還在乎我的份上,我就暫且原諒他,這個花心的混蛋!阿梓此時則在心裏如此說服自己。
唐世勳自然不清楚阿梓心裏在想些甚,但他此時哪有空去理會這些?
他輕咳了一聲,吩咐許南瀟和王秀荷坐在椅子上記錄。
隨即他扭頭看向韓夫人,淡然笑道:“伊人,先說你那邊的事吧!”
韓夫人正在腦子裏琢磨著那‘家法’究竟是怎樣,重重的施行家法又是如何?她越想越是好奇。
直到唐世勳開口詢問,她方才回過神來。
於是她撇開心頭思緒,將她那邊的事兒娓娓道來。
昨日下午韓夫人回到城南的府學宮之後,召集了吳敬祖和景文公子趙豐等十餘個與她相交甚密的士人來相聚。
而後韓夫人拋出了唐夫子的鄭重承諾,即重開府學與縣學,並優待一眾文人士子等事。
吳敬祖和趙豐等十餘個士人自然對唐夫子的承諾極為欣喜。
但他們都有疑慮,唐夫子可是手握重兵之人,為何要重開府學與縣學?優待士人又是如何優待?唐夫子對士人如此示好意欲何為?
他們皆經曆過和見過獻賊入城之後的諸多慘事,心性皆或多或少有了長進,而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不做獻賊的官!
不僅是他們這十幾人,零陵城內外的不少士人,又如南邊的道州等地,北邊的祁陽縣等地,立誌不做獻賊之官的士人不知凡幾。
這些士人或如吳敬祖之前那般在家中深居簡出,或是南下兩廣,又或是藏於鄉野做隱士,不一而足。
而景文公子趙豐則是個例外,他始終堅持做零陵縣學宮的‘訓導’,但這不是他要做獻賊的官,他根本都不要獻賊的一分一毫,也從未懇求過孫將軍、秦家或是許家。
其實當孫將軍入城以後,府學和縣學的一應職務就已經全部廢除。
景文公子趙豐隻是以這樣的身份‘占據’縣學宮,以防縣學宮也如府學宮那般險些被毀於一旦,他早就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就連遺書和絕命詩都早已寫好。
正因為有趙豐這個視死如歸的榜樣在,不少士人方才壯著膽子進出府學宮和縣學宮。
當然,府學宮和縣學宮之所以得以保存,還有賴於秦大人和許大人的暗中幫襯,畢竟這兩所學宮裏滿是他倆年輕時的回憶,又豈能眼睜睜地見之被孫將軍毀於一旦?
其實趙豐等一眾士人對秦大人和許大人的暗助都心知肚明,也知道這兩位大人求賢若渴,希望一眾士人能為他倆所用。
不過,趙豐等人皆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秦大人和許大人。
當昨日趙豐等人聽韓夫人說了唐夫子的承諾之後,自然就有了這樣的顧慮,莫非唐夫子是想借著重開府學與縣學的由頭,招納他們為其所用?
韓夫人對這幫士人的想法心知肚明,她告訴士子們,重開府學與縣學之後,學宮將作為一個獨立的體係,即不再歸於衙門管理。
既然學宮從衙門分離出去,加入學宮的士子們自然也就不能就職於衙門的各有司,同樣的,士子們也不能就職於軍中。
而韓夫人還鄭重地告訴一眾士子,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宮體係又豈能是一盤散沙?而零陵商會的模式無疑是一個頗為不錯的借鑒。
因此韓夫人將零陵商會的高層架構詳細地說與他們聽,並提出建議,如府學宮,設‘學正’一人,副學正四人,此為核心管理層,其下是‘訓導’,人數在十人之內。
學正和訓導皆可教書育人,但同時還負責管理學宮一應事務,且具體的規章製度,需五個正、副學正一同討論與投票決定,而訓導則有提議權與一致否決權。
比方說學正和副學正的提案雖在五人核心層通過,但若是所有訓導全部反對,則可行使一致否決權。
又如縣學宮,則設‘教諭’一人,副教諭兩人,此為核心管理層,其下則是十人之內的訓導,縣學宮自然歸府學宮管轄,但縣學宮也有一定的自主權。
而且不僅是零陵縣學宮,之後還會有南邊的道州學宮與寧遠縣學宮等等,也都歸府學宮管轄。
韓夫人還告訴一眾士子,唐夫子絕不以言論罪!當然,這僅限於在學宮內部。
比如士子們隔三差五的在學宮內開一場文會或辯論會等,大可暢談軍事、政事與民生等各類話題,也可對時政提出各自的見解與建議,又或是指出唐夫子和秦大人等在軍事或施政上的利弊等等。
總之,士子們可以在學宮內暢所欲言,隻要是唐夫子治下之地,絕不會以言論罪之。
“荒謬!”
阿梓聽到這兒終於忍不住開口了了。
她本是如許南瀟和王秀荷一樣拿著炭筆在記錄,隻見她將小本子往桌上一放,冷聲問道:“那些個整日清談的讀書人嘴巴子毒得很!讓他們暢所欲言?那還不把幹爹給罵得狗血淋頭?”
許南瀟雖對這玉姑很是不喜,但她心裏也不讚同讓那些士人如此暢所欲言。
她可是親眼見過原來府學宮的學正大人是如何罵她爹的,她爹那時氣得險些吐血不是?
當然,許南瀟自是不會出言附和玉姑。
但是王秀荷卻坐不住了,她對玉姑一竿子‘打死’所有讀書人的偏見很是不滿,於是她蹙眉道:“讀書人又豈是全都毒舌?興許他們也能提出許多頗為不錯的建議呢?”
唐世勳見阿梓還要反駁王秀荷的話,他不禁瞪了阿梓一眼:“怎的越來越沒規矩了!你就不能聽伊人把話說完再發表意見?”
旋即他冷冷地看向王秀荷:“你可是忘了秘書的職責?念你也才剛做秘書不久,姑且警告你一次,下不為例!”
王秀荷嚇了一跳,即便她心中有些委屈,但她自然想起唐夫子還真提醒過她,秘書不得在記錄會議之時主動插嘴,她剛剛還真把這條規矩給忘了,於是她連忙起身恭敬地施了一禮。
阿梓則已委屈地嘟起了嘴兒,我不是擔心你如此廣開言路,恐怕以後會被那些‘毒舌’給罵得吐血麽?真是個不識好人心的壞小子!
這位老爺子可是手握近萬士兵的軍頭啊!許南瀟和王秀荷皆是不敢置信地看著潑辣的玉姑。
韓夫人亦是詫異地看了阿梓一眼,她對阿梓可是頗為了解,這小妮子往日裏可是既精明又陰險,怎會如此失態地跟唐世勳鬧脾氣?
唐世勳自是不會有甚好臉色,眼見阿梓想要站起身來,他冷聲道:“坐下!先說正事!”
隨即他壓低聲線道:“竟敢如此不懂事,晚些時候老夫定要重重的對你施行家法!”
後麵這句話,隻有坐在他身旁木墩子上的阿梓和韓夫人聽到。
家法?這壞小子居然還有甚家法?韓夫人不禁暗自好奇,而她見阿梓竟然低垂著腦袋乖乖坐下了。
阿梓直感到俏臉到耳根子都滾燙至極,但她心裏卻是甜滋滋的。
其實這所謂的‘家法’還是她當初在東安城時偶然提出的,那時她曾私下出去聯絡她的堂兄顏俊臣等人,但她當時並未將實情告訴唐世勳。
結果這壞蛋竟是狠狠地打了她一頓屁股!更讓她氣惱的是,還被於青青給聽了個清清楚楚。
後來於青青也犯了錯誤,她竟是當街與她的夫君李有茂相認,而當時李有茂已經把於青青的三哥於虎等漢幫弟兄全給坑了,若非阿梓與李有茂虛與委蛇,並伺機將於青青拉走,後果不堪設想。
阿梓後來幸災樂禍地對唐世勳說,於青青犯了這等錯誤,難道不該也施行‘家法’?
於是,‘家法’就成了唐世勳、阿梓和於青青之間的小秘密。
思緒回到當下,阿梓之所以心裏甜滋滋的,並非是她樂於被那壞小子施行家法,而是體會到他對她的在乎,且這也是在給她台階下。
其實阿梓適才突然不管不顧地罵唐世勳為老匹夫,可不僅僅是因為吃醋而已,更是因為她心頭的不忿。
她本是對自己的容貌姿色極有自信,且唐世勳對她那甚為少見的含珠唇很是喜愛。
然而,眼見韓夫人那狐狸精已是以本來麵目示人,更有秦薇兒和這堂中的許南瀟、王秀荷也都沒有易容,偏偏她還得扮作人老珠黃的玉姑!
加之適才她親眼看到許南瀟和王秀荷一左一右伺候唐世勳用餐,她的怒火頓時難以遏製,或許連她自己都沒察覺到,這恐怕是源於她內心深處的危機感?
而她之所以動那麽大的火氣,何嚐不是在賭?她賭唐世勳不會因為她發火就當真拋棄她!
這並非阿梓仗著自己的姿色,也並非仗著她爹是廣西陡軍的副指揮使,而是因為如今被她全麵鋪開的情報網!這,才是她最大的底氣所在。
自從唐世勳有了唐夫子這個明麵上的身份之後,那是既要管軍隊,又與孫將軍、秦家等勾心鬥角,因此他早已將暗地裏的情報體係交給阿梓全權負責。
阿梓本就對情報之事極有天分,自她跟隨唐世勳離開小狼山寨至今,無疑是接受唐世勳所傳授的特工知識最多之人。
當她全麵接手零陵城的情報網之後,如今可是將這張網鋪得越來越大。
若是這壞小子當真拋棄我,我就隨我爹回廣西去,看他如何是好!阿梓之前在氣頭上時便是這等想法。
算了!看在他還在乎我的份上,我就暫且原諒他,這個花心的混蛋!阿梓此時則在心裏如此說服自己。
唐世勳自然不清楚阿梓心裏在想些甚,但他此時哪有空去理會這些?
他輕咳了一聲,吩咐許南瀟和王秀荷坐在椅子上記錄。
隨即他扭頭看向韓夫人,淡然笑道:“伊人,先說你那邊的事吧!”
韓夫人正在腦子裏琢磨著那‘家法’究竟是怎樣,重重的施行家法又是如何?她越想越是好奇。
直到唐世勳開口詢問,她方才回過神來。
於是她撇開心頭思緒,將她那邊的事兒娓娓道來。
昨日下午韓夫人回到城南的府學宮之後,召集了吳敬祖和景文公子趙豐等十餘個與她相交甚密的士人來相聚。
而後韓夫人拋出了唐夫子的鄭重承諾,即重開府學與縣學,並優待一眾文人士子等事。
吳敬祖和趙豐等十餘個士人自然對唐夫子的承諾極為欣喜。
但他們都有疑慮,唐夫子可是手握重兵之人,為何要重開府學與縣學?優待士人又是如何優待?唐夫子對士人如此示好意欲何為?
他們皆經曆過和見過獻賊入城之後的諸多慘事,心性皆或多或少有了長進,而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不做獻賊的官!
不僅是他們這十幾人,零陵城內外的不少士人,又如南邊的道州等地,北邊的祁陽縣等地,立誌不做獻賊之官的士人不知凡幾。
這些士人或如吳敬祖之前那般在家中深居簡出,或是南下兩廣,又或是藏於鄉野做隱士,不一而足。
而景文公子趙豐則是個例外,他始終堅持做零陵縣學宮的‘訓導’,但這不是他要做獻賊的官,他根本都不要獻賊的一分一毫,也從未懇求過孫將軍、秦家或是許家。
其實當孫將軍入城以後,府學和縣學的一應職務就已經全部廢除。
景文公子趙豐隻是以這樣的身份‘占據’縣學宮,以防縣學宮也如府學宮那般險些被毀於一旦,他早就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就連遺書和絕命詩都早已寫好。
正因為有趙豐這個視死如歸的榜樣在,不少士人方才壯著膽子進出府學宮和縣學宮。
當然,府學宮和縣學宮之所以得以保存,還有賴於秦大人和許大人的暗中幫襯,畢竟這兩所學宮裏滿是他倆年輕時的回憶,又豈能眼睜睜地見之被孫將軍毀於一旦?
其實趙豐等一眾士人對秦大人和許大人的暗助都心知肚明,也知道這兩位大人求賢若渴,希望一眾士人能為他倆所用。
不過,趙豐等人皆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秦大人和許大人。
當昨日趙豐等人聽韓夫人說了唐夫子的承諾之後,自然就有了這樣的顧慮,莫非唐夫子是想借著重開府學與縣學的由頭,招納他們為其所用?
韓夫人對這幫士人的想法心知肚明,她告訴士子們,重開府學與縣學之後,學宮將作為一個獨立的體係,即不再歸於衙門管理。
既然學宮從衙門分離出去,加入學宮的士子們自然也就不能就職於衙門的各有司,同樣的,士子們也不能就職於軍中。
而韓夫人還鄭重地告訴一眾士子,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宮體係又豈能是一盤散沙?而零陵商會的模式無疑是一個頗為不錯的借鑒。
因此韓夫人將零陵商會的高層架構詳細地說與他們聽,並提出建議,如府學宮,設‘學正’一人,副學正四人,此為核心管理層,其下是‘訓導’,人數在十人之內。
學正和訓導皆可教書育人,但同時還負責管理學宮一應事務,且具體的規章製度,需五個正、副學正一同討論與投票決定,而訓導則有提議權與一致否決權。
比方說學正和副學正的提案雖在五人核心層通過,但若是所有訓導全部反對,則可行使一致否決權。
又如縣學宮,則設‘教諭’一人,副教諭兩人,此為核心管理層,其下則是十人之內的訓導,縣學宮自然歸府學宮管轄,但縣學宮也有一定的自主權。
而且不僅是零陵縣學宮,之後還會有南邊的道州學宮與寧遠縣學宮等等,也都歸府學宮管轄。
韓夫人還告訴一眾士子,唐夫子絕不以言論罪!當然,這僅限於在學宮內部。
比如士子們隔三差五的在學宮內開一場文會或辯論會等,大可暢談軍事、政事與民生等各類話題,也可對時政提出各自的見解與建議,又或是指出唐夫子和秦大人等在軍事或施政上的利弊等等。
總之,士子們可以在學宮內暢所欲言,隻要是唐夫子治下之地,絕不會以言論罪之。
“荒謬!”
阿梓聽到這兒終於忍不住開口了了。
她本是如許南瀟和王秀荷一樣拿著炭筆在記錄,隻見她將小本子往桌上一放,冷聲問道:“那些個整日清談的讀書人嘴巴子毒得很!讓他們暢所欲言?那還不把幹爹給罵得狗血淋頭?”
許南瀟雖對這玉姑很是不喜,但她心裏也不讚同讓那些士人如此暢所欲言。
她可是親眼見過原來府學宮的學正大人是如何罵她爹的,她爹那時氣得險些吐血不是?
當然,許南瀟自是不會出言附和玉姑。
但是王秀荷卻坐不住了,她對玉姑一竿子‘打死’所有讀書人的偏見很是不滿,於是她蹙眉道:“讀書人又豈是全都毒舌?興許他們也能提出許多頗為不錯的建議呢?”
唐世勳見阿梓還要反駁王秀荷的話,他不禁瞪了阿梓一眼:“怎的越來越沒規矩了!你就不能聽伊人把話說完再發表意見?”
旋即他冷冷地看向王秀荷:“你可是忘了秘書的職責?念你也才剛做秘書不久,姑且警告你一次,下不為例!”
王秀荷嚇了一跳,即便她心中有些委屈,但她自然想起唐夫子還真提醒過她,秘書不得在記錄會議之時主動插嘴,她剛剛還真把這條規矩給忘了,於是她連忙起身恭敬地施了一禮。
阿梓則已委屈地嘟起了嘴兒,我不是擔心你如此廣開言路,恐怕以後會被那些‘毒舌’給罵得吐血麽?真是個不識好人心的壞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