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
距離唐夫子於元宵節時奪取官兵的黃田鋪大營已過去了半個月,官兵已退守至石期河之北岸的石期站,黃田鋪、珠山與水口山等一線盡歸唐夫子轄下,兩軍於石期河對峙。
雖說這崇禎十七年的正月裏整個永州府皆未下過雨,但府衙與縣衙通力合作,春耕已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僅是零陵縣,南邊的道州、寧遠縣、永明縣和江華縣也在府衙的政令之下恢複了小部分的春耕。
又有零陵城以西的東安縣,在陳副總兵的治理下亦是開始了春耕事宜。
而今零陵縣的軍、政、商、文各界和百姓們都已知曉,廣西兵已經全麵撤離了湖廣境內,不少人很是疑惑,為何唐夫子不乘勝追擊攻打東安城?
當然,有不少人也對柳將軍的舉動甚為費解,柳將軍於正月十四奪得了楚江圩以後,就再也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如府學宮的士子們所推演的,若是柳將軍的北線軍以楚江圩為橋頭堡,即便不能渡過湘江去攻打西岸的冷水灘,但至少也應該把楚江圩以北的九衝嶺至楊家大嶺一線拿下,如此一來便能與祁陽縣的倪將軍部重新聯合,那麽官兵的陳副總兵所占據的高溪市南碼頭和冷水灘豈非處處是破綻?
然而柳將軍卻根本不為所動,其本部精銳連同投靠他的葉重遠部一千精騎皆回到了東大營,對外的借口是春耕乃民生大事,自當休戈練兵待時而動雲雲,而他掌控的楚江圩則成為了湘江上的一處貿易港口。
唐夫子的南部及西部防線亦同樣是隻練兵不打仗,且石期河一帶已然成為了零陵城與東安城之間的貿易場所。
另有門灘、富家橋、五裏牌和瀧泊鎮更是成為了零陵城與道州之間最為熱鬧的幾處碼頭,即便這四地的東碼頭還在熱火朝天的建立當中,但商貿往來已是日夜不休。
與這些港口碼頭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零陵城以北的湘口關,如今此關依舊緊閉,這原因頗為複雜,主因乃是鎮守湘口關的莫將軍在過年時染上了甚疾病致時常昏迷,醒過來時亦是眼神恍惚口齒不清,關牆事務由其親堂弟莫生財在主持。
到了元宵節那日夜晚,莫將軍又一次清醒過來,莫生財親手喂他吃湯圓,誰曾想莫將軍吃了幾個湯圓後卻兩眼一翻,暴斃,對外宣稱是噎死的。
這吃幾個湯圓還能噎死?莫說當時這消息傳來零陵城時沒人信,就是湘口關的莫將軍麾下將領們也不可能信這套說辭。
到了正月十九,已是莫將軍出殯的前一日,當日上午莫生財在靈堂為堂兄莫將軍守孝時,莫將軍麾下的幾個大將終是忍不住開始發難,莫生財險些被砍殺於靈堂內,好在他有個極為忠心的薛姓家仆冒死把他給拖到棺材底下,隨後莫生財發出暗號,十餘個刀斧手把那幾個大將給打殺了。
這事可就鬧大了,要知道莫將軍麾下可是有兩千餘精銳老賊和三千餘普通士兵,再加之湘口關原有的千餘守兵,這可就是近七千號人了,且關牆下的東碼頭還有近兩千降而複叛的衛所官兵俘虜。
而即便是中層和低層將領們也沒幾個願意服從莫生財的統治,之前隻是以為莫將軍身體抱恙方才讓莫生財暫理關口軍務,莫生財本就沒有甚威望,結果他不僅弑兄還把幾個主要將領全給殺了,消息從靈堂傳出後整個湘口關都沸騰了。
之後那兩千餘老賊被人挑唆而嘩變,帶著其他普通士兵四處搜尋莫生財索命,又有那千餘原關口守兵當中出了幺蛾子,竟是趁亂把近兩千的衛所官兵俘虜給放了,就連水關的大門都不知何時被誰給打開了去。
而遊弋於湘口關之外的幾艘官兵的戰船也不明就裏,他們不敢近前,但又擔心會否是賊兵要出關來攻打他們,於是那幾艘戰船開始炮擊關牆並呼叫支援。
有的老賊執意要找莫生財報仇雪恨,有的老賊認為該先壓製俘虜叛亂,又有的老賊則指揮守軍開炮還擊關牆外的官兵戰船,整個湘口關皆是陷入了混亂當中。
到了當日下午,唐夫子麾下的袁千總率一千精騎由瀟水西岸趕赴湘口關,柳將軍麾下的參將葉重遠亦是率一千精騎由瀟水東岸趕去,另有兩軍的精銳步兵亦是疾行而去。
是夜,湘口關喊殺聲震天,唐夫子和柳將軍的精銳步騎鎮壓了叛亂,莫將軍麾下之精銳老賊、普通士兵、關牆守兵、衛所官兵俘虜等已不足四千人,且盡數被關押,並由唐夫子和柳將軍一同派人前去審理甄別。
‘罪魁禍首’莫生財則早已死於亂刀之下。
此後湘口關由唐夫子和柳將軍派兵聯合鎮守,而直到這二月初一,莫將軍麾下的將士們還依舊被‘仔細’地審理甄別著,是以湘口關的水關大門依舊緊閉。
無論莫將軍之死有何蹊蹺,也無論其麾下將士們的嘩變暴動是何人所挑唆,但零陵城的唐、柳、莫三個軍頭鼎立之局已落下了帷幕,如今則是唐夫子與柳將軍各執‘半座城’之局麵。
而這樣的局麵又能持續多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這不,近幾日零陵城的街頭巷尾、城外的各處碼頭,甚至是村鎮田間等地皆出現了極多與唐夫子和柳將軍有關的謠傳。
城北謠傳,童古將軍之所以一直重傷昏迷不醒,實乃唐夫子為篡奪兵權而對童古使用秘藥所致,此藥之毒甚烈,好在柳將軍遍請名醫,童古將軍近日在東大營內似有逐漸恢複之跡象。
楚江圩謠傳,當初唐夫子建立畫眉鋪的騎兵營時,本是可以前去楚江圩支援孫將軍的嫡係龔將軍,但唐夫子根本不理會,導致龔將軍等一眾將士皆在楚江圩戰死。
又有城北府正街的秦府傳出,秦九公子新納的小妾夏菡親口所言,唐夫子根本不是甚老頭子,其實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所假扮,而且此人乃是官兵細作唐世勳雲雲。
此謠傳不僅由夏菡親口說出,又有南邊道州城傳來另一則與之相對應的傳聞。
據說申將軍的二公子申不凡身邊有個侍衛名叫李有茂,此人自稱以前就是假扮唐夫子的唐世勳身邊之人,這唐世勳就是個落草為寇的山寨主,為了賞銀才接受黑土嶺陳副總兵的招安。
這李有茂還言之鑿鑿地說,唐世勳當初接受招安之後,隸屬陳副總兵的嫡係齊千戶麾下之把總董天祥,當陳副總兵反攻東安城得手之後,唐世勳因奪門有功晉升為百總之職雲雲。
以上這些個不利於唐夫子的謠言在城北和城東一帶被傳得極其迅猛,有那善於聯想的百姓更是想到了一個人,唐家軍的二號人物不是叫唐世績嗎?若這唐夫子真是唐世勳,那麽他跟唐世績又是怎樣的關係?
當然,近期的謠傳又豈止是關於唐夫子?有關柳將軍的謠傳同樣甚囂塵上。
如柳將軍為篡權而用秘藥致孫將軍邪祟纏身,至今不知是死是活。
又如柳將軍之所以弑殺親子柳錫承,實因柳錫承的兩個兒子是由柳將軍與柳錫承的亡妻崔氏所生,因此柳錫承才會時常忤逆柳將軍,而柳將軍的親家崔員外在女兒亡故後再也不跟柳家往來雲雲。
但相對而言,有關唐夫子的身份之謎更讓人既覺匪夷所思又浮想聯翩,難道這位七老八十拄著拐杖的夫子竟是個年輕人假扮?
又有黃員外、文秀才和彭四爺等西邊來的豪商們則很是肯定地說,官兵的確曾有個細作名叫唐世勳,但此人早已在營救楊總兵的左膀右臂陶將軍時死於湘口關。
如今東安城的陳副總兵為唐世勳立了衣冠塚,又有那陶將軍更是親自拜訪了唐世勳已知的唯一親人,即其住在東安城的四爺爺唐善智,並贈予了這位孤獨的老人幾千兩銀子,以感念唐世勳的救命之恩雲雲。
故此黃員外等西邊來的豪商皆對唐夫子乃是唐世勳的謠傳持懷疑態度。
而齊仙姑的‘三神教’之信徒們則堅信,唐夫子就是唐夫子,他乃是三神欽定的天選之子!若唐夫子真是個年輕人,那也定是三神顯靈讓老爺子返老還童雲雲。
到了今日,即二月初一,門灘西碼頭軍營內又傳出了三則不知真假的消息。
其一為,唐家軍的副總兵唐世績、參將龐大田二人於昨晚在軍營內與唐夫子爆發了激烈的爭執,今日這二人及龐大田麾下的二百餘嫡係精銳皆下落不明。
其二為,唐夫子昨日似乎被氣壞了身子,今日已染上了風寒臥床不起。
其三為,唐家軍的一千難民青壯之後備役,今日一早就在門灘消失了,與之一同消失的似乎還有駐守於西塘觀營地的一千餘投靠唐夫子的廣西狼兵。
求證者們想以探病為由拜訪唐夫子,但老爺子都已臥病在床,閑雜人等又豈能入營?
他們不禁揣測,難道唐係將領的內部已然不和?唐世績和龐大田等人莫非是與唐夫子分道揚鑣甚至被集體坑殺了?老爺子不會就此一病不起吧?
這真個是謠言四起滿城飛,孰真孰假眾說紛紜……
……
傍晚,一輛馬車由大西門駛入了零陵城內,駕車的乃是一個粗獷的糙漢與一個猥瑣矮小的男子。
馬車徑直駛向城南的七層坡街,最後停在了宋家巷的宋家祖宅門口,那猥瑣男子正獨自走向門口的守衛道明來意。
一個可愛的小丫頭掀開車簾一角,隻見裏麵還坐著一個婦人和一個少年。
這小丫頭看著那大氣的門頭,大眼睛眨巴著拉了拉身旁婦人的衣袖:“娘,爹爹真的住在這嗎?湘兒好想見爹爹……唔!”
‘噓!’
婦人和那少年忙不迭捂住湘兒的小嘴。
正在這時,王秀荷與宋四管家等人從軍債事務所忙活完後回來,那脆生生如銀鈴般的童聲直讓王秀荷心頭一跳,難道是我的寶貝女兒小囡回來了?她忙不迭衝過去想要拉開車簾看個究竟。
誰知那駕車的粗獷漢子竟一聲冷哼,一把短刃已是抵住了王秀荷的玉頸。
‘大膽!’
王秀荷身後的八個護衛大聲怒喝,紛紛拔刀圍住向那粗獷漢子。
站在大宅門口的一眾守衛見狀大怒,不待那猥瑣男子表明身份,已是直直地一拳將其打昏在地,旋即紛紛持刀衝向了馬車。
馬車內的少年猛然挑開車簾,一把大刀架在王秀荷的玉頸上,隻聽他大聲喝道:“吾乃刀俠蘇如誨!爾等膽敢妄動,吾必取她首級!”
而那粗獷漢子瞪著銅鈴大眼吼道:“俺乃穿山虎劉誌喜!爾等膽敢妄動,俺必取她首級!”
刀俠?穿山虎?這是哪來的兩個愣頭青?一眾守衛和侍衛皆破口大罵,讓這倆貨趕緊放了王夫人。
一旁的宋家倆姐妹已是嚇得臉色蒼白,宋四管家則趕緊掏出幾錠銀子奉上,請少俠手下留情雲雲。
王秀荷反倒在驚嚇過後冷靜了下來,她麵若寒霜地冷笑道:“蘇少俠,劉大俠,你倆莫不是戲看多了?爾等若敢取本夫人首級,誰能活命!”
馬車內的婦人這時開口道:“如誨,誌喜,快收了刀子,不得無禮!”
說罷,婦人抱著小丫頭湘兒,神色坦然地走下馬車……
距離唐夫子於元宵節時奪取官兵的黃田鋪大營已過去了半個月,官兵已退守至石期河之北岸的石期站,黃田鋪、珠山與水口山等一線盡歸唐夫子轄下,兩軍於石期河對峙。
雖說這崇禎十七年的正月裏整個永州府皆未下過雨,但府衙與縣衙通力合作,春耕已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僅是零陵縣,南邊的道州、寧遠縣、永明縣和江華縣也在府衙的政令之下恢複了小部分的春耕。
又有零陵城以西的東安縣,在陳副總兵的治理下亦是開始了春耕事宜。
而今零陵縣的軍、政、商、文各界和百姓們都已知曉,廣西兵已經全麵撤離了湖廣境內,不少人很是疑惑,為何唐夫子不乘勝追擊攻打東安城?
當然,有不少人也對柳將軍的舉動甚為費解,柳將軍於正月十四奪得了楚江圩以後,就再也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如府學宮的士子們所推演的,若是柳將軍的北線軍以楚江圩為橋頭堡,即便不能渡過湘江去攻打西岸的冷水灘,但至少也應該把楚江圩以北的九衝嶺至楊家大嶺一線拿下,如此一來便能與祁陽縣的倪將軍部重新聯合,那麽官兵的陳副總兵所占據的高溪市南碼頭和冷水灘豈非處處是破綻?
然而柳將軍卻根本不為所動,其本部精銳連同投靠他的葉重遠部一千精騎皆回到了東大營,對外的借口是春耕乃民生大事,自當休戈練兵待時而動雲雲,而他掌控的楚江圩則成為了湘江上的一處貿易港口。
唐夫子的南部及西部防線亦同樣是隻練兵不打仗,且石期河一帶已然成為了零陵城與東安城之間的貿易場所。
另有門灘、富家橋、五裏牌和瀧泊鎮更是成為了零陵城與道州之間最為熱鬧的幾處碼頭,即便這四地的東碼頭還在熱火朝天的建立當中,但商貿往來已是日夜不休。
與這些港口碼頭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零陵城以北的湘口關,如今此關依舊緊閉,這原因頗為複雜,主因乃是鎮守湘口關的莫將軍在過年時染上了甚疾病致時常昏迷,醒過來時亦是眼神恍惚口齒不清,關牆事務由其親堂弟莫生財在主持。
到了元宵節那日夜晚,莫將軍又一次清醒過來,莫生財親手喂他吃湯圓,誰曾想莫將軍吃了幾個湯圓後卻兩眼一翻,暴斃,對外宣稱是噎死的。
這吃幾個湯圓還能噎死?莫說當時這消息傳來零陵城時沒人信,就是湘口關的莫將軍麾下將領們也不可能信這套說辭。
到了正月十九,已是莫將軍出殯的前一日,當日上午莫生財在靈堂為堂兄莫將軍守孝時,莫將軍麾下的幾個大將終是忍不住開始發難,莫生財險些被砍殺於靈堂內,好在他有個極為忠心的薛姓家仆冒死把他給拖到棺材底下,隨後莫生財發出暗號,十餘個刀斧手把那幾個大將給打殺了。
這事可就鬧大了,要知道莫將軍麾下可是有兩千餘精銳老賊和三千餘普通士兵,再加之湘口關原有的千餘守兵,這可就是近七千號人了,且關牆下的東碼頭還有近兩千降而複叛的衛所官兵俘虜。
而即便是中層和低層將領們也沒幾個願意服從莫生財的統治,之前隻是以為莫將軍身體抱恙方才讓莫生財暫理關口軍務,莫生財本就沒有甚威望,結果他不僅弑兄還把幾個主要將領全給殺了,消息從靈堂傳出後整個湘口關都沸騰了。
之後那兩千餘老賊被人挑唆而嘩變,帶著其他普通士兵四處搜尋莫生財索命,又有那千餘原關口守兵當中出了幺蛾子,竟是趁亂把近兩千的衛所官兵俘虜給放了,就連水關的大門都不知何時被誰給打開了去。
而遊弋於湘口關之外的幾艘官兵的戰船也不明就裏,他們不敢近前,但又擔心會否是賊兵要出關來攻打他們,於是那幾艘戰船開始炮擊關牆並呼叫支援。
有的老賊執意要找莫生財報仇雪恨,有的老賊認為該先壓製俘虜叛亂,又有的老賊則指揮守軍開炮還擊關牆外的官兵戰船,整個湘口關皆是陷入了混亂當中。
到了當日下午,唐夫子麾下的袁千總率一千精騎由瀟水西岸趕赴湘口關,柳將軍麾下的參將葉重遠亦是率一千精騎由瀟水東岸趕去,另有兩軍的精銳步兵亦是疾行而去。
是夜,湘口關喊殺聲震天,唐夫子和柳將軍的精銳步騎鎮壓了叛亂,莫將軍麾下之精銳老賊、普通士兵、關牆守兵、衛所官兵俘虜等已不足四千人,且盡數被關押,並由唐夫子和柳將軍一同派人前去審理甄別。
‘罪魁禍首’莫生財則早已死於亂刀之下。
此後湘口關由唐夫子和柳將軍派兵聯合鎮守,而直到這二月初一,莫將軍麾下的將士們還依舊被‘仔細’地審理甄別著,是以湘口關的水關大門依舊緊閉。
無論莫將軍之死有何蹊蹺,也無論其麾下將士們的嘩變暴動是何人所挑唆,但零陵城的唐、柳、莫三個軍頭鼎立之局已落下了帷幕,如今則是唐夫子與柳將軍各執‘半座城’之局麵。
而這樣的局麵又能持續多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這不,近幾日零陵城的街頭巷尾、城外的各處碼頭,甚至是村鎮田間等地皆出現了極多與唐夫子和柳將軍有關的謠傳。
城北謠傳,童古將軍之所以一直重傷昏迷不醒,實乃唐夫子為篡奪兵權而對童古使用秘藥所致,此藥之毒甚烈,好在柳將軍遍請名醫,童古將軍近日在東大營內似有逐漸恢複之跡象。
楚江圩謠傳,當初唐夫子建立畫眉鋪的騎兵營時,本是可以前去楚江圩支援孫將軍的嫡係龔將軍,但唐夫子根本不理會,導致龔將軍等一眾將士皆在楚江圩戰死。
又有城北府正街的秦府傳出,秦九公子新納的小妾夏菡親口所言,唐夫子根本不是甚老頭子,其實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所假扮,而且此人乃是官兵細作唐世勳雲雲。
此謠傳不僅由夏菡親口說出,又有南邊道州城傳來另一則與之相對應的傳聞。
據說申將軍的二公子申不凡身邊有個侍衛名叫李有茂,此人自稱以前就是假扮唐夫子的唐世勳身邊之人,這唐世勳就是個落草為寇的山寨主,為了賞銀才接受黑土嶺陳副總兵的招安。
這李有茂還言之鑿鑿地說,唐世勳當初接受招安之後,隸屬陳副總兵的嫡係齊千戶麾下之把總董天祥,當陳副總兵反攻東安城得手之後,唐世勳因奪門有功晉升為百總之職雲雲。
以上這些個不利於唐夫子的謠言在城北和城東一帶被傳得極其迅猛,有那善於聯想的百姓更是想到了一個人,唐家軍的二號人物不是叫唐世績嗎?若這唐夫子真是唐世勳,那麽他跟唐世績又是怎樣的關係?
當然,近期的謠傳又豈止是關於唐夫子?有關柳將軍的謠傳同樣甚囂塵上。
如柳將軍為篡權而用秘藥致孫將軍邪祟纏身,至今不知是死是活。
又如柳將軍之所以弑殺親子柳錫承,實因柳錫承的兩個兒子是由柳將軍與柳錫承的亡妻崔氏所生,因此柳錫承才會時常忤逆柳將軍,而柳將軍的親家崔員外在女兒亡故後再也不跟柳家往來雲雲。
但相對而言,有關唐夫子的身份之謎更讓人既覺匪夷所思又浮想聯翩,難道這位七老八十拄著拐杖的夫子竟是個年輕人假扮?
又有黃員外、文秀才和彭四爺等西邊來的豪商們則很是肯定地說,官兵的確曾有個細作名叫唐世勳,但此人早已在營救楊總兵的左膀右臂陶將軍時死於湘口關。
如今東安城的陳副總兵為唐世勳立了衣冠塚,又有那陶將軍更是親自拜訪了唐世勳已知的唯一親人,即其住在東安城的四爺爺唐善智,並贈予了這位孤獨的老人幾千兩銀子,以感念唐世勳的救命之恩雲雲。
故此黃員外等西邊來的豪商皆對唐夫子乃是唐世勳的謠傳持懷疑態度。
而齊仙姑的‘三神教’之信徒們則堅信,唐夫子就是唐夫子,他乃是三神欽定的天選之子!若唐夫子真是個年輕人,那也定是三神顯靈讓老爺子返老還童雲雲。
到了今日,即二月初一,門灘西碼頭軍營內又傳出了三則不知真假的消息。
其一為,唐家軍的副總兵唐世績、參將龐大田二人於昨晚在軍營內與唐夫子爆發了激烈的爭執,今日這二人及龐大田麾下的二百餘嫡係精銳皆下落不明。
其二為,唐夫子昨日似乎被氣壞了身子,今日已染上了風寒臥床不起。
其三為,唐家軍的一千難民青壯之後備役,今日一早就在門灘消失了,與之一同消失的似乎還有駐守於西塘觀營地的一千餘投靠唐夫子的廣西狼兵。
求證者們想以探病為由拜訪唐夫子,但老爺子都已臥病在床,閑雜人等又豈能入營?
他們不禁揣測,難道唐係將領的內部已然不和?唐世績和龐大田等人莫非是與唐夫子分道揚鑣甚至被集體坑殺了?老爺子不會就此一病不起吧?
這真個是謠言四起滿城飛,孰真孰假眾說紛紜……
……
傍晚,一輛馬車由大西門駛入了零陵城內,駕車的乃是一個粗獷的糙漢與一個猥瑣矮小的男子。
馬車徑直駛向城南的七層坡街,最後停在了宋家巷的宋家祖宅門口,那猥瑣男子正獨自走向門口的守衛道明來意。
一個可愛的小丫頭掀開車簾一角,隻見裏麵還坐著一個婦人和一個少年。
這小丫頭看著那大氣的門頭,大眼睛眨巴著拉了拉身旁婦人的衣袖:“娘,爹爹真的住在這嗎?湘兒好想見爹爹……唔!”
‘噓!’
婦人和那少年忙不迭捂住湘兒的小嘴。
正在這時,王秀荷與宋四管家等人從軍債事務所忙活完後回來,那脆生生如銀鈴般的童聲直讓王秀荷心頭一跳,難道是我的寶貝女兒小囡回來了?她忙不迭衝過去想要拉開車簾看個究竟。
誰知那駕車的粗獷漢子竟一聲冷哼,一把短刃已是抵住了王秀荷的玉頸。
‘大膽!’
王秀荷身後的八個護衛大聲怒喝,紛紛拔刀圍住向那粗獷漢子。
站在大宅門口的一眾守衛見狀大怒,不待那猥瑣男子表明身份,已是直直地一拳將其打昏在地,旋即紛紛持刀衝向了馬車。
馬車內的少年猛然挑開車簾,一把大刀架在王秀荷的玉頸上,隻聽他大聲喝道:“吾乃刀俠蘇如誨!爾等膽敢妄動,吾必取她首級!”
而那粗獷漢子瞪著銅鈴大眼吼道:“俺乃穿山虎劉誌喜!爾等膽敢妄動,俺必取她首級!”
刀俠?穿山虎?這是哪來的兩個愣頭青?一眾守衛和侍衛皆破口大罵,讓這倆貨趕緊放了王夫人。
一旁的宋家倆姐妹已是嚇得臉色蒼白,宋四管家則趕緊掏出幾錠銀子奉上,請少俠手下留情雲雲。
王秀荷反倒在驚嚇過後冷靜了下來,她麵若寒霜地冷笑道:“蘇少俠,劉大俠,你倆莫不是戲看多了?爾等若敢取本夫人首級,誰能活命!”
馬車內的婦人這時開口道:“如誨,誌喜,快收了刀子,不得無禮!”
說罷,婦人抱著小丫頭湘兒,神色坦然地走下馬車……